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65513U - 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65513U
CN213565513U CN202022335235.XU CN202022335235U CN213565513U CN 213565513 U CN213565513 U CN 213565513U CN 202022335235 U CN202022335235 U CN 202022335235U CN 213565513 U CN213565513 U CN 213565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pport
support body
work vehicle
closed stat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52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馆野裕介
村山贤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3352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65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65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65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希望在座椅支承体呈闭状态时不会产生错位。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具有:机体框架(4)、驾驶座椅(2)、支承驾驶座椅(2)的座椅支承体(3)、以及位于驾驶座椅(2)下方的发动机(11),座椅支承体(3)以能够绕下侧部的水平轴心(X1)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机体框架(4),并且,能够在向机体横外侧倾倒从而使发动机(11)的上方开放的开状态和位于机体内侧从而覆盖发动机(11)的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机体框架(4)设有当呈闭状态时载置支承座椅支承体(3)的载置部(22)。

Description

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等作业车。
背景技术
就作为作业车的一个例子的联合收割机而言,在驾驶座椅的下方具有发动机,支承驾驶座椅的座椅支承体被设置成:能够在向机体横外侧倾倒从而使发动机的上方开放的开状态和位于机体内侧从而覆盖发动机的闭状态之间切换。
在上述结构中,当座椅支承体被切换成闭状态时,利用连结用固定件保持位置。固定件利用弹性施力等对座椅支承体保持位置。然而,在该结构中,当座椅支承体被切换成闭状态后保持位置时,座椅支承体受到施力导致的向机体内方侧拉入的力的作用。此时,因组装误差等导致座椅支承体被拉入与闭状态所对应的位置相比靠近机体内方侧的位置,从而引起错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希望在座椅支承体呈闭状态时不会产生错位。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的特征在于,具有:机体框架、驾驶座椅、支承所述驾驶座椅的座椅支承体、以及位于所述驾驶座椅下方的发动机,所述座椅支承体以能够绕下侧部的水平轴心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机体框架,并且,能够在向机体横外侧倾倒从而使所述发动机的上方开放的开状态和位于机体内侧从而覆盖所述发动机的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机体框架设有当呈所述闭状态时载置支承所述座椅支承体的载置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座椅支承体被切换成闭状态时,在设置于机体框架的载置部载置支承座椅支承体。即使产生了组装误差,也能够避免从座椅支承体呈闭状态时的正确位置被过度地摆动操作。因此,能够实现在座椅支承体呈闭状态时不会产生错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座椅支承体的前部具有覆盖所述发动机的前方的前壁部,所述前壁部支承在所述载置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座椅支承体的前侧具有驾驶员的置脚部,因此,通过前壁部能够防止发动机的热向前部侧传递。通过有效利用上述为了隔热而设置的前壁部,能够在无需另外设置专用的支承部件的情况下,以简单的结构支承在载置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前壁部的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水平轴心相反一侧的下部,形成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载置于所述载置部。
对座椅支承体在与水平轴心相反一侧的部位利用固定件保持位置。此外,在驾驶座椅的前方具有驾驶操作用的操作件,需要使连接该操作件和机体侧的设备的部件通过,因此,在前壁部的在左右方向上与水平轴心相反一侧的下部形成有缺口部。此外,有时在该部位设置有附属于发动机的各种部件,为了避免与这些部件干涉而形成缺口部。
根据该结构,如上所述地在与水平轴心相反一侧的部位的下部形成缺口部,通过将靠近固定件的固定位置的部位支承在载置部,从而能够尽量减少闭状态下座椅支承体的错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机体框架具有横向框架体,所述横向框架体在比所述前壁部靠近前侧的位置沿着机体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载置部从所述横向框架体向后方延伸。
根据该结构,载置部通过沿着机体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框架体稳定且坚固地受到支承。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载置部设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支承配管和线束中的至少任一方。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载置部兼用于支承配管、线束等的部件,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载置部具有:上部构成体,呈横向姿势,载置所述座椅支承体;下部构成体,呈横向姿势,具有所述支承部;以及纵向构成体,呈纵向姿势,连结所述上部构成体和所述下部构成体。
