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8076U - 一种夹持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8076U
CN213428076U CN202021374527.8U CN202021374527U CN213428076U CN 213428076 U CN213428076 U CN 213428076U CN 202021374527 U CN202021374527 U CN 202021374527U CN 213428076 U CN213428076 U CN 213428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wall surface
side wall
shrimp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45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柯蕾
叶春蕾
韩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anshuo Aquatic Technology Hua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anshuo Aquatic Technology Hua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anshuo Aquatic Technology Hua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anshuo Aquatic Technology Hua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745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8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8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8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夹持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待加工物品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贯穿于支架本体的前后两端,支架本体的底端为封闭端,支架本体的顶端设有与第一通道相通的加工口,待加工物品可从支架本体的前端进入第一通道,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对待加工物品的左右两侧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待加工物品保持在竖直状态,当待加工物品经过加工口时,加工设备可通过加工口对待加工物品进行加工,最后完成加工的物品可从支架本体的后端输送走,可实现待加工物品保持在竖直状态下进行连续加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持架。
背景技术
在一些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保持待加工物品保持在竖直方向,一般使用夹治具来固定物品,但是夹治具的夹持功能需要作用于每个物品,也就是在进行加工前,先需要松开夹治具,把待加工物品放入夹治具进行夹持固定,加工完成后,再次松开夹治具,并运输走加工完成的物品,间歇性加工,而且工序繁琐,加工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待加工物品保持在竖直状态下进行连续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持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待加工物品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贯穿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支架本体的底端为封闭端,所述支架本体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的加工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道的纵截面呈U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道的纵截面呈V形。
作为优选方案,沿所述第一通道的纵截面观察,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宽度从上至下基本保持一致,所述第二腔体段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壁面的顶端设有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内侧延伸第一顶壁面,所述第二侧壁面的顶端设有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内侧延伸第二顶壁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顶壁面和所述第二顶壁面均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内侧的斜上方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顶壁面和所述第二顶壁面的组合成的形状呈八字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工口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长度,所述加工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工口呈矩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夹持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第一通道,待加工物品可从所述支架本体的前端进入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对待加工物品的左右两侧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待加工物品保持在竖直状态,当待加工物品经过所述加工口时,加工设备可通过所述加工口对待加工物品进行加工,最后完成加工的物品可从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输送走,工序简单,可实现待加工物品保持在竖直状态下进