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7383U - 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7383U
CN213537383U CN202022436458.5U CN202022436458U CN213537383U CN 213537383 U CN213537383 U CN 213537383U CN 202022436458 U CN202022436458 U CN 202022436458U CN 213537383 U CN213537383 U CN 21353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fixedly connected
natural sedimentation
natural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364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秀
王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Qingshan Lv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Qingshan Lv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Qingshan Lv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Qingshan Lv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364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7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包括自然沉降池,所述自然沉降池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顶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底端贯穿进水口,所述自然沉降池内腔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右侧与自然沉降池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自然沉降池左侧靠近底部处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左侧设有活动机构,所述自然沉降池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左侧插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端贯穿自然沉降池顶部,通过搅拌叶片的转动设置,使得其能够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从而使得絮凝剂和污水的混合效果较好,进而使得污水的处理较为彻底。

Description

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其中生活用水处理时往往需要进行沉淀,以此除去一系列固体颗粒,这便需要用到沉降式污水处理器,而现有的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便于对沉淀后的污泥进行清理,且在通过絮凝剂对污水进行二次处理时,往往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较差,从而使得污水的处理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便于清理、混合效果差等缺陷,提供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所述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具有便于清理、混合效果好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包括自然沉降池,所述自然沉降池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顶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底端贯穿进水口,所述自然沉降池内腔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右侧与自然沉降池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自然沉降池左侧靠近底部处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左侧设有活动机构,所述自然沉降池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左侧插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端贯穿自然沉降池顶部,并延伸至自然沉降池内腔,所述水泵右侧插接有进水管,所述自然沉降池右侧固定连接有絮凝沉降池,所述絮凝沉降池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絮凝剂放置箱,所述絮凝剂放置箱左侧插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进料管底端贯穿絮凝沉降池顶部,并延伸至絮凝沉降池内腔,所述进水管底端贯穿絮凝沉降池顶部,并延伸至絮凝沉降池内腔,所述絮凝沉降池右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絮凝沉降池右侧设有转杆,所述转杆左端通过轴承与絮凝沉降池活动连接,所述转杆左端穿过轴承内圈,并通过轴承与絮凝沉降池内腔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转杆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自然沉降池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电机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左端通过轴承与自然沉降池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左端穿过轴承内圈,并延伸至出料管内腔,所述转动杆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转杆与转动杆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与出料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块与挡板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挡板靠近底部处开设有横槽,所述出料管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底块,所述底块上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底块右端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左端贯穿轴承和横槽,并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右端与挡板左侧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垫板,所述垫板顶部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垫板的一侧与自然沉降池右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套设在转杆外侧边缘,所述第一槽轮位于絮凝沉降池右侧,所述第一槽轮底部设有第二槽轮,所述第二槽轮套设在转动杆外侧边缘,所述第一槽轮与第二槽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槽轮与第二槽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所述活塞与进水口相互匹配。