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4708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64708U CN213464708U CN202022223803.7U CN202022223803U CN213464708U CN 213464708 U CN213464708 U CN 213464708U CN 202022223803 U CN202022223803 U CN 202022223803U CN 213464708 U CN213464708 U CN 2134647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cooking
- liquid storage
- storage cavity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烹饪主体具有烹饪腔和储液腔;制冷装置,制冷装置设于烹饪主体,用于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制冷;其中,制冷装置还被构造成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处理以避免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或者使储液腔内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储液腔的内壁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将制冷装置设置成可以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处理,使储液腔内的液体不易凝结成固态结构或者使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内壁面,漂浮至液面,避免液体降温速率不均匀,大幅度提高了制冷效率,从而保证用户的饮食健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使用制冷件,例如半导体制冷片对容器中水进行制冷时,由于靠近冷端部分的温度下降较快,该区域水体容易结冰,冰块的热导率较低且无流动性,从而使冷端的冷量无法向外扩散,水体降温速率不均匀,大幅度降低了制冷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可以使液体降温均匀,提高制冷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所述烹饪主体具有烹饪腔和储液腔;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设于所述烹饪主体,用于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制冷;其中,所述制冷装置还被构造成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处理以避免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或者使所述储液腔内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所述储液腔的内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将制冷装置设置成可以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处理,使储液腔内的液体不易凝结成固态结构或者使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内壁面,漂浮至液面,避免了液体降温速率不均匀,大幅度提高了制冷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搅液部件,所述搅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储液腔内,用于搅动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以避免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液部件包括输气件以及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输气件连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件为气泵。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搅液部件包括可转动的搅拌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储液腔内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所述储液腔的内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件,所述制冷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储液腔的壁或者与所述储液腔的壁接触配合,其中,所述制冷件被构造成在通入正向电压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形成发热部且所述第二端形成制冷部以利用所述制冷部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制冷,在通入反向电压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形成制冷部且所述第二端形成发热部,所述发热部为加热部以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设于所述烹饪主体且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容纳腔;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于所述容纳腔且限定出所述储液腔;容器盖,所述容器盖罩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用于密封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和所述容器盖的壁具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具有隔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为隔热材料填充件或者为负压腔室。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出填充腔,所述容器本体设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外壳为绝缘材料件,所述内壳为金属材料件或金属复合材料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上端具有朝内延伸的第一固定翻边,所述内壳的上端具有朝外延伸的第二固定翻边,所述第一固定翻边和所述第二固定翻边搭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于所述烹饪主体,用于向所述烹饪腔喷洒经过制冷处理后的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件,用于朝向所述烹饪腔喷洒经过制冷处理后的液体;连接管组件,所述喷淋件和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件连通;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连接管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喷淋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制冷装置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制冷装置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制冷装置正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本体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0,
烹饪主体10,
盖体101,主体102,烹饪容器103,盛放部104,通孔1041,介质置换部105,
