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2000U - 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2000U
CN213522000U CN202023151641.7U CN202023151641U CN213522000U CN 213522000 U CN213522000 U CN 213522000U CN 202023151641 U CN202023151641 U CN 202023151641U CN 213522000 U CN213522000 U CN 213522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agnetic
magnetic attraction
supported object
suppor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16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s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s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s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s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516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2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2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2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包括磁吸支撑座、夹持组件;所述磁吸支撑座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件及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上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吸合或分离,使得所述夹持组件可与所述磁吸支撑座磁性吸合于一体或与所述磁吸支撑座分离;其中,当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分离,所述第一磁性件可用于磁性吸合第一被支撑物件,以使得所述磁吸支撑座支撑所述第一被支撑物件;当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吸合,所述夹持件可夹持第二被支撑物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磁吸支撑座的可分离,提高了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实用性和便利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比如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支架来固定手机进行导航;或者在用手机观看视频等的时候,也会用到支架来解放双手。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支架主要分为磁性支架与普通夹持支架。普通夹持支架多采用弹簧夹的方式夹住手机,体型较大,不使用时在中控台附近会显得突兀和碍事。而且多用吸盘吸附于前挡风玻璃或中控台上,或夹持于空调出风口,容易出现松脱或遮挡出风口。磁性支架则需要在手机背面贴附引磁片或金属片,由磁石吸附引磁片或金属片达到固定手机的目的,但这会影响手机的使用体验,而且如果没有引磁片或金属片,磁性支架则无法固定手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实用、多功能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包括
磁吸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本体上的第一磁性件;
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件及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上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吸合或分离,使得所述夹持组件可与所述磁吸支撑座磁性吸合于一体或与所述磁吸支撑座分离;
其中,当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分离,所述第一磁性件可用于磁性吸合第一被支撑物件,以使得所述磁吸支撑座支撑所述第一被支撑物件;当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吸合,所述夹持件可夹持第二被支撑物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通过设置包含有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所述夹持组件,实现在手机等电子产品没有引磁片或金属片时可以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吸合固定于所述磁吸支撑座,从而实现支撑固定的效果;同时,由于所述夹持组件可与所述磁吸支撑座分离,所以而当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引磁片或金属片时,可以直接吸合固定于所述磁吸支撑座。可以理解,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磁吸支撑座的可分离,实现了用户选择的多样性,提高了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实用性和便利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基板及连接所述基板上的夹持部,所述基板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可以理解,通过所述基板和所述夹持部,可以较好地支撑和固定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以将所述夹持件较好地吸合固定于所述磁吸支撑座,实现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磁吸支撑座的可分离。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及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夹持部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之间的一侧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底端。可以理解,所述第三加持部可以将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较好地支撑固定,在所述夹持件呈一定角度倾斜时可有效防止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下滑,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位置设置,使得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可实现直接吸附固定,从而提升吸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形成有收纳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收纳槽或者所述第二磁性件通过胶体固定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可以理解,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不仅可以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同时还可通过胶体固定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基板的固定方式不限于胶体,也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所述收纳槽可将所述第二磁性件收纳隐藏,不仅可提升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外表美观度,还可降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磨损,从而提升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使用寿命。目前胶体固定方式也较为常见,且成本较低,还有利于生产组装,可较好地提升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还形成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本体及形成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配合将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配合固定,可较好地提高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基板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个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另一个包括凹槽部,所述凸起部收纳于所述凹槽部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部的互相配合固定,为常见的卡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固定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金属片,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永磁体或电磁体。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也可为永磁体或电磁体。永磁体为较常见的带有磁性的物体,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以选择金属片,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成本。电磁体为在通电情况下可产生磁性的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体同样也可以适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且可以实现在未通电情况下无磁性,进而避免在未使用时候吸附一些不必要的物体。