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1171U - 多喷头3d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喷头3d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1171U
CN213441171U CN202022203064.5U CN202022203064U CN213441171U CN 213441171 U CN213441171 U CN 213441171U CN 202022203064 U CN202022203064 U CN 202022203064U CN 213441171 U CN213441171 U CN 213441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spray head
bracket
printing devic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30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ansh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an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ansh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an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30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1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1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1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包括支架,喷头支架与支架活动连接,喷头支架与支架之间沿Y向相对往复运动,换行气缸一端与喷头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支架连接;喷头支架上设有多个沿着X轴运行的X向小车,在每个X向小车上设有喷头,喷头与X向小车之间沿Y向相对往复运动。通过设置多个X向小车,并在每个X向小车设置一个可沿Y向往复运动的喷头,配合可切换位置的喷头支架,能够实现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控制难度,控制方法和通常的单喷头方案基本相同,能够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使每个喷头都具有独立的Y向驱动,与共用Y向驱动的方案相比,能够大幅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多喷头3D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作为小批量零件的成型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利用喷头将料丝加热后喷出,层层堆叠实现3D零件成型。现有的3D打印存在耗时较长的问题。为克服该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喷头打印以缩短打印时间的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1619113A记载的一种多喷头结构3D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CN111376478A一种多喷头3D打印机出料口相对坐标标定装置。但是上述的多喷头方案,存在控制较为复杂的问题,例如同时控制多个喷头进行工作,需要独立对每个喷头的供料进行控制,随着喷头的增多,现有的通用控制芯片,例如STM32系列单片机存在输出通道不足的问题,而采用多芯片的方案,又涉及各个芯片之间互相协调的问题。而且在控制软件编程过程中,由于各个喷头之间工作范围必须存在互相重叠的问题,对各个部分的划分需要根据不同的零件重新设计,控制难度较高,尤其是存在需要针对每个不同零件重新编写控制软件或者需要较多的设定参数的问题,这影响了工作效率,且对操作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控制难度,控制方法和通常的单喷头方案基本相同,能够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包括支架,喷头支架与支架活动连接,喷头支架与支架之间沿Y向相对往复运动,换行气缸一端与喷头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支架连接;
喷头支架上设有多个沿着X轴运行的X向小车,在每个X向小车上设有喷头,喷头与X向小车之间沿Y向相对往复运动。
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工件平台,工件平台位于喷头支架下方,工件平台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为,工件平台通过竖直导轨与支架滑动连接,工件平台上固设有螺母;
丝杆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支架上,丝杆与螺母螺纹连接,Z向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Z向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Z向电机为伺服电机;
在支架上设有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位于工件平台行程的两端,用于限制工件平台的行程。
优选的方案中,换行气缸设有两个工作位置,即换行气缸沿Y向行程范围的两端;
喷头与X向小车之间的Y向行程范围大于换行气缸的行程范围。
优选的方案中,在喷头支架上设有多个X向导轨,多个X向小车分别与各个X向导轨滑动连接;
在喷头支架设有多个主动轮,主动轮与X向电机连接,在与主动轮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多个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各个X向小车分别与各个同步带固定连接,以驱动X向小车沿着X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方案中,X向小车的结构为:X向小车上设有沿Y向的Y向导轨,喷头与第一Y向导轨和第二Y向导轨滑动连接,在X向小车上固设有Y向电机,Y向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喷头连接,以驱动喷头沿Y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方案中,在X向小车的车体上设有平行的第一Y向导轨和第二Y向导轨,喷头与第一Y向导轨和第二Y向导轨滑动连接;
Y向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与齿轮固定连接;
在喷头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料丝的供应装置,在支架上设有多个支承轮,线盘支承在支承轮上,在支架上还设有送丝机构;