储液容器20,
壳体201,外壳2011,第一固定翻边20111,内壳2012,第二固定翻边20121,
容器本体203,容器盖204,
制冷装置30,
搅液部件301,输气件3011,输气管3012,
制冷件302,第二端3021,第一端3022,
散热部303,
喷淋装置40,喷淋件401,连接管组件402,驱动件403,
隔热部50,导液管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烹饪主体10、制冷装置30。烹饪主体10具有烹饪腔和储液腔,烹饪腔内用于放置待烹饪的食材。制冷装置30设于烹饪主体10,用于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制冷。
具体地,烹饪器具100工作时,烹饪腔内的食材温度逐渐升高,例如当食材为谷物类,液体为水时,随着温度升高,至少部分淀粉会发生糊化,制冷装置30将储液腔内的水进行制冷处理,经过制冷处理后的水可以降低烹饪腔内谷米的温度,使至少部分糊化后的谷米回生,从而产生抗性淀粉,提高食材中的抗性淀粉含量,进而提高用户的饮食健康性。
其中,制冷装置30还被构造成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处理,以避免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或者使储液腔内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储液腔的内壁面。也就是说,制冷装置30在工作时,可以避免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或者,可以使储液腔内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储液腔的内壁面,避免液体降温不均匀,即保证制冷装置30的制冷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通过将制冷装置30设置成可以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处理,使储液腔内的液体不易凝结成固态结构或者使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内壁面,漂浮至液面,避免了液体降温速率不均匀,大幅度提高了制冷效率。
其中,烹饪主体10包括盖体101和主体102,盖体101设于主体102的上方,且主体102与盖体101之间限定出烹饪腔。具体地,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烹饪容器103,烹饪容器103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烹饪腔,烹饪容器103内可以设置盛放部104和介质置换部105,介质置换部105位于盛放部104的下方,盛放部104设有通孔1041。
介质置换部105设置成利用气态的第一介质替换位于介质置换部105内的液态的第二介质,从而使得被替换的所述第二介质能够排出介质置换部105,介质置换部105还设置成利用处在介质置换部105之外且为液态的所述第二介质进入到介质置换部105内以占据由第一介质占用的至少一部分空间。所述第一介质可以是水蒸气或空气,所述第二介质可以是水,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其中,盛放部104设有过液区域,过液区域的最低过液点高于烹饪腔的位于其下方的底壁面,盛放部104通过过液区域与烹饪腔连通以使盛放部104内的液位可变,盛放部104设置为在所述第一介质进入介质置换部内时保持不动。由于利用气态的第一介质替换位于介质置换部105内的液态的第二介质时,介质置换部105内的压力较大,易造成盛放部104相对烹饪主体10发生移动,通过将盛放部104设置为在第一介质进入介质置换部105内时保持不动,可以提高烹饪器具100的烹饪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利用液体对食材进行冲刷,减少食材中的糖分,提高用户的饮食健康性。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制冷装置30包括:搅液部件301,搅液部件301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储液腔内,用于搅动储液腔内的液体以避免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
下面以液体为水进行描述,由于冰块的热导率较低且无流动性,会导致制冷装置的冷量无法向外扩散,大大降低了制冷效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搅液部件301,使搅液部件301的一部分伸入储液腔内,可以增大储液腔内水的流动性,避免在制冷装置30对储液腔内的水进行制冷处理时,靠近制冷装置30的部分水温度下降速度比储液腔内其他部分的水温温下降得快,导致容易结冰。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液部件301包括输气件3011以及输气管3012,输气管3012的一端与输气件3011连通,并且输气管3012的另一端伸入储液腔内。输气件3011可以与外界连通,抽取外界空气后再通过输气管3012将外界空气输入储液腔内,可以增大储液腔内的液体的流动性,有利于整个储液腔内的液体均匀降温。并且流动的液体难以凝结成固态结构,可以避免靠近制冷装置30区域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后而降低制冷装置30的制冷效率。为了保证输气管3012增加液体流动性的效果,可以使输气管3012的下端开口高于液面,避免与液面接触。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输气件3011为气泵。当气泵安装在烹饪器具100上时,气泵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另一端与输气管3012连接,气泵从外界抽取空气以后,通过输气管3012向储液腔内输送外界空气,用以搅动储液腔内的液体,避免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搅液部件301包括可转动的搅拌件(未示出)。当搅拌件开始转动时,可以增大储液腔内的液体流动性,避免靠近制冷装置30区域的液体凝结成固态,影响制冷效率,有利于使整个储液腔内的液体均匀降温。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搅拌件可以顺利搅动储液腔内的液体且防止靠近制冷装置30的部分液体凝结成固态,需要使搅拌件伸入液体的部分达到足够的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制冷装置30包括:加热部(未示出),加热部用于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以使储液腔内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储液腔的内壁面。加热部的设置位置可以与制冷装置30保持一致,例如,加热部和制冷装置30可以均设置于储液腔的底部,当然加热部和制冷装置30也可以均设置在储液腔的侧壁。
由此,通过设置加热部,利用加热部加热储物腔内靠近内壁面的液体,使内壁面上凝结的固态结构融化一部分后脱离内壁面,避免因为固态结构凝结在储物腔的内壁面上,导致冷量传递效率大幅度降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部可以为独立于制冷装置30的结构,即加热部和制冷装置30为不同的结构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装置30包括:制冷件302,制冷件302具有第一端3022和第二端3021,第二端3021靠近储液腔的壁或者与储液腔的壁接触配合。这里的制冷件302可以为半导体制冷件。
其中,制冷件302被构造成在通入正向电压的状态下,第一端3022形成发热部且第二端3021形成制冷部,从而利用制冷部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制冷,在通入反向电压的状态下,第一端3022形成制冷部且第二端3021形成发热部,发热部为加热部以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具体地,当需要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时,通向正向电压,此时第二端3021通过吸收储液腔内液体的热量,可以使储液腔内液体的温度降低。当储液腔内的靠近第二端3021的液体部凝结成固态结构时,此时第二端3021的制冷效果降低,可以通向反向电压,此时原来的第二端3021形成发热部,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使凝结在壁面上的固态结构脱离壁面,从而提升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在靠近第一端302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部303,通过设置散热部303,可以加快第一端3022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冷效率。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储液容器20,储液容器20设于烹饪主体10,并且储液容器20和烹饪主体10之间限定出储液腔。
