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7875U - 一种多功能vpx机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vpx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7875U
CN213457875U CN202022162165.2U CN202022162165U CN213457875U CN 213457875 U CN213457875 U CN 213457875U CN 202022162165 U CN202022162165 U CN 202022162165U CN 213457875 U CN213457875 U CN 213457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function
vpx
integrated circuit
back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21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鹏
房亮
徐秀波
黄炳
王超
赵志勇
王雪倩
李龙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s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621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7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7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7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VPX机箱,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所述功能板连接槽分别用于接入功能板卡,所述功能板卡包括电源板、主控板、数控板、存储板、RT板、交换板、预留板卡、和锂电池板,所述功能板卡分别通过背板实现信号互联。本案对外采用FC‑AE‑1553交换式组网方式组建高带宽、高可靠、低延时的冗余通信网络,同时可作为传统1553B总线RT节点与上位机BC进行控制通信;利用背板兼容原有数据通信接口同时,可以增加新型技术的功能板进行试验验证;由于背板采用多槽设计方式,可以兼容多种功能板,将原有单功能机箱合并为一种机箱,节省空间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VPX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VPX机箱。
背景技术
VPX总线是VITA(VME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VME国际贸易协会)组织于2007年在其VME总线基础上提出的新一代高速串行总线标准,VPX总线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信号处理领域。随着任务和应用环境的改变,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对运算处理速度、总线带宽、信号处理模式和工作环境等需求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根据信号处理规模以及VPX板卡功能、类型和数量,对VPX机箱结构的外形和尺寸的需求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VPX机箱结构的设计,多采用一体化机箱结构或者多面式拼装机箱结构,结构通用性差且不具备扩展能力,随着现在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逐渐替换原有技术,同时为了保证技术的稳定性需要逐步去验证,当产品的技术发生变化时需要验证技术稳定性、并重新定制VPX机箱,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兼容多种功能板,节省空间和成本的多功能VPX机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VPX机箱,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所述功能板连接槽分别用于接入功能板卡,所述功能板卡包括电源板、主控板、数控板、存储板、RT 板、交换板、预留板卡、和锂电池板,所述功能板卡分别通过背板实现信号互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VPX机箱,包括主体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两端的前面板、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封闭所述主体结构,所述背板固定在所述主体结构上之后由所述后面板封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VPX机箱,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屏蔽装置和/或散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VPX机箱,所述后面板上设有用于接入供电端和/或外部设备的航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VPX机箱,所述航插与后面板接合处设有导电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VPX机箱,所述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之间的连接线采用拓扑结构,和/或,所述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之间的连接线采用Full Mesh拓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VPX机箱,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多功能VPX机箱固定在外部设备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VPX机箱,每个所述功能板连接槽的形状、尺寸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VPX机箱,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能板连接槽之间的间距为2cm-2.2c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VPX机箱,所述背板、主体结构、前面板、后面板均采用铝锭铣削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VPX机箱对外采用FC-AE-1553 交换式组网方式组建高带宽、高可靠、低延时的冗余通信网络,同时可作为传统1553B总线RT节点与上位机BC进行控制通信;利用背板兼容原有数据通信接口同时,可以增加新型技术的功能板进行试验验证;由于背板采用多槽设计方式,可以兼容多种功能板,将原有单功能机箱合并为一种机箱,节省空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VPX机箱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前面板;2:主体结构;3:背板;4:后面板;5:固定支架;6:航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VPX机箱,包括:背板3,所述背板3上设有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所述功能板连接槽分别用于接入功能板卡,所述功能板卡包括电源板、主控板、数控板、存储板、RT板、交换板,预留板卡,和锂电池板,所述功能板卡分别通过背板3实现信号互联。
