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5740U -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5740U
CN213525740U CN202022566298.6U CN202022566298U CN213525740U CN 213525740 U CN213525740 U CN 213525740U CN 202022566298 U CN202022566298 U CN 202022566298U CN 213525740 U CN213525740 U CN 213525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d
hip joint
transverse plat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662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天裕
王娜
康靖汶
瓮长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econd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5662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5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5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5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包括:床体、下身固定单元、上身支撑单元;床板的下侧能够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地安装有偏心轮,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手轮,手轮位于床板的外侧;下身固定单元安装在床体的上表面;受试者的大腿可以调整外摆的角度而固定在下身固定单元上;上身支撑单元能够水平运动地设置在床体的上表面;上身支撑单元包括第四横板、腋窝支撑柱、导杆、连接杆;第四横板能够水平运动地设置在床板的上表面上;腋窝支撑柱固定在第四横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在受试者的左、右腋窝处;导杆位于床板的下方;连接杆的下端与导杆的中部固定在一起;导杆的第一端形成为光滑的曲面,导杆的第一端抵靠在偏心轮的外周面上。

Description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排除禁忌症(如:关节活动过度、渗出增加、炎症、恶性疾病、未愈合的骨折等)的前提下,临床不同原因引起的髋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多为康复科医生、治疗师用双手配合关节松动带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提高髋关节周围本体感受器的敏感性,改善神经调控、血液循环和营养,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此手法需要专业医生、治疗师操作,患者通常无法自主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使得患者可以在调整大腿向外打开的角度的前提下自主完成髋关节松动,以使得在髋关节处于不同状态的位置对其进行牵拉和松动治疗。
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包括:床体、下身固定单元、上身支撑单元;
床体包括床板和多个支腿;该多个支腿向下延伸地形成在床板下侧,以将床板支撑在预定的高度;床板的下侧能够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地安装有偏心轮,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手轮,手轮位于床板的外侧;床板的上身部形成有长形的贯通导槽;
下身固定单元安装在床体的上表面;下身固定单元包括第一横板、第一下肢支撑构件、第二下肢支撑构件;第一横板固定在床板的上表面上,位于床板的下身部;第一下肢支撑构件、第二下肢支撑构件分别形成为“┑”形,用于支撑受试者的大腿和小腿;第一下肢支撑构件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的上端和第二横板的右端固定地结合在一起,第一竖板的下端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一竖板用于固定受试者的右大腿,第二横板用于支撑受试者的右小腿;第二下肢支撑构件包括第二竖板和第三横板,第二竖板的上端和第三横板的右端固定地结合在一起,第二竖板的下端形成有第二通孔,第二竖板用于固定受试者的左大腿,第三横板用于支撑受试者的左小腿;第一横板的右部形成有第一凹槽,左部形成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中形成有沿着床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螺栓,第二凹槽中形成有沿着床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螺栓;第一螺栓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第二螺栓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第一螺栓上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栓上安装有第二螺母;第一竖板的下端被夹紧固定在第一螺母与第一凹槽的端面之间;第二竖板的下端被夹紧固定在第二螺母与第二凹槽的端面之间;
上身支撑单元能够水平运动地设置在床体的上表面;上身支撑单元包括第四横板、腋窝支撑柱、导杆、连接杆;第四横板能够水平运动地设置在床板的上表面上,位于床板的上身部;腋窝支撑柱固定在第四横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在受试者的左、右腋窝处;导杆位于床板的下方;连接杆的上端穿过所述贯通导槽与第四横板的下表面固定在一起,连接杆的下端与导杆的中部固定在一起;导杆的第一端形成为光滑的曲面,导杆的第一端抵靠在偏心轮的外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固定地形成有固定壁,固定壁位于所述床板的下身部,固定壁上形成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中安装有第三螺杆;第一横板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杆安装在该第三螺纹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竖板的第一侧分别形成有凹槽,用于将束紧患者大腿的带子固定在该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多条,其中一条凹槽靠近第一、第二竖板的下端形成,以对应于受试者的大腿的根部。
优选地,所述第四横板的下侧设置有滚轴或滚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间隔预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床板的下侧固定地形成有第一导筒,所述导杆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一导筒。
优选地,所述床板的下侧固定地形成有第二导筒,位于床板的上身部;所述导杆的第二端容纳于所述第二导筒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筒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导杆的第二端支撑在该弹簧上。
优选地,所述床板向下延伸地形成侧壁,该侧壁形成在床板的左右两侧,用于安装所述转轴。
