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6715U - 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 - Google Patents

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6715U
CN213516715U CN202022602410.7U CN202022602410U CN213516715U CN 213516715 U CN213516715 U CN 213516715U CN 202022602410 U CN202022602410 U CN 202022602410U CN 213516715 U CN213516715 U CN 213516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loading
loading column
fram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24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印明
陈柯行
范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meng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
Beijing Changcheng Institute of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AVIC
Original Assignee
Ximeng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
Beijing Changcheng Institute of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meng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 Beijing Changcheng Institute of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AVIC filed Critical Ximeng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024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6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6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6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包括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第三加载柱和框架;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均设置在框架的顶部,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均伸入框架的空腔内部;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绕框架竖直方向上的轴线呈三角状分布;第一加载柱与第二加载柱之间设有第一夹角α,第一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之间设有第二夹角β。其将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呈三角状分布,有效的保证了试验力变换过程中砝码不会出现的振动,减少加载主试验力时压痕出现偏心的现象,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提升了设备的技术指标。

Description

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硬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
背景技术
如今的螺旋分级加载机构采用双柱式结构,对称分布在砝码两侧,该种结构能够实现砝码的加载,但是抬起砝码的机构为两点式,在试验力变换过程中,砝码会出现振动,使得加载主试验力时,压痕出现偏心,导致测量不准确,影响设备的技术指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其通过将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呈三角状分布,有效的保证了试验力变换过程中砝码不会出现的振动,减少加载主试验力时压痕出现偏心的现象,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提升了设备的技术指标。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包括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第三加载柱和框架;
所述框架内有空腔,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均设置在所述框架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均伸入所述框架的空腔内部;
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绕所述框架竖直方向上的轴线呈三角状分布,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均适用于加载砝码;
所述第一加载柱与所述第二加载柱之间设有第一夹角α,所述第一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之间设有第二夹角β;
其中,所述第一夹角α的两边分别为所述第一加载柱的中点和所述框架的中点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二加载柱的中点和所述框架中点之间的连线;
所述第二夹角β的两边分别为所述第一加载柱的中点和所述框架的中点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三加载柱的中点的连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90°≤α≤120°;
所述第二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90°≤β≤12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角α的取值为105°,所述第二夹角β的取值为10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框架包括底架、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
所述底架内有空腔作为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第三柱体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第三柱体以所述底架的竖直方向上的轴线为轴绕轴呈三角状分布;
所述第一加载柱与所述第一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载柱与所述第二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载柱和所述第三柱体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加载柱的顶部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未与所述第一加载柱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柱体套接;
所述第二加载柱的顶部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未与所述第二加载柱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柱体套接;
所述第三加载柱的顶部设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未与所述第三加载柱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柱体套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架呈箱体状,所述底架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开口,以适用于通过所述开口将所述砝码放置在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架呈矩形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矩形空腔,所述开口呈矩形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加载柱包括柱身、托块、螺旋驱动装置和感应装置;
所述托块呈环状,所述托块绕所述柱身的侧壁周向设置,且所述托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托块沿所述柱身的轴线方向分布,多个所述托块均邻近所述柱身的底部设置,多个所述托块均适用于放置所述砝码;
所述螺旋驱动装置设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柱身的侧壁上,且所述螺旋驱动装置位于多个所述托块的顶部,以用于驱动所述柱身转动;