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片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阵列状排列,且位于顶部和底部的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片均以转杆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活塞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为T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设置和挡板的移动设置,使得螺旋叶片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出料管对沉降在自然沉降池内腔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从而使得装置具有便于清理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搅拌叶片的转动设置,使得其能够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从而使得絮凝剂和污水的混合效果较好,进而使得污水的处理较为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卡块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出料管;2、螺旋叶片;3、自然沉降池;4、隔板;5、过滤板;6、出水管;7、活塞;8、水泵;9、进水管;10、进料管;11、絮凝剂放置箱;12、絮凝沉降池;13、搅拌叶片;14、第一槽轮;15、转杆;16、排水管;17、转动杆;18、第二槽轮;19、电机;20、垫板;21、支撑板;22、挡板;23、卡块;24、顶块;25、底块;26、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包括自然沉降池3,自然沉降池3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顶部设有活塞7,活塞7底端贯穿进水口,进水口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活塞7与进水口相互匹配,活塞7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横截面为T形设置,通过此设置使得活塞7能更好的进行拿取,自然沉降池3内腔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板4,隔板4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过滤板5右侧与自然沉降池3内腔右侧固定连接,自然沉降池3左侧靠近底部处安装有出料管1,出料管1左侧设有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包括挡板22,挡板22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顶块24,顶块24与出料管1顶部固定连接,顶块24与挡板22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挡板22靠近底部处开设有横槽,出料管1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底块25,底块25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底块25右端设有活动杆26,活动杆26左端贯穿轴承和横槽,并固定连接有卡块23,卡块23右端与挡板22左侧相互贴合,通过此设置使得自然沉降池3能正常进行工作,自然沉降池3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水泵8,水泵8左侧插接有出水管6,出水管6底端贯穿自然沉降池3顶部,并延伸至自然沉降池3内腔,水泵8右侧插接有进水管9,自然沉降池3右侧固定连接有絮凝沉降池12,絮凝沉降池12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絮凝剂放置箱11,絮凝剂放置箱11左侧插接有进料管10,进料管10上安装有阀门,进料管10底端贯穿絮凝沉降池12顶部,并延伸至絮凝沉降池12内腔,进水管9底端贯穿絮凝沉降池12顶部,并延伸至絮凝沉降池12内腔,絮凝沉降池12右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上安装有阀门,絮凝沉降池12右侧设有转杆15,转杆15左端通过轴承与絮凝沉降池12活动连接,转杆15左端穿过轴承内圈,并通过轴承与絮凝沉降池12内腔左侧活动连接,转杆15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13,若干个搅拌叶片13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阵列状排列,且位于顶部和底部的若干个搅拌叶片13均以转杆15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设置,自然沉降池3右侧设有电机19,电机19底部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垫板20,垫板20顶部与电机19固定连接,垫板20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远离垫板20的一侧与自然沉降池3右侧固定连接,通过此设置使得电机19能稳定的进行工作,电机19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左端通过轴承与自然沉降池3活动连接,转动杆17左端穿过轴承内圈,并延伸至出料管1内腔,转动杆17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转杆15与转动杆17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槽轮14,第一槽轮14套设在转杆15外侧边缘,第一槽轮14位于絮凝沉降池12右侧,第一槽轮14底部设有第二槽轮18,第二槽轮18套设在转动杆17外侧边缘,第一槽轮14与第二槽轮18之间设有皮带,第一槽轮14与第二槽轮18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通过此设置使得污水与絮凝剂能更好的混合。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拉动连接块将活塞7取下,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自然沉降池3,当污水沉降结束后,通过外界电源启动水泵8,水泵8通过出水管6将沉降后的污水吸取,并通过进水管9将其导入絮凝沉降池12内腔,此时通过阀门控制絮凝剂放置箱11内腔的絮凝剂经由进料管10进入絮凝沉降池12,当需要对自然沉降池3内腔的污泥进行处理时,转动活动杆26,活动杆26带动卡块23转动,当卡块23转动至与横槽相互匹配时,通过顶块24和转轴将挡板22转动至远离卡块23,再通过外界电源启动电机19,电机19带动转动杆17转动,转动杆17带动螺旋叶片2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槽轮18转动,通过螺旋叶片2的转动将污泥经由出料管1排出,同时第二槽轮18通过皮带带动第一槽轮14转动,第一槽轮14带动转杆15转动,转杆15带动搅拌叶片13转动,通过搅拌叶片13的转动使得絮凝剂和污水能够充分混合,从而使得污水能够更好的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排水管16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包括自然沉降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沉降池(3)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顶部设有活塞(7),所述活塞(7)底端贯穿进水口,所述自然沉降池(3)内腔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所述过滤板(5)右侧与自然沉降池(3)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自然沉降池(3)左侧靠近底部处安装有出料管(1),所述出料管(1)左侧设有活动机构,所述自然沉降池(3)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水泵(8),所述水泵(8)左侧插接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底端贯穿自然沉降池(3)顶部,并延伸至自然沉降池(3)内腔,所述水泵(8)右侧插接有进水管(9),所述自然沉降池(3)右侧固定连接有絮凝沉降池(12),所述絮凝沉降池(12)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