利用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受试者可以自行进行髋关节松动,自己掌握松动的力度以及松动的频率,无需外人的帮助;而且,可以针对每个患者的情况,预先调整大腿向外打开(或外摆)的角度,使得髋关节在大腿向外打开于预定的角度状态下进行牵拉或放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床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床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床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第一横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第一横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第一横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第一横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第一横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第二下肢支撑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第二下肢支撑构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第一、第二下肢支撑构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下身固定单元的第一、第二下肢支撑构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上身支撑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上身支撑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的上身支撑单元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包括:床体10、下身固定单元20、上身支撑单元30。
床体10包括床板10a和多个支腿10b;该多个支腿10b向下延伸地形成在床板10a下侧,以将床板10a支撑在预定的高度;床板10b的下侧能够转动地设置有转轴16,转轴16上固定地安装有偏心轮18,转轴1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手轮17,手轮17位于床板的外侧,以方便受试者自己通过操作手轮;床板10a的上身部形成有长形的贯通导槽19。
下身固定单元20安装在床体10b的上表面;下身固定单元20包括第一横板21、第一下肢支撑构件、第二下肢支撑构件;第一横板21固定在床板10a的上表面上,位于床板10a的下身部;第一下肢支撑构件、第二下肢支撑构件分别形成为“┑”形,用于支撑受试者的大腿和小腿;第一下肢支撑构件包括第一竖板22a和第二横板23a,第一竖板22a的上端和第二横板23a的右端固定地结合在一起,第一竖板22a的下端29a形成有第一通孔2Aa,第一竖板22a用于固定受试者的右大腿,第二横板23a用于支撑受试者的右小腿;第二下肢支撑构件包括第二竖板22b和第三横板23b,第二竖板22b的上端和第三横板23b的右端固定地结合在一起,第二竖板22b的下端形成有第二通孔2Ab,第二竖板22b用于固定受试者的左大腿,第三横板23b用于支撑受试者的左小腿;第一横板21的右部形成有第一凹槽27a,左部形成有第二凹槽27b;第一凹槽27a中形成有沿着床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螺栓28a,第二凹槽27b中形成有沿着床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螺栓28b;第一螺栓28a插入第一通孔2Aa中,第二螺栓28b插入第二通孔2Ab中;第一螺栓28a上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栓28b上安装有第二螺母2Bb;第一竖板22a的下端29a被夹紧固定在第一螺母与第一凹槽27a的端面之间;第二竖板22b的下端29b被夹紧固定在第二螺母2Bb与第二凹槽27b的端面之间。
上身支撑单元30能够水平运动地设置在床体10的上表面;上身支撑单元30包括第四横板31、腋窝支撑柱32、导杆34、连接杆33a、33b;第四横板31能够水平运动地设置在床板10a的上表面上,位于床板10a的上身部;腋窝支撑柱32固定在第四横板31的上表面,用于支撑在受试者的左、右腋窝处;导杆34位于床板的下方;连接杆的上端穿过贯通导槽19与第四横板31的下表面固定在一起,连接杆的下端与导杆34的中部固定在一起;导杆34的第一端形成为光滑的曲面,导杆34的第一端抵靠在偏心轮18的外周面上。
床板10a的上表面固定地形成有固定壁14,固定壁14位于床板10a的下身部,固定壁14上形成有第三通孔14a,第三通孔14a中安装有第三螺杆15;第一横板21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三螺纹孔25,第三螺杆15安装在该第三螺纹孔25中。
第一、第二竖板22a、22b的第一侧分别形成有凹槽24a、24b,用于将束紧患者大腿的带子固定在该凹槽24a、24b中。
凹槽24a、24b为多条,其中一条凹槽24a、24b靠近第一、第二竖板的下端形成,以对应于受试者的大腿的根部。
第四横板31的下侧设置有滚轴或滚轮35。
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33a和第二连接杆33b,第一连接杆33a与第二连接杆33b间隔预定距离。
床板10a的下侧固定地形成有第一导筒12,导杆34的中部穿过第一导筒12。
床板10a的下侧固定地形成有第二导筒13,位于床板10a的上身部;导杆34的第二端容纳于第二导筒13中。
第二导筒13中设置有弹簧13a,导杆34的第二端支撑在该弹簧13a上。
床板10a向下延伸地形成侧壁11,该侧壁11形成在床板10a的左右两侧,用于安装转轴16。
使用时,受试者躺在本申请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上,将需要松动的髋关节的大腿通过带子固定在对应的竖板上,小腿支撑在对应的横板上;上身则躺在第四横板上,腋窝处被腋窝支撑柱所支撑;通过受试者自己操作手轮,与手轮连接在一起的转轴带动偏心轮转动,由此,抵靠在偏心轮周面上的导杆被偏心轮推动,水平向右移动,带着连接杆在贯通导槽中向右移动,进一步带动与连接杆连接的第四横板向右水平移动,由于受试者的腋窝被支撑且大腿根部被带子固定在竖板上,因此,受试者的髋关节、脊柱被拉伸,即受试者的髋关节得到松动。受试者在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往复转动手轮,反复对髋关节形成松动刺激。移动后的第四横板可以在移动时被压缩的弹簧的推力的作用下迅速复位。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横板第一端安装的螺杆进入的深度来调整下身固定单元在床板上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受试者。还可以通过第一、第二螺母来调整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向外转出的角度,由此调整受试者的大腿外摆的角度,使得受试者在预定的大腿外摆的情况下进行髋关节的拉伸或者放松,对其进行有效的刺激。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或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本申请中提到的材料、方法和实施例仅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虽然已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在本申请的发明主旨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适当的替换、修改和变化,这种替换、修改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下身固定单元、上身支撑单元;
床体包括床板和多个支腿;该多个支腿向下延伸地形成在床板下侧,以将床板支撑在预定的高度;床板的下侧能够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地安装有偏心轮,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手轮,手轮位于床板的外侧;床板的上身部形成有长形的贯通导槽;
