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8494U - 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8494U
CN213448494U CN202021090734.0U CN202021090734U CN213448494U CN 213448494 U CN213448494 U CN 213448494U CN 202021090734 U CN202021090734 U CN 202021090734U CN 213448494 U CN213448494 U CN 213448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s
row
double
row piles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07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发玲
龙晓东
郭运
冉锦绣
李子优
张鹏
王天琦
赵昀
程莹
吴彪
蒋善超
张婵娟
郑珠光
张亮
王晓毅
刘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07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8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8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8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该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单排桩、双排桩、内支撑、立柱、格构柱、结构底板和主楼;单排桩上设钢筋混凝土冠梁和腰梁;双排桩包括前桩和后桩,前桩与后桩上设钢筋混凝土冠梁,并通过横梁连接。内支撑通过冠梁和腰梁与单排桩及前桩连接。待基坑开挖完成后,先施工主楼的结构底板,当结构底板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双排桩上的内支撑,保留单排桩上的内支撑,施工主楼,达到主楼先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双排桩悬臂支护不能满足安全需要和单排桩主楼不能提前拆撑的问题,加快了主楼的施工进度,提高了整个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节省了工程造价。

Description

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深基坑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高楼林立的同时,城市地下空间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出现在快速发展的城镇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合理选择决定了深基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于深度较大的基坑常采用单排桩+内支撑组合的支护方式,此种支护方式能有效的保证基坑的安全。但是由于此种支护方式需要利用地下结构的楼板梁进行拆换撑,因此对需要主楼先行建设,地下结构后建的项目,若内支撑不能完全避开主楼的地下结构,那么将无法实现主楼的先行建设。
为解决深基坑中主楼先行的问题,可采用双排桩替换单排桩+内支撑的组合支护,解决内支撑对主楼的影响。但是双排桩的理论支护深度不宜超过12m,对于稍大于12m的深基坑,双排桩悬臂支护在安全性上可能会不满足要求,这将会延缓主楼的建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将双排桩悬臂支护改为双排桩+内支撑的组合支护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可以保证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保证主楼先行建设,节省工期和造价。该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单排桩、双排桩、冠梁、腰梁、立柱桩、格构柱、内支撑和结构底板;
双排桩包括前桩和后桩;
内支撑包括第一道内支撑和第二道内支撑;
单排桩和双排桩均沿基坑边竖直布置,且单排桩和双排桩顶端均浇筑有冠梁;单排桩和前桩均通过各自顶端浇筑的冠梁连接水平布置的第一道内支撑;单排桩上连接有腰梁,单排桩通过腰梁连接水平布置的第二道内支撑;第一道内支撑连接竖直布置的格构柱,格构柱插入立柱桩内;结构底板位于第二道内支撑下方;与单排桩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上的格构柱穿过第二道内支撑和结构底板,与前桩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上的格构柱穿过结构底板,立柱桩位于结构底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冠梁和腰梁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道内支撑与第二道内支撑间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横梁,前桩与后桩顶端各自浇筑的冠梁通过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底板浇筑完成且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时,拆除与所述前桩相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
进一步地,还包括主楼,拆除第一道内支撑后,施工主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双排桩+内支撑的组合支护方式解决了双排桩悬臂支护不能满足安全需要的问题,结合单排桩+内支撑的组合支护,保证了整个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2.在主楼区域的结构底板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拆除双排桩前桩上的第一道内支撑,避开了内支撑对主楼地下结构施工的影响,可使主楼先行施工,节省了工期;
3.双排桩的内支撑道数比单排桩的内支撑道数少,节省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排桩+内支撑组合支护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排桩+内支撑组合支护剖面图。
各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所示:
单排桩1、双排桩2、前桩2-1、后桩2-2、冠梁3、腰梁4、横梁5、立柱桩6、格构柱7、内支撑8、第一道内支撑8-1、第二道内支8-2、结构底板9和主楼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请参考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排桩+内支撑组合支护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排桩+内支撑组合支护剖面图,所述单排桩1与内支撑8组成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部分,所述双排桩2与第一道内支撑8-1组成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另一部分。该深基坑支护结构具体包括:单排桩1、双排桩2、冠梁3、腰梁4、横梁5、立柱桩6、格构柱7、内支撑8、结构底板9和主楼10;
双排桩2包括前桩2-1和后桩2-2;
内支撑8包括第一道内支撑8-1和第二道内支撑8-2;
单排桩1和双排桩2均沿基坑边竖直布置,且单排桩1和双排桩2顶端均浇筑有冠梁3,在前桩2-1与后桩2-2顶端浇筑的冠梁3通过横梁5连接,单排桩1和前桩2-1均通过各自顶端浇筑的冠梁3连接水平布置的第一道内支撑8-1,单排桩1侧面连接有腰梁4,单排桩1通过腰梁4连接水平布置的第二道内支撑8-2,第一道内支撑8-1连接竖直布置的格构柱7,格构柱7插入立柱桩6内一定长度;结构底板9位于第二道内支撑8-2下方,与单排桩1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8-1上的格构柱7穿过第二道内支撑8-2和结构底板9,与前桩2-1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8-1上的格构柱7穿过结构底板9,立柱桩6位于结构底板9下方。所述结构底板9浇筑完成且达到工程设计强度的要求时,拆除与所述前桩2-1相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8-1,此时施工主楼10。
所述冠梁3和腰梁4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第一道内支撑8-1与第二道内支撑8-2间隔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上述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施步骤如下:
S1:场地整平,测量放线,沿单排桩1和双排桩2,在基坑内施工立柱柱6和格构柱7,格构柱7需进入立柱桩6一定深度;
S2:浇筑钢筋混凝土冠梁3、横梁5和第一道内支撑8-1,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至第二道内支撑8-2标高处施工腰梁4及第二道内支撑8-2;
