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7619U - 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7619U
CN213457619U CN202022519323.5U CN202022519323U CN213457619U CN 213457619 U CN213457619 U CN 213457619U CN 202022519323 U CN202022519323 U CN 202022519323U CN 213457619 U CN213457619 U CN 213457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circuit board
chi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93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立
熊巍
唐金龙
薛源
顾兴
刘华斌
王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drone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drone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Prodrone Technology Co
Priority to CN2020225193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7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7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7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在壳体内部使用上下结构的形式,即在电路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布局设置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散热风扇,再通过前盖和后盖组装成型,节省整体外形尺寸,一方面通过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直接传导电路板前面和背面的芯片的热量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利用散热风扇将空腔内的热量吸到壳体外部,促进空腔内的空气循环,使芯片散热更加迅速和稳定,三种散热路径结合散热,能够对功率更高的芯片进行良好的散热,大大提升了散热效率,降低了大功率的芯片温度,使芯片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需求,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巧、安全稳定,易于生产、安装和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载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无人飞行器载荷包括相机等,相机模组一般主要由镜头、传感器、安装有图像处理等芯片的电路板组成,芯片易发热,而现有无人飞行器载荷常见的散热方式为设置散热片和风扇,难以实现高功率下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飞行器相机模组难以实现高功率下的散热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包括:
壳体,其内部具有空腔,壳体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前开口和后开口,空腔内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第一散热片、电路板、第二散热片、散热风扇,电路板上连接有芯片,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分别紧贴电路板上位于对应侧的芯片,第二散热片与壳体紧贴或与壳体一体成型;
前盖,其盖合连接在前开口上,用于安装镜头;
后盖,其盖合连接在后开口上且表面开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是,所述后盖上还开设有第一散热孔。
优选的是,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后盖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散热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通风孔的周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散热孔包括大孔和小孔,每个大孔周围围绕一圈小孔。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第二散热孔。
优选的是,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USB接口,所述壳体上对应USB接口开设有USB接口孔。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散热孔分布在所述USB接口孔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将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并接入电路。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散热片对称分布在所述散热风扇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其包括上述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部使用上下结构的形式,在电路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布局设置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散热风扇,再通过前盖和后盖组装成型,节省整体外形尺寸,一方面通过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直接传导电路板前面和背面的芯片的热量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利用散热风扇将空腔内的热量吸到壳体外部,促进空腔内的空气循环,使芯片散热更加迅速和稳定,三种散热路径结合散热,能够对功率更高的芯片进行良好的散热,大大提升了散热效率,降低了大功率的芯片温度,使芯片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需求,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巧、安全稳定,易于生产、安装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云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第一散热片,3、电路板,4、第二散热片,5、散热风扇,6、前盖,7、镜头,8、后盖,9、通风孔,10、第一散热孔,11、大孔,12、小孔,13、第二散热孔,14、USB接口孔,15、安装孔,101、无人机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包括:
壳体1,其内部具有空腔,壳体1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前开口和后开口,空腔内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第一散热片2、电路板3、第二散热片4、散热风扇5,电路板3上连接有芯片,第一散热片2、第二散热片4分别紧贴电路板3上位于对应侧的芯片,第二散热片与壳体1紧贴或与壳体1一体成型;
前盖6,其盖合连接在前开口上,用于安装镜头7;
后盖8,其盖合连接在后开口上且表面开设有通风孔9。
组装时,先在前盖6上安装镜头7,第二散热片2为独立结构时,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之中从前至后依次安装固定第一散热片2、电路板3、第二散热片4、散热风扇5,固定方式可通过螺栓固定或在壳体1内壁、散热风扇5上设置卡扣结构进行固定,第一散热片2紧贴电路板3前面即朝向镜头7的一面上所安装的芯片的外表面,第二散热片4紧贴电路板3后面上即朝向散热风扇5的一面上所安装的芯片的外表面,若芯片安装有多个,则尽量使第一散热片2、第二散热片4分别与对应侧的所有芯片紧贴,将镜头7、电路板3、散热风扇5接入电路后,装上后盖8,完成组装;第二散热片2为与壳体1一体成型的结构时,则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之中先将第一散热片2、电路板3依次安装固定在第二散热片4的前侧并使电路板3紧贴第二散热片4,再在第二散热片4的后侧安装散热风扇5直至完成组装。
使用时,将镜头7、电路板3、散热风扇5所接入的电路接通电源,电路板3上的芯片开始工作并发热,本实用新型的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通过三种路径对发热的芯片进行散热,第一种路径是通过第一散热片2将电路板3上位于前面的芯片的热量迅速分散导走,第二种路径是通过第二散热片4将电路板3上位于后面的芯片的热量导到壳体1散热,第三种路径是通过散热风扇5将电路板3上位于后面的芯片的热量及空腔内部空间中的热量吸到壳体1外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后盖8上还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0;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9位于所述后盖8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散热孔10均匀分布在所述通风孔9的周围;所述第一散热孔10包括大孔11和小孔12,每个大孔11周围围绕一圈小孔12。
通过在后盖8上另开设第一散热孔10,加大散热风扇5与壳体1外部的空气交换面积,提高散热风扇5的散热效果。
并且,将通风孔9设置在后盖8的中心位置,尽量使通风孔9正对散热风扇5,再将第一散热孔10均布在通风孔9的周围,提高散热风扇5与壳体1外部空气交换的效率,进一步的,将第一散热孔10设置为大孔11及小孔12的方式,不会造成开孔过大而使壳体1内部结构受到过多外部环境的影响,保证结构强度,还能更好的帮助散热风扇5散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2、图4所示,所述壳体1上还开设有第二散热孔13,所述电路板3上设置有USB接口,所述壳体1上对应USB接口开设有USB接口孔14,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孔13分布在所述USB接口孔14的两侧。
通过在壳体1上开设第二散热孔13,一方面帮助壳体1内部的空间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在散热风扇5的作用下,部分外界的空气从第二散热孔13被吸入壳体1内,平衡壳体1内部热量后再通过散热风扇5排出至空腔外,促进壳体1内部空气流动及循环。
进一步的,通过USB接口孔14便于外部移动设备如U盘与电路板3上的芯片电连接,在USB接口孔14外接设备进行数据读取和存储的过程中也会发热,由此将第二散热孔13设置在USB接口孔14周围,便于散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上还开设有安装孔15,用于将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并接入电路;
所述第二散热片4对称分布在所述散热风扇5的两侧。
通过设置安装孔15便于将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插接安装到外部设备如无人机云台101上,通过安装孔15接入外部设备如无人机的电路,有利于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内部布局设计,节省整体外形尺寸。进一步的,通过将第二散热片对称分布在所述散热风扇的两侧,使空腔内的热量更均匀地被散热风扇吸出壳体外,提高散热质量和散热效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实施例1至4之一所述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的无人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部使用上下结构的形式,在电路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布局设置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散热风扇,再通过前盖和后盖组装成型,节省整体外形尺寸,一方面通过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直接传导电路板前面和背面的芯片的热量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利用散热风扇将空腔内的热量吸到壳体外部,促进空腔内的空气循环,使芯片散热更加迅速和稳定,三种散热路径结合散热,能够对功率更高的芯片进行良好的散热,大大提升了散热效率,降低了大功率的芯片温度,使芯片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需求,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巧、安全稳定,易于生产、安装和维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1-5中的技术特征可进行任意组合,且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附图。

