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4416U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4416U
CN209994416U CN201921434150.8U CN201921434150U CN209994416U CN 209994416 U CN209994416 U CN 209994416U CN 201921434150 U CN201921434150 U CN 201921434150U CN 209994416 U CN209994416 U CN 209994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nsor
distance sensor
mobile terminal
accommodat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41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41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4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4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4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结构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壳体、触摸屏组件、显示屏组件、光感导光柱、距离传感器、光感传感器和PCB板,显示屏组件靠近前壳体的边缘设有直线部以及缺口部,直线部位于缺口部的两侧;直线部、缺口部、PCB板和前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距离传感器和光感传感器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沿前壳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固定在PCB板上;光感导光柱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分别连接光感传感器和前壳体。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硅胶套和泡棉,节约了光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的布局空间;在直线部、缺口部、PCB板和前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并将光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均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实现各自功能,提升了手机屏占比,外观效果更加完美。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光距感应功能通过硅胶套或者泡棉的形式密封光距感应器件以及手机TP Lens的光学开孔来实现功能。硅胶套和泡棉占用手机屏幕空间较大,导致手机显示区域的屏占比降低。另外目前光距感器件需要贴近TP下表面,摆放位置受到外观限制,加大了结构设计以及主板摆件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满足更大屏占比。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壳体、触摸屏组件、显示屏组件、光感导光柱、距离传感器、光感传感器和PCB板,其中:
所述显示屏组件靠近所述前壳体的边缘设有直线部以及缺口部,所述直线部位于所述缺口部的两侧;
所述直线部、所述缺口部、所述PCB板和所述前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并沿所述前壳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固定在所述PCB板上;
所述光感导光柱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光感传感器和所述前壳体。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设置在所述缺口部。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缺口部两侧的直线部的长度相同。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缺口部的形状为圆弧形。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空间包括对应所述缺口部的第一容纳空间和对应所述直线部的第二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摄像模块互不干涉。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前壳体对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开设导光柱安装孔,所述导光柱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光感导光柱。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前壳体对应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开设距离传感器构造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收发端相对所述距离传感器构造孔设置。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壳体设有间隔开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隔板。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距离传感器构造孔为两个1mm×1.3mm的矩形孔。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摸屏组件上设有光感传感器透光孔和距离传感器透光孔,所述光感传感器透光孔正对所述导光柱安装孔,所述距离传感器透光孔正对所述距离传感器构造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取消了硅胶套和泡棉,节约了光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的布局空间;在直线部、缺口部、PCB板和前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并将光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均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实现各自功能,同时使两个传感器沿前壳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使手机在制作成刘海屏或水滴屏时,依然保持较小的手机黑边、提升了手机屏占比,外观效果更加完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去掉触摸屏组件后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光距感应器件摆放位置剖面图。
图中:
100-手机、101-前壳体、102-触摸屏组件、103-显示屏组件、20-光感导光柱、30-距离传感器、40-光感传感器、50-PCB板、60-摄像模块、103A-直线部、103B-缺口部、1011-距离传感器构造孔、1021-光感传感器透光孔、1022-距离传感器透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为手机100。
手机100包括前壳体101、触摸屏组件102、显示屏组件103和PCB板50。前壳体101设置在手机100的前端边缘(图1的上方),触摸屏组件102设置在手机100的上表面,触摸屏组件102的上端与前壳体101连接,触摸屏组件102用于感知触控操作。显示屏组件103设置在触摸屏组件102的下方,显示屏组件103用于显示操作画面,PCB板50设置在显示屏组件103的下方。即触摸屏组件102、显示屏组件103和PCB板50沿手机100的厚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组件103靠近前壳体101的边缘(上端边缘)包括直线部103A和缺口部103B。缺口部103B设置在显示屏组件103的上端边缘中部,直线部103A位于缺口部103B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缺口部103B位于显示屏组件103的中部,从而使该屏幕在视觉上呈对称效果,增强设计美感。
进一步,手机100还包括摄像模块60,摄像模块60位于缺口部103B,即该手机100利用缺口部103B安装摄像模块60,从而即保留了前摄功能,还能增大手机屏占比。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缺口部103B为圆弧形,此时手机100为水滴屏手机。水滴屏手机的屏占比一般可达91%以上。
显示屏组件103的直线部103A和缺口部103B、前壳体101和PCB板5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由于水滴屏设计,此时容纳空间宽度很窄。
手机100的内部还设有光感导光柱20、距离传感器30和光感传感器40,其中,距离传感器30和光感传感器40均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且沿前壳体101的长度方向并排固定在PCB板50上。由于距离传感器30和光感传感器40沿“一”字形设置,因此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且其宽度能够不占用显示面积,从而既提高屏占比也实现了光感光距的功能。光感导光柱20的一端连接光感传感器40、另一端连接至前壳体101,光感导光柱20利用光折射原理将光线传至光感传感器40,距离传感器30用于感应头部与手机100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容纳空间包括对应缺口部103B的第一容纳空间和对应直线部103A的第二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摄像模块60互不干涉。
