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1696U - 共用网板 - Google Patents

共用网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1696U
CN213461696U CN202023115901.5U CN202023115901U CN213461696U CN 213461696 U CN213461696 U CN 213461696U CN 202023115901 U CN202023115901 U CN 202023115901U CN 213461696 U CN213461696 U CN 213461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glass
bottom electrode
lead
sid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59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锦雄
朱永安
祁浩勇
陈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uang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uang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uang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uang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159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1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1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1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共用网板,包括:第一底玻璃、至少一个第一底电极、第二底玻璃、至少一个第二底电极、至少一个侧引线和至少一个上引线;各第一底电极设置在第一底玻璃上,各第二底电极设置在第二底玻璃上;第一底玻璃设置在第二底玻璃上;上引线与第一底电极连接,且上引线与第二底电极连接;侧引线与第一底电极连接,且侧引线与第二底电极连接,上引线能够同时配合第二底电极及第一底电极的位置,侧引线分别与第一底电极及第二底电极连接,使得共用网板能够适配同一尺寸但PAD位数不一的石英晶片。

Description

共用网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谐振器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用网板。
背景技术
谐振器就是指产生谐振频率的电子元件,具有稳定、抗干扰性能良好的特点,主要包括有石英晶片、陶瓷基座和外壳等,具有稳定、抗干扰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晶体谐振器的底座作为晶体谐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底座的上引线未能接上引至开路,使得不能同时配合2PAD底电极及4PAD底电极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共用网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共用网板,包括:第一底玻璃、至少一个第一底电极、第二底玻璃、至少一个第二底电极、至少一个侧引线和至少一个上引线;
各第一底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玻璃上,各所述第二底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上;
所述第一底玻璃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上;
所述上引线与所述第一底电极连接,且所述上引线与所述第二底电极连接;
所述侧引线与所述第一底电极连接,且所述侧引线与所述第二底电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上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电极包括第五电极和第六电极,所述上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电极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电极的数量为3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电极的数量为3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玻璃层,所述玻璃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玻璃和所述第二底玻璃之间,所述侧引线和所述上引线设置在所述玻璃层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引线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玻璃层的第一面上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玻璃层的第二面上与所述第五电极连接,所述玻璃层的第一面与所述玻璃层的第二面相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侧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五电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共用网板,由于各第一底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玻璃上,各所述第二底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上,且所述第一底玻璃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上,所述上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底电极及所述第二底电极连接,即所述上引线能够同时配合所述第二底电极及所述第一底电极的位置,所述侧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底电极及所述第二底电极连接,使得所述共用网板能够适配同一尺寸但PAD位数不一的石英晶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共用网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共用网板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10、第一底玻璃;120、第二底玻璃;200、第一底电极;210、第一电极;220、第二电极;230、第三电极;240、第四电极;300、上引线;400、第二底电极;410、第五电极;420、第六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共用网板,包括:第一底玻璃110、至少一个第一底电极200、第二底玻璃120、至少一个第二底电极400、至少一个侧引线和至少一个上引线300;各第一底电极200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玻璃110上,各所述第二底电极400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120上;所述第一底玻璃110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120上;所述上引线300与所述第一底电极200连接,且所述上引线300与所述第二底电极400连接;所述侧引线与所述第一底电极200连接,且所述侧引线与所述第二底电极4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共用网板为底座,所述第一底电极200为4PAD底电极,即所述第一底电极200对应有四个电极连接位点,所述第二底电极400为2PAD底电极,即所述第二底电极400对应有两个电极连接位点,所述第一底电极200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玻璃110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二底电极400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120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底玻璃110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底玻璃120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一底玻璃110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一底玻璃110的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一底玻璃110的大小与所述第二底玻璃120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上引线300与所述第一底电极200的一电极连接,且所述上引线300与所述第二底电极400的一电极连接,所述上引线300与所述第一底电极200的一电极连接,配合所述侧引线与所述第二底电极400的另一电极及所述第一底电极200的另一电极连接,使得所述上引线300能够同时配合同一尺寸但PAD位数不同的石英晶片,例如2PAD的石英晶片和4PAD的石英晶片均能够安装在所述共用网板上。
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共用网板,由于各第一底电极200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玻璃110上,各所述第二底电极400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120上,且所述第一底玻璃110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120上,所述上引线300分别与所述第一底电极200及所述第二底电极400连接,即所述上引线300能够同时配合所述第二底电极400及所述第一底电极200的位置,所述侧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底电极200及所述第二底电极400连接,使得所述共用网板能够适配同一尺寸但PAD位数不一的石英晶片。
