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2584U - 一种车载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2584U
CN213522584U CN202021366007.2U CN202021366007U CN213522584U CN 213522584 U CN213522584 U CN 213522584U CN 202021366007 U CN202021366007 U CN 202021366007U CN 213522584 U CN213522584 U CN 213522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shell
plate
rib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660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Intelligent Dri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Intelligent Dri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Intelligent Dri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Intelligent Dri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660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2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2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2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控制主板以及多个数据传输接口,壳体包括顶壳和底壳,顶壳和底壳对接以合围成封闭腔,顶壳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设置有通孔,第二侧板设置有第一缺口,底壳包括底板以及第三侧板,第三侧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合围成安装孔;控制主板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控制主板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接口,设置于控制主板第一端的数据传输接口穿设于通孔中,设置于控制主板第二端的数据传输接口穿设于安装孔中。装配过程中,先将数据传输接口与控制主板形成预装配整体并固定在底板上,将通孔套在对应的数据传输接口上,转动顶壳直至与底壳完全对接,节省装配时间,装配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以车载处理设备为例,相关技术中,针对两头均有外露接口的PCB布局结构设计常用做法是:将壳体拆分为多个零件,接口端完全打通,产品外壳至少拆分为上壳、底壳和两个档板等零部件,两个档板在安装时分别连接在上壳和底壳之间的有外露接口的两个侧部,两端采用挡板安装,以达到顺利将控制主板封装在外壳内。但该设计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连接多个零部件,装配过程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车载处理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控制主板以及多个数据传输接口,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和底壳,所述顶壳和所述底壳对接以合围成封闭腔,所述顶壳包括顶板、位于所述顶板相对两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底壳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合围成安装孔;所述控制主板设置于所述封闭腔内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数据传输接口,设置于所述控制主板第一端的所述数据传输接口穿设于所述通孔中,设置于所述控制主板第二端的所述数据传输接口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形成有第一插接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插接筋外侧的第一避让区,所述第三侧板的顶端形成有第二插接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插接筋内侧的第二避让区,所述第一插接筋伸入所述第二避让区内,所述第二插接筋伸入所述第一避让区内,所述第一插接筋位于所述第二插接筋的内侧。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安装孔沿直线布置且位于同一高度。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为金属件。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散热孔。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车载处理设备包括骨架边框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孔处的过滤网,所述骨架边框与所述顶壳固定连接以将所述过滤网夹持在两者之间。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主板上配置有散热翅片和风扇,散热翅片形成有沿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风扇嵌设于所述散热翅片内,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延长线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壳包括凸出于所述底板顶表面的凸筋,所述凸筋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侧板的高度,所述凸筋沿所述底板的边缘延伸且与所述第三侧板相交,所述顶壳抵接在所述凸筋外侧的所述底板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顶壳包括凸出于所述顶板底表面且位于所述封闭腔内的多个螺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螺钉从所述底板的底侧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并拧入所述螺柱内。