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7900U -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67900U
CN211067900U CN201921165806.0U CN201921165806U CN211067900U CN 211067900 U CN211067900 U CN 211067900U CN 201921165806 U CN201921165806 U CN 201921165806U CN 211067900 U CN211067900 U CN 211067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fixedly connected
storehou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ervo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58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天真
吴英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1658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67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67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679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包括上保护腔体与下保护腔体,所述上保护腔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按摩仓,所述上按摩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保护座,所述第一电机保护座的内部插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通过上按摩仓与下按摩仓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患者可将下肢放入第一按摩槽与第二按摩槽的卡接处,然后通过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上按摩轮与下按摩轮同时工作,可对患者下肢需要按摩的地方上下同时进行按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解决了用手按摩的弊端,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小腿,是人体腿部“膝盖以下,脚踝以上”的部分的器官。小腿所在处有小腿外侧群肌和腓浅神经等。其小腿外侧群肌有小腿前群肌,包括第三胖骨肌,胫前动、静脉及腓深神经等。小腿常见的病变是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常因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若是腓总神经损伤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神经会发生继发缺血性萎缩软化,此时即使采用神经移植其功能也未必能得到恢复。故致残率极高。且患者在治疗之后,也需要进行多次的康复理疗才能渐渐的恢复小腿部的健康状态。
现有的康复治疗手段是采用手进行按摩小腿来促进小腿部的肌肉群和神经处的血液流动,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康复速度,但是用手来按摩较为费事费力,虽然市面上也有一些现有的按摩装置,但是不能调节大小,无法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用手来按摩较为费事费力;
2、现有的按摩装置,不能调节大小,无法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具有省时省力、能调节大小和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包括上保护腔体与下保护腔体,所述上保护腔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按摩仓,所述上按摩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保护座,所述第一电机保护座的内部插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上按摩仓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上按摩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上按摩轮,所述上按摩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上保护腔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
为了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达到调节大小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下保护腔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筒,所述插筒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
为了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下保护腔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按摩仓,所述下按摩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保护座,所述第二电机保护座的内部插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
为了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下按摩仓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下按摩仓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杆外表面套接有下按摩轮,所述下按摩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动杆。
为了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达到安全性更高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上保护腔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按摩槽,所述第一按摩槽的内部插接有覆盖布。
为了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实用性强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下保护腔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按摩槽,所述第二按摩槽的内部插接有支撑布,所述支撑布与覆盖布的外表均固定连接有按摩凸起。
为了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实用性强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上按摩轮与下按摩轮形状均为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上按摩仓与下按摩仓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患者可将下肢放入第一按摩槽与第二按摩槽的卡接处,然后通过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上按摩轮与下按摩轮同时工作,可对患者下肢需要按摩的地方上下同时进行按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解决了用手按摩的弊端,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并且第一按摩槽与第二按摩槽都是弧形设计,卡接处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从而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达到方便的目的。
2、通过插杆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患者将下肢放入第一按摩槽与第二按摩槽的内部后可通过插杆插入插孔的内部,调节到患者需要的大小后可通过调节杆对插杆进行固定,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方便调节第一按摩槽与第二按摩槽之间的大小,从而可适应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达到能调节大小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保护腔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按摩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保护腔体;2-下保护腔体;3-上按摩仓;4-第一电机保护座;5-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转动杆;7-上按摩轮;8-第一轴承;9-固定块;10-插杆;11-插筒;12-插孔;13-支撑布;14-螺帽;15-调节杆;16-下按摩仓;17-第二电机保护座;18-第二伺服电机;19-第二转动杆;20-下按摩轮;21-第二轴承;22-第一按摩槽;23-覆盖布;24-按摩凸起;25-第二按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包括上保护腔体1与下保护腔体2,上保护腔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按摩仓3,上按摩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保护座4,第一电机保护座4的内部插接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第一转动杆6贯穿上按摩仓3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上按摩仓3的内部,第一转动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上按摩轮7,上按摩仓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第一轴承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6,上保护腔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0。
具体的,下保护腔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筒11,插筒1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孔12,插孔12的内部插接有插杆10,插筒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帽14,螺帽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15。
本实施例中:通过插杆10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患者将下肢放入第一按摩槽22与第二按摩槽25的内部后可通过插杆10插入插孔12的内部,调节到患者需要的大小后可通过调节杆15对插杆10进行固定,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方便调节第一按摩槽22与第二按摩槽25之间的大小。
具体的,下保护腔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按摩仓16,下按摩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保护座17,第二电机保护座17的内部插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8,第二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9。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5与第二伺服电机18带动上按摩轮7与下按摩轮20同时工作,可对患者下肢需要按摩的地方上下同时进行按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解决了用手按摩的弊端,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具体的,第二转动杆19贯穿下按摩仓16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下按摩仓16的内部,第二转动杆19外表面套接有下按摩轮20,下按摩仓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1,第二轴承21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动杆19。