絮凝剂放置箱(11),所述絮凝剂放置箱(11)左侧插接有进料管(10),所述进料管(10)上安装有阀门,所述进料管(10)底端贯穿絮凝沉降池(12)顶部,并延伸至絮凝沉降池(12)内腔,所述进水管(9)底端贯穿絮凝沉降池(12)顶部,并延伸至絮凝沉降池(12)内腔,所述絮凝沉降池(12)右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絮凝沉降池(12)右侧设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左端通过轴承与絮凝沉降池(12)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5)左端穿过轴承内圈,并通过轴承与絮凝沉降池(12)内腔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5)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13),所述自然沉降池(3)右侧设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底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电机(19)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左端通过轴承与自然沉降池(3)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7)左端穿过轴承内圈,并延伸至出料管(1)内腔,所述转动杆(17)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所述转杆(15)与转动杆(17)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挡板(22),所述挡板(22)右侧靠近顶部处设有顶块(24),所述顶块(24)与出料管(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块(24)与挡板(22)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挡板(22)靠近底部处开设有横槽,所述出料管(1)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底块(25),所述底块(25)上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底块(25)右端设有活动杆(26),所述活动杆(26)左端贯穿轴承和横槽,并固定连接有卡块(23),所述卡块(23)右端与挡板(22)左侧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垫板(20),所述垫板(20)顶部与电机(19)固定连接,所述垫板(20)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远离垫板(20)的一侧与自然沉降池(3)右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槽轮(14),所述第一槽轮(14)套设在转杆(15)外侧边缘,所述第一槽轮(14)位于絮凝沉降池(12)右侧,所述第一槽轮(14)底部设有第二槽轮(18),所述第二槽轮(18)套设在转动杆(17)外侧边缘,所述第一槽轮(14)与第二槽轮(18)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槽轮(14)与第二槽轮(18)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所述活塞(7)与进水口相互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片(13)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阵列状排列,且位于顶部和底部的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片(13)均以转杆(15)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7)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为T形设置。
CN202022436458.5U 2020-10-28 2020-10-28 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 Active CN21353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6458.5U CN213537383U (zh) 2020-10-28 2020-10-28 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6458.5U CN213537383U (zh) 2020-10-28 2020-10-28 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7383U true CN213537383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501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6458.5U Active CN213537383U (zh) 2020-10-28 2020-10-28 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73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2065A (zh) * 2021-06-28 2021-09-17 四川君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一体化乡镇污水处理装置
CN113955882A (zh) * 2021-11-30 2022-01-21 杭州五洲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2065A (zh) * 2021-06-28 2021-09-17 四川君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一体化乡镇污水处理装置
CN113955882A (zh) * 2021-11-30 2022-01-21 杭州五洲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37383U (zh) 无动力自然沉降式污水处理器
CN210672030U (zh) 一种莲子加工用清洗装置
CN113603266B (zh) 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CN111777146A (zh) 一种自来水处理预混合的絮凝装置
CN216737705U (zh) 絮凝搅拌一体化加药系统
CN212713015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集装箱
CN213803255U (zh) 一种环境保护污水处理设备
CN213924160U (zh) 一种化工污水沉淀反应釜
CN115140820A (zh) 一种低能耗电镀废水高效处理设备
CN108569801A (zh) 一种钢铁污染减排装置
CN114011269A (zh) 一种污水池搅拌装置和方法
CN213171621U (zh) 一种硝酸银废水处理装置
CN210846047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混合加药设备
CN107601637A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装置
CN211111153U (zh) 一种组合气浮用高效刮渣装置
CN108328815A (zh) 一种新型钢铁污染减排装置
CN210795998U (zh) 一种用于电厂纯水设备的废水再利用装置
CN110713223A (zh) 一种组合气浮用高效刮渣装置
CN218452154U (zh) 一种复合絮凝剂加药桶
CN213803174U (zh) 一种基于环保型带钢的废水自动收集净化循环再利用装置
CN219860630U (zh) 用于景观水循环处理的装置
CN216039139U (zh) 一体化医用水处理设备
CN219429783U (zh) 一种工业园区污水深度处理用沉淀池
CN21499049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凝絮处理装置
CN108452712A (zh) 一种改进型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