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顶壳还包括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四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所述第五侧板首尾顺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的端部齐平且均与所述底板的顶表面抵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个数据传输接口为视频输入接口,每一个所述视频输入接口内具有至少两路信号插针。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处理设备,壳体只需要做成顶壳和底壳两个部件,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数据传输接口固定安装在控制主板上,形成一个预装配整体,然后再将预装配整体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倾斜顶壳,使得固定安装在控制主板的第一端的数据传输接口穿在第一侧板上的通孔中,随后,以第一侧板为中心转动顶壳,直至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对接,此时,顶壳和底壳完全对接,位于控制主板第二侧的数据传输接口被限制在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安装孔中,最后再固定连接顶壳和底壳即可,节省装配时间和工序,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载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顶壳与过滤网、骨架边框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顶壳11;散热孔11a;顶板110;第一侧板111;通孔111a;第二侧板112;第一插接筋1121;第一缺口112a;第一避让区112b;第四侧板113;第五侧板114;螺柱115;底壳12;底板121;连接孔121a;腰形孔121b;第三侧板122;第二插接筋1221;第二缺口122a;第二避让区122b;凸筋123;凸柱124;控制主板2;散热翅片21;风扇22;数据传输接口3;视频输入接口31;DC/IO接口33;micro-USB接口34;USB接口35;DVI接口36;LAN接口37;电源开关4;骨架边框51;过滤网5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处理设备,用于对车辆上采集的数据进行传输、处理。请参阅图1至图4,车载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控制主板2以及多个数据传输接口3。壳体1包括顶壳11和底壳12,顶壳11和底壳12对接以合围成封闭腔,顶壳11包括顶板110、位于顶板110相对两端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请参阅图5,第一侧板111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第一侧板111的通孔111a,第二侧板112远离顶板110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112a,第一缺口112a朝向底壳12敞开。请结合参阅图6,底壳12包括底板121以及设置于底板121一端的第三侧板122,第一侧板111与第三侧板122对接,第三侧板122远离底板12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缺口122a,第二缺口122a朝向顶壳11敞开,第一缺口112a和第二缺口122a合围成安装孔。控制主板2设置于封闭腔内并固定设置于底板121上。控制主板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接口3,设置于控制主板2第一端的数据传输接口3穿设于通孔111a中,设置于控制主板2第二端的数据传输接口3穿设于安装孔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处理设备,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数据传输接口3固定安装在控制主板2上,形成一个预装配整体,然后再将预装配整体固定安装在底板121上,倾斜顶壳11,使得固定安装在控制主板2第一端的数据传输接口3穿在通孔111a中,随后,以第一侧板111为中心转动顶壳11,直至第二侧板112与第三侧板122对接,此时,顶壳11和底壳12完全对接,位于控制主板2第二端的数据传输接口3被限制在第二侧板112和第三侧板122之间的安装孔中,最后再固定连接顶壳11和底壳12即可。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只需要做成顶壳11和底壳12两个部件,减少了壳体1的零部件数量,装配过程简单、方便,节省装配时间和装配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封闭腔是对结构的限定,封闭腔可以跟壳体1外界的空气进行气流交换。
一实施例中,壳体1为金属件,也就是说,顶壳11和底壳12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中,顶壳11和底壳12可以采用同一种金属材质,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金属材质。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1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吸收控制主板2上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并向壳体1周围的空气辐射热量,辅助散热。此外,金属的壳体1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使得车载处理设备能够适用车载工况,在车载工况下,具有较好的抗振动性能。
安装孔的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示例性地,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也就是说,设置在控制主板2第二端的数据传输接口3的数量为两个。安装孔的形状与对应的数据传输接口3的形状适配。一实施例中,安装孔的形状为圆形,对应的数据传输接口3的周向轮廓也呈圆形。
为了降低顶壳11和底壳12的成型工艺难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多个安装孔沿直线布置且位于同一高度,如此,能够使得第二侧板112的端面和第三侧板122的端面相对平整,尽量避免弯折结构,减少顶壳11和底壳12成型所需模具的复杂程度,便于成型制造。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二侧板112的底端形成有第一插接筋1121以及位于第一插接筋1121外侧的第一避让区112b,第一插接筋1121朝向底壳12凸出。请参阅图6,第三侧板122的顶端形成有第二插接筋1221以及位于第二插接筋1221内侧的第二避让区122b,第二插接筋1221朝向顶壳11凸出,第一插接筋1121伸入第二避让区122b内,第二插接筋1221伸入第一避让区112b内,第一插接筋1121位于第二插接筋1221的内侧。
