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7200U - 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7200U
CN213487200U CN202022523308.8U CN202022523308U CN213487200U CN 213487200 U CN213487200 U CN 213487200U CN 202022523308 U CN202022523308 U CN 202022523308U CN 213487200 U CN213487200 U CN 213487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met
shell
safety
air bag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33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荣伟
孙杨锋
侯和龙
石凤武
王文龙
朱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25233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7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7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72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智能头盔,包括:头盔外壳,所述头盔外壳的内腔一体加工有头盔内壳,所述头盔外壳底部的两侧均缝制有头盔绑带,所述头盔内壳内腔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全气囊安装区域,所述头盔内壳的内腔设置有安全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绑带接口的配合,可对安全气囊的开启和关闭进行电路触发控制,避免使用者再对头盔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误触情况,通过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配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对智能模块进行供电,通过智能模块、加速度传感器、触发器和雷管的配合,达到加速度传感器预设安全值后,可对安全气囊立即触发膨胀,对脸部、颈部等传统头盔保护较弱的部位提供充分保护,并为佩戴人员创造一定的生存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背景技术
现有安全头盔,主要是以摩托车头盔和自行车头盔两大类为主,其中摩托车头盔主要为全盔,而电动车头盔主要以半盔为主,在安全头盔尤其是电动车和自行车骑行人佩戴的安全头盔现阶段主要有不透气、安全性差和不具备智能性的缺点,普通头盔主要是采用单层封闭结构,这样的结构会造成头部处于一个局部密闭空间之中,导致让人佩戴缺少舒适性;同时现有头盔没有智能模块,不能实现轨迹查询,交规提醒,路况共享等功能,最终使骑行人员无法享受智慧出行的便捷,让电动车出行变得更加困难;还有对于现有普通的安全头盔主要是靠头盔自身的结构和强度来保障安全性的,这样导致头盔的安全性能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智能头盔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智能头盔,解决了现有的头盔安全性能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智能头盔,包括:头盔外壳,所述头盔外壳的内腔一体加工有头盔内壳,所述头盔外壳底部的两侧均缝制有头盔绑带,所述头盔内壳内腔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全气囊安装区域,所述头盔内壳的内腔设置有安全防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安全防护机构包括绑带接口、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智能模块、加速度传感器、触发器、雷管和安全气囊,所述头盔绑带相向的一侧卡接有绑带接口,所述绑带接口的内腔嵌设有电路板,所述头盔外壳顶部背面的中心处嵌设有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头盔外壳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智能模块,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区域的内腔嵌设有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的内腔分别嵌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和触发器,所述安全气囊内腔靠近头盔内壳的一侧设置有雷管。
优选的,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形状设置为条形,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为55mm*55mm*3mm。
优选的,所述智能模块的外侧罩设有防护罩,所述智能模块的尺寸为42mm*30mm*7mm。
优选的,所述头盔外壳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外壳透气孔,所述头盔内壳内腔背面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内壳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头盔外壳和头盔内壳内腔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的层数有两层,且上层横截面积大于下层横截面积,所述镂空孔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头盔外壳的材质采用ABS材料,所述头盔内壳的材质采用EPP材料。