行连续加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持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持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夹持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夹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夹持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持架的剥虾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视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持架的剥虾设备中去壳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持架的剥虾设备中去壳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持架的剥虾设备中切割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持架的剥虾设备中切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夹持架的剥虾设备中切割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机架;
200.驱动件;210.输出端;
300.第一输送轮;400.第二输送轮;500.输送带;
600.支架本体;610.第一通道;611.第一腔体;612.第二腔体; 620.加工口;630.第一侧壁面;640.第二侧壁面;650.圆弧壁面;660. 第一顶壁面;670.第二顶壁面;
700.切割组件;710.第一传动轮;720.连接板;730.第二传动轮; 740.转动轴;750.传动带;751.第一传动段;752.第二传动段;760. 切割刀盘;761.第一限位板;762.第一垫板;763.切割刀;764.第二垫板;765.第二限位板;766.环形槽;767.固定块;768.第一圆弧面; 769.第二圆弧面;
800.去壳架;810.第二通道;811.限位腔;812.收窄腔;820.出料口;830.导向面;840.第三侧壁面;850.第四侧壁面;860.第五侧壁面;870.第六侧壁面;880.导向板;890.收集板;
90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多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架,包括支架本体600,所述支架本体600的内部设有第一侧壁面630和第二侧壁面640,所述第一侧壁面630和所述第二侧壁面640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待加工物品的第一通道610,所述第一通道610贯穿于所述支架本体600的前后两端,所述支架本体600的底端为封闭端,所述支架本体600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610相通的加工口620。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夹持架,利用所述第一侧壁面630和所述第二侧壁面640之间的间隙区域形成第一通道610,待加工物品可从所述支架本体600的前端进入所述第一通道610,所述第一侧壁面630和所述第二侧壁面640对待加工物品的左右两侧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待加工物品保持在竖直状态,当待加工物品经过所述加工口620时,加工设备可通过所述加工口620对待加工物品进行加工,最后完成加工的物品可从所述支架本体600的后端输送走,工序简单,可实现待加工物品保持在竖直状态下进行连续加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架可应用至各式各样的食品进行加工,例如水果、内类制品、水产品等等,而且可以通过手动排列的方式通过第一通道610,也可以通过输送带500的方式带动待加工物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610,可以理解的是,下列实施例中仅仅是以输送带500 实现对虾的运输作为例子进行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进行限制。
在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一通道610的纵截面呈U形,也就是所述支架本体600的内部设有第一侧壁面630和第二侧壁面640,所述第一侧壁面630和所述第二侧壁面 640相对设置以限定成所述第一通道610,所述第一侧壁面630与所述第二侧壁面640相平行,所述第一侧壁面63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侧壁面640的底端之间通过圆弧壁面650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侧壁面630、所述第二侧壁面640和所述圆弧壁面650形成U字型的第一通道610。所述第一输送轮300和所述第二输送轮400将所述输送带500张紧,虾体平放在所述输送带500上,当输送到所述支架本体600时,在所述第一侧壁面630和所述第二侧壁面640的作用下,平放的虾体能被夹持成竖直方向,并随着所述输送带500进行输送,而且在虾体在受所述输送带500挤捏过程中,会实现被拉直的状态,便于进行切割开背或开腹,实现将虾体夹持为背朝上、腹朝下或背朝下、腹朝上等定向垂直状态进行定位和传送,为虾类加工的开背、挑肠等操作工序提供准确定位姿态。其中,所述输送带500采用的是软平面皮带,例如 PVC皮带、尼龙皮带等等。
作为另一等同实施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通道 610的纵截面呈V形,也就是所述支架本体600的内部设有第一侧壁面 630和第二侧壁面640,所述第一侧壁面630的底端和所述第二侧壁面 640的底端朝向所述第一通道610的内侧倾斜设置,以限定成V形,因此所述输送带500也限制向上弯折成V形,因为虾体第1-5节的宽度较第6-7节的宽度大,而所述第一通道610设置成底端较窄的V形,所以所述输送带500是对虾体的第1-5节的部位进行夹持并被拉直,虾体受挤压会使尾部第6-7节向虾体自然弯曲的方向弯曲,使得虾体宽度较小部分的第6-7节向下弯曲,且位于V形输送带500的底部,可参见图10所示。因此,当虾体经过所述切割组件700时,只针对虾体的第1-5节进行切割,而虾体的第6-7节下弯入V形输送带500 的底部不被切割到,虾体的虾壳切割和不切割的界限在第5-6节之间,不是绝对准确界限,实现在后续的去壳阶段能加工得到保留第6-7节虾壳的开背凤尾虾产品。