装配过程中,将第一侧板111上的通孔111a套设在固定连接在控制主板2第一端的数据传输接口3上后,以第一侧板111为转动中心,将顶壳11向靠近底板121的方向转动,当第二侧板112转动至将要接触第三侧板122的顶端时,由于第二侧板112具有一定的转动幅度,因此,第二侧板112与第三侧板122具有一定的接触倾角。继续转动过程中,第一插接筋1121插入第二避让区122b内,第二插接筋1221插入第一避让区112b内,如此能够避免第二侧板112与第三侧板122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干涉,防止第二侧板112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三侧板122因干涉而导致卡滞。此外,第一插接筋1121和第二插接筋1221形成了迷宫式的配合关系,能够提升第二侧板112和第三侧板122对接处的防尘效果。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一侧板111和/或第二侧板112上设置有散热孔11a。封闭腔中的热空气能够通过散热孔11a与壳体1外界的空气进行气流交换,便于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第一侧板111和/或第二侧板112上设置有散热孔11a,包括三种具体实施例,第一种,只有第一侧板111上设置有散热孔11a;第二种,只有第二侧板112上设置有散热孔11a;第三种,第一侧板111上设置有散热孔11a,且第二侧板112上也设置有散热孔11a。
散热孔11a的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散热孔11a的形状不限,例如,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椭圆形等。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车载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散热孔11a处的过滤网52,过滤网52覆盖散热孔11a。过滤网52一方面能够允许气流流通,因此不影响封闭腔与外界的空气流通,另一方面,过滤网52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杂质经散热孔11a进入封闭腔内,使得车载处理设备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
过滤网52的形态不限,例如,可以是海绵、丝网等。
为了便于过滤网52的安装,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车载处理设备还包括骨架边框51,骨架边框51与顶壳11固定连接以将过滤网52夹持在两者之间。具体地,以第一侧板111上设置散热孔11a为例,骨架边框51与第一侧板111固定连接,例如,螺钉连接、螺栓连接,通过骨架边框51将过滤网52压靠在第一侧板111的内侧,也就是说,过滤网52无需直接与第一侧板111连接,骨架边框51与过滤网52的周缘接触,增加了与过滤网52的接触面积,避免过滤网52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局部破损,对过滤网52起到保护作用。
骨架边框51的具体材质不限,可以是金属、塑料等。骨架边框51的具体形状尽量与过滤网52的边缘轮廓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主板2上集成有众多电子元件,例如各种芯片、电路等。对于功率较大的芯片,发热较为严重,需要对芯片进行散热。为此,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车载处理设备包括散热翅片21和风扇22,散热翅片21设置于功率较大的芯片的上方,散热翅片21形成有沿控制主板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的气流通道,如此,便于热气流沿着气流通道流动至散热孔11a处。风扇22嵌设于散热翅片21内,减少风扇22占用封闭腔沿高度方向的空间,也就是说,风扇22不会额外增加车载处理设备沿高度方向的尺寸。进一步地,散热孔11a位于气流通道的延长线上,也就是说,散热孔11a对准气流通道设置,使得气流沿气流通道的末端排出后不用转弯即可达到散热孔11a。
控制主板2与底板121的固定连接方式不限,可以粘接、卡接、捆绑、螺接等方式。示例性地,为了便于控制主板2与底板121连接,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底壳12包括凸出于底板121顶表面的多个凸台124,装配时,将控制主板2支撑在多个凸台124上,将螺钉从控制主板2的上方穿过控制主板2并拧入凸台124内即可,该安装方式简单、可靠。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6,底壳12包括凸出于底板121表面的凸筋123,凸筋123的高度小于第三侧板122的高度,凸筋123沿底板121的边缘延伸且与第三侧板122相交,也就是说,凸筋123的端部延伸至第三侧板122处,凸筋123和第三侧板122在底板121上共同围设出一个安装区域,控制主板2位于该安装区域内。顶壳11抵接在凸筋123外侧的底板121上。
凸筋123一方面对顶壳11起定位作用,当顶壳11罩设在凸筋123外侧的底板121上后,顶壳11的位置已经确定,无需再对顶壳11进行定位,且凸筋123还能防止顶壳11在底板121表面移位,对顶壳11起到限位作用;另一方面,顶壳11的底端与凸筋123形成类型迷宫的配合关系,提升了顶壳11和底板121连接处的防尘效果。
为了便于顶壳11和底板121的连接,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顶壳11包括凸出于顶板110表面且位于封闭腔内的多个螺柱115,请参阅图6,底板12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21a,螺钉从底板121的底侧依次穿过连接孔121a并拧入螺柱115内。装配过程中,将顶壳11罩设在底壳12上后,从底板121的背面打螺钉,螺钉依次穿过底板121并拧入螺柱115内即可,操作简便、连接方式可靠。
螺柱115的具体数量不限。螺柱115可以尽量沿顶板110的边缘间隔布置,以使得顶壳11和底壳12的连接处的受力相对均匀,提升顶壳11和底壳12的连接可靠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顶壳11还包括第四侧板113和第五侧板114,第一侧板111、第四侧板113、第二侧板112以及第五侧板114首尾顺次连接,第一侧板111、第四侧板113和第五侧板114的底端齐平且均与底板121的顶表面抵接。也就是说,第一侧板111、第四侧板113以及第五侧板114沿高度方向的尺寸基本相同,第二侧板112沿高度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侧板111。底板121上只设置有第三侧板122,没有设置其他侧板,因此,控制主板2的装配操作空间较大,便于将控制主板2固定连接在底板121上。