本实施例中:第二伺服电机18带动上按摩轮7与下按摩轮20同时工作,可对患者下肢需要按摩的地方上下同时进行按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包括上保护腔体1与下保护腔体2,上保护腔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按摩仓3,通过上按摩仓3与下按摩仓16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患者可将下肢放入第一按摩槽22与第二按摩槽25的卡接处,然后通过第一伺服电机5与第二伺服电机18带动上按摩轮7与下按摩轮20同时工作,可对患者下肢需要按摩的地方上下同时进行按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解决了用手按摩的弊端,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上按摩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保护座4,第一电机保护座4的内部插接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第一转动杆6贯穿上按摩仓3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上按摩仓3的内部,第一转动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上按摩轮7,上按摩仓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第一轴承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6,上保护腔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0通过插杆10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患者将下肢放入第一按摩槽22与第二按摩槽25的内部后可通过插杆10插入插孔12的内部,调节到患者需要的大小后可通过调节杆15对插杆10进行固定,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方便调节第一按摩槽22与第二按摩槽25之间的大小,从而可适应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达到能调节大小的目的;
下保护腔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筒11,插筒1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孔12,插孔12的内部插接有插杆10,插筒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帽14,螺帽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15,下保护腔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按摩仓16,下按摩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保护座17,第二电机保护座17的内部插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8;
第二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9,第二转动杆19贯穿下按摩仓16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下按摩仓16的内部,第二转动杆19外表面套接有下按摩轮20,下按摩仓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1,第二轴承21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动杆19;
上保护腔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按摩槽22,第一按摩槽22与第二按摩槽25都是弧形设计,卡接处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从而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达到方便的目的,第一按摩槽22的内部插接有覆盖布23,下保护腔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按摩槽25,患者将下肢放入第一按摩槽22与第二按摩槽25的内部后可通过插杆10插入插孔12的内部,调节到患者需要的大小后可通过调节杆15对插杆10进行固定,使得该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方便调节第一按摩槽22与第二按摩槽25之间的大小,第二按摩槽25的内部插接有支撑布13,支撑布13与覆盖布23的外表均固定连接有按摩凸起2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包括上保护腔体(1)与下保护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腔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按摩仓(3),所述上按摩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保护座(4),所述第一电机保护座(4)的内部插接有第一伺服电机(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贯穿上按摩仓(3)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上按摩仓(3)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上按摩轮(7),所述上按摩仓(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上保护腔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腔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筒(11),所述插筒(1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孔(12),所述插孔(12)的内部插接有插杆(10),所述插筒(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帽(14),所述螺帽(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腔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按摩仓(16),所述下按摩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保护座(17),所述第二电机保护座(17)的内部插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19)贯穿下按摩仓(16)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下按摩仓(16)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杆(19)外表面套接有下按摩轮(20),所述下按摩仓(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1),所述第二轴承(21)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动杆(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腔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按摩槽(22),所述第一按摩槽(22)的内部插接有覆盖布(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腔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按摩槽(25),所述第二按摩槽(25)的内部插接有支撑布(13),所述支撑布(13)与覆盖布(23)的外表均固定连接有按摩凸起(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按摩轮(7)与下按摩轮(20)形状均为椭圆形。
CN201921165806.0U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67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5806.0U CN211067900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5806.0U CN211067900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67900U true CN211067900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2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580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67900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679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0816A (zh) * 2021-07-21 2021-10-22 吉林大学 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康复理疗辅助设备
CN115844659A (zh) * 2023-02-17 2023-03-28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糖尿病足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0816A (zh) * 2021-07-21 2021-10-22 吉林大学 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康复理疗辅助设备
CN115844659A (zh) * 2023-02-17 2023-03-28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糖尿病足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7900U (zh) 一种下肢康复护理按摩装置
CN209437604U (zh) 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07468464A (zh) 下肢多功能锻炼装置
CN108542716A (zh) 一种强度自适应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TWM511853U (zh) 一種可調校穴位及器官按壓裝置
CN211675246U (zh) 一种便于按摩背部的按摩球
CN102397144B (zh) 养骨健身器
CN207654394U (zh) 一种医疗康复器械
CN207928640U (zh) 一种踝泵运动器
CN213250191U (zh) 一种拇外翻康复治疗仪
CN204861433U (zh) 一种脚踝理疗按摩鞋
CN211356706U (zh) 一种老年病人康复护理用熏蒸装置
CN204909982U (zh) 按摩理疗床
CN209661905U (zh) 一种步态康复训练装置
CN209734463U (zh) 一种老弱残障自动康复健身机
CN103948213B (zh) 一种保健鞋垫
CN201930199U (zh) 一种拉筋器
CN207054969U (zh) 矫正鞋
CN206621527U (zh) 一种人体腰部、腿部的自助按摩装置
CN213525740U (zh) 用于牵拉髋关节的装置
CN204394971U (zh) 一种步行式足三里按摩理疗仪
CN211132695U (zh) 一种用于玉珠土疗的足部药桶
CN203970638U (zh) 全身抻筋器
CN213697765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辅助装置
CN215779303U (zh) 一种用于骨科创伤的躺卧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