具体地,如图1所示,烹饪主体10包括盖体101和本体102,盖体101可枢转地设于本体102,盖体101的枢转轴线位于本体102的后部,储液容器20靠近盖体101的枢转轴线设置,即储液容器20位于烹饪容器103的后方。在烹饪过程中,储液腔内的液体经过制冷以后,再运输到烹饪腔内,用于降低烹饪腔内的食材温度。
如图1-图2和图4-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容器20包括:壳体201、容器本体203和容器盖204。壳体201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容纳腔。容器本体203设于容纳腔,容器本体203限定出储液腔,容器盖204罩设于壳体201的顶部,用于密封容纳腔的顶部开口。
具体地,通过在壳体201的顶部设置容器盖204,密封容纳腔的顶部开口,使容纳腔成为一个密闭空间,可以避免在气泵向储液腔内输送气体或者使用搅拌件搅动液体时,使晃动的液体从储液腔内洒出。同时可以避免在制冷件302和加热部工作的时候,由于气体对流,而降低制冷装置30的工作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1和容器盖204的壁具有填充腔,填充腔内具有隔热部50。通过在壳体201和容器盖204的壁设置填充腔,并且填充腔内设置隔热部50,可以避免烹饪器具100工作时,烹饪器具100内的温度对储液腔内液体温度的影响,并且保证制冷件302在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制冷处理时,避免制冷装置30工作时受到储液腔外部温度的影响,降低制冷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部50为隔热材料填充件或者为负压腔室。为了保证隔热效果,隔热部50为隔热材料填充件时,可以使隔热材料填充件充满整个填充腔。当隔热部50为负压腔室时,可以将填充腔抽真空,从而形成为真空腔室,加强隔热效果。
如2、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壳体201包括外壳2011和内壳2012,内壳2012设于外壳2011内,内壳2012与外壳2011之间限定出填充腔,容器本体203设于内壳2012内,外壳2011可以为绝缘材料件,内壳2012可以为金属材料件或金属复合材料件。
将外壳2011设置为绝缘材料件,可以保证加热部和第二端3021的零部件正常工作,避免在烹饪器具100工作时,受到烹饪器具100内其他零部件的影响,例如受到气泵工作时的影响。通过将内壳2012设置为金属材料件或者是金属复合材料件,由于金属的导热性好,能够快速地将热量传递到整个内壳上2012,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内壳2012的温度或者提升内壳2012的温度,提高内壳2012与容器本体203之间的热量交换,提高制冷装置30的工作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011的上端具有朝内延伸的第一固定翻边20111,内壳2012的上端具有朝外延伸的第二固定翻边20121,第一固定翻边20111和第二固定翻边20121搭接配合。通过在外壳2011上端设置第一固定翻边20111,在内壳2012上端设置第二固定翻边20121,使两者搭接配合,可以保证内壳2012和外壳2011较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安装方式较为简便和可靠。
当然,也可以在外壳2011和内壳2012上分别设置安装孔,使外壳和内壳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喷淋装置40设于烹饪主体10,用于向烹饪腔喷洒经过制冷处理后的液体。喷淋装置40可以将储液腔内经过制冷处理后的水输送至烹饪腔,从而降低烹饪腔内谷米的温度,使至少部分糊化后的谷米回生,从而产生抗性淀粉,提高食材中的抗性淀粉含量,进而提高用户的饮食健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0包括:喷淋件401、连接管组件402和驱动件403。
喷淋件401用于朝向烹饪腔喷洒经过制冷处理后的液体,喷淋件401和储液腔通过连接管组件402连通,驱动件403设于连接管组件402,用于将储液腔内的液体输送至喷淋件401。其中,喷淋件401可以设置于烹饪腔的顶部,喷淋件401的一端伸入烹饪腔,另一端与连接管组件402连接。储液腔内部还设置有导液管60,导液管60与连接管组件402连通。
具体地,当加热烹饪腔内的食材到一定温度时,驱动件403驱动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导液管60、连接管组件402运输到喷淋件401,喷淋件401再将低温的液体喷洒到食材上,以此降低食材的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能将液体顺利地运输到喷淋件401,导液管60伸入储液腔内的深度可以为储液腔高度的三分之二以下。
下面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烹饪器具100包括烹饪主体10、制冷装置30和喷淋装置40。
烹饪主体10具有烹饪腔和储液腔。制冷装置30设置于烹饪主体10,制冷装置30包括搅液部件301和制冷件302,制冷件302用于降低储液腔内液体的温度,搅液部件301至少一部分伸入储液腔内,用于搅动搅动储液腔内的液体,避免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使得冷量的传递效率降低,导致制冷效率降低。
喷淋装置40设置于烹饪主体10,喷淋装置40包括喷淋件401、连接管组件402和驱动件403。其中,喷淋件401用于朝向烹饪腔喷洒经过制冷处理后的液体,喷淋件401和储液腔通过连接管组件402连通,驱动件403设于连接管组件402,用于将储液腔内的液体输送至喷淋件401。
其中,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储液容器20,储液容器20设于烹饪主体10且限定出储液腔。储液容器20包括:壳体201、容器本体203和容器盖204,壳体201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容纳腔,容器本体203设于容纳腔且限定出储液腔,容器盖204罩设于壳体201的顶部,用于密封容纳腔的顶部开口。壳体201和容器盖204的壁具有填充腔,填充腔内具有隔热部50,隔热部50为隔热材料填充件或者为负压腔室。
壳体201包括外壳2011和内壳2012,内壳2012设于外壳2011内且内壳2012与外壳2011之间限定出填充腔,容器本体203设于内壳2012内,外壳2011为绝缘材料件,内壳2012为金属材料件或金属复合材料件。外壳2011的上端具有朝内延伸的第一固定翻边20111,内壳2012的上端具有朝外延伸的第二固定翻边20121,第一固定翻边20111和第二固定翻边20121搭接配合。
烹饪器具100启动后,开始加热烹饪腔内的食材。当烹饪器具100的食材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在驱动件403的驱动下,储物腔内的液体通过导液管60、连接管组件402输送至喷淋件401,将低温的液体喷洒在食材上,降低了谷物类食材的温度,从而促进抗性淀粉的回生,提高食材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减少食材中的糖分,提高用户的饮食健康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烹饪器具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主体,所述烹饪主体具有烹饪腔和储液腔;
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设于所述烹饪主体,用于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制冷;
