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5533U - 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65533U CN215165533U CN202022896979.9U CN202022896979U CN215165533U CN 215165533 U CN215165533 U CN 215165533U CN 202022896979 U CN202022896979 U CN 202022896979U CN 215165533 U CN215165533 U CN 2151655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eepage
- anchoring
- side slope
- butt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包括锚固沟、防渗结构、支墩;所述防渗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防渗结构和第二防渗结构;所述第一防渗结构设置在坡底;所述第二防渗结构设置在边坡上并延伸至锚固沟内;所述锚固沟底部一层为第二防渗结构的端部,向上依次设置袋装砂土层、压实层、支墩;所述边坡上第二防渗结构上间隔设置有一层袋装砂土,形成第一袋装砂土防固层;所述第一袋装砂土防固层上方通过十字井格状尼龙绳绑袋固定在边坡上;所述第一防渗结构上设置有第二袋装砂土防固层。其施工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适合大多数边坡锚固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工业固废填埋场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固废填埋场不论边坡高低、规模大小用的边坡锚固方法均为设置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锚固沟对防渗结构层进行锚固,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其一、对于高边坡的填埋场防渗结构层分段敷设时无法及时进行锚固,存在防渗结构层滑移的可能性。其二、在中大型固废填埋场和填埋边坡较低的填埋场因边坡长度较长或设置阶梯式边坡,故而投资费用较高。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在边坡敷设防渗结构层的时进行分段砌筑或者预制锚固沟,但分段砌筑或预制的人工成本和费用成本都较高,雨水下渗的可能性大,对边坡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这与市场要求的低成本,高可靠性有所冲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的锚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包括锚固沟、防渗结构、支墩;所述防渗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防渗结构和第二防渗结构;所述第一防渗结构设置在坡底;所述第二防渗结构设置在边坡上并延伸至锚固沟内;所述锚固沟底部一层为第二防渗结构的端部,向上依次设置袋装砂土层、压实层、支墩;所述边坡上第二防渗结构上间隔设置有一层袋装砂土,形成第一袋装砂土防固层;所述第一袋装砂土防固层上方通过十字井格状尼龙绳绑袋固定在边坡上;所述第一防渗结构上设置有第二袋装砂土防固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渗结构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膨润土垫、无纺土工布一层、HDPE膜一层、无纺土工布二层、土工复合排水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渗结构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无纺土工布一层、HDPE膜一层、无纺土工布二层、土工复合排水网、十字井格状尼龙绳绑袋。
进一步的,所述支墩每隔4m设置一个;所述支墩与支墩之间锚固沟在固定防渗结构层后回填土进行压实上铺混凝土面层并与环场道路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墩为水泥混凝土土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混凝土方支墩每隔4m设置一处,支墩与支墩之间锚固沟在固定防渗结构层后回填土进行压实上铺混凝土面层与环场道路相接,与传统的兼顾排雨水的锚固沟相比,施工方便、成本低;由于混凝土支墩按照固定距离设置,还可做管线支墩,无需对坡顶进行多管线开挖,养护周期较短;所以其可靠性高,施工进度快。边坡上使用尼龙绳绑扎砂袋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并起到增强锚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包括锚固沟、防渗结构、支墩3;所述防渗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防渗结构和第二防渗结构;所述第一防渗结构设置在坡底;所述第二防渗结构设置在边坡上并延伸至锚固沟内;所述锚固沟底部一层为第二防渗结构的端部,向上依次设置袋装砂土层6、压实层5、支墩3;所述边坡上第二防渗结构上间隔设置有一层袋装砂土15,形成第一袋装砂土防固层;所述第一袋装砂土防固层上方通过十字井格状尼龙绳绑袋固定在边坡上;所述第一防渗结构上设置有第二袋装砂土防固层17,第二袋装砂土防固层由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袋装砂土组成;其中十字井格状尼龙绳绑袋由横向尼龙绳绑扎16和纵向尼龙绳绑扎9交叉固定而成,这样能保证第一袋装砂土防固层不会从边坡上滑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渗结构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14、膨润土垫18、无纺土工布一层13、HDPE膜一层12、无纺土工布二层11、土工复合排水网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渗结构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14、无纺土工布一层13、HDPE膜一层12、无纺土工布二层11、土工复合排水网10、十字井格状尼龙绳绑袋。
进一步的,所述支墩3每隔4m设置一个;所述支墩3与支墩3之间锚固沟在固定防渗结构层后回填土进行压实上铺混凝土面层4并与环场道路1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墩3为水泥混凝土土方。
