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6399U - 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6399U
CN213456399U CN202022165312.1U CN202022165312U CN213456399U CN 213456399 U CN213456399 U CN 213456399U CN 202022165312 U CN202022165312 U CN 202022165312U CN 213456399 U CN213456399 U CN 213456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liding
positioning
auxiliary positioning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53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吴继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
Priority to CN2020221653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6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6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6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拉伸工位,用于安置待夹持工件;夹持结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多个夹持件,多个所述夹持件分设于所述拉伸工位的四周、且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所述拉伸工位的活动行程,以将所述待夹持工件定位于所述拉伸工位;定位组件,与所述夹持结构上下错位设置,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定位件,以及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定位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活动定位所述待夹持工件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人工夹持待拉伸试样流程复杂、且试样居中夹持效果差,影响拉伸试验结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伸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拉伸试验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拉伸试样(包括机加工、试样表面打点、试样尺寸测量)、调整试验机(包括设置试验参数)、夹持拉伸试样、试验、取出拉伸试样、测量拉伸试样断后标距。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最终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的通常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拉伸试样的机加工质量(尤其是夹持端与平行长度之间是否有过度弧连接及过度弧半径尺寸);第二是拉伸试样位置是否居中(摆正)。目前针对拉伸试样居中夹持的常见方法为目视,但利用直接目视对中的方法存在以下主要缺陷:1、拉伸试样上端与下端同时居中夹持较为困难,尤其是薄板状拉伸试样,大多数都是依靠人为经验,但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导致拉伸试样居中程度不一;2、由于试验机夹持处自有活动空间较小,导致拉伸试样居中夹持所耗时间较长;3、拉伸试样居中夹持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多人帮忙,导致所耗人力较多;然而拉伸试样若没有居中夹持,通常会导致最终测试的强度度指标偏低,进而会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误判,最终可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人工夹持待拉伸试样流程复杂、且试样居中夹持效果差,影响拉伸试验结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拉伸工位,用于安置待夹持工件;
夹持结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多个夹持件,多个所述夹持件分设于所述拉伸工位的四周、且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所述拉伸工位的活动行程,以将所述待夹持工件定位于所述拉伸工位;以及,
定位组件,与所述夹持结构上下错位设置,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定位件,以及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以及所述第二定位件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所述拉伸工位的活动行程,用于活动定位所述待夹持工件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有两个沿纵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挡板,以及沿横向延伸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两个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且具有沿纵向往复运动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且具有沿横向往复运动的活动行程。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挡板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两端均对应设有第一滑块,各所述第一滑块对应滑动连接于各所述第一滑槽;
各所述第二挡板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两端均对应设有第二滑块,各所述第二滑块对应滑动连接于各所述第二滑槽。
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两端均设有沿向下延伸的第一挡块,各所述第一滑块对应设于各所述第一挡块内侧;
每个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两端均设有沿向下延伸的第二挡块,各所述第二滑块对应设于各所述第二挡块内侧。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壁设有沿所述第一滑槽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标尺,所述第一标尺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下方;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壁设有沿所述第二滑槽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标尺,所述第二标尺位于所述第二滑槽下方。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挡块以及各所述第二挡块的下端均呈渐缩设置以形成尖角,用以分别指示所述第一标尺以及所述第二标尺的刻度。