光感传感器4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此时光感传感器40位于摄像头60的一侧,距离传感器30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中。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前壳体101设有间隔开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的隔板,从而使两个容纳空间互不干涉,从外部射进第二容纳空间的光线不会影响位于第一容纳空间的光感传感器40,并且能对光感导光柱20、距离传感器30、光感传感器40提供较好的固定作用。
具体地,前壳体101对应第一容纳空间开设导光柱安装孔,导光柱安装孔用于固定光感导光柱20,前壳体101对应第二容纳空间开设距离传感器构造孔1011,距离传感器30的收发端相对所述距离传感器构造孔1011设置。
进一步,距离传感器构造孔1011为两个1mm×1.3mm的矩形孔。
需要说明的是,距离传感器30可根据实际需求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沿宽度方向的任意位置进行设置,并保持距离传感器30距离触摸屏组件102下表面2.15~2.30mm的范围之间。光感传感器40的位置可根据实际PCBA板件需求,在手机主板的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移动,相对于前壳体101中导光柱安装孔的中心位置,水平方向移动不超过5mm,竖直方向移动不超过1mm。光感传感器40在手机100的厚度方向,到触摸屏组件102下表面距离在2mm~5mm的范围之间,具体可以根据手机100的实际厚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触摸屏组件102上设有光感传感器透光孔1021和距离传感器透光孔1022,光感传感器透光孔1021正对导光柱安装孔,距离传感器透光孔1022正对距离传感器构造孔1011。环境光线通过触摸屏组件102的光感传感器透光孔1021传递到光感导光柱20表面,光感导光柱20通过光学折射原理将环境光线转移到光感传感器40上面,从而实现光感传感器40的功能应用。距离传感器30所发射的功能光线通过显示屏组件103与前壳体101之间的间隙,到达触摸屏距离传感器透光孔1022,从而实现距离传感器30的功能应用。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硅胶套和泡棉,节约了光感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的布局空间,在直线部103A、缺口部103B、PCB板50和前壳体10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并将光感传感器40和距离传感器30均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实现各自功能,同时使两个传感器沿前壳体101的长度方向布置,使手机100在制作成刘海屏或水滴屏时,依然保持较小的手机黑边、提升了手机屏占比,外观效果更加完美。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壳体(101)、触摸屏组件(102)、显示屏组件(103)、光感导光柱(20)、距离传感器(30)、光感传感器(40)和PCB板(50),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组件(103)靠近所述前壳体(101)的边缘设有直线部(103A)以及缺口部(103B),所述直线部(103A)位于所述缺口部(103B)的两侧;
所述直线部(103A)、所述缺口部(103B)、所述PCB板(50)和所述前壳体(10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距离传感器(30)和所述光感传感器(4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并沿所述前壳体(101)的长度方向并排固定在所述PCB板(50)上;
所述光感导光柱(2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光感传感器(40)和所述前壳体(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模块(60),所述摄像模块(60)设置在所述缺口部(103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103B)两侧的直线部(103A)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103B)的形状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包括对应所述缺口部(103B)的第一容纳空间和对应所述直线部(103A)的第二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摄像模块(60)互不干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传感器(40)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前壳体(101)对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开设导光柱安装孔,所述导光柱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光感导光柱(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3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前壳体(101)对应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开设距离传感器构造孔(1011),所述距离传感器(30)的收发端相对所述距离传感器构造孔(1011)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01)设有间隔开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构造孔(1011)为两个1mm×1.3mm的矩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组件(102)上设有光感传感器透光孔(1021)和距离传感器透光孔(1022),所述光感传感器透光孔(1021)正对所述导光柱安装孔,所述距离传感器透光孔(1022)正对所述距离传感器构造孔(1011)。
CN201921434150.8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移动终端 Active CN209994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4150.8U CN20999441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4150.8U CN20999441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4416U true CN209994416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4150.8U Active CN209994416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44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7794A (zh) * 2021-07-02 2021-10-1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7794A (zh) * 2021-07-02 2021-10-1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3507794B (zh) * 2021-07-02 2022-11-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575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amera assembly
KR20190086623A (ko) Lcd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동 단말기
RU245198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KR101463218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JP2020509628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モバイル端末
WO2019210816A1 (zh) 移动终端
CN109309738B (zh) 接近光传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603776B (zh) 终端
WO2020042871A1 (zh) 终端设备
CN1078887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999441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5211633U (zh) 侧键、侧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2880240B (zh) 一种具有触摸功能的手持移动终端
KR20220079994A (ko) 터치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스크린
CN107623761B (zh) 中框、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4238657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9753113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光感装置
CN108600446B (zh) 移动终端
CN205179201U (zh) 具有摄像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US7215980B2 (en) Pen-type mobile telephone
EP3934215B1 (en) Cover plate,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234699B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屏组件
CN108600445B (zh) 移动终端
CN208954559U (zh) Led显示模组及其面罩
CN201018531Y (zh) 一种超薄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