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9042U - 一种吊塔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塔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9042U
CN213539042U CN202021992595.0U CN202021992595U CN213539042U CN 213539042 U CN213539042 U CN 213539042U CN 202021992595 U CN202021992595 U CN 202021992595U CN 213539042 U CN213539042 U CN 213539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rane
layer
rubble
crane foundation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25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锋
杨德军
何念林
杨闯
李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25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9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9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9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塔基础,包括设于地基上的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为夯实结构层,所述碎石层上设置毛石混凝土层,所述毛石混凝土层上设置塔吊基础,所述碎石层、所述毛石混凝土层和所述塔吊基础形成下大上小的阶梯状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吊塔基础,对于未经过强力夯实的地基,先在其上设置碎石层并进行强夯处理,再依次呈阶梯状设置毛石混凝土层和塔吊基础,以形成稳定的吊塔基础,该吊塔基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吊塔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塔基础。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常常用到吊塔对施工材料进行吊运,吊运重量往往十数吨,起吊重量大,对吊塔本身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高之外,对吊塔基础也具有相应的高要求,以确保吊运过程稳定,避免吊塔失稳倒塌造成严重事故,因而需要稳定的吊塔基础以对吊运作业进行支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的吊塔基础以对吊运作业进行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吊塔基础,包括设于地基上的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为夯实结构层,所述碎石层上设置毛石混凝土层,所述毛石混凝土层上设置塔吊基础,所述碎石层、所述毛石混凝土层和所述塔吊基础形成下大上小的阶梯状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吊塔基础,对于未经过强力夯实的地基,先在其上设置碎石层并进行强夯处理,再依次呈阶梯状设置毛石混凝土层和塔吊基础,以形成稳定的吊塔基础,该吊塔基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果良好。
优选地,所述碎石层、所述毛石混凝土层和所述塔吊基础均为立方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碎石层厚度为0.8m-1.5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毛石混凝土层长度为6m-10m,宽度为6m-10m,厚度为0.8m-1.5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长度为4m-8m,宽度为4m-8m,厚度为1m-2m。
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内预埋塔吊基座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用于连接塔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内设有塔吊基础钢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内预埋避雷针。
由于吊塔基础设于地基上基坑内,基坑周围采用回填土回填,以将吊塔基础嵌入地基中,但是,水体的侵入会造成吊塔基础周围土体松动甚至流失,严重时甚至侵入吊塔基础,造成吊塔基础失稳,存在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申请进一步具有以下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碎石层的底面和周围包裹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周缘设于所述碎石层的顶面,并压于所述毛石混凝土层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毛石混凝土层的周围包裹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下周缘压入所述毛石混凝土层的底面,所述第二防水层上周缘设于所述毛石混凝土层的顶面,并压于所述塔吊基础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均为防水布或者防水毡。
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周围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用于排水,所述排水沟连接集水坑,所述集水坑设于所述塔吊基础旁侧。