可选地,多个所述夹持件包括对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上的两个第一夹持件,以及对应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上的两个第二夹持件,各所述第一夹持件与各所述第二夹持件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所述拉伸工位的活动行程。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挡板上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活动穿设于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各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螺母;
各所述第二挡板上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各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活动穿设于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二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各所述第二螺栓的第二螺母。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螺栓的长度均小于各所述第二螺栓的长度。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螺栓以及各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均涂设有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包括:安装座、夹持结构以及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拉伸工位,用于安置待夹持工件;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多个夹持件分设于所述拉伸工位的四周、且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所述拉伸工位的活动行程,以将所述待夹持工件定位于所述拉伸工位;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定位件以及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定位件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所述拉伸工位的活动行程,通过第一定位件以及第二定位件活动定位所述待夹持工件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位置,再通过调整多个所述夹持件,以将所述待夹持工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的中间位置,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人工夹持待夹持工件步骤复杂,且夹持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一实施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中所述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的侧视图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图1中所述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的正视图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图1中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正视图结构示意简图;
图5为图1中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正视图结构示意简图;
图6为图1中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侧视图结构示意简图;
图7为图1中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俯视图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211 第一夹持件
100 安装座 212 第二夹持件
110 拉伸工位 213 第一螺栓
120 第一挡板 214 第一螺母
121 第一滑槽 215 第二螺栓
122 第一标尺 216 第二螺母
123 第一安装孔 300 定位组件
130 第二挡板 310 第一定位件
131 第二滑槽 311 第一滑块
132 第二标尺 312 第一挡块
133 第二安装孔 320 第二定位件
200 夹持结构 321 第二滑块
210 夹持件 322 第二挡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拉伸试验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拉伸试样(包括机加工、试样表面打点、试样尺寸测量)、调整试验机(包括设置试验参数)、夹持拉伸试样、试验、取出拉伸试样、测量拉伸试样断后标距。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最终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的通常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拉伸试样的机加工质量(尤其是夹持端与平行长度之间是否有过度弧连接及过度弧半径尺寸);第二是拉伸试样位置是否居中(摆正)。目前针对拉伸试样居中夹持的常见方法为目视,但利用直接目视对中的方法存在以下主要缺陷:1、拉伸试样上端与下端同时居中夹持较为困难,尤其是薄板状拉伸试样,大多数都是依靠人为经验,但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导致拉伸试样居中程度不一;2、由于试验机夹持处自有活动空间较小,导致拉伸试样居中夹持所耗时间较长;3、拉伸试样居中夹持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多人帮忙,导致所耗人力较多;然而拉伸试样若没有居中夹持,通常会导致最终测试的强度度指标偏低,进而会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误判,最终可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1000,包括:安装座100、夹持结构200以及定位组件300。在本说明书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1000一实施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图1中所述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1000的侧视图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图1中所述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1000的正视图结构示意简图;图4为图1中所述第一定位件310的正视图结构示意简图;图5为图1中所述第二定位件320的正视图结构示意简图;图6为图1中所述第一定位件310的侧视图结构示意简图;图7为图1中所述第一定位件310的俯视图结构示意简图。