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本体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及底板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板部之间,所述底板部用于放置或固定在外部物体上。所述支撑座本体通过简单的结构化设计,可较好地支撑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夹持组件,同时较好地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本体上的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被支撑物件充电。通过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可较好地提高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实现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多功能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的夹持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针对现有磁性支架与普通夹持支架存在的弊端,有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磁吸及夹持支架,既可以当磁吸支架,又可以当夹持支架使用。当用户想用夹持方式固定手机时,可将手机直接放入夹持支架进行固定。而当用户手机背面有引磁片且想用磁吸方式固定手机时,则可将夹持支架部分取下,单独使用磁吸支架。另外在用户不需要支架固定手机时,也可将夹持支架部分取下,只保留磁吸支架部分,以减少支架对驾驶视线的遮挡。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包括磁吸支撑座10、夹持组件20;所述磁吸支撑座10,包括支撑座本体11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本体11上的第一磁性件12;所述夹持组件20,包括夹持件21及设置于所述夹持件21上的第二磁性件22,所述第二磁性件22可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2磁性吸合或分离,使得所述夹持组件20可与所述磁吸支撑座10磁性吸合于一体或与所述磁吸支撑座10分离;其中,当所述第二磁性件22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2分离,所述第一磁性件12可用于磁性吸合第一被支撑物件,以使得所述磁吸支撑座10支撑所述第一被支撑物件;当所述第二磁性件22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2磁性吸合,所述夹持件20可夹持第二被支撑物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通过设置包含有所述第二磁性件22的所述夹持组件20,实现在手机等电子产品没有引磁片或金属片时可以通过所述夹持组件20吸合固定于所述磁吸支撑座10,从而实现支撑固定的效果;同时,由于所述夹持组件20可与所述磁吸支撑座10分离,所以而当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引磁片或金属片时,可以直接吸合固定于所述磁吸支撑座10。可以理解,所述夹持组件20与所述磁吸支撑座10的可分离,实现了用户选择的多样性,提高了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的实用性和便利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100,既可以当磁吸支架,又可以当普通夹持支架使用。当用户想用夹持方式固定手机时,可将手机直接放入夹持件21进行固定。而当用户手机背面有引磁片且想用磁吸方式固定手机时,则可将夹持件21取下,单独使用磁吸支撑座10。另外在用户不需要支架固定手机时,也可将夹持件21取下,只保留磁吸支撑座10,以减少支架对驾驶视线的遮挡。
所述夹持件21包括基板211及连接所述基板211上的夹持部212,所述基板211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所述夹持部212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所述第二磁性件22设置于所述基板211上。可以理解,通过所述基板211和所述夹持部212,可以较好地支撑和固定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所述第二磁性22件可以将所述夹持件21较好地吸合固定于所述磁吸支撑座10,实现所述夹持组件20与所述磁吸支撑座10的可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212包括第一夹持部2121、第二夹持部2122及第三夹持部2123,所述第一夹持部212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122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板211的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夹持部2123连接于所述基板211的相对两侧之间的一侧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底端。可以理解,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212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122可分别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板211的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相对两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持部2123可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板211的相对两侧之间的一侧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底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2121、所述第二夹持部2122及所述第三夹持部2123均可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板211。通过弹性件连接,可以调整所述第一夹持部212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122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三夹持部2123与所述基板211的距离,从而适应多种尺寸的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在扩大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的适用范围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夹持固定效果。所述第三加持部2123可以将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较好地支撑固定,在所述夹持件21呈一定角度倾斜时可有效防止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下滑,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性件22设置于所述基板211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件22的位置设置,使得所述第二磁性件22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2可实现直接吸附固定,从而提升吸附固定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22也可设置于所述基板211靠近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或设置于所述基板211内侧或内部,同样可以实现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2的吸附固定。
具体地,所述基板211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形成有收纳所述第二磁性件22的收纳槽2110或者所述第二磁性件22通过胶体固定于所述基板211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22不仅可以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110,同时还可通过胶体固定于所述基板211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22还可直接通过胶体固定于所述基板211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22与所述基板211的固定方式不限于胶体,也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所述收纳槽2110可将所述第二磁性件22收纳隐藏,不仅可提升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的外表美观度,还可降低所述第二磁性件22的磨损,从而提升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的使用寿命。目前胶体固定方式也较为常见,且成本较低,还有利于生产组装,可较好地提升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211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还形成有第一固定部2111,所述第二磁性件22包括本体220及形成于所述本体220上的第二固定部221,所述第一固定部2111与所述第二固定221部配合将所述第二磁性件22固定在所述基板211上。所述第一固定部211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21的配合固定,可较好地提高所述第二磁性件22与所述基板211的固定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胶体将第二磁性件22与所述基板211,并不限于上述两个固定部2111、221相互配合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211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21中的一个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一固定部211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21中的另一个包括凹槽部,所述凸起部收纳于所述凹槽部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2111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二固定部221包括凹槽部。可以理解,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221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一固定部2111包括凹槽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部的互相配合固定,为常见的卡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固定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211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21可为其他的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或锁定结构。