料丝穿过送丝机构与喷头连接,在喷头设有加热机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送丝机构设有送丝轮组,送丝轮组与送丝电机连接,送丝电机用于驱动送丝轮组转动,料丝从送丝轮组之间穿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通过设置多个X向小车,并在每个X向小车设置一个可沿Y向往复运动的喷头,配合可切换位置的喷头支架,能够实现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控制难度,控制方法和通常的单喷头方案基本相同,能够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使每个喷头都具有独立的Y向驱动,与共用Y向驱动的方案相比,能够大幅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X向小车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X向小车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每层工件加工时的区域分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结构框图。
图中:支架1,Z向电机2,丝杆21,竖直导轨22,螺母23,轴承24,工件平台3,X向小车4,车体41,Y向电机42,齿轮43,同步带传动机构44,第一Y向导轨45,第二Y向导轨46,齿条47,X向电机5,主动轮51,从动轮52,同步带53,X向导轨54,喷头6,加热机构61,上限位开关7,换行气缸8,支承轮9,线盘10,下限位开关11,料丝12,喷头支架13,送丝机构14,送丝轮组141,送丝电机142,工件15,主控芯片100,第一控制芯片101,二控制芯片102,第三控制芯片103,第四控制芯片104,第五控制芯片105,第六控制芯片10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中,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包括支架1,喷头支架13与支架1活动连接,喷头支架13与支架1之间沿Y向相对往复运动,换行气缸8一端与喷头支架13连接,另一端与支架1连接;
喷头支架13上设有多个沿着X轴运行的X向小车4,在每个X向小车4上设有喷头6,喷头6与X向小车4之间沿Y向相对往复运动。由此结构,使多喷头结构下的每个喷头6都具有独立的Y向驱动,与共用Y向驱动的方案相比,每个喷头6都能够如图6中所示的单独完成A1~A6的块状区域内的图形,而不像共用Y向驱动的方案需要等待最慢的那一列打印完成才能开始下一列。更进一步的在A1~A6的块状区域内,主控芯片能够自行优化路径,从而避免相邻两列的料丝12缺乏足够的冷却时间,即避免料丝因未固化完全而产生塌陷瑕疵。在完成A1~A6的块状区域后,通过换行气缸8的切换,即可切换至B1~B6的块状区域,从而快速完成整层的工件打印。
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还设有工件平台3,工件平台3位于喷头支架13下方,工件平台3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由此结构,用于驱动工件平台3升降,从而实现Z轴的运动控制。
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为,工件平台3通过竖直导轨22与支架1滑动连接,工件平台3上固设有螺母23;
丝杆21两端通过轴承24支承在支架1上,丝杆21与螺母23螺纹连接,Z向电机2的输出轴与丝杆21固定连接,Z向电机2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
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所述的Z向电机2为伺服电机;
在支架1上设有上限位开关7和下限位开关11,上限位开关7和下限位开关11位于工件平台3行程的两端,用于限制工件平台3的行程。主控芯片,例如STM32F系列主控芯片通过控制Z向电机2的旋转,实现Z轴的运动控制。
优选的方案如图3、6中,换行气缸8设有两个工作位置,即换行气缸8沿Y向行程范围的两端;
喷头6与X向小车4之间的Y向行程范围大于换行气缸8的行程范围。由此结构,换行气缸8切换后,也使喷头6能够覆盖每个分配的块状区域。
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在喷头支架13上设有多个X向导轨54,多个X向小车4分别与各个X向导轨54滑动连接;
在喷头支架13设有多个主动轮51,主动轮51与X向电机5连接,在与主动轮5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多个从动轮52,主动轮51与从动轮52之间通过同步带53连接,各个X向小车4分别与各个同步带53固定连接,以驱动X向小车4沿着X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方案如图4、5中,X向小车4的结构为:X向小车4上设有沿Y向的Y向导轨,喷头6与第一Y向导轨45和第二Y向导轨46滑动连接,在X向小车4上固设有Y向电机42,Y向电机42通过传动机构与喷头6连接,以驱动喷头6沿Y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方案中,在X向小车4的车体41上设有平行的第一Y向导轨45和第二Y向导轨46,喷头6与第一Y向导轨45和第二Y向导轨46滑动连接;
Y向电机42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44与齿轮43固定连接;
在喷头6上设有齿条47,齿条47与齿轮43啮合连接。由此结构,实现喷头6沿着Y向导轨往复运动。
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为便于观察,图1~3中,将料丝12供应装置与支架1采用了爆炸视图。料丝12供应装置的结构为,在支架1上设有多个支承轮9,线盘10支承在支承轮9上,在支架1上还设有送丝机构14;由此结构,便于线盘10的安装,而且料丝12送丝的阻力很小。能够避免在送丝机构14中滑动,从而导致的料丝12供应不足。
料丝12穿过送丝机构14与喷头6连接,在喷头6设有加热机构61。加热机构61采用电致加热以使料丝12融化。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送丝机构14设有送丝轮组141,送丝轮组141与送丝电机142连接,送丝电机142用于驱动送丝轮组141转动,料丝12从送丝轮组141之间穿过。优选的,本例中的送丝轮组141采用互相啮合的一对齿轮,齿轮与带齿的进料轮同轴连接,料丝12从两个带齿的进料轮之间穿过,以实现根据送丝电机142的转速进丝。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例中以6组喷头6的方案加以说明,本例中采用至少7个主控芯片方案,均采用STM32F系列芯片。如图7中所示,其中一个作为主芯片,其他6个作为从芯片,主芯片用于将切割后的图形发送至各个从芯片,并控制Z向电机2和换行气缸8。而从芯片则用于控制X向电机5和Y向电机42,其中各个从芯片的控制程序和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程序完全相同,仅需对主芯片的切割图形的部分进行设置即可,设置和操作非常方便,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高。先将工件图形输入到主控装置,主控装置的主芯片将工件图形的每层分割为12个块状区域,如图6中所示,各个X向小车4先打印A1~A6块状区域,各个X向小车4根据优化路径打印完成后即发送完成信号给主芯片,所述的优化路径是指喷头6的运行路径尽量使每个料丝12在喷出后具有足够的冷却时间,然后再喷相邻的料丝12,以免相邻的料丝互相影响而塌陷变形。主芯片等待最后一个X向小车4完成工作,即驱动换行气缸8切换状态,所述的切换状态是指换行气缸8的活塞杆在完全伸出和缩回的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喷头6处于B1~B6块状区域。各个X向小车4打印B1~B6块状区域,各个X向小车4根据优化路径打印完成后即发送完成信号给主芯片,主芯片控制Z向电机2下降一层。以上述的方式打印各层,从而以多喷头的方式实现工件的快速打印。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是:喷头支架(13)与支架(1)活动连接,喷头支架(13)与支架(1)之间沿Y向相对往复运动,换行气缸(8)一端与喷头支架(13)连接,另一端与支架(1)连接;