为了使得同一尺寸但PAD位数不一的石英晶片能够共用底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电极200包括第一电极210、第二电极220、第三电极230和第四电极240,所述上引线3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220连接,所述第二底电极400包括第五电极410和第六电极420,所述上引线300和所述第二电极220及所述第六电极420连接,配合所述侧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210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极410连接,使得所述共用网板的所述第一底电极200和所述第二底电极400能够共享所述上引线300,同一尺寸但PAD位数不一的石英晶片连接在所述共用网板上能够正常使用,即能够共用所述共用网板。
为了使得石英晶片能够更好地连接在所述共用网板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电极200的组数为3组,相应的,所述第二底电极400的组数为3组,这样,多组所述第一底电极200及多组所述第二底电极400,PAD位数为四的石英晶片能够有选择地连接在一组所述第一底电极200上,PAD位数为二的石英晶片能够有选择地与一组所述第一底电极200连接,从而与一组所述第二底电极400连通,石英晶片能够更好地连接在所述共用网板上。
为了使得所述上引线300能够更好地同时配合所述第二底电极400及所述第一底电极200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共用网板还包括:玻璃层,所述玻璃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玻璃110和所述第二底玻璃120之间,所述玻璃层将所述第一底玻璃110及所述第二底玻璃120分隔开,使得所述第二底电极400及所述第一底电极200间隔开,通过所述侧引线和所述上引线300设置在所述玻璃层上,所述上引线300能够更好地同时配合所述第二底电极400及所述第一底电极200的位置,所述上引线300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220及所述第六电极420连接,所述侧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210及所述第五电极410连接,这样,所述上引线300配合所述侧引线能够将所述第二底电极400及所述第一底电极200电性连接。
在所述侧引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210及所述第五电极410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侧引线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玻璃层的第一面上与所述第一电极210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玻璃层的第二面上与所述第五电极410连接,所述玻璃层的第一面与所述玻璃层的第二面为相背的两面。在所述侧引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210及所述第五电极410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玻璃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侧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210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五电极410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共用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玻璃、至少一个第一底电极、第二底玻璃、至少一个第二底电极、至少一个侧引线和至少一个上引线;
各第一底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玻璃上,各所述第二底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上;
所述第一底玻璃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玻璃上;
所述上引线与所述第一底电极连接,且所述上引线与所述第二底电极连接;
所述侧引线与所述第一底电极连接,且所述侧引线与所述第二底电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用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上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用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电极包括第五电极和第六电极,所述上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电极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用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电极的数量为3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共用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电极的数量为3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共用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玻璃层,所述玻璃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玻璃和所述第二底玻璃之间,所述侧引线和所述上引线设置在所述玻璃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共用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引线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玻璃层的第一面上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玻璃层的第二面上与所述第五电极连接,所述玻璃层的第一面与所述玻璃层的第二面相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共用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侧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侧引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五电极连接。
CN202023115901.5U 2020-12-22 2020-12-22 共用网板 Active CN213461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5901.5U CN213461696U (zh) 2020-12-22 2020-12-22 共用网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5901.5U CN213461696U (zh) 2020-12-22 2020-12-22 共用网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1696U true CN213461696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0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5901.5U Active CN213461696U (zh) 2020-12-22 2020-12-22 共用网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1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134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H057453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112506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a single-sided sensing pattern
CN103346749A (zh) 一种ltcc集成封装表面贴晶体振荡器
CN101740896A (zh) 高频电路模块
CN213461696U (zh) 共用网板
CN100555623C (zh) 具有改进的电源信号连接的集成电路封装
KR20070037332A (ko) 커패시터 및 이의 전자 기기
EP1324646A3 (en) Jumper chip component and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for
US20020142660A1 (en) Connector
TW554649B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printed board layers
JP3768075B2 (ja) 高周波集積回路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高周波回路
TW200417140A (en) Dielectric component array
US201403466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8424924U (zh) 电路板
CN212677474U (zh) 一种多功能电路板
CN218959183U (zh) 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装置
US6906910B1 (en) Structures for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conductor and capacitor in SMD packaging
CN219842680U (zh) 一种电容屏结构、触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8243967U (zh) 一种具有辅助定位板的电路板结构
CN212084147U (zh) 一种微型化pc/104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
CN215988713U (zh) 一种基板及其封装结构
CN214959782U (zh) 显示屏接口电路及包括其的可视对讲装置
CN213991287U (zh) 一种异形屏
CN211352617U (zh) 高集成度电路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