采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分别将地基以上、塔吊基础以下的碎石层和毛石混凝土层包裹起来,与周围回填土体隔离,并防止水体侵入碎石层和毛石混凝土层,避免吊塔基础失稳,同时在塔吊基础周围设有排水沟,及时将雨水等水体排走,避免水体下渗,对周围回填土体流失处及时回填补缺,保证吊塔基础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吊塔基础,包括设于地基上的毛石层,所述地基为夯实地基,所述毛石层顶部设有塔吊基础,所述毛石层和所述塔吊基础形成下大上小的阶梯状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吊塔基础,对于经过强力夯实的地基,直接在其上设置毛石层,再依次呈阶梯状设置塔吊基础,以形成稳定的吊塔基础,该吊塔基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果良好。
优选地,所述毛石层和所述塔吊基础均为立方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毛石层长度为6m-10m,宽度为6m-10m,厚度为4m-6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长度为4m-8m,宽度为4m-8m,厚度为1m-2m。
优选地,所述毛石层顶部设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上设置所述塔吊基础。
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内预埋塔吊基座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用于连接塔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内设有塔吊基础钢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内预埋避雷针。
由于吊塔基础设于地基上基坑内,基坑周围采用回填土回填,以将吊塔基础嵌入地基中,但是,水体的侵入会造成吊塔基础周围土体松动甚至流失,严重时甚至侵入吊塔基础,造成吊塔基础失稳,存在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申请进一步具有以下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毛石层的底面和周围包裹有第三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周缘设于所述毛石层的顶面,并压于所述塔吊基础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防水层为防水布或者防水毡。
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周围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用于排水,所述排水沟连接集水坑,所述集水坑设于所述塔吊基础旁侧。
采用第三防水层将地基以上、塔吊基础以下的毛石层包裹起来,与周围回填土体隔离,并防止水体侵入毛石层,避免吊塔基础失稳,同时在塔吊基础周围设有排水沟,及时将雨水等水体排走,避免水体下渗,对周围回填土体流失处及时回填补缺,保证吊塔基础安全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吊塔基础,对于未经过强力夯实的地基,先在其上设置碎石层并进行强夯处理,再依次呈阶梯状设置毛石混凝土层和塔吊基础,以形成稳定的吊塔基础,该吊塔基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果良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吊塔基础,采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分别将地基以上、塔吊基础以下的碎石层和毛石混凝土层包裹起来,与周围回填土体隔离,并防止水体侵入碎石层和毛石混凝土层,避免吊塔基础失稳,同时在塔吊基础周围设有排水沟,及时将雨水等水体排走,避免水体下渗,对周围回填土体流失处及时回填补缺,保证吊塔基础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吊塔基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吊塔基础,对于经过强力夯实的地基,直接在其上设置毛石层,再依次呈阶梯状设置塔吊基础,以形成稳定的吊塔基础,该吊塔基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果良好;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吊塔基础,采用第三防水层将地基以上、塔吊基础以下的毛石层包裹起来,与周围回填土体隔离,并防止水体侵入毛石层,避免吊塔基础失稳,同时在塔吊基础周围设有排水沟,及时将雨水等水体排走,避免水体下渗,对周围回填土体流失处及时回填补缺,保证吊塔基础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吊塔基础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吊塔基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所述吊塔基础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所述吊塔基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吊塔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地基,2-碎石层,21-第一防水层,3-毛石混凝土层,31-第二防水层,4-塔吊基础,41-找平层,5-毛石层,51-第三防水层,6-排水沟,7-集水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塔基础,包括设于地基1上的碎石层2,碎石层2为夯实结构层,碎石层2上设置毛石混凝土层3,毛石混凝土层3上设置塔吊基础4,碎石层2、毛石混凝土层3和塔吊基础4形成下大上小的阶梯状结构。
碎石层2的底面和周围包裹有第一防水层21,第一防水层21周缘设于碎石层2的顶面,并压于毛石混凝土层3下,毛石混凝土层3的周围包裹有第二防水层31,第二防水层31下周缘压入毛石混凝土层3的底面,第二防水层31上周缘设于毛石混凝土层3的顶面,并压于塔吊基础4下,塔吊基础4周围设有排水沟6,排水沟6用于排水,排水沟6连接集水坑7,集水坑7设于塔吊基础4旁侧;具体地,第一防水层21和第二防水层31均为防水布或者防水毡。