S3:待第二道内支撑8-2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土层至结构底板9的垫层底;
S4:先行浇筑完成主楼10区域内的结构底板9;
S5:待结构底板9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拆除与双排桩前桩2-1相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8-1,施工主楼10。
当开挖至结构底板9的垫层底时,先将主楼10的结构底板9浇筑完成,待结构底板9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时,拆除影响主楼10施工的双排桩2的前桩2-1上的内支撑,也就是拆除第一道内支撑8-1,此时双排桩2形成悬臂结构。由于结构底板9已浇筑完成,双排桩2的悬臂高度减小,同时结构底板9也会提供一定的支反力,此时双排桩2的悬臂结构的安全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双排桩悬臂支护不能满足安全需要和单排桩主楼不能提前拆撑的问题,加快了主楼的施工进度,提高了整个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节省了工程造价。具体效果如下:
1.双排桩+内支撑的组合支护方式解决了双排桩悬臂支护不能满足安全需要的问题,结合单排桩+内支撑的组合支护,保证了整个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2.在主楼区域的结构底板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拆除双排桩前桩上的第一道内支撑,避开了内支撑对主楼地下结构施工的影响,可使主楼先行施工,节省了工期;
3.双排桩的内支撑道数比单排桩的内支撑道数少,节省了工程造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单排桩(1)、双排桩(2)、冠梁(3)、腰梁(4)、立柱桩(6)、格构柱(7)、内支撑(8)和结构底板(9);
双排桩(2)包括前桩(2-1)和后桩(2-2);
内支撑(8)包括第一道内支撑(8-1)和第二道内支撑(8-2);
单排桩(1)和双排桩(2)均沿基坑边竖直布置,且单排桩(1)和双排桩(2)顶端均浇筑有冠梁(3);单排桩(1)和前桩(2-1)均通过各自顶端浇筑的冠梁(3)连接水平布置的第一道内支撑(8-1);单排桩(1)上连接有腰梁(4),单排桩(1)通过腰梁(4)连接水平布置的第二道内支撑(8-2);第一道内支撑(8-1)连接竖直布置的格构柱(7),格构柱(7)插入立柱桩(6)内;结构底板(9)位于第二道内支撑(8-2)下方;与单排桩(1)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8-1)上的格构柱(7)穿过第二道内支撑(8-2)和结构底板(9),与前桩(2-1)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8-1)上的格构柱(7)穿过结构底板(9),立柱桩(6)位于结构底板(9)下方,所述结构底板(9)浇筑完成且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时,拆除与所述前桩(2-1)相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8-1);该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主楼(10),拆除与前桩(2-1)连接的第一道内支撑(8-1)后,施工主楼(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3)和腰梁(4)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内支撑(8-1)与第二道内支撑(8-2)间隔一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5),前桩(2-1)与后桩(2-2)顶端各自浇筑的冠梁(3)通过横梁(5)连接。
CN202021090734.0U 2020-06-12 2020-06-12 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13448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0734.0U CN213448494U (zh) 2020-06-12 2020-06-12 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0734.0U CN213448494U (zh) 2020-06-12 2020-06-12 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8494U true CN213448494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0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0734.0U Active CN213448494U (zh) 2020-06-12 2020-06-12 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849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9733A (zh) * 2021-07-01 2021-10-22 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法
CN114032918A (zh) * 2021-11-26 2022-02-11 中铁十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
CN115595964A (zh) * 2022-12-05 2023-01-13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Cn) 一种超深流塑状淤泥土层抗侧向力桩基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9733A (zh) * 2021-07-01 2021-10-22 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法
CN114032918A (zh) * 2021-11-26 2022-02-11 中铁十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
CN115595964A (zh) * 2022-12-05 2023-01-13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Cn) 一种超深流塑状淤泥土层抗侧向力桩基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48494U (zh) 单排桩、双排桩与内支撑相互协调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N103321231A (zh) 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205975658U (zh) 钢平台塔吊基础
CN110777806B (zh) 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3550322A (zh)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9855277U (zh)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转换层结构
CN110593269A (zh) 一种可周转式结构换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06415U (zh) 一种地铁车站永临结合明挖顺筑结构
CN207728018U (zh)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CN116289979A (zh) 地下顺逆同步施工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0685287A (zh) 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3066083U (zh) 相邻的两个基坑的支护结构
CN113266038B (zh) 基坑开挖地下建筑施工方法
CN215211151U (zh) 一种基于挡土结构的架空式支撑构造
CN211113674U (zh) 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
CN209339172U (zh) 一种新型桩板复合基础
CN103114594B (zh) 相邻的两个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18786A (zh) 一种运用空间组合结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213952237U (zh) 一种带四角支撑梁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3202137A (zh) 一种永久支挡结构的排桩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CN217840090U (zh) 用于桩板式挡墙的全高反滤层框架
CN212223781U (zh) 一种可兼做沿河建筑物基础的框架式挡墙结构
CN212316942U (zh) 一种斜支撑基坑支护体系
CN216193926U (zh) 一种施工现场栈桥构造
CN110820800A (zh) 一种椅型挡土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