根据该结构,支承配管、线束等的部位设置在从载置支承座椅支承体的部位向上下方向偏离的位置,因此,能够在不给座椅支承体的支承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支承配管、线束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载置部具有横跨所述上部构成体和所述纵向构成体的加强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加强部件提高上下朝向的支承强度,能够良好地支承载置在上部构成体的座椅支承体的负荷。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座椅支承体的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水平轴心相反一侧的上部部位,固定在位于呈所述闭状态时与所述相反一侧的上部对置的部位的机体侧固定部。
根据该结构,当呈闭状态时,能够将座椅支承体的与水平轴心相反一侧的上部部位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机体侧固定部。结果是,当座椅支承体呈闭状态时,能够在没有松动的状态下良好地保持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驾驶部的立体图。
图2是座椅支承体呈开状态时的驾驶部的后视图。
图3是座椅支承体呈闭状态时的驾驶部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驾驶座椅
3:座椅支承体
4:机体框架
10:横向框架体
11:发动机
15:前壁部
15a:缺口部
16:机体侧固定部(侧面板部)
17:固定件
22:载置部
22A:上部构成体
22B:下部构成体
22C:纵向构成体
22D:加强部件
23:支承部
X1:水平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箭头“F”的方向为“机体前侧”,箭头“B”的方向为“机体后侧”(参照图1),箭头“L”的方向为“机体左侧”,箭头“R”的方向为“机体右侧”(参照图1、2、3)。
图1示出了联合收割机的驾驶部1的立体图。驾驶部1具有供驾驶员落座的驾驶座椅2、以及支承驾驶座椅2的座椅支承体3。联合收割机具有支承机体整体的机体框架4。
机体框架4位于机体下部,具有:前后朝向主框架体5,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横向主框架体6,沿机体左右方向延伸。此外,还具有:朝前延设框架体7,从横向主框架体6向前方延伸;左侧纵框架体8,从朝前延设框架体7的中途部向上方延伸;右侧纵框架体9,从前后朝向主框架体5向上方延伸;以及横向框架体10,以跨左侧纵框架体8的上部和右侧纵框架体9的上部架设的状态沿机体左右方向延伸;等。
在驾驶座椅2的下方具有发动机11。在驾驶部1的右侧部具有用于向散热器(未图示)输入冷却风的吸气部12。虽未图示,但吸气部12在外侧面形成有带较大面积的防尘网的空气输入部。
座椅支承体3具有:顶板部13,支承驾驶座椅2且覆盖发动机11的上方;纵向框架部14,位于吸气部12的下部的机体内侧,兼用作散热器支承部;以及前壁部15,位于机体前部侧,覆盖发动机11的前方。前壁部15形成有左侧下部较大地开口的缺口部15a。此外,前壁部15设置在横向框架体10的后侧的靠近横向框架体10的位置。
座椅支承体3以能够绕位于右侧的下端部的前后朝向的水平轴心X1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机体框架4。座椅支承体3通过绕水平轴心X1摆动,能够在图2所示的向机体横外侧倾倒从而使发动机11的上方开放的开状态、和图3所示的位于机体内侧并覆盖发动机11的闭状态之间切换。
在驾驶座椅2的左侧,具有装备有未图示的多个操作件类的作为机体侧固定部的侧面板部16。当座椅支承体3处于闭状态时,该侧面板部16位于同处于水平轴心X1的相反侧的上部对置的部位。
还具有固定件17,固定件17将座椅支承体3的在左右方向上与水平轴心X1相反一侧的上部部位,在闭状态下固定在侧面板部16。固定件17为周知的结构,相对于固定在座椅支承体3的基板18,以能够绕前后轴心X2摆动的方式支承有操作部19。具有弹性的钩挂部20支承在从操作部19的摆动轴心X2向摆动端侧偏离的部位。
从使操作部19呈纵姿势并将钩挂部20卡定在设置于侧面板部16的卡定部21的状态,使操作部19向右侧倾倒,此时,钩挂部20被向右侧拉动操作。当操作部19越过死点时,拉动施力向下方作用并施加于座椅支承体3并保持位置,从而呈锁定状态。在该锁定状态下,通过钩挂部20对卡定部21进行拉动操作,施加拉伸力。此时,因拉动操作力,在座椅支承体3的顶板部13和侧面板部16之间的接触部位,可能导致顶板部13被向下方拉进并产生错位。
在此,就该联合收割机而言,具有即使施加了固定件17的拉动操作力也能够避免产生错位的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横向框架体10的靠近左侧端部的部位,具有在闭状态下载置支承座椅支承体3的载置部22。载置部22以从横向框架体10向后方延伸的状态设置。载置部22具有:呈横向姿势的上部构成体22A,载置有座椅支承体3;呈横向姿势的下部构成体22B;以及呈纵向姿势的纵向构成体22C,连结上部构成体22A和下部构成体22B。此外,载置部22具有横跨上部构成体22A和纵向构成体22C的加强部件22D。
当座椅支承体3被切换成闭状态时,前壁部15的缺口部15a的下端承接支承在上部构成体22A的上表面。由此,能够避免在座椅支承体3的顶板部13和侧面板部16之间产生错位。
上部构成体22A、纵向构成体22C以及下部构成体22B由大致连成U字状的板材构成,加强部件22D由相对于上部构成体22A和纵向构成体22C的板面呈垂直姿势的板体构成,一体连结在上部构成体22A和纵向构成体22C。加强部件22D实现了对施加于上部构成体22A的朝下的负重加强强度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下部构成体22B具有支承部23,支承部23支承未图示的配管和线束中的至少一方。配管和线束配置在各部件彼此之间的狭小空间内,因此,需要在多个部位保持位置。在此,利用载置部22支承配管、线束。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壁部15的缺口部15a支承在载置部22,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支承不具有缺口部的前壁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座椅支承体3的前壁部15支承在载置部22,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支承其他部位。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载置部22从横向框架体10向后方延伸,也可以代替该结构,载置部22设置在从横向主框架体6延设的部件。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载置部22具有上部构成体22A、下部构成体22B以及纵向构成体22C,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为L形部件、单纯的板状部件等各种形状。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载置部22设有支承配管和线束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部23,但作为载置部22,也可以不具有支承部23,而仅作为用于载置支承座椅支承体3的专用部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联合收割机,能够适用于拖拉机、插秧机等各种作业车。