地基1为素土,碎石层2、毛石混凝土层3和塔吊基础4均为立方块;碎石层2厚度为0.8m-1.5m;毛石混凝土层3长度为6m-10m,宽度为6m-10m,厚度为0.8m-1.5m;塔吊基础4长度为4m-8m,宽度为4m-8m,厚度为1m-2m。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种尺寸的吊塔基础;其中一种为碎石层2厚度为1m,毛石混凝土层3长宽厚为8m×8m×1m,塔吊基础4长宽厚为7m×7m×1.5m;另一种为碎石层2厚度为1m,毛石混凝土层3长宽厚为6m×8m×1m,塔吊基础4长宽厚为5m×7m×1.5m。
其中,塔吊基础4内设有塔吊基础钢筋,塔吊基础4内预埋避雷针和塔吊基座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用于连接塔吊。
施工流程为:测量放线→土方开挖至地基1基坑基底→铺设第一防水层21→碎石换填→强夯处理形成碎石层2→包裹第一防水层21及铺设第二防水层31→毛石混凝土浇筑形成毛石混凝土层3→包裹第二防水层31→绑扎塔吊基础钢筋→预埋塔吊基座地脚螺栓→预埋避雷针→支塔吊基础4模板→浇筑塔吊基础4混凝土。
土方开挖放坡坡比为1:2,塔吊基础4式为板式基础,地基1验坑完成,设置碎石层2,清除表层浮土及扰动土,不留积水,然后立即进行毛石混凝土层3施工,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毛石混凝土层3施工中,掺入的毛石为体积的25%,毛石的粒径控制在200cm以下,具体操作先放浆再放入毛石、保证浆体充分包裹住,毛石在结构体空间中应保证其布置均匀,毛石换填的毛石粒径不大于30cm,不需要增加级配或细骨料,塔吊基础4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板,竖向背楞为50mm×100mm木方,间距为250mm,模板四周边框为50mm×100mm木方,模板水平外背楞为φ48双钢管,间距为450mm,相对两块模板用5m长φ16钢筋焊接600mm长φ16对拉螺栓进行对拉,与水平背楞钢管连接(双向各设置三道),斜撑采用φ48钢管,在塔吊基础高度内设置三道(间距1500mm)。
塔吊基础4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基础板上下层钢筋角点必须对正,便于拉筋的绑扎;铺设上层钢筋马凳:马凳用剩余短料焊制成,马凳短向放置,间距1.2m-1.5m;绑扎上层钢筋:先在马凳上绑架立筋,在架立筋上划好钢筋位置线,按图纸要求,顺序放置上层钢筋;垫保护层:底板保护层为50mm,外侧保护层为50mm,保护层垫块间距为600mm,梅花型布置。钢筋绑扎好后侧面搁置保护层塑料垫块,厚度为设计保护层厚度50mm,垫块间距不得大于1m。
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塔基础,对于未经过强力夯实的地基1,先在其上设置碎石层2并进行强夯处理,再依次呈阶梯状设置毛石混凝土层3和塔吊基础4,以形成稳定的吊塔基础;采用第一防水层21和第二防水层31分别将地基1以上、塔吊基础4以下的碎石层2和毛石混凝土层3包裹起来,与周围回填土体隔离,并防止水体侵入碎石层2和毛石混凝土层3,避免吊塔基础失稳,同时在塔吊基础4周围设有排水沟6,及时将雨水等水体排走,避免水体下渗,对周围回填土体流失处及时回填补缺,保证吊塔基础安全性;该吊塔基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果良好。
实施例2
如图3至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塔基础,包括设于地基1上的毛石层5,地基1为夯实地基,毛石层5顶部设有找平层41,找平层41上设置塔吊基础4,毛石层5和塔吊基础4形成下大上小的阶梯状结构。
毛石层5的底面和周围包裹有第三防水层51,第三防水层51周缘设于毛石层5的顶面,并压于塔吊基础4下,塔吊基础4周围设有排水沟6,排水沟6用于排水,排水沟6连接集水坑7,集水坑7设于塔吊基础4旁侧;具体地,第三防水层51为防水布或者防水毡。
毛石层5和塔吊基础4均为立方块;毛石层5长度为6m-10m,宽度为6m-10m,厚度为4m-6m;塔吊基础4长度为4m-8m,宽度为4m-8m,厚度为1m-2m。
在本实施例中,毛石层5长宽厚为7m×7m×5m,塔吊基础4长宽厚为6m×6m×1.5m。
其中,塔吊基础4内设有塔吊基础钢筋,塔吊基础4内预埋避雷针和塔吊基座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用于连接塔吊。
施工流程为:测量放线→塔吊基础4土方开挖→强夯机就位→毛石换填→强夯处理→夯下去的深度再填毛石(循环往复)→强夯处理(循环往复)→地基1承载力检测→下挖至基坑基底→C15找平层41浇筑→测量放线→绑扎塔吊基础4钢筋→预埋塔吊基础4地脚螺栓→预埋避雷针→支塔吊基础4模板→浇筑塔吊基础4混凝土。
由于塔吊基础位置未在主楼强夯地基处理范围内,故采取先毛石换填,再强夯处理的方式;在场平标高往下开挖5m,进行毛石换填,再进行反复强夯,夯下去的毛石再进行回填,直至毛石不再沉降,形成毛石层5,地基承载力达到满足塔吊对地基1承载力的要求150kPa为止;由于强夯作业,毛石会往四周挤土从而达到密实效果,故无法保证塔吊基础4的开挖尺寸及平整度,需进行二次修正。
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塔基础,对于经过强力夯实的地基1,直接在其上设置毛石层5,再依次呈阶梯状设置塔吊基础4,以形成稳定的吊塔基础;采用第三防水层51将地基1以上、塔吊基础4以下的毛石层5包裹起来,与周围回填土体隔离,并防止水体侵入毛石层5,避免吊塔基础失稳,同时在塔吊基础4周围设有排水沟6,及时将雨水等水体排走,避免水体下渗,对周围回填土体流失处及时回填补缺,保证吊塔基础安全性;该吊塔基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果良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基(1)上的碎石层(2),所述碎石层(2)为夯实结构层,所述碎石层(2)上设置毛石混凝土层(3),所述毛石混凝土层(3)上设置塔吊基础(4),所述碎石层(2)、所述毛石混凝土层(3)和所述塔吊基础(4)形成下大上小的阶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2)、所述毛石混凝土层(3)和所述塔吊基础(4)均为立方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4)内预埋塔吊基座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用于连接塔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2)的底面和周围包裹有第一防水层(21),所述第一防水层(21)周缘设于所述碎石层(2)的顶面,并压于所述毛石混凝土层(3)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石混凝土层(3)的周围包裹有第二防水层(31),所述第二防水层(31)下周缘压入所述毛石混凝土层(3)的底面,所述第二防水层(31)上周缘设于所述毛石混凝土层(3)的顶面,并压于所述塔吊基础(4)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4)周围设有排水沟(6),所述排水沟(6)连接集水坑(7)。