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优选为10个,此时,背板3从TOP层看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电源板、主控板、数控板、存储板、RT板、第一交换板,第二交换板,预留板卡,第二电源板和锂电池板,以上的第一电源板、主控板、数控板、存储板、RT板、第一交换板,第二交换板,预留板卡,第二电源板和锂电池板次序也可以随意变换,预留板卡可以为电源板等随机的一个功能板卡,根据实际需求选用,预留板卡为电源板时可以提供更多的电量。功能板卡之间分别通过背板3 实现信号互联,实质上是通过排布在背板3上的电线相互连接,实现信号传输互联,RT板为传统1553B总线RT节点,是按照1533协议标准开发出相应的总线接口模块。
主控板采用主控CPU模块,主控CPU计算模块主要负责对整个总控单机进行控制,配置要求如下:
a)主控板板卡选用Freescale PowerPC架构处理器,主频可达到 1.3GHz;
b)512MB DDR2接口,533MHz;
c)64MB Nor Flash,512MB Nand Flash;
d)支持VxWorks操作系统。
e)支持6路X4 PCIe,以及千兆以太网、SATA III、RS232和GPI 等众多外围接口;
f)板卡规格:3U导冷结构符合VITA48 REDI标准。
数控板为FC-AE-1553模块(NC),配置要求如下:
双端口FC-AE-1553节点实现FC-AE-1553的净荷数据的收发。
a)实现FC-AE-1553网络数据收发,具备2个冗余光纤通道;
b)光口速率为2.125Gbps,并可根据系统组网通信方式升级为 4.25Gbps;
c)设置调试接口,包括JTAG和复位按钮;
d)标准3U高度板卡,PCB尺寸为100mm×160mm。
RT板为MIL-STD-1553B模块,配置要求如下:
MIL-STD-1553节点卡支持1553B协议,支持RT模式,具体要求如下:
a)支持GJB289A协议,符合MIL-STD-1553B标准;
b)1个双冗余1553B通道,支持单功能(1RT);
c)支持VPX背板连接器信号出线;
d)支持PCIe总线,符合VPX标准,3U导冷结构。
交换板为FC-AE交换模块,配置要求如下:
a)10路光纤交换端口;
b)光口速率支持2.125Gbps和4.25Gbps;符合3U VPX标准
2.5存储模块
存储板为存储模块,具体要求如下:
a)存储空间1TB;
b)符合3U VPX标准;
电源板负责给主控板、RT板、交换板等提供电源。其具体要求如下:
a)系统的输入电源为28V直流供电,电压波动范围为±10%;
b)遵从VITA62-2012标准;
c)满足主控板、RT板、交换板等供电需求;
d)电源供电能力具有可扩展能力,支持更大功率的负载。
本案实施例的多功能VPX通信机箱对外采用FC-AE-1553交换式组网方式组建高带宽、高可靠、低延时的冗余通信网络,同时可作为传统1553B总线RT节点与上位机BC进行控制通信。
进一步的,多功能VPX机箱还包括主体结构2,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2两端的前面板1、后面板4,所述前面板1封闭所述主体结构2,所述背板3固定在所述主体结构2上之后由所述后面板4 封闭。前面板1、后面板4和主体结构2构成交换机整个结构框架,主体结构2主要用于背板3的固定。前面板1、背板3、后面板4和主体结构2之间的连接分别采用螺栓、螺钉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所述主体结构2上设有屏蔽装置、散热装置,除了固定背板3,主体结构2上设有屏蔽装置可以实现背板3信号的屏蔽,散热装置可以包含散热翅片,有效对背板3散热。
所述后面板4上设有用于接入供电端和/或外部设备的航插6。在供电和通信接口上,通过固定在后面板4的航插6实现供电和对外通信接口。外部设备通过FC-AE-1553或1553B协议发送数据到VPX 机箱的航插6口上,航插6数量为多个。VPX通信机箱上的背板3上的主控板会实现数据的转发功能,将数据传输到机箱航插6对应的接口上,实现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航插6,也就是航空插头是连接器的一种,航空插头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所述航插6与后面板4接合处设有导电密封圈,导电密封圈进一步确保整机内部密闭,可满足三防要求。
背板3上实现主控板、RT板、数控板、存储板和交换板的信号互联,各个板卡信号都需要通过背板3进行传输,所以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之间的连接线采用拓扑结构,进一步的,设计底板时应遵循底板走线尽量保证路径最短,不绕线,少交叉原则,因而,所述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之间的连接线选用Full Mesh拓扑结构。
还包括固定支架5,所述固定支架5用于将所述多功能VPX机箱固定在外部设备上。固定支架5起到固定整个多功能VPX机箱在外部设备上的作用,固定支架5上具有固定孔,通过螺栓等穿过固定孔和外部设备固定连接,由此可以将机箱整体固定在外部设备上,外部设备可以是一些固定支架5或者其他多功能VPX机箱的使用场合的一些实物。VPX通信机箱通过固定支架5保证设备处于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中。
每个所述功能板连接槽的形状、尺寸相同,这样相同的连接槽设计,结合拓扑结构,可以保证不同的功能板卡可以插接入任一个连接槽中,统一标准,不用区分,操作方便。
以下是对各个接口的要求:
与主控板接口
a)2路RS422接口;
b)4路的GPIO接口(预留);
c)IPMC提供的2路I2C接口;
d)2路千兆网接口;
e)2路PCIe X4接口与NC板和RT板通信;
f)2路SATAIII接口与存储板通信;
g)满足FULL MESH拓扑与机箱内部板卡通信;
与RT板接口
a)JTAG调试接口;
b)1路PCIe X4接口与主控板通信;
c)1553B接口与上位机通信;
d)满足FULL MESH拓扑与机箱内部板卡通信;
与NC板接口
a)JTAG调试接口;
b)1路PCIe X4接口与主控板通信;
c)2路GTX X4信号与2块交换板通信;
d)IPMC提供的2路I2C接口;
e)满足FULL MESH拓扑与机箱内部板卡通信;
与电源板接口
a)12V/5V/3.3V电源输出,3.3V_AUX输出;
b)28V电源输入;
3.1.2.5与存储板接口
a)JTAG调试接口;
b)IPMC提供的2路I2C接口;
c)2路SATAIII接口与存储板通信;
d)满足FULL MESH拓扑与机箱内部板卡通信;
与交换板接口
a)JTAG调试接口;
b)IPMC提供的1路I2C接口;
c)1路GTX X4接口与NC板通信;
d)1路MT光纤接口对外引出12路光纤航插;
e)满足FULL MESH拓扑与机箱内部板卡通信;
与预留板接口
a)JTAG调试接口;
b)IPMC提供的1路I2C接口;
c)满足FULL MESH拓扑与机箱内部板卡通信。
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能板连接槽之间的间距为2cm-2.2cm,间距大小适中,既能满足背板3散热,也方便背板3上的排线和功能板卡的装卸。
