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5410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5410U
CN213485410U CN202022222778.0U CN202022222778U CN213485410U CN 213485410 U CN213485410 U CN 213485410U CN 202022222778 U CN202022222778 U CN 202022222778U CN 213485410 U CN213485410 U CN 213485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electronic device
frame
positioning seat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27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27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5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5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5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边框、位于边框内部的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以及位于第一电路板与边框之间间隙的光感元件;第二电路板一端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位于间隙处;光感元件与第二电路板的其中一端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光感元件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再将第一电路板安装在电子设备的第二电路板上的方式,将光感元件尽可能的靠近电子设备的边缘处,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区域大小。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设备,光感元件直接安装在电子设备的主板上,受主板设计限制,光感元件与电子设备的边框之间距离较大,导致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上会出现比较宽厚的黑边,降低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观感,进而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电路板与边框的间隙处设置第二电路板,并将光感元件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以使光感元件能够尽可能的靠近电子设备的边缘处设置,能够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区域大小,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边框;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边框内,且与所述边框之间留有间隙;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边框内,且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间隙处;以及光感元件,位于所述间隙处,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电路板与边框的间隙处设置第二电路板,并将光感元件设置于间隙处的第二电路板上,相较于直接将光感元件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而言,能够使光感元件尽可能的靠近电子设备的边框设置,能够减小电子设备的黑边区域大小,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安装板,位于所述间隙处且连接所述边框,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以及所述光感元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增设安装板并在安装板上设置第一凹槽,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凹槽限制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位置,进而限制所述光感元件的位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使用的第二凹槽,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所述定位柱以及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对应所述定位柱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进一步限位,进而限制所述光感元件的位置,确保光感元件在电子设备内安装的稳固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两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电路板两侧的定位柱,可以稳定地实现对所述第二电路板的限定,防止所述第二电路板在所述第一凹槽处产生偏移等现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位于所述光感元件的外周。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光感元件的外周设置定位座,可以进一步限定所述光感元件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位置,实现所述光感元件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多个方位的限位;如,可实现所述光感元件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X轴以及Y轴方向的限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感元件包括发射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发射组件一侧的接收组件,所述定位座包括主体部以及隔断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发射组件以及所述接收组件外周,所述隔断部位于所述发射组件与所述接收组件之间且连接所述主体部。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定位座设置为主体部与隔断部的设计,分隔所述光感元件的发射组件与接收组件,能够避免所述发射组件与所述接收组件交叉,保证光感元件的正常使用,同时可以定位用于透光与导向光感元件受光的导光膜,有利于光感元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还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边框的一端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部均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与每个所述连接部配合使用的第三凹槽,每个所述连接部均对应的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三凹槽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部和对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三凹槽,可以实现所述安装板对所述定位座的限定,来限制所述光感元件的位置,进一步限定了光感元件所对应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幕面板上的黑边区域。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盖板,位于所述定位座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且连接所述边框,以使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抵接所述安装板,另一端抵接所述盖板。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所述边框的盖板,可以实现对所述定位座的限定,进而限制所述光感元件的位置;如,可实现所述光感元件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Z轴方向的限位;光感元件所对应的电子设备显示屏幕区域为无法显示内容的黑边区域,光感元件位置的限定可以进一步地保证对电子设备显示屏幕黑边区域的限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的制备材料为硅胶。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定位座的制备材料设置为硅胶,可以实现在对所述光感元件限位的同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伸缩性能,可通过使盖板与边框连接时对硅胶产生一定的挤压致使其变形,从而能够更加平稳地将定位座安装于电子设备内,进而更好的实现对光感元件的限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有柔性电路板,可以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可焊性、成本低和易于装连等优点;同时,通过将第二电路板设置为柔性电路板,使得第二电路板能够发生弯折以适应更多的场景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二电路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定位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传统的电子设备,光感元件直接安装在电子设备的主板上,受主板设计限制,光感元件与电子设备的边框之间距离较大,导致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上会出现比较宽厚的黑边,降低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观感,进而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如图1,电子设备100包括边框110、第一电路板120、第二电路板130和光感元件140。其中,边框110是有一定厚度的,第一电路板120和第二电路板130均位于边框110内,第一电路板120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第一电路板120与边框110之间留有间隙,具体地,间隙可以位于第一电路板120的顶部或底部,而光感元件140可以位于间隙处。第二电路板130分别与第一电路板120和光感元件140电连接,具体地,第二电路板130的一端位于间隙处,另外一端与第一电路板120电连接,第二电路板130上远离第一电路板120的一端与光感元件140电连接。
第二电路板130可以选择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可以提供优良的电性能,可以满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可以帮助减少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柔性电路板还可以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可焊性、综合成本地以及易于装连等优点。此外,柔性电路板还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以承受数百外次的动态弯曲而不损坏导线,可以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实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缩小产品的体积和重量,使产品可以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由此,可以将第二电路板130设计为需要的形状结构,在缩减占用空间的同时可以实现减小黑边区域的功能,且不损失其他功能。