作为第三等同实施例,如图4及图5所示,沿所述第一通道610 的纵截面观察,所述第一通道61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 611及第二腔体612,所述第一腔体611的宽度从上至下基本保持一致,所述第二腔体612段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第一侧壁面630 的上半段和所述第二侧壁面640的上半段形成的第一腔体611类似U 形,所述第一侧壁面630的下半段和所述第二侧壁面640的下半段形成的第二腔体612类似V形,以此定义所述第一通道610为U-V形。因此所述输送带500也限制向上弯折成U-V形,因为虾体第1-5节的宽度较第6-7节的宽度大,而所述第一通道610设置成底端较窄的V 形,所以所述输送带500是对虾体的第1-5节的部位进行夹持,虾体受挤压会使尾部第6-7节向虾体自然弯曲的方向弯曲,使得虾体宽度较小部分的第6-7节向下弯曲,且位于U-V形输送带500的底部,即位于所述第二腔体612内,可参见图10所示。所述第一通道610的第一腔体611的宽度比较大,因此可以容纳体积更大的虾体,且更加贴合于虾体的形状,进一步扩大加工虾类的种类范围。因此,当虾体经过所述切割组件700时,只针对虾体的第1-5节进行切割,而虾体的第6-7节下弯入U-V形输送带500的底部不被切割到,虾体的虾壳切割和不切割的界限在第5-6节之间,不是绝对准确界限,实现在后续的去壳阶段能加工得到保留第6-7节虾壳的开背凤尾虾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侧壁面630的顶端设有向所述第一通道610的内侧延伸第一顶壁面660,所述第二侧壁面640 的顶端设有向所述第一通道610的内侧延伸第二顶壁面670,对所述第一通道610起到包围作用,避免切割过程中,转动中的所述切割组件 700会将虾体带走。
其中,所述第一顶壁面660和所述第二顶壁面670均向所述第一通道610的内侧的斜上方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顶壁面660和所述第二顶壁面670的组合成的形状呈八字型,使得所述第一通道610具有较大的输送面积来容纳虾体,提高对体积较大虾体的处理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加工口620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长度,所述加工口620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通道610的宽度,所述加工口620的前后左右都被包围住,确保所述切割组件700只对虾体起到切割作用,不会对虾体的输送造成影响,避免切割过程中,虾体从所述去壳架800的顶端开口脱离出。其中,所述加工口620呈矩形,便于容纳圆形状的切割刀盘760,所述第一通道610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通道610的宽度,保证虾体能被夹持呈竖直状态进行输送。
此外,结合图6及图7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架应用至剥虾设备,所述剥虾设备还包括机架100、驱动件200、第一输送轮300、第二输送轮400、输送带500、所述切割组件700和去壳架800,所述驱动件200用于提供驱动力,且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输送轮300与所述驱动件200的输出端相连接,且安装于所述机架100 上,所述第二输送轮400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输送带500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轮300与所述第二输送轮400,所述切割组件 700设于所述加工口620处,并能够伸入所述第一通道610内以对夹持于所述输送带500上的虾进行开背或开腹;所述去壳架800位于支架本体600的前侧,所述去壳架800上设有供所述输送带500从后至前穿过的第二通道810,所述第二通道810包括从后至前依次连通的限位腔811及收窄腔812,所述收窄腔812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腔811的宽度,所述去壳架800的顶端设有出料口820,所述出料口820位于所述限位腔811和所述收窄腔812之间的连接位置且与所述限位腔811相通,当所述输送带500通过所述限位腔811和所述收窄腔812之间的连接位置时,所述收窄腔812收紧所述输送带500,以挤捏虾体分离出通过所述出料口820输出的虾肉及通过所述输送带500携带走的虾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及图9所示,所述限位腔811与所述收窄腔812之间通过导向面830相连接,所述导向面830从后至前逐渐向上倾斜设置。在对虾体进行切割后,虾体继续被输送,当经过所述限位腔811与所述收窄腔812之间的连接处时,通过所述导向面830过渡到所述收窄腔812,对虾体实现挤捏作用,虾肉被挤压出来,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沿着逐渐向上倾斜设置的导向面830向上弹出,并通过所述出料口820输送出来,最后可对成品虾仁进行收集。
其中,所述去壳架800的内部设有第三侧壁面840、第四侧壁面 850、第五侧壁面860以及第六侧壁面870,所述第三侧壁面840与所述第四侧壁面850相对设置以形成限位腔811,所述第五侧壁面860 和所述第六侧壁面870相对设置以形成与所述限位腔811相通的收窄腔812,所述第三侧壁面840和所述第五侧壁面860之间、所述第四侧壁面850和所述第六侧壁面870之间均通过所述导向面830相连接,两侧所述导向面830对所述输送带500的左右两侧都起到收紧作用,提高对切割虾体的去壳能力,所述收窄腔812的宽度仅允许对折后的所述输送带500经过。所述出料口820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腔811的长度,使得所述出料口820的前后两端都被包围住,确保虾肉只能从所述出料口820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面830可以采用为圆弧面进行过渡连接,使得所述输送带500进行过渡性的挤捏,所述导向面830也可以采用平面,直接形成阶梯结构形状,根据加工虾类出品品种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所述出料口820设有用于引导虾体收集方向的导向板880,因为虾肉脱壳后,从所述出料口820出来口,具有向前侧移动的惯性力,通过所述导向板880阻挡并将虾体引导至所述去壳架800的一侧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去壳架800的侧边设有收集板890,再通过所述收集板890将虾肉输送到收集桶中,实现对虾肉的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的支撑板900,所述支撑板900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轮300与所述第二输送轮400之间,所述去壳架800和所述支架本体600沿着前后两侧设于所述支撑板900 