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智能头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绑带接口的配合,可对安全气囊的开启和关闭进行电路触发控制,避免使用者再对头盔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误触情况,通过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配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对智能模块进行供电,通过智能模块、加速度传感器、触发器和雷管的配合,达到加速度传感器预设安全值后,可对安全气囊立即触发膨胀,对脸部、颈部等传统头盔保护较弱的部位提供充分保护,并为佩戴人员创造一定的生存空间,降低使用者头部的受伤程度,提升使用者的生还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形状设置为条形且尺寸为55mm*55mm*3mm,在不影响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正常发电的情况下,缩小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整体体积,增强头盔的整体佩戴效果,通过防护罩,可对智能模块进行有效防护,避免智能模块表面受压发生损坏故障,通过智能模块的尺寸为42mm*30mm*7mm,减轻智能模块的重量,通过外壳透气孔和内壳透气孔,可对头盔外壳和头盔内壳内部的热量进行及时散热,避免热量在头盔内部发生聚集对使用者头部造成不适,提升头盔的整体舒适性,通过镂空孔,为膨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提供空间,同时也最大面积的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防护,通过头盔外壳的材质采用ABS材料以及头盔内壳的材质采用EPP材料,增强头盔材质的抗压强度,同时也减轻头盔的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智能头盔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安全智能头盔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安全智能头盔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安全智能头盔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标号:1、头盔外壳;2、头盔内壳;3、头盔绑带;4、安全气囊安装区域;5、安全防护机构;51、绑带接口;52、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3、智能模块;54、安全气囊;6、外壳透气孔;7、内壳透气孔;8、镂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智能头盔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安全智能头盔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安全智能头盔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安全智能头盔的系统原理图。安全智能头盔,包括:头盔外壳1,所述头盔外壳1的内腔一体加工有头盔内壳2,所述头盔外壳1底部的两侧均缝制有头盔绑带3,所述头盔内壳2内腔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全气囊安装区域4,所述头盔内壳2的内腔设置有安全防护机构5。
所述安全防护机构5包括绑带接口51、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智能模块53、加速度传感器、触发器、雷管和安全气囊54,所述头盔绑带3相向的一侧卡接有绑带接口51,可对安全气囊54的开启和关闭进行电路触发控制,避免使用者再对头盔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误触情况,所述绑带接口51的内腔嵌设有电路板,所述头盔外壳1顶部背面的中心处嵌设有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对智能模块53进行供电,所述头盔外壳1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智能模块53,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区域4的内腔嵌设有安全气囊54,所述安全气囊54的内腔分别嵌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和触发器,所述安全气囊54内腔靠近头盔内壳2的一侧设置有雷管,达到加速度传感器预设安全值后,可对安全气囊54立即触发膨胀,对脸部、颈部等传统头盔保护较弱的部位提供充分保护。
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的形状设置为条形,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的尺寸为55mm*55mm*3mm,在不影响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正常发电的情况下,缩小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的整体体积,增强头盔的整体佩戴效果。
所述智能模块53的外侧罩设有防护罩,可对智能模块53进行有效防护,避免智能模块53表面受压发生损坏故障,所述智能模块53的尺寸为42mm*30mm*7mm,减轻智能模块53的重量。
所述头盔外壳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外壳透气孔6,所述头盔内壳2内腔背面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内壳透气孔7,可对头盔外壳1和头盔内壳2内部的热量进行及时散热,避免热量在头盔内部发生聚集对使用者头部造成不适,提升头盔的整体舒适性。
所述头盔外壳1和头盔内壳2内腔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镂空孔8,所述镂空孔8的层数有两层,且上层横截面积大于下层横截面积,所述镂空孔8的数量为四个,为膨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54提供空间,同时也最大面积的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防护。
所述头盔外壳1的材质采用ABS材料,所述头盔内壳2的材质采用EPP材料,增强头盔材质的抗压强度,同时也减轻头盔的整体重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智能头盔的工作原理如下:
事故发生时,头盔受力猛烈撞击,如果撞击力度超过加速度传感器预设安全值时,智能模块53发出指令,触发器工作并引燃雷管,然后雷管引爆安全气囊54内部的反应物叠氮化钠,且第一时间反应物叠氮化钠发生快速热分解反应,并释放大量氮气,仅需20g就可以释放10L的气体,此时迅速膨胀的安全气囊54从头盔整体的镂空孔8、外壳透气孔6以及内壳透气孔7孔类结构处弹出,并包裹整个头盔和使用者颈部,在使用者头部首次发生碰撞之前,利用安全气囊54吸收大部分冲击,以实现对使用者头部和颈部实现保护;