具体地,如图2,第二电路板130可以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20的第一部分131以及用于与电子设备100内的其它元器件电连接的第二部分132。所述第二部分132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20与所述边框110的间隙处,且与所述第一部分131电连接。第二部分132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可以根据具体电子设备100中元器件的位置选定与功能增减确定,所有的第二部分132均可以与第一部分131电连接。第一部分131可以包括折弯部分,也可以包括平面部分等,第一部分131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定不同的结构。第二部分132上可以连接安装电子设备100内的元器件。如,第二部分132可以电连接光感元件140,电连接光感元件140的第二部分132可以位于间隙处。另外地,由于光感元件140的设置,将对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区域造成一定的阻碍,为尽可能的增大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区域,可以对第二电路板130进行弯折等调整以使光感元件140尽可能的靠近边框110设置,以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舒适性。
如图3以及图4,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安装板150,安装板150位于边框110与第一电路板120的间隙处,安装板150连接边框110。安装板150可以包括第一凹槽151,其中,第二电路板130中远离第一电路板120的一端以及光感元件140均可以设置在第一凹槽151中。以上通过将第二电路板130的一端以及光感元件140均设置于第一凹槽151内,能够保证光感元件140在电子设备100内安装的平稳性。
如图4,安装板150还可以包括用来定位限位的定位柱152,定位柱15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者更多,定位柱152可以采用长方体、圆柱体等结构,为了方便装卸,避免磕碰,优选地,定位柱152可以采用圆柱体的结构。在第二电路板130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凹槽133,第二凹槽133与定位柱152位置相对应且数量相等,第二凹槽133与定位柱152的配合使用可以用于第二电路板130在安装板150上的定位,且具有限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配合使用,第二凹槽152也可以选用同定位柱152相配合的具有相同弧线的曲面。
另外地,安装板150上的第一凹槽151中还可以包括缺口,相对应的,第二电路板130上还可以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为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
如图5、图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定位座160,定位座160设置于第一凹槽151,且位于光感元件140的外周。定位座160的制备材料可以是硅胶,也可以是其他软质材料,具有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定位座160的设置可以帮助对光感元件140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限定电子设备上的黑边区域,具体地,光感元件140所对应电子设备100上显示的内容为黑边区域,光感元件140所收到的限定可以同步限定电子设备100的黑边区域。
在光感元件140中,光感元件140包括发射组件和接收组件,发射组件与接收组件位于光感元件140的两侧,相对应的,如图7,用于限位光感元件140的定位座160包括主体部161和隔断部162,主体部161包括位于发射组件与结构组件的外周部分,隔断部162包括位于发射组件与接收组件之间的部分,且主体部161与隔断部162相连接,主体部161与隔断部162形成了通孔。通孔可以增加用于电子设备100的导光膜的定位,具体地,导光膜既可以为光感元件140的感光实现透光的作用,也可以用来导向限定感光的具体方向与位置。
定位座160还包括位于主体部161靠近边框110一端两侧的两个连接部163,两个连接部163均连接主体部161,相对应地,安装板150上设置有与连接部163对应的第三凹槽153,连接部163与第三凹槽153位置对应且形状结构配合,连接部163与第三凹槽153的配合使用可以帮助定位座160在安装板150上的定位,并限制定位座160发生偏移等现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盖板170,盖板170连接边框110,位于定位座160背离安装板150的一侧,使定位座160的一端抵接安装板150,另一端抵接盖板170。盖板17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地限制定位座160的移动,定位座160同时限制着光感元件140的位置与移动,进而限定了光感元件140所对应电子设备100无法显示内容的部分即黑边区域。
此外,定位座160的制备材料可以是硅胶,可以实现在对所述光感元件140限位的同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伸缩性能,可通过使盖板170与边框110连接时对硅胶产生一定的挤压致使其变形,从而能够更加平稳地将定位座160安装于电子设备100内,进而更好的实现对光感元件140的限位。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框;
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边框内,且与所述边框之间留有间隙;
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边框内,且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间隙处;以及
光感元件,位于所述间隙处,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板,位于所述间隙处且连接所述边框,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以及所述光感元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使用的第二凹槽,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位于所述光感元件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元件包括发射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发射组件一侧的接收组件,所述定位座包括主体部以及隔断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发射组件以及所述接收组件外周,所述隔断部位于所述发射组件与所述接收组件之间且连接所述主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还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边框的一端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部均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与每个所述连接部配合使用的第三凹槽,每个所述连接部均对应的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三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板,位于所述定位座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且连接所述边框,以使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抵接所述安装板,另一端抵接所述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的制备材料为硅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CN202022222778.0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485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778.0U CN21348541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778.0U CN21348541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5410U true CN213485410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2778.0U Active CN21348541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5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0092B2 (en) LCD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370851B (zh) 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325379B (zh) 电子设备
CN108848215B (zh) 一种显示屏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7820180B (zh) 终端设备、扬声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KR20220079994A (ko) 터치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스크린
CN209964153U (zh) 电子设备
CN21348541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257514B (zh) 麦克风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2702498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EP3547073A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83798B1 (ko) 도전성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CN20999441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3906397A (zh) 电子设备
CN107148208B (zh) 屏蔽盖、基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6596207U (zh) 一种边框及具有该边框的显示装置
CN10739096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8494920B (zh) 功能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390948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TWI786937B (zh) 液晶顯示模組
CN207251849U (zh) 麦克风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988455A (zh) 移动终端
CN212208085U (zh) 一种手持终端装置
CN212064063U (zh) 电子设备
CN210986139U (zh) 不等厚玻璃盖板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