CN213570153U - 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0153U
CN213570153U CN202021971838.2U CN202021971838U CN213570153U CN 213570153 U CN213570153 U CN 213570153U CN 202021971838 U CN202021971838 U CN 202021971838U CN 213570153 U CN213570153 U CN 213570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ipe
cooling
glass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718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展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gxin Glass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顾展威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顾展威 filed Critical 顾展威
Priority to CN2020219718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0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0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0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具体涉及玻璃生产加工领域,包括外壳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穿过外壳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冷却腔、过渡腔和加热腔,所述过渡腔位于冷却腔和加热腔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隔温机构和冷却机构,当玻璃软化后会首先进入过渡腔的内部,这时候隔温机构的设置是为了使得加热腔和冷却腔在工作状态中处于密封的状态,且设置有出风支管,在过渡腔的内部形成自加热腔到冷却腔方向的温度呈逐次递减设置,对玻璃进行循循渐进的冷却效果,进而降低钢化玻璃出现翘边的几率,确保产品的质量,利于玻璃的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
背景技术
玻璃钢化炉又名玻璃钢化设备,玻璃钢化机组,钢化炉,钢化设备,钢化机组等,玻璃钢化炉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内部形成拉应力层;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压应力层可将部分拉应力抵消,避免玻璃破碎,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的目的。不仅如此,玻璃表面的微裂纹在这种压应力下变得更加细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玻璃的强度;目前普遍采用的物理钢化法是将玻璃加热到软化点附(650℃左右),这时玻璃仍能保持原来的形状,但玻璃中粒子已有一定的迁移能力,进行结构调整,以使内部存在的应力很快消除,然后将玻璃钢化炉钢化玻璃进行吹风骤冷,当温度平衡后,玻璃表面产生了压应力,内层产生了张应力,即玻璃产生了一种均匀而有规律分布的内应力,提高了玻璃作为脆性材料的抗张强度,从而使玻璃抗弯曲和抗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同时,由于玻璃内部均匀应力的存在,一旦玻璃局部受到超过其强度能承受的冲击发生破裂时,在内部应力的作用下自爆为小颗粒,提高了其安全性。因此,钢化玻璃亦可称为预应力玻璃或安全玻璃;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目前玻璃钢化炉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玻璃在软化后与冷却室进行对接时,钢化玻璃面温度陡变导致钢化玻璃发生翘曲的问题,进而可能造成质量下降,不利于玻璃的生产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通过设置有隔温机构和冷却机构,当玻璃软化后会首先进入过渡腔的内部,这时候隔温机构的设置是为了使得加热腔和冷却腔在工作状态中处于密封的状态,且设置有出风支管,在过渡腔的内部形成自加热腔到冷却腔方向的温度呈逐次递减设,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包括外壳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穿过外壳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冷却腔、过渡腔和加热腔,所述过渡腔位于冷却腔和加热腔之间,且过渡腔的两侧分别与冷却腔和加热腔之间设置有隔温机构,所述过渡腔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
优选的,隔温机构包括隔温板,所述隔温板的外部装设有陶瓷层,且外壳的内壁、对应隔温板的位置处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隔温板的顶端插入收容槽,且隔温板的底部呈圆弧状结构,所述隔温板的顶端与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隔温板的底端与输送装置的输送辊的外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隔温板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收容槽的内壁、对应各个限位块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且限位块为方向凹槽,所述限位槽为方向凹槽。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集风管,所述集风管水平放置在过渡腔 内部,且集风管的底部装设有多个出风支管,所述出风支管的顶端与集风管连通,且出风支管在集风管的底部呈竖直放置设置,多个所述出风支管在集风管的底部呈均匀分布设置,且多个出风支管从加热腔到冷却腔方向的管径呈逐次递增设置,所述集风管的顶部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集风管的内部通过风管相连通,所述集风管的边缘地带开设有多个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冷却腔和加热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冷却组件和加热组件。