防止使用者对安全气囊54误触规范操作原理,在加速度传感器和触发器之间的连接电路设置一个绑带接口51,只有当头盔绑带3处于连接状态时,即绑带接口51锁紧闭合后,则加速度传感器和触发器之间的连接电路接通,安全气囊54处于激活状态,则安全气囊54能正常工作,当头盔绑带3松开时,即绑带接口51处于松开状态,则加速度传感器和触发器之间的连接回路断开,此时安全气囊54处于非激活状态,从而安全气囊54将不会误触弹开,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智能头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绑带接口51的配合,可对安全气囊54的开启和关闭进行电路触发控制,避免使用者再对头盔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误触情况,通过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的配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对智能模块53进行供电,通过智能模块53、加速度传感器、触发器和雷管的配合,达到加速度传感器预设安全值后,可对安全气囊54立即触发膨胀,对脸部、颈部等传统头盔保护较弱的部位提供充分保护,并为佩戴人员创造一定的生存空间,降低使用者头部的受伤程度,提升使用者的生还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安全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外壳(1),所述头盔外壳(1)的内腔一体加工有头盔内壳(2),所述头盔外壳(1)底部的两侧均缝制有头盔绑带(3),所述头盔内壳(2)内腔背面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全气囊安装区域(4),所述头盔内壳(2)的内腔设置有安全防护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机构(5)包括绑带接口(51)、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智能模块(53)、加速度传感器、触发器、雷管和安全气囊(54),所述头盔绑带(3)相向的一侧卡接有绑带接口(51),所述绑带接口(51)的内腔嵌设有电路板,所述头盔外壳(1)顶部背面的中心处嵌设有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所述头盔外壳(1)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智能模块(53),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区域(4)的内腔嵌设有安全气囊(54),所述安全气囊(54)的内腔分别嵌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和触发器,所述安全气囊(54)内腔靠近头盔内壳(2)的一侧设置有雷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的形状设置为条形,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52)的尺寸为55mm*55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模块(53)的外侧罩设有防护罩,所述智能模块(53)的尺寸为42mm*30mm*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外壳(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外壳透气孔(6),所述头盔内壳(2)内腔背面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内壳透气孔(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外壳(1)和头盔内壳(2)内腔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镂空孔(8),所述镂空孔(8)的层数有两层,且上层横截面积大于下层横截面积,所述镂空孔(8)的数量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外壳(1)的材质采用ABS材料,所述头盔内壳(2)的材质采用EPP材料。
CN202022523308.8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87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3308.8U CN213487200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3308.8U CN213487200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7200U true CN213487200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0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330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87200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7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5623B (zh) 用于保护身体部分的系统和方法
CN106901431A (zh) 一种气囊式安全帽
CN201626368U (zh) 基于行人保护的乘用车安全气囊系统
CN208036204U (zh) 一种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US7073819B2 (en) Device for individual protection, comprising an airbag
CN213487200U (zh) 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CN215775831U (zh) 一种护颈及二次护头头盔
CN112273776A (zh) 一种安全智能头盔
CN101857007A (zh) 一种安全座椅舱
CN210169153U (zh) 一种具有强力护面功能的安全保护头盔
CN205794972U (zh) 一种自动充气式安全骑行头盔
CN210047368U (zh) 一种具有安全气囊装置的儿童座椅
CN203902473U (zh)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CN205512466U (zh) 一种带有自触发式安全气囊的马甲
CN207870381U (zh) 实现实时散热的智能全盔
CN205997845U (zh) 一种带保护垫的安全气囊
CN212911781U (zh) 一种摩托骑行服
CN214296306U (zh) 一种连动启动装置
CN206278055U (zh) 一种防止被方向盘前盖划伤且保护眼睛的安全气囊
CN215685138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运维检修的充气安全帽
CN114223978A (zh) 一种防碰撞夹克
CN219939823U (zh) 一种具有抗冲击气囊的头盔
CN202697779U (zh) 摩托车安全衣
CN215225062U (zh) 一种具有悬空减震结构的脑部防护头盔
CN213247006U (zh) 一种多气囊马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