喷头支架(13)上设有多个沿着X轴运行的X向小车(4),在每个X向小车(4)上设有喷头(6),喷头(6)与X向小车(4)之间沿Y向相对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工件平台(3),工件平台(3)位于喷头支架(13)下方,工件平台(3)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为,工件平台(3)通过竖直导轨(22)与支架(1)滑动连接,工件平台(3)上固设有螺母(23);
丝杆(21)两端通过轴承(24)支承在支架(1)上,丝杆(21)与螺母(23)螺纹连接,Z向电机(2)的输出轴与丝杆(21)固定连接,Z向电机(2)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Z向电机(2)为伺服电机;
在支架(1)上设有上限位开关(7)和下限位开关(11),上限位开关(7)和下限位开关(11)位于工件平台(3)行程的两端,用于限制工件平台(3)的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其特征是:换行气缸(8)设有两个工作位置,即换行气缸(8)沿Y向行程范围的两端;
喷头(6)与X向小车(4)之间的Y向行程范围大于换行气缸(8)的行程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其特征是:在喷头支架(13)上设有多个X向导轨(54),多个X向小车(4)分别与各个X向导轨(54)滑动连接;
在喷头支架(13)设有多个主动轮(51),主动轮(51)与X向电机(5)连接,在与主动轮(5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多个从动轮(52),主动轮(51)与从动轮(52)之间通过同步带(53)连接,各个X向小车(4)分别与各个同步带(53)固定连接,以驱动X向小车(4)沿着X向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其特征是:X向小车(4)的结构为:X向小车(4)上设有沿Y向的Y向导轨,喷头(6)与第一Y向导轨(45)和第二Y向导轨(46)滑动连接,在X向小车(4)上固设有Y向电机(42),Y向电机(42)通过传动机构与喷头(6)连接,以驱动喷头(6)沿Y向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其特征是:在X向小车(4)的车体(41)上设有平行的第一Y向导轨(45)和第二Y向导轨(46);
Y向电机(42)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44)与齿轮(43)固定连接;
在喷头(6)上设有齿条(47),齿条(47)与齿轮(43)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料丝(12)的供应装置,在支架(1)上设有多个支承轮(9),线盘(10)支承在支承轮(9)上,在支架(1)上还设有送丝机构(14);
料丝(12)穿过送丝机构(14)与喷头(6)连接,在喷头(6)设有加热机构(6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喷头3D打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送丝机构(14)设有送丝轮组(141),送丝轮组(141)与送丝电机(142)连接,送丝电机(142)用于驱动送丝轮组(141)转动,料丝(12)从送丝轮组(141)之间穿过。
CN202022203064.5U 2020-09-30 2020-09-30 多喷头3d打印装置 Active CN213441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3064.5U CN213441171U (zh) 2020-09-30 2020-09-30 多喷头3d打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3064.5U CN213441171U (zh) 2020-09-30 2020-09-30 多喷头3d打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1171U true CN213441171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3064.5U Active CN213441171U (zh) 2020-09-30 2020-09-30 多喷头3d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11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213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武汉岩硕科技有限公司 多喷头3d打印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2130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武汉岩硕科技有限公司 多喷头3d打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6076U (zh) 运丝装置顶置式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CN206230087U (zh) 一种数控锯床的伺服同步进给龙门架装置
CN201880843U (zh) 伺服平面系统铆接作业装置
CN213441179U (zh) 多喷头3d打印控制装置
CN213441171U (zh) 多喷头3d打印装置
CN101633016A (zh) 模具移动式龙门数控冲床
CN112172130B (zh) 多喷头3d打印系统
CN208699722U (zh) 列式多工位上下料仓储系统
CN101862720A (zh) 一种用于流水生产作业的智能型喷涂装置
CN105904127A (zh) 一种车身柔性搬运生产线
CN103252525A (zh) 一种工件表面加工方法及多轴龙门铣床
CN112775329B (zh) 自动折弯生产线复合升降双向托料机构
CN109835688A (zh) 全自动流线扫码及喷码设备
CN112060616A (zh) 劳保手套浸胶生产线
CN111757567A (zh) 一种用于焊接工件的预热装置及预热方法
CN112373012B (zh) 多喷头3d打印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157907B (zh) 多喷头高速3d打印系统
CN112238606A (zh) 多喷头3d打印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733522U (zh) 一种车身柔性搬运生产线
CN106553311B (zh) 一种不规则外形模具用换模台车
CN210232173U (zh) 基于三轴机器人的螺丝锁付工作站
CN211564511U (zh) 一种间接增材制造设备
CN206952371U (zh) 多功能全自动皮革印切机
CN207289059U (zh) 一种新型拉丝机
CN210553682U (zh) 自动数码喷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