为了便于将车载处理设备安装在车辆上,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底板121上位于凸筋123的外侧的区域设置有腰形孔121b,安装时,将螺钉或螺栓穿过腰形孔121b即可将车载处理设备安装在车辆上。腰形孔121b便于调整车载处理设备的安装位置。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车载处理设备包括电源开关4,电源开关4与控制主板2电气连接,例如通过电线连接,因此,即电源开关4与控制主板2之间为软连接,电源开关4贯穿第一侧板111且与第一侧板111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电源开关4不会与控制主板2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处理设备的具体类型不限,示例性地,该车载处理设备为IPU(Image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安装于车辆上的摄像头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
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设置于安装孔中的数据传输接口3为视频输入接口31,每一个视频输入接口31内具有至少四路信号插针,示例性地,每路信号插针包括3个插针,即每个视频输入接口31内至少具有12个插针。该实施例中,车载处理设备至少具有八路信号插针,能够满足至少八路视频信号输入。具体地,以设置于车辆上的摄像头的视频信号输入为例,每个摄像头占用一路信号插针,即该车载处理设备能够同时接入八个摄像头的视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处理设备,采用将多路信号插针进行集成处理,采用两个接头即可满足八路视频信号接入,如此,能够减少接口数量,节约装配工序,减少装配时间。
一些实施例中,通孔111a的数量为多个,与通孔111a对应的数据传输接口3的数量为多个,请参阅图2,多个数据传输接口3中至少包括USB接口(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35,micro-USB接口34,DC(direct-current,直流电源)/IO接口(Input/Ouput、输入/输出接口)33、DVI接口(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36、LAN接口(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37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经过控制主板2处理后的视频信号可以从DVI接口输出至显示屏。
以下为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的车载处理设备的装配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各个数据传输接口3固定连接在控制主板2的两端。例如,将各个数据传输接口3焊接在控制主板2上。
S2:将控制主板2固定安装在底板121上。具体地,将控制主板2支撑在多个凸台124上,使用螺钉穿过控制主板2并拧入凸台124内,如此实现控制主板2和底板121的固定连接。
S3:将电源开关4固定地穿过第一侧板111,并将电源开关4通过电源线与控制主板2电气连接。
S4:将第一侧板111上的通孔111a套设在对应的数据传输接口3上。
S5:将顶壳11以第一侧板111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使得第二侧板112靠近第三侧板122,直至第一插接筋1121抵接在第二避让区122b的底壁上,以及第二插接筋1221抵接在第一避让区112b的顶壁上。
S6:从底板121的底侧打螺钉以将底壳12和顶壳11固定连接。具体地,将螺钉穿设在连接孔121a中,并将螺钉的端部拧入螺柱115中即可。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顶壳(11)和底壳(12),所述顶壳(11)和所述底壳(12)对接以合围成封闭腔,所述顶壳(11)包括顶板(110)、位于所述顶板(110)相对两端的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所述第一侧板(111)设置有通孔(111a),所述第二侧板(11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缺口(112a),所述底壳(12)包括底板(12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21)一端的第三侧板(122),所述第三侧板(12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缺口(122a),所述第一缺口(112a)和所述第二缺口(122a)合围成安装孔;
控制主板(2),所述控制主板(2)设置于所述封闭腔内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21)上;
多个数据传输接口(3),所述控制主板(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数据传输接口(3),设置于所述控制主板(2)第一端的所述数据传输接口(3)穿设于所述通孔(111a)中,设置于所述控制主板(2)第二端的所述数据传输接口(3)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12)的底端形成有第一插接筋(11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插接筋(1121)外侧的第一避让区(112b),所述第三侧板(122)的顶端形成有第二插接筋(122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插接筋(1221)内侧的第二避让区(122b),所述第一插接筋(1121)伸入所述第二避让区(122b)内,所述第二插接筋(1221)伸入所述第一避让区(112b)内,所述第一插接筋(1121)位于所述第二插接筋(122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安装孔沿直线布置且位于同一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金属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或所述第二侧板(112)上设置有散热孔(11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处理设备包括骨架边框(51)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孔(11a)处的过滤网(52),所述骨架边框(51)与所述顶壳(11)固定连接以将所述过滤网(52)夹持在两者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上配置有散热翅片(21)和风扇(22),散热翅片(21)形成有沿所述控制主板(