需要说明的是,坡底和边坡与锚固沟之间的坡边可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坡向。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锚固方法为:在填埋坑边坡坡顶外侧设防渗结构层锚固沟,锚固沟连续不间断设置,将防渗结构层敷设至锚固沟内,上面铺设袋装砂土层、压实层,然后每隔定距设置一处水泥混凝土方支墩,先将支墩放入锚固沟内压住第二防渗结构层,支墩与支墩之间锚固沟内填土并压实,沟上铺筑混凝土面层至环场道路边缘,加固锚固沟的稳定性;混凝土方支墩不仅可以对边坡上的第二防渗结构层进行锚固,还可以作为渗滤液回灌管的管墩,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在边坡与锚固沟之间的坡上用尼龙绳绑扎袋装砂土固定,另外从池底池壁(坡底与边坡)交汇处向上每隔定距设置一处绑扎砂袋,并用十字井格状尼龙绳绑袋固定,使其连成整体,结实耐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大多数边坡上防渗结构层在敷设完成需要锚固的时均可使用。如:库容较小的填埋场设置较低的边坡,可就在坡顶设置水泥混凝土方支墩进行锚固。库容较大的填埋场设置较高的边坡,可在坡顶设置水泥混凝土方支墩和边坡上设置尼龙绳绑袋装砂土进行锚固,如有锚固平台,可在锚固平台上设水泥混凝土方支墩对防渗结构层辅以尼龙绳绑袋装砂土的方法进行加固锚固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结构包括锚固沟、防渗结构、支墩;所述防渗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防渗结构和第二防渗结构;所述第一防渗结构设置在坡底;所述第二防渗结构设置在边坡上并延伸至锚固沟内;所述锚固沟底部一层为第二防渗结构的端部,向上依次设置袋装砂土层、压实层、支墩;所述边坡上第二防渗结构上间隔设置有一层袋装砂土,形成第一袋装砂土防固层;所述第一袋装砂土防固层上方通过十字井格状尼龙绳绑袋固定在边坡上;所述第一防渗结构上设置有第二袋装砂土防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渗结构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膨润土垫、无纺土工布一层、HDPE膜一层、无纺土工布二层、土工复合排水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渗结构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无纺土工布一层、HDPE膜一层、无纺土工布二层、土工复合排水网、十字井格状尼龙绳绑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每隔4m设置一个;所述支墩与支墩之间锚固沟在固定防渗结构层后回填土进行压实上铺混凝土面层并与环场道路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为水泥混凝土土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96979.9U CN215165533U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96979.9U CN215165533U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65533U true CN215165533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377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96979.9U Active CN215165533U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6553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7176A (zh) * | 2022-06-14 | 2022-08-02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分隔带内防渗土工布固定方法 |
-
2020
- 2020-12-04 CN CN202022896979.9U patent/CN2151655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7176A (zh) * | 2022-06-14 | 2022-08-02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分隔带内防渗土工布固定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10167B (zh) | 一种立体加筋刚柔复合生态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 |
CN105155558A (zh) | 一种组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902488U (zh) | 一种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堤 | |
CN107419630A (zh) | 一种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堤及施工方法 | |
CN203429660U (zh) | 一种立体加筋刚柔复合生态挡土墙 | |
CN106836244A (zh) | 一种抗滑桩与格宾高挡墙联合防护陡坡路基的方法 | |
CN215976664U (zh) | 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 | |
CN212714828U (zh) | 一种垃圾堆体土石挡坝加固体系 | |
CN215165533U (zh) | 一种固废填埋场边坡锚固结构 | |
CN108914959B (zh) | 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5977211U (zh) | 一种管桩联合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 | |
CN216238618U (zh) | 一种用于不稳定边坡的坡上桥梁支撑结构 | |
CN204940310U (zh) | 一种组合支挡结构 | |
CN211228563U (zh) | 一种装配式地下水排渗盲沟排水系统 | |
CN108677999A (zh) | 一种淤泥质袋装土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1340742U (zh) | 一种抗沉降地基 | |
CN210238543U (zh) | 一种倾斜坡面分层回填强夯整平结构 | |
CN110805049B (zh) | 一种山体边坡超厚度喷锚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8487331B (zh) | 一种集廊道排水和肥槽防渗为一体的地下结构抗浮系统 | |
CN216892462U (zh) | 一种路堑边坡厚溜坍体的复合治理结构 | |
CN216040602U (zh) | 一种高稳定性的坡上桥梁 | |
CN219410355U (zh) | 一种既有铁路高填方路堤柔性帮宽结构 | |
CN217419689U (zh) | 一种土体高边坡外扶壁式挡墙锚索加固结构 | |
CN113863125B (zh) | 一种用于易滑移边坡的坡上桥梁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3417857U (zh) | 一种分台阶整体浇筑式路肩挡土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