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由加压泵、盘管和冷凝管组成,所述盘管位于输送装置正上方,且盘管的一端与加压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盘管的另一端与冷凝管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冷凝管的进水端与加压泵的进水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辅辊,多个所述辅辊在加热腔的内部呈线性阵列分布设置,且辅辊与输送装置的驱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辅辊的圆周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为螺旋状凹槽,且缺口的内部装设有加热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有隔温机构和冷却机构,当玻璃软化后会首先进入过渡腔的内部,这时候隔温机构的设置是为了使得加热腔和冷却腔在工作状态中处于密封的状态,且设置有出风支管,在过渡腔的内部形成自加热腔到冷却腔方向的温度呈逐次递减设置,对玻璃进行循循渐进的冷却效果,进而降低钢化玻璃出现翘边的几率,确保产品的质量,利于玻璃的生产制造。
2、通过设置有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利用换热原理将进入冷却腔内部的玻璃进行均匀快速的降温,进而提高玻璃钢化后的质量,设置有辅辊和缺口,辅辊转动,进而可以合理的利用加热丝所产生的温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温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冷却腔、3过渡腔、4加热腔、5隔温机构、6冷却机构、7输送装置、8冷却组件、9加热组件、10加压泵、11盘管、12冷凝管、13辅辊、14缺口、15加热丝、51隔温板、52陶瓷层、53收容槽、54液压杆、55限位块、56限位槽、61集风管、62出风支管、63风机、64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包括外壳1和输送装置7,输送装置7穿过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装置,主要是为了对玻璃进行输送,进而实现自动化生产,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冷却腔2、过渡腔3和加热腔4,过渡腔3位于冷却腔2和加热腔4之间,在冷却腔2和加热腔4之间设置有过渡腔3,是为了给予玻璃软化后冷却一个缓冲时间,进而提高玻璃软化后的质量,且过渡腔3的两侧分别与冷却腔2和加热腔4之间设置有隔温机构5,隔温机构5的设置是为了使得加热腔4和冷却腔2在工作状态中处于密封的状态,过渡腔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6。
隔温机构5包括隔温板51,隔温板51的外部装设有陶瓷层52,且外壳1的内壁、对应隔温板51的位置处开设有收容槽53,收容槽5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54,隔温板51的顶端插入收容槽53,且隔温板51的底部呈圆弧状结构,隔温板51的顶端与液压杆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隔温板51的底端与输送装置7的输送辊的外表面相贴合,当在隔温时,这时候的隔温板51是将过渡腔3与加热腔4进行分离,同时也将过渡腔3和冷却腔2之间进行分离,当需要解除分离状态时,利用液压杆54带动隔温板51向上进行移动即可。
隔温板51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55,收容槽53的内壁、对应各个限位块55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56,限位块55插入限位槽56,且限位块55为方向凹槽,限位槽56为方向凹槽,设置有限位块55和限位槽56,是为了加强对隔温板51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
冷却机构6包括集风管61,集风管61水平放置在过渡腔3 内部,且集风管61的底部装设有多个出风支管62,出风支管62的顶端与集风管61连通,且出风支管62在集风管61的底部呈竖直放置设置,多个出风支管62在集风管61的底部呈均匀分布设置,且多个出风支管62从加热腔4到冷却腔2方向的管径呈逐次递增设置,集风管61的顶部装设有风机63,风机63的出风端与集风管61的内部通过风管相连通,集风管61的边缘地带开设有多个出风口64,如此社会自是为了使得在过渡腔3的内部形成自加热腔4到冷却腔2方向的温度呈逐次递减设置,对玻璃进行循循渐进的冷却效果,进而降低钢化玻璃出现翘边的几率,确保产品的质量,利于玻璃的生产制造,在风机63工作时,风机63将风输送至集风管61的内部,然后在经过多个出风支管62进行出风,出风口64是为了对出风支管62进行出风。
冷却腔2和加热腔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冷却组件8和加热组件9,。
冷却组件8由加压泵10、盘管11和冷凝管12组成,盘管11位于输送装置7正上方,且盘管11的一端与加压泵10的输入端连接,盘管11的另一端与冷凝管12的出水端连通,冷凝管12的进水端与加压泵10的进水端连通,利用换热原理将进入冷却腔2内部的玻璃进行均匀快速的降温,进而提高玻璃钢化后的质量,盘管11的一侧是装设有进液管的,进液管与盘管11是通过管连接件相连通,进而对盘管11的内部冷却液进行更换。
加热组件9包括多个辅辊13,多个辅辊13在加热腔4的内部呈线性阵列分布设置,且辅辊13与输送装置7的驱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辅辊13的圆周面开设有缺口14,缺口14为螺旋状凹槽,且缺口14的内部装设有加热丝15,设置有辅辊13和缺口14,辅辊13转动,进而可以合理的利用加热丝14所产生的温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工作原理:当玻璃进入加热腔4的内部后,辅辊13转动,加热丝14对玻璃的表妹进行均匀的软化,然后开动液压杆54将隔温板51向上带动,玻璃进入过渡腔3,这时候风机63进行工作,对集风管61的内部输入气流,然后通过多个出风支管62导出,在过渡腔3的内部形成自加热腔4到冷却腔2方向的温度呈逐次递减设置,玻璃经过过渡冷却后进入冷却腔2的内部进行冷却,最后从冷却腔2的通口导出装置外。