上,可通过调节所述支撑板900的位置,改变所述输送带500向上弯曲对折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3所示,所述切割组件700包括:第一传动轮710、连接板720、第二传动轮730、传动带750以及切割刀盘760,所述第一传动轮710与所述驱动件200的输出端210相连接;所述连接板720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所述驱动件200的输出端2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730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720的另一端,所述传动带750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轮710与所述第二传动轮730 之间,所述切割刀盘760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轮730上。通过传动的方式实现驱动所述切割刀盘760进行切割,所述连接板720与所述驱动件200的输出端210转动连接,所述切割刀盘760可以沿着所述驱动件200的输出端210为中心小幅度的转动,实现切割过程中,可自动随着虾体大小高度而上下自由浮动,保证切割工序不受大小差异的虾体的影响,均可以实现定深切割开背或开腹。
其中,为了保证能对输送中的虾体进行切割,所述切割刀盘760 的转动速度和所述输送带500的输送速度需要具有一定的差速,所述切割刀盘760的刀刃线速度高于所述输送带500的传输速度,或者所述切割刀盘760的转动方向直接与所述输送带500的输送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所述切割刀盘760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500的输送方向相反的结构,利用同一个驱动件200同时实现输送带500和切割刀盘760的运行,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其中,所述传动带750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的第一传动段751及第二传动段752,所述第一传动段751及所述第二传动段752均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710 和所述第二传动轮730,且所述第一传动段751与所述第二传动段752 在所述第一传动轮710和所述第二传动轮730之间的区域呈交叉设置,也就是通过交叉设置所述传动带750实现相对于所述输送带500的反向切割,具有更好的切割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输送带500和切割刀盘760的运行也可以采用不同驱动源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轮730设有与所述切割刀盘760相连接的转动轴740,所述连接板72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所述转动轴 740转动连接。所述切割刀盘760包括沿着所述转动轴740的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板761、第一垫板762、切割刀763、第二垫板764以及第二限位板765,所述第一限位板761的直径和所述第二限位板765 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一垫板762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垫板764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一限位板761、所述第二限位板765、所述第一垫板762和所述第二垫板764的外边沿形成用容纳待切割物品的环形槽766,在切割过程中,虾体会进入所述环形槽766中,所述第一垫板762和所述第二垫板764与虾体相抵接,所述第一垫板762和所述第二垫板764 与所述转动轴740可拆卸连接,所述切割刀76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垫板762的直径和第二垫板764的直径,以使所述切割刀763的刀刃延伸至所述环形槽766,所述切割刀763的刀刃相对于所述环形槽766 凸出的宽度就是对虾体的切割刀深,以此实现对虾体的定深切割。而且可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所述第一垫板762和第二垫板764,改变该切割刀盘760的切割刀深,适用面更广。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74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轮730相连接,所述转动轴740的另一端可拆卸设有固定块767,所述第一限位板761 固定设于所述转动轴740上,所述第二限位板765与所述转动轴740 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板765与所述固定块767相抵接。通过所述固定块767调整所述第二限位板765的安装位置,使得所述第二限位板765压向所述第一限位板761,对所述第一垫板762和所述第二垫板764实现夹持作用,快速实现所述切割刀盘760的拆卸和安装。其中,所述固定块767与所述转动轴740为螺纹连接,拆装方便,且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76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板761的直径和所述第二限位板765的直径,也就是所述切割刀763的刀刃被包围在所述环形槽766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安全性更高,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误伤。此外,所述第一限位板761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限位板765的直径相等,便于在虾体的左右两侧起到限制作用,所述第一垫板762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垫板764的直径相等,保证虾体的背部能同时顶住所述第一垫板762和所述第二垫板764,更好的将所述切割刀盘760顶起,实现上下自由浮动的作用。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板762在靠近所述切割刀763的一侧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圆弧面768,所述第二垫片在靠近所述切割刀763 的一侧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圆弧面769,使得所述第一圆弧面768和所述第二圆弧面769组合呈的形状纵截面呈类似半圆形,更好贴合虾体背部的圆弧形状,提高切割的稳定性,且保证切割的质量。