请参阅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1000,包括:安装座100、夹持结构200以及定位组件300。其中安装座100上形成有拉伸工位110,用于安置待夹持工件;夹持结构200,包括活动设于安装座100上的多个夹持件210,多个夹持件210分设于拉伸工位110的四周、且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拉伸工位110的活动行程,以将待夹持工件定位于拉伸工位110;定位组件300,与夹持结构200上下错位设置,包括滑动设于安装座100上、且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定位件310,以及滑动设于安装座100上、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定位件320,第一定位件310以及第二定位件320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拉伸工位110的活动行程,用于活动定位待夹持工件在安装座100上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当待夹持工件置于安装座100中心时,利用多个夹持件210将待夹持工件的一端初步固定住,通过移动第一定位件310以及第二定位件320定位待夹持工件在安装座100上的位置,再多次调整夹持件210的位置,即可将待夹持工件的一端精确固定在安装座100中心位置。再将该夹具置于拉伸试验机下端夹头上方位置,收紧试验机下夹持端夹头,使试验机下夹持端夹头上方与安装座100底部紧密牢固接触,此时移动拉伸试验机上夹持端,并收紧上夹持端夹头,将待夹持工件上端夹持,然后撤走夹具,继续移动试验机上夹持端,并利用拉伸试验机下夹持端夹头夹持住待夹持工件下端,即可将拉伸试样居中定位。
具体地,安底座设为正四棱台形状,安装座100的上表面为长方形。安装座100上分别设有两个沿纵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挡板120,以及沿横向延伸且分别设于两个第一挡板120之间的两个第二挡板130。安装座100上端面的两条短边分别连接两个第二挡板130、且第二挡板130的长度均小于安装座100上端面的宽度,安装座100上端面另外两条长边分别连接两个第一挡板120,第一挡板120的长度与两个第二挡板130的宽度之和等于安装座100上端面长度。第一定位件310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挡板130,且具有沿纵向往复运动的活动行程,第二定位件320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挡板120,且具有沿横向往复运动的活动行程,用以配合定位待夹持工件在安装座100上端面的具体位置。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挡板120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一滑槽121,第一定位件310的两端均对应设有第一滑块311,各第一滑块311对应滑动连接于各第一滑槽121,以使得第一定位件310对应滑动跨设于两个第一挡板120之间;相对应的,各第二挡板130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二滑槽131,第二定位件320的两端均对应设有第二滑块321,各第二滑块321对应滑动连接于各第二滑槽131。
为了保证第一定位件310以及第二定位件320在滑动时的稳定性。每个第一定位件310的两端均设有沿向下延伸的第一挡块312,各第一滑块311对应设于各第一挡块312内侧;每个第二定位件320的两端均设有沿向下延伸的第二挡块322,各第二滑块321对应设于各第二挡块322内侧。各第一挡块312与各第二挡块322分别与各第一挡板120以及各第二挡板130的外侧相抵。保证了滑块滑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滑块从滑槽中脱落。
如前所述,第一定位件310以及第二定位件320可以滑动定位待夹持工件在安装座100上表面的具体位置。具体地,至少一个第一挡板120的外侧壁设有沿第一滑槽121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标尺122,第一标尺122位于第一滑槽121下方;至少一个第二挡板130的外侧壁设有沿第二滑槽131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标尺132,第二标尺132位于第二滑槽131下方。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上,各第一挡板120上均对应设有第一标尺122,各第二挡板130上对应设有第二标尺132,通过移动第一定位件310以及第二定位件320,可以对照第一标尺122以及第二标尺132上的刻度对应定位待夹持工件的位置,以将待夹持工件定位于安装座100上端面的中心位置。为了使得刻度的指示更加清晰精准,各第一挡块312以及各第二挡块322的下端均呈渐缩设置以形成尖角,用以分别指示第一标尺122以及第二标尺132的刻度。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第一挡板120以及第二挡板130上对应刻设刻度,使得该刻度设置于滑槽的下方,也可以达到对待夹持工件标记定位的作用。
具体地,多个夹持件210包括对应设于两个第一挡板120上的两个第一夹持件211,以及对应设于两个第二挡板130上的两个第二夹持件212,各第一夹持件211与各第二夹持件212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拉伸工位110的活动行程。四个夹持件210从四周对待夹持工件进行夹持定位,保证夹持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各第一挡板120上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23,各第一夹持件211包括活动穿设于各第一安装孔123的第一螺栓213、以及螺纹连接于各第一螺栓213的第一螺母214;对应的,各第二挡板130上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33,各第二夹持件212包括活动穿设于各第二安装孔133的第二螺栓215、以及螺纹连接于各第二螺栓215的第二螺母216。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安装座100的上端面设置为长方形,各第一螺栓213的长度均小于各第二螺栓215的长度,在进行待夹持工件的定位时,通过移动第一定位件310以及第二定位件320,对照第一标尺122以及第二标尺132上的刻度,再多次拧动各第一螺栓213以及各第二螺栓215,即可将待夹持工件一端精确固定在夹具中心位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夹具的使用寿命,各夹持件210均设为马氏体不锈钢材质;安装座100设为耐磨钢材质;第一标尺122以及第二标尺132设为量具钢材质,且各第一螺栓213以及各第二螺栓215的端部均涂设有2mm的环氧树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拉伸工位,用于安置待夹持工件;
夹持结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多个夹持件,多个所述夹持件分设于所述拉伸工位的四周、且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所述拉伸工位的活动行程,以将所述待夹持工件定位于所述拉伸工位;以及,
定位组件,与所述夹持结构上下错位设置,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定位件,以及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以及所述第二定位件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所述拉伸工位的活动行程,用于活动定位所述待夹持工件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有两个沿纵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挡板,以及沿横向延伸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两个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且具有沿纵向往复运动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且具有沿横向往复运动的活动行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挡板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两端均对应设有第一滑块,各所述第一滑块对应滑动连接于各所述第一滑槽;
各所述第二挡板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两端均对应设有第二滑块,各所述第二滑块对应滑动连接于各所述第二滑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两端均设有沿向下延伸的第一挡块,各所述第一滑块对应设于各所述第一挡块内侧;