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包括外壳(1)和输送装置(7),所述输送装置(7)穿过外壳(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冷却腔(2)、过渡腔(3)和加热腔(4),所述过渡腔(3)位于冷却腔(2)和加热腔(4)之间,且过渡腔(3)的两侧分别与冷却腔(2)和加热腔(4)之间设置有隔温机构(5),所述过渡腔(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其特征在于:隔温机构(5)包括隔温板(51),所述隔温板(51)的外部装设有陶瓷层(52),且外壳(1)的内壁、对应隔温板(51)的位置处开设有收容槽(53),所述收容槽(5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54),所述隔温板(51)的顶端插入收容槽(53),且隔温板(51)的底部呈圆弧状结构,所述隔温板(51)的顶端与液压杆(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隔温板(51)的底端与输送装置(7)的输送辊的外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板(51)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55),所述收容槽(53)的内壁、对应各个限位块(55)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槽(56),所述限位块(55)插入限位槽(56),且限位块(55)为方向凹槽,所述限位槽(56)为方向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集风管(61),所述集风管(61)水平放置在过渡腔(3) 内部,且集风管(61)的底部装设有多个出风支管(62),所述出风支管(62)的顶端与集风管(61)连通,且出风支管(62)在集风管(61)的底部呈竖直放置设置,多个所述出风支管(62)在集风管(61)的底部呈均匀分布设置,且多个出风支管(62)从加热腔(4)到冷却腔(2)方向的管径呈逐次递增设置,所述集风管(61)的顶部装设有风机(63),所述风机(63)的出风端与集风管(61)的内部通过风管相连通,所述集风管(61)的边缘地带开设有多个出风口(6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2)和加热腔(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冷却组件(8)和加热组件(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8)由加压泵(10)、盘管(11)和冷凝管(12)组成,所述盘管(11)位于输送装置(7)正上方,且盘管(11)的一端与加压泵(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盘管(11)的另一端与冷凝管(12)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冷凝管(12)的进水端与加压泵(10)的进水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9)包括多个辅辊(13),多个所述辅辊(13)在加热腔(4)的内部呈线性阵列分布设置,且辅辊(13)与输送装置(7)的驱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辅辊(13)的圆周面开设有缺口(14),所述缺口(14)为螺旋状凹槽,且缺口(14)的内部装设有加热丝(15)。
CN202021971838.2U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 Active CN213570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1838.2U CN213570153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1838.2U CN213570153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0153U true CN213570153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70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71838.2U Active CN213570153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0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43407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ибки и закалки стеклянных листов
CN103319082B (zh) 超薄热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CN203923006U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线
CN109111091B (zh) 石墨模具、3d玻璃热弯装置和3d玻璃热弯方法
CN104556643A (zh) 玻璃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和方法
CN107586013A (zh) 一种薄钢化玻璃生产方法
CN105107866A (zh) 一种高强度尖角方矩形管热整形方法及装置
US3469963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oughening glass
CN110128000B (zh) 一种曲面钢化玻璃生产工艺
CN213570153U (zh) 一种控温效果优良的玻璃钢化炉
CN105621872A (zh) 一种节能玻璃钢化炉机组及其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
CN202785968U (zh) 一种用于平板玻璃成型和退火的加热器
CN202785966U (zh) 一种控制平板玻璃成型温度场的装置
CN110002732A (zh) 一种控制玻璃加热的方法
CN206886954U (zh) 一种气浮式风栅装置
CN213388348U (zh) 一种钢化玻璃加工用钢化炉
CN108483885B (zh) 一种2mm玻璃的钢化方法
CN107814479A (zh) 一种3d玻璃热弯加工装置
CN104310764B (zh) 一种连续烘弯炉
CN209113753U (zh) 适用于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大漏板水冷插片结构
CN213924487U (zh) 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的风栅结构
CN203144279U (zh) 高低压节能型钢化玻璃电炉
CN106219957B (zh) 一种高温风夹持立式传输玻璃钢化炉
US2032008A (en) Apparatus for case hardening glass
CN115710084A (zh) 一种玻璃板定向拉伸装置及拉伸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5

Address after: 201800 room 4019, 6 Lane 688, Jiaqia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ongxin Glass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76002 room 1611, 16 / F, Jinyin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Jinyin road and Bayi Road, Liangyuan District, Shangqi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 Zhan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