Claims (10)

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机体框架、驾驶座椅、支承所述驾驶座椅的座椅支承体、以及位于所述驾驶座椅下方的发动机,
所述座椅支承体以能够绕下侧部的水平轴心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机体框架,并且,能够在向机体横外侧倾倒从而使所述发动机的上方开放的开状态和位于机体内侧从而覆盖所述发动机的闭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机体框架设有当呈所述闭状态时载置支承所述座椅支承体的载置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支承体的前部具有覆盖所述发动机的前方的前壁部,
所述前壁部支承在所述载置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壁部的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水平轴心相反一侧的下部,形成有缺口部,
所述缺口部载置于所述载置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体框架具有横向框架体,所述横向框架体在比所述前壁部靠近前侧的位置沿着机体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载置部从所述横向框架体向后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体框架具有横向框架体,所述横向框架体在比所述前壁部靠近前侧的位置沿着机体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载置部从所述横向框架体向后方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载置部设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支承配管和线束中的至少任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具有:上部构成体,呈横向姿势,载置所述座椅支承体;下部构成体,呈横向姿势,具有所述支承部;以及纵向构成体,呈纵向姿势,连结所述上部构成体和所述下部构成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载置部具有横跨所述上部构成体和所述纵向构成体的加强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以及7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座椅支承体的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水平轴心相反一侧的上部部位,固定在位于呈所述闭状态时与所述相反一侧的上部对置的部位的机体侧固定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座椅支承体的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水平轴心相反一侧的上部部位,固定在位于呈所述闭状态时与所述相反一侧的上部对置的部位的机体侧固定部。
CN202022335235.XU 2020-10-20 2020-10-20 作业车 Active CN213565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5235.XU CN213565513U (zh) 2020-10-20 2020-10-20 作业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5235.XU CN213565513U (zh) 2020-10-20 2020-10-20 作业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65513U true CN213565513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27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5235.XU Active CN213565513U (zh) 2020-10-20 2020-10-20 作业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65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3780B2 (en) Electrical component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US11376948B2 (en) Vehicle
WO2007032097A1 (ja) トラクタの組立工法及びトラクタ
CN213565513U (zh) 作业车
US20090115225A1 (en) Cabin Apparatus for Moving Vehicle
JP4066792B2 (ja) エンジン取付部構造
US9694667B2 (en) Working vehicle
RU2371343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усиления жесткости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5889178B2 (ja) 作業車のボンネット構造
JP2009006811A (ja) 歩行型作業機
US11312233B2 (en) Shift bracket
CN112789215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
WO2017170642A1 (ja) 作業機
KR100267664B1 (ko) 에어 백 장치의 장착구조
JP2007076560A (ja) トラクタのフロント支持体
KR20180106954A (ko) 차량 뒷부분 구조
US20240286495A1 (en) Electric work vehicle
JP2019217922A (ja) 作業機
JP2557012Y2 (ja) 自動車のキャニスタ取付構造
JP7103317B2 (ja) 作業車両
JP7316847B2 (ja) 作業車両
JP4269146B2 (ja) 作業車両
JP3858385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054472B2 (ja) 車両のクロスメンバ
JP2020203514A (ja) 作業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