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风扇(22)嵌设于所述散热翅片(21)内,所述散热孔(11a)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延长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2)包括凸出于所述底板(121)顶表面的凸筋(123),所述凸筋(123)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侧板(122)的高度,所述凸筋(123)沿所述底板(121)的边缘延伸且与所述第三侧板(122)相交,所述顶壳(11)抵接在所述凸筋(123)外侧的所述底板(1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11)包括凸出于所述顶板(110)底表面且位于所述封闭腔内的多个螺柱(115),所述底板(12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21a),螺钉从所述底板(121)的底侧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121a)并拧入所述螺柱(11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11)还包括第四侧板(113)和第五侧板(114),所述第一侧板(111)、第四侧板(113)、第二侧板(112)以及所述第五侧板(114)首尾顺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1)、第四侧板(113)和第五侧板(114)的端部齐平且均与所述底板(121)的顶表面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的数据传输接口(3)为视频输入接口(31),每一个所述视频输入接口(31)内具有至少四路信号插针。
CN202021366007.2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车载处理设备 Active CN213522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6007.2U CN213522584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车载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6007.2U CN213522584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车载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2584U true CN213522584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34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66007.2U Active CN213522584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车载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25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9501A (zh) * 2021-08-10 2021-11-0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组合式控制器模块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9501A (zh) * 2021-08-10 2021-11-0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组合式控制器模块固定装置
CN113619501B (zh) * 2021-08-10 2023-02-1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组合式控制器模块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6005C (zh) 显示设备
US5895884A (en) Shielding device with push fit lid
US6544047B2 (en) Dual-swiping interconnection clip, and hook and slot arrangement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attachment
US5691504A (en) Multilayer computer chassis having integral circuit board mounting and grounding structure
JP6574024B1 (ja) 電子機器
CN213522584U (zh) 一种车载处理设备
US5898412A (en) Transmit/receive antenna mounting enclosure
JP3937985B2 (ja) 電子部品実装組み込み機器及び電子部品実装基板の取付け方法
JP2004088108A (ja) エンクロージャ装置
US20110155344A1 (en) Heat dissipating assembly
EP0726700B1 (en) A shielding device
CN110536062B (zh) 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组装工序和电子设备
US6743052B1 (en) Electrical adapter having noise absorber
US20060199499A1 (en) Fastening structure
CN209402904U (zh) 具有模块化外壳的电机控制器
CN211720890U (zh) 一种网关设备
US5497292A (en) Configurable computer chassis po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for
JP3106889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US20230240037A1 (en) Housing for aligning power supply components in a power supply system
CN211104034U (zh) 机器人控制柜以及机器人系统
CN216721794U (zh) 一种驱动器外壳结构及驱动器
CN213073424U (zh) 门禁机
CN219068210U (zh) 一种多接口网关
CN110797634B (zh) 一种天线结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757535U (zh) 集线器主体及集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