所述背板3、主体结构2、前面板1、后面板4均采用铝锭铣削成型,通信机箱结构使用一体式铝锭铣削成型,强度好重量轻,且屏蔽性能更好。
本案实施例的多功能VPX通信机箱具有以下优点:
利用率高:随着现在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逐渐替换原有技术,同时为了保证技术的稳定性需要逐步去验证,多功能VPX背板3兼容原有数据通信接口同时可以增加新型技术的功能板进行试验验证;由于背板3采用多槽设计方式,可以兼容多种功能板,将原有单功能机箱合并为一种机箱,节省空间和成本;
节省能源原材料:在不更改原有布线基础上采用相同的接口设计,节省了整个系统布线原材料。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 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所述功能板连接槽分别用于接入功能板卡,所述功能板卡包括电源板、主控板、数控板、存储板、RT板、交换板、预留板卡、和锂电池板,所述功能板卡分别通过背板实现信号互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两端的前面板、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封闭所述主体结构,所述背板固定在所述主体结构上之后由所述后面板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屏蔽装置和/或散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上设有用于接入供电端和/或外部设备的航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插与后面板接合处设有导电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之间的连接线采用拓扑结构,和/或,所述若干个功能板连接槽之间的连接线采用Full Mesh拓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多功能VPX机箱固定在外部设备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功能板连接槽的形状、尺寸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能板连接槽之间的间距为2cm-2.2c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VPX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主体结构、前面板、后面板均采用铝锭铣削成型。
CN202022162165.2U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多功能vpx机箱 Active CN213457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2165.2U CN213457875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多功能vpx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2165.2U CN213457875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多功能vpx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7875U true CN213457875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2165.2U Active CN213457875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多功能vpx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78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7569A (zh) * 2022-09-07 2022-10-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vpx设备的冷却工质流速调节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7569A (zh) * 2022-09-07 2022-10-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vpx设备的冷却工质流速调节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7365B (zh) 一种基于srio的无人指控系统数据交换系统
CN210627192U (zh) Vpx信号处理系统
US7315456B2 (en) Configurable IO subsystem
CN102033581B (zh) 一种基于多核网络处理器的高可扩展性atca板
CN111367837B (zh) 可重构雷达信号处理硬件平台的数据接口板
CN108206791B (zh) 一种车载高可靠性加固以太网交换机
CN107066358A (zh) 星载电子设备背板
US20150254205A1 (en) Low Cost,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 Data Throughput Server Blade
CN213457875U (zh) 一种多功能vpx机箱
CN107818062A (zh) 一种兼容sas、sata和nvme硬盘的硬盘背板及其设计方法
CN107220195A (zh) 一种支持高密度NVMe存储的多路计算机系统架构
CN210428286U (zh) 一种模块化边缘服务器结构
CN211656673U (zh) 一种工控机
JP6042914B2 (ja) モジュラサーバーシステム、i/oモジュール及びスイッチング方法
CN213958045U (zh) 一种功能接口可扩展的SoC重构子母验证板
CN211149445U (zh) 一种高速数据处理平台
CN210627193U (zh) 一种高防护性高速数字处理模块
CN210183766U (zh) 一种一体式机柜
CN210015439U (zh) 用于显控设备的国产高集成度核心板
CN115639880A (zh) 服务器
CN115809210A (zh) 一种基于fpga的lvds高速数据交换机
CN211791850U (zh) 一种上架交换机
CN115037684A (zh) 一种卫星互联网有效载荷路由转发设备
EP2897325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19958163U (zh) 一种刀片服务器及服务器集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01, 7th Floor, Building 6, Courtyard 8, Kegu 1st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asson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 floor 2, xijiayua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ASSON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