其中,所述制冷装置还被构造成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处理以避免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或者使所述储液腔内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所述储液腔的内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搅液部件,所述搅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储液腔内,用于搅动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以避免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凝结成固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液部件包括输气件以及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输气件连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件为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液部件包括可转动的搅拌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储液腔内凝结成的固态结构脱离所述储液腔的内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制冷件,所述制冷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储液腔的壁或者与所述储液腔的壁接触配合,
其中,所述制冷件被构造成在通入正向电压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形成发热部且所述第二端形成制冷部以利用所述制冷部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制冷,在通入反向电压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形成制冷部且所述第二端形成发热部,所述发热部为所述加热部以对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设于所述烹饪主体且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容纳腔;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于所述容纳腔且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容器盖,所述容器盖罩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用于密封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容器盖的壁具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具有隔热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为隔热材料填充件或者为负压腔室。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出填充腔,所述容器本体设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外壳为绝缘材料件,所述内壳为金属材料件或金属复合材料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具有朝内延伸的第一固定翻边,所述内壳的上端具有朝外延伸的第二固定翻边,所述第一固定翻边和所述第二固定翻边搭接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于所述烹饪主体,用于向所述烹饪腔喷洒经过制冷处理后的液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
喷淋件,用于朝向所述烹饪腔喷洒经过制冷处理后的液体;
连接管组件,所述喷淋件和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件连通;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连接管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喷淋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23803.7U CN213464708U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23803.7U CN213464708U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64708U true CN213464708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64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23803.7U Active CN213464708U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64708U (zh) |
-
2020
- 2020-09-30 CN CN202022223803.7U patent/CN2134647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88002A (zh) | 烹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3464708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3453718B (zh) | 冰箱 | |
CN205285961U (zh) | 一种均匀加热的烹饪锅及其烹饪装置 | |
CN114305065A (zh) | 烹饪器具以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 |
CN108626948A (zh) | 一种充冷保温箱 | |
WO2011120294A1 (zh) | 冰箱 | |
WO2022068168A1 (zh) | 烹饪器具以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 |
CN213464709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制冷模块和烹饪器具 | |
CN204146827U (zh) | 烹饪装置 | |
CN217929334U (zh) | 一种增强导冷性能的结构及制冷装置 | |
CN216317062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3154643B (zh) | 蓄热装置和具备该蓄热装置的空气调节机 | |
CN21346470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454880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72135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721473U (zh) | 家用电器 | |
CN21346470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423086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186956U (zh) | 一种充冷保温箱 | |
CN215383113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100549588C (zh) | 冰箱的除霜水处理装置 | |
CN114587131A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613685U (zh) |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1609196U (zh) | 保温锅具及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