下身固定单元安装在床体的上表面;下身固定单元包括第一横板、第一下肢支撑构件、第二下肢支撑构件;第一横板固定在床板的上表面上,位于床板的下身部;第一下肢支撑构件、第二下肢支撑构件分别形成为“┑”形,用于支撑受试者的大腿和小腿;第一下肢支撑构件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的上端和第二横板的右端固定地结合在一起,第一竖板的下端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一竖板用于固定受试者的右大腿,第二横板用于支撑受试者的右小腿;第二下肢支撑构件包括第二竖板和第三横板,第二竖板的上端和第三横板的右端固定地结合在一起,第二竖板的下端形成有第二通孔,第二竖板用于固定受试者的左大腿,第三横板用于支撑受试者的左小腿;第一横板的右部形成有第一凹槽,左部形成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中形成有沿着床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螺栓,第二凹槽中形成有沿着床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螺栓;第一螺栓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第二螺栓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第一螺栓上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栓上安装有第二螺母;第一竖板的下端被夹紧固定在第一螺母与第一凹槽的端面之间;第二竖板的下端被夹紧固定在第二螺母与第二凹槽的端面之间;
上身支撑单元能够水平运动地设置在床体的上表面;上身支撑单元包括第四横板、腋窝支撑柱、导杆、连接杆;第四横板能够水平运动地设置在床板的上表面上,位于床板的上身部;腋窝支撑柱固定在第四横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在受试者的左、右腋窝处;导杆位于床板的下方;连接杆的上端穿过所述贯通导槽与第四横板的下表面固定在一起,连接杆的下端与导杆的中部固定在一起;导杆的第一端形成为光滑的曲面,导杆的第一端抵靠在偏心轮的外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固定地形成有固定壁,固定壁位于所述床板的下身部,固定壁上形成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中安装有第三螺杆;第一横板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杆安装在该第三螺纹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竖板的第一侧分别形成有凹槽,用于将束紧患者大腿的带子固定在该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为多条,其中一条凹槽靠近第一、第二竖板的下端形成,以对应于受试者的大腿的根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横板的下侧设置有滚轴或滚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间隔预定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的下侧固定地形成有第一导筒,所述导杆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一导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的下侧固定地形成有第二导筒,位于床板的上身部;所述导杆的第二端容纳于所述第二导筒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筒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导杆的第二端支撑在该弹簧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向下延伸地形成侧壁,该侧壁形成在床板的左右两侧,用于安装所述转轴。
CN202022566298.6U 2020-11-09 2020-11-09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Active CN213525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6298.6U CN213525740U (zh) 2020-11-09 2020-11-09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6298.6U CN213525740U (zh) 2020-11-09 2020-11-09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5740U true CN213525740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8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66298.6U Active CN213525740U (zh) 2020-11-09 2020-11-09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5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3034A (zh)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自动康复器材
US8882802B2 (en) Chiropractic machine
CN107468464B (zh) 下肢多功能锻炼装置
CN107157709A (zh) 家庭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5769506B (zh) 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08420686A (zh) 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神经外科腿部按摩设备
CN209437604U (zh) 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08542716A (zh) 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US3638646A (en) Therapeutic table
CN209575650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CN205198841U (zh)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CN106726428A (zh) 一种拍打幅度可调节的拍打理疗装置
CN109731285A (zh) 一种全方位的骨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13525740U (zh)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CN208910866U (zh) 家庭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11067900U (zh)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CN112245092A (zh)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CN213525739U (zh) 髋关节松动装置
CN210844153U (zh) 一种骨科肢体按摩设备
KR101652056B1 (ko) 척추 교정 장치
CN112245093A (zh) 髋关节松动装置
CN211301002U (zh) 一种小腿肌肉康复及护理装置
CN109846663B (zh) 一种脊椎侧弯康复锻炼训练装置
CN112336598A (zh) 一种可调式腿部病人用均匀按摩设备
CN208877827U (zh) 俯背运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