本实施例所述的剥虾设备的工作原理为:将虾体放置与所述输送带500上,在经过所述第一通道610时,虾体被夹持成竖直姿态进行输送,当经过所述加工口620,虾体顶起所述切割刀盘760上下浮动,虾体的背部正中被所述切割刀763切割开,在切割完成后,虾体被所述输送带500继续带到所述去壳架800,经过所述收窄腔812时,所述输送带500对虾体进行挤捏,虾肉被皮带挤出,并从上方的所述出料口820脱出,得到脱壳的开背虾仁,通过导向板880跌落虾肉收集桶中,而虾壳被所述输送带500夹紧并通过收窄腔812,最后随着所述输送带500的展平,虾壳进行跌落。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架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所述第一侧壁面630和所述第二侧壁面640相对设置以限定成所述第一通道610,实现输送过程的将待加工物品限制呈竖直状态,无需再进行其他夹持操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上方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夹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待加工物品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贯穿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支架本体的底端为封闭端,所述支架本体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的加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纵截面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纵截面呈V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通道的纵截面观察,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宽度从上至下基本保持一致,所述第二腔体段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的顶端设有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内侧延伸第一顶壁面,所述第二侧壁面的顶端设有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内侧延伸第二顶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壁面和所述第二顶壁面均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内侧的斜上方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顶壁面和所述第二顶壁面的组合成的形状呈八字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口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长度,所述加工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口呈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
CN202021374527.8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夹持架 Active CN213428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4527.8U CN213428076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夹持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4527.8U CN213428076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夹持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8076U true CN213428076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72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4527.8U Active CN213428076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夹持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8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7289A (zh) 一种虾类开背开腹装置
CN111685161B (zh) 小龙虾去头壳装置
CN111958658A (zh) 一种切割装置
CN212754071U (zh) 一种夹持输送装置
CN213523688U (zh) 一种虾类开背开腹装置
CN213428076U (zh) 一种夹持架
US4534085A (en) Fish filleting system
CN113229317A (zh) 一种剥虾设备
CN212887796U (zh) 一种切割装置
CN113207940A (zh) 一种鳗鱼加工用快速去骨设备及方法
CN109042823A (zh) 一种海虾自动剥壳机及其剥壳方法
CN113229319A (zh) 一种夹持输送装置
CN213859503U (zh) 一种切割装置的传动机构
CN213523689U (zh) 一种剥虾设备
CN212754070U (zh) 一种虾类去壳装置
CN212754069U (zh) 一种保留对虾尾壳的去壳装置
CN209563427U (zh) 一种海虾自动剥壳机
CN113229318A (zh) 一种虾类去壳装置
CN113229316A (zh) 一种保留对虾尾壳的去壳装置
CN213639487U (zh) 一种输送带夹持定位装置
JPH0430817B2 (zh)
CN215304878U (zh) 一种专业去除回转体型瓜果的削皮机及其使用的削皮刀
CN212994114U (zh) 一种虾类去头轮结构
CN210695845U (zh) 一种坚果开口装置
CN212629783U (zh) 板栗壳开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