Claims (10)

1.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部具有空腔,壳体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前开口和后开口,空腔内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第一散热片、电路板、第二散热片、散热风扇,电路板上连接有芯片,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分别紧贴电路板上位于对应侧的芯片,第二散热片与壳体紧贴或与壳体一体成型;
前盖,其盖合连接在前开口上,用于安装镜头;
后盖,其盖合连接在后开口上且表面开设有通风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还开设有第一散热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后盖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散热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通风孔的周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包括大孔和小孔,每个大孔周围围绕一圈小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第二散热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USB接口,所述壳体上对应USB接口开设有USB接口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孔分布在所述USB接口孔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将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并接入电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对称分布在所述散热风扇的两侧。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
CN202022519323.5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 Active CN213457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9323.5U CN213457619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9323.5U CN213457619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7619U true CN213457619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9323.5U Active CN213457619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7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2711B2 (en) Fan mounting arrangement in a power supply
KR101156903B1 (ko) 전력변환모듈의 방열장치
CN210986748U (zh) 一种多媒体主机及车辆
CN113394481A (zh) 一种电池散热器及电池包
CN111114815A (zh) 一种无人机基站
CN213457619U (zh) 一种小型载荷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
CN210555610U (zh) 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
CN204807895U (zh) 摄像机
CN207069661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5819287U (zh) 一种风冷式电磁屏蔽电源
CN211128732U (zh) 无人机及其壳体
CN209000539U (zh) 一种固态硬盘
CN211352911U (zh) 测绘装置及控制系统
CN211429851U (zh)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WO2021056194A1 (zh) 无人机
CN212163180U (zh) 逆变器
CN211239923U (zh) 摄像装置及无人驾驶设备
CN212966067U (zh) 一种散热器外置的机箱电源
CN219938816U (zh) 换热翅片均匀分布式散热器
CN217241201U (zh) 储能电源
CN216795554U (zh) 散热壳体、控制装置以及无人机
CN216133925U (zh) 无人机电池外壳
CN218450686U (zh) 一种导热型双面电路板
CN212211206U (zh) 图像传输机壳体和图像传输系统
CN221127475U (zh) 扬声器支架及扬声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Pu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6, building 1, yongxinhui, No. 4078, Dongbi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4

Patentee before: PRODRONE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