所述感应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感应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柱身的底部侧壁上和所述柱身的顶部侧壁上,用于感应角度位置;
所述第二加载柱的结构、所述第三加载柱的结构与第一加载柱的结构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感应装置为强力感应磁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重式洛氏硬度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
本申请实施例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设有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三个加载柱,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呈三角状分布,并第一加载柱和第二加载柱之间设有第一预设夹角α,第一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之间设有第二预设夹角β。由此,通过将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和第三加载柱呈三角状分布,有效的保证了试验力变换过程中砝码不会出现的振动,减少加载主试验力时压痕出现偏心的现象,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提升了设备的技术指标。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的俯视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的安装结构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的第一加载柱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的俯视图。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的安装结构图。如图1或图2所示,该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包括:框架100、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框架100内有空腔,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均设置在框架100的顶部,且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均伸入框架100的空腔内部。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绕框架100竖直方向上的轴线呈三角状分布,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均适用于加载砝码。第一加载柱200与第二加载柱300之间设有第一夹角α,第一加载柱200和第三加载柱400之间设有第二夹角β。其中,第一夹角α的两边分别为第一加载柱200的中点和框架100的中点之间的连线、第二加载柱300的中点和框架100中点之间的连线,第二夹角β的两边分别为第一加载柱200的中点和框架100的中点之间的连线、第三加载柱400的中点的连线。
本申请实施例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设有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三个加载柱,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呈三角状分布,并第一加载柱200和第二加载柱300之间设有第一预设夹角α,第一加载柱200和第三加载柱400之间设有第二预设夹角β。由此,通过将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呈三角状分布,有效的保证了试验力变换过程中砝码不会出现的振动,减少加载主试验力时压痕出现偏心的现象,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提升了设备的技术指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90°≤α≤120°,第二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90°≤β≤120°。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夹角α的取值为105°,第二夹角β的取值为105°。由此进一步的防止在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上的砝码出现的振动,减少加载主试验力时压痕出现偏心的现象,增加测量的准确性,提升了设备的技术指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框架100包括底架110、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底架110内有空腔作为框架100的空腔,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均固定安装在底架110的顶部,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以底架110的竖直方向上的轴线为轴绕轴呈三角状分布。第一加载柱200与第一柱体固定连接,第二加载柱300与第二柱体固定连接,第三加载柱400和第三柱体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加载柱200的顶部设有第一套筒210,第一套筒210的未与第一加载柱200连接的一端与第一柱体套接。第二加载柱300的顶部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未与第二加载柱300连接的一端与第二柱体套接。第三加载柱400的顶部设有第三套筒,第三套筒未与第三加载柱400连接的一端与第三柱体套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架110呈箱体状,底架110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开口,以适用于通过开口将砝码放置在第一加载柱200、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上。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架110呈矩形箱体,箱体内部设有矩形空腔,开口呈矩形状。由此,使得砝码能够通过开口放置在第一加载主柱、第二加载柱300和第三加载柱400上,也进一步的保证试验力变换过程中砝码不会出现振动,有效的减少砝码振动导致的测量误差,从而提升设备的技术指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加载柱200包括柱身220、托块230、螺旋驱动装置240和感应装置250,托块230呈环状,托块230绕柱身220的侧壁周向设置,且托块230设有多个,多个托块230沿柱身220的轴线方向分布,多个托块230均邻近柱身220的底部设置,多个托块230均适用于放置砝码。螺旋驱动装置240设置固定安装在柱身220的侧壁上,且螺旋驱动装置240位于多个托块230的顶部,以用于驱动柱身220转动。感应装置250设有多个,多个感应装置250分别固定在柱身220的底部侧壁上和柱身220的顶部侧壁上,用于感应角度位置,第二加载柱300的结构、第三加载柱400的结构与第一加载柱200的结构相同。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感应装置250为强力感应磁铁。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螺旋驱动装置24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做赘述。
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底部的感应装置250设有七个,其中,六个感应装置250绕柱身220的侧壁圆周阵列分布,另一个感应装置250设置在六个感应装置250的下方。顶部的感应装置250设有两个,两个感应装置250与柱身220轴线连线的夹角为60°。
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框架100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对应底部的感应装置250设置,第一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零点传感器和第一位移传感器,其中,第一位移传感器对应六个绕柱身220的侧壁圆周阵列分布的感应装置250设置,第一零点传感器对应剩下的一个底部的感应装置250设置。框架100的顶部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对应顶部的感应装置250设置,第二安装架上设有第二零点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且第二零点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均对应顶部的感应装置250设置。