具体地,所述第二磁性件22包括金属片,所述第一磁性件12包括永磁体或电磁体。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22也可为永磁体或电磁体。永磁体为较常见的带有磁性的物体,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所述第二磁性件22可以选择金属片,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的成本。电磁体为在通电情况下可产生磁性的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体同样也可以适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2或所述第二磁性件22,且可以实现在未通电情况下无磁性,进而避免在未使用时候吸附一些不必要的物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本体11包括支撑部111、连接部112及底板部113,所述支撑部111上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12,所述连接部112连接于所述支撑部111与所述底板部113之间,所述底板部113用于放置或固定在外部物体上。所述支撑座本体11通过简单的结构化设计,可较好地支撑所述第一磁性件12和所述夹持组件20,同时较好地降低生产成本。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2可与所述支撑部111活动连接,所述支撑部111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112作一定角度的方向调整,实现所述夹持组件20或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调整支撑角度,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部113内还可设置配重块等,增加所述磁吸支撑座10的重量,以较好地提升所示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本体11上的无线充电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被支撑物件充电。通过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可较好地提高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实现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100的多功能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吸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本体上的第一磁性件;
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件及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上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吸合或分离,使得所述夹持组件可与所述磁吸支撑座磁性吸合于一体或与所述磁吸支撑座分离;
其中,当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分离,所述第一磁性件可用于磁性吸合第一被支撑物件,以使得所述磁吸支撑座支撑所述第一被支撑物件;当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吸合,所述夹持件可夹持第二被支撑物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基板及连接所述基板上的夹持部,所述基板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及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夹持部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之间的一侧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形成有收纳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收纳槽或者所述第二磁性件通过胶体固定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被支撑物件的一侧还形成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本体及形成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配合将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在所述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个包括凸起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另一个包括凹槽部,所述凸起部收纳于所述凹槽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金属片,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永磁体或电磁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本体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及底板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板部之间,所述底板部用于放置或固定在外部物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本体上的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被支撑物件充电。
CN202023151641.7U 2020-12-24 2020-12-24 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Active CN213522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1641.7U CN213522000U (zh) 2020-12-24 2020-12-24 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1641.7U CN213522000U (zh) 2020-12-24 2020-12-24 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2000U true CN213522000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8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1641.7U Active CN213522000U (zh) 2020-12-24 2020-12-24 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20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5848A (zh) * 2020-11-23 2022-05-24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工作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5848A (zh) * 2020-11-23 2022-05-24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工作间
CN114525848B (zh) * 2020-11-23 2024-01-05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工作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88940B1 (en) Magnetic holder for cell phones and the like
US11034309B2 (en) Heavy duty magnet mount
JP2011523829A (ja) 磁性支持部材が設けられた固定装置を有する携帯用電子機器支持用装置
JP2011502879A (ja) 携帯電子機器の特に車内での支持のためのマグネット装置
CN213522000U (zh) 磁吸及夹持支架组件
CN214248779U (zh) 支架及电子产品
US20220102993A1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Grip Holder
CN211032396U (zh) 一种手电支架
KR20190021546A (ko) 무선충전식 이동단말기용 자석 거치대
CN209845045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13799481U (zh) 夹持装置
CN218819126U (zh) 一种夹持件及夹持装置
CN205468854U (zh) 磁吸出风口支架
CN215817669U (zh) 磁吸定位充电装置
CN216819432U (zh) 车载墙插两用磁吸无线充
CN213461857U (zh) 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支架
CN218830023U (zh) 一种磁吸仪表台手机支架
CN219530251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系统
CN219124235U (zh) 多功能手机配件
CN215058331U (zh) 磁吸底座及风扇
CN215300687U (zh)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CN21733564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磁吸手机支架
CN211779761U (zh) 支架
CN219536132U (zh) 一种磁吸手机支架
CN213305008U (zh) 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