7.一种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基(1)上的毛石层(5),所述地基(1)为夯实地基,所述毛石层(5)顶部设有塔吊基础(4),所述毛石层(5)和所述塔吊基础(4)形成下大上小的阶梯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石层(5)顶部设有找平层(41),所述找平层(41)上设置所述塔吊基础(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石层(5)的底面和周围包裹有第三防水层(51),所述第三防水层(51)周缘设于所述毛石层(5)的顶面,并压于所述塔吊基础(4)下。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吊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4)周围设有排水沟(6),所述排水沟(6)连接集水坑(7)。
CN202021992595.0U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吊塔基础 Active CN213539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2595.0U CN213539042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吊塔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2595.0U CN213539042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吊塔基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9042U true CN213539042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1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2595.0U Active CN213539042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吊塔基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9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8867B (zh) 一种综合生态路基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01440622B (zh) Cfg桩、管桩路堤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1220589B (zh) 土工袋与动力挤密综合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
CN109972469A (zh) 单元式碎石桩复合地基结合超载预压的软弱路基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8412016A (zh) 地下管体包管施工方法
CN109137872B (zh) 一种加筋结构袋及利用加筋结构袋处理软基的方法
CN109680671A (zh)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的液化地基处理方法
CN111778941A (zh) 高标准农田渠道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10439012A (zh) 涉水明挖基坑复合式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
CN112227391B (zh) 生态钢板桩筑岛围堰及施工方法
CN213539042U (zh) 一种吊塔基础
CN106544987B (zh) 一种蓄涝湿地的渠道防渗施工方法
CN110438857B (zh) 一种山岭重丘区钢筋笼石笋桩及其施工工艺
CN210238180U (zh) 单元式碎石桩复合地基结合超载预压的软弱路基处理装置
CN113957874B (zh) 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CN108867614B (zh) 一种在泥石流软基上铺垫道路的施工方法
CN108677999B (zh) 一种淤泥质袋装土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385651B (zh) 一种利用复合土工织物进行软基加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CN116377780A (zh) 山区公路高填方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CN215165533U (zh) 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
CN110528572B (zh) 一种用减压方式修复有倾斜趋势挡土墙的方法
CN206667263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05975653U (zh) 一种土胎模施工的独立承台结构
CN210797245U (zh) 一种桥头台背回填结构
CN109653240B (zh) 生态修复工程中城市余泥渣土堆筑体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