每个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两端均设有沿向下延伸的第二挡块,各所述第二滑块对应设于各所述第二挡块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壁设有沿所述第一滑槽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标尺,所述第一标尺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下方;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壁设有沿所述第二滑槽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二标尺,所述第二标尺位于所述第二滑槽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挡块以及各所述第二挡块的下端均呈渐缩设置以形成尖角,用以分别指示所述第一标尺以及所述第二标尺的刻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持件包括对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上的两个第一夹持件,以及对应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上的两个第二夹持件,各所述第一夹持件与各所述第二夹持件均具有靠近以及远离所述拉伸工位的活动行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挡板上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活动穿设于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各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螺母;
各所述第二挡板上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各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活动穿设于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二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各所述第二螺栓的第二螺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螺栓的长度均小于各所述第二螺栓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螺栓以及各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均涂设有环氧树脂。
CN202022165312.1U 2020-09-27 2020-09-27 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Active CN213456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5312.1U CN213456399U (zh) 2020-09-27 2020-09-27 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5312.1U CN213456399U (zh) 2020-09-27 2020-09-27 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6399U true CN213456399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2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5312.1U Active CN213456399U (zh) 2020-09-27 2020-09-27 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63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3383A (zh) * 2024-02-16 2024-03-1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超薄板预装式拉伸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3383A (zh) * 2024-02-16 2024-03-1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超薄板预装式拉伸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723383B (zh) * 2024-02-16 2024-05-0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超薄板预装式拉伸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75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sidual stresses in a component
CN213456399U (zh) 拉伸试验用辅助定位夹具
CN108592851B (zh) 一种工件对称度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CN205352836U (zh) 一种形状不规则试样维氏硬度测试用万向夹具
CN210189148U (zh) 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机的零件加工固定装置
CN107870124A (zh) 用于复合材料板材压缩性能试验的夹具
CN209763968U (zh) 一种汽车转向柱下护罩的检具
CN215747923U (zh) 一种数控异形零件孔定位装置
CN210198317U (zh) 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激光测量装置
CN201993274U (zh) 一种试样夹具
CN213515457U (zh) 一种测量带材垂直翘曲度的工装
CN210322904U (zh) 一种用于超声检测的探头夹持装置
CN210400334U (zh) 一种三坐标检具
CN208223950U (zh) 一种能减小测量误差的时效冲击试样预变形拉伸辅助夹具
CN207586019U (zh)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板材压缩性能试验的夹具
CN211235163U (zh) 一种用于岩石切割机的样品夹具
CN202147153U (zh) 一种拉伸试样加工工装夹具
CN209927598U (zh) 一种金属薄板m(t)试件裂纹扩展速率测试夹具
CN206185719U (zh) 一种三坐标测量组合工装夹具
CN218002406U (zh) 一种气门测量平台
CN215262814U (zh) 一种辅助测量重轨断后伸长率的工具
CN205156814U (zh) 一种测量钢筋直径的工具
CN205200742U (zh) 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放电位置检测实验专用夹具
CN214110028U (zh) 一种缸孔珩磨调试工装
CN213136414U (zh) 一种可调式大开口虎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7

Address after: 518005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1085, south of chaguang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Address before: 518001 special inspection building, 1032 Honggang Road, Qingshuihe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