此处,还应的指出的是,第一零点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零点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做赘述。
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托块230呈扇形环状,且托块230设有6个,6个托块230自顶部到底部的扇形角度依次为:60°、120°、180°、240°、300°和60°。
基于前面任一所述的气浮轴承,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静重式洛氏硬度机。其中,本公开实施例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通过将前面任一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安装到静重式洛氏硬度机上,由此,砝码能够通过框架100的开口处放入设备中,也能保证试验力变换过程中砝码不会出现振动,有效减少砝码振动导致的测量误差,从而提升设备的技术指标。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载柱、第二加载柱、第三加载柱和框架;
所述框架内有空腔,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均设置在所述框架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均伸入所述框架的空腔内部;
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绕所述框架竖直方向上的轴线呈三角状分布,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均适用于加载砝码;
所述第一加载柱与所述第二加载柱之间设有第一夹角α,所述第一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之间设有第二夹角β;
其中,所述第一夹角α的两边分别为所述第一加载柱的中点和所述框架的中点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二加载柱的中点和所述框架中点之间的连线;
所述第二夹角β的两边分别为所述第一加载柱的中点和所述框架的中点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三加载柱的中点的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90°≤α≤120°;
所述第二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90°≤β≤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α的取值为105°,所述第二夹角β的取值为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底架、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
所述底架内有空腔作为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第三柱体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第三柱体以所述底架的竖直方向上的轴线为轴绕轴呈三角状分布;
所述第一加载柱与所述第一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载柱与所述第二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载柱和所述第三柱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柱的顶部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未与所述第一加载柱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柱体套接;
所述第二加载柱的顶部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未与所述第二加载柱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柱体套接;
所述第三加载柱的顶部设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未与所述第三加载柱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柱体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呈箱体状,所述底架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开口,以适用于通过所述开口将所述砝码放置在所述第一加载柱、所述第二加载柱和所述第三加载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呈矩形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矩形空腔,所述开口呈矩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柱包括柱身、托块、螺旋驱动装置和感应装置;
所述托块呈环状,所述托块绕所述柱身的侧壁周向设置,且所述托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托块沿所述柱身的轴线方向分布,多个所述托块均邻近所述柱身的底部设置,多个所述托块均适用于放置所述砝码;
所述螺旋驱动装置设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柱身的侧壁上,且所述螺旋驱动装置位于多个所述托块的顶部,以用于驱动所述柱身转动;
所述感应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感应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柱身的底部侧壁上和所述柱身的顶部侧壁上,用于感应角度位置;
所述第二加载柱的结构、所述第三加载柱的结构与第一加载柱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为强力感应磁铁。
10.一种静重式洛氏硬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
CN202022602410.7U 2020-11-11 2020-11-11 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 Active CN213516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2410.7U CN213516715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2410.7U CN213516715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6715U true CN213516715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3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2410.7U Active CN213516715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6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9710B (zh) 翼型模型测力系统
CN101852583B (zh) 圆度检测装置
JPH0477258B2 (zh)
JP5465085B2 (ja) 重量計量装置
US6508121B2 (en) Filling level sensor
CN213516715U (zh) 三柱式砝码稳定加载机构及具有其的静重式洛氏硬度机
CN108775842A (zh) 一种汽车轮毂动平衡检测工装
CN107526159A (zh) 一种大口径偏摆镜
ES2313111T3 (es) Celula de pesaje.
US3815425A (en) System for wheel balancing
CN206268744U (zh) 一种噪声测试支架
CN211916067U (zh) 一种用于车辆仪表装配和检测的一体机
CN108168487B (zh) 一种臂式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测量机构
CN208842817U (zh) 一种加工流水线用载物托盘
CN211042584U (zh) 简易型方向盘转动惯量测试装置
CN101710016A (zh) 光电式双刀口支承静平衡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210572800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海洋重力仪
CN112344892A (zh) 一种位移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17424179U (zh) 一种快速检测轴类段长的专用检具
CN214951003U (zh) 一种带外罩壳的测高仪
CN216410463U (zh) 一种带有调节底座的动态扭矩传感测试装置
CN217007161U (zh) 水份滴定仪稳定基座
CN215893545U (zh) 一种具有移动功能的同轴度测量仪
CN220490197U (zh) 一种一体成型柱式动静载称重模块
CN218511886U (zh) 一种工业仪表用高精度称重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