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3919U - 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3919U
CN213423919U CN202022347401.8U CN202022347401U CN213423919U CN 213423919 U CN213423919 U CN 213423919U CN 202022347401 U CN202022347401 U CN 202022347401U CN 213423919 U CN213423919 U CN 213423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lf
touch
traces
rout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74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泽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474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3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3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3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自容触控装置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个触控电极平行于参考面设置且在参考面的多个第一垂直投影呈阵列排布,每个触控电极均引出走线,多个触控电极的多个走线分设于具有间隔距离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且第一层和/或第二层的多个走线异向延伸。通过将多个走线分设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层的多个走线异向延伸,缩小了走线区域,能够有效地缩短走线的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触控性能。

Description

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柔性技术的发展,纳米银(silver nanowire,SNW)薄膜技术由于其优秀的弯折性能和光学效果,在柔性触控技术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弯折性能,对柔性触控层要求越来越高,柔性触控层越来越薄,而常规互容触控在超薄柔性触控上会存在驱动负载过大,以及手指识别异常等问题,因此基于纳米银薄膜的自容触控技术产生。
由于纳米银材料本身工艺限制,当前纳米银薄膜材料线宽无法做小。在做自容触控的方案时,因为线宽过大,导致走线区域过大,影响触控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能够减小走线区域,提高触控性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容触控装置,自容触控装置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平行于参考面设置且在所述参考面的多个第一垂直投影呈阵列排布,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均引出走线,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的多个走线分设于具有间隔距离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且第一层和/或第二层的所述多个走线异向延伸。通过将多个走线分设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同层设置,缩小了走线区域(最多可缩小50%),提高了触控性能。而且,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层的多个走线异向延伸,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同向延伸,进一步缩小了走线区域,而且,针对于大屏设备的设计,能够有效地缩短走线的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触控性能。
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垂直投影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分设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通过将相邻的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两个触控电极异层设置,在多个走线异向延伸时,能够有效缩短走线的路径,有利于减小走线区域,提高触控性能。
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垂直投影中,不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同设于所述第一层或所述第二层。通过将不相邻的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两个触控电极同层设置,能够进一步缩短异向延伸时走线的路径,从而进一步减小走线区域,提高触控性能。
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走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多个第二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如此设置,第一层的多个走线和第二层的多个走线在参考面上的第二垂直投影部分重叠,能够减小走线区域,提高触控性能。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垂直投影和所述多个第二垂直投影不重叠。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提高触控灵敏度,避免出现触控盲点,从而提高触控性能。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层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所述第二层具有与所述第一走线区相对的第三走线区和与所述第二走线区相对的第四走线区,所述第一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和所述第三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和所述第四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一走线区和第三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走线区和第四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使得多个走线的走线区域较小,且走线的路径也较短,有利于提高触控性能。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呈中心旋转对称。如此设置,第一走线区靠近第二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和第二走线区靠近第一走线区的多个走线不容易发生短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容触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基材层、粘接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背向所述粘接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层设于所述第二基材层背向所述粘接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为由同一片柔性基材弯折而形成。通过设置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由同一片柔性基材弯折而形成,因此可将多个触控电极的设置在该柔性基材的同一表面,然后弯折而形成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有利于降低多个触控电极的工艺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电容屏,自电容屏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自容触控装置。通过在自电容屏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电容触控装纸,提升了触控性能。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自电容屏。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电容屏,电子设备具有较佳的触控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自容触控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自容触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容触控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自容触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走线在参考面的垂直投影示意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层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层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自容触控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自容触控装置弯曲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实施例的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走线在参考面的垂直投影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层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层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
图12为第一实施例的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走线在参考面的垂直投影示意图;
图13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层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
图14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层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实施例的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走线在参考面的垂直投影示意图;
图16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层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
图17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层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现有技术中的自容触控装置1000中,其多个触控电极1100往往设置于基材层1200的同一侧的表面1201,多个触控电极1100的多个走线1101在该表面1201沿同向延伸。由于走线1101集中于同一表面1201且沿同一方向延伸,走线1101的线宽较大,造成走线区域较大,不利于提高触控性能。而且,在触控电极1100的数目较多时,容易使得部分触控电极1100的走线1101的路径过长,不利于大屏设备的设计。
请参阅图3a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容触控装置2000,自容触控装置2000可应用于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运动手表等电子设备中的自电容屏。自容触控装置200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0、20),多个触控电极平行于参考面90设置且在参考面90的多个第一垂直投影呈阵列排布。每个触控电极均引出走线(11、21),多个触控电极的多个走线分设于具有间隔距离的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第一层110和/或第二层120的多个走线异向延伸。
具体的,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设于支撑层130的相对两侧,支撑层130用于支撑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支撑层130可选为柔性基材基底、刚性基材衬底或者是基材与粘性材料的复合层。走线可选为导电金属。为了便于识别,定义第一层110的触控电极为第一触控电极10,第一层110的走线为第一走线11,第二层120的触控电极为第二触控电极20,第二层120的走线为第二走线21。请参阅图3b,为了便于理解,图3b中的自容触控装置2000未示出支撑层130,参考面90为平行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0的平面或曲面,即参考面90平行于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面90可以为支撑层130所位于的平面或曲面,尤其是当自容触控装置2000应用于柔性显示时,可能会发生弯折或拉伸,因此参考面90可能为曲面。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多个走线分设在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同层设置,缩小了走线区域(最多可缩小50%),提高了触控性能。而且,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中的至少一层的多个走线异向延伸,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同向延伸,进一步缩小了走线区域,而且,针对于大屏设备的设计,能够有效地缩短走线的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触控性能。异向延伸可以为沿相反的方向的延伸,也可以为沿具有不为零的夹角的两个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至图6,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走线在参考面90的垂直投影示意图;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层110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图6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层120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至少部分第一垂直投影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两个触控电极分设于第一层110和第二层120。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0均沿为异向延伸。通过将相邻的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两个触控电极异层设置,在多个走线异向延伸时,能够有效缩短走线的路径,有利于减小走线区域,提高触控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至图6,至少部分第一垂直投影中,不相邻的两个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触控电极同设于第一层110或第二层120,即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0的第一垂直投影和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20的第一垂直投影相邻。通过将不相邻的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两个触控电极同层设置,能够进一步缩短异向延伸时走线的路径,从而进一步减小走线区域,提高触控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多个走线在参考面90上的多个第二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如此设置,第一层110的多个走线和第二层120的多个走线在参考面90上的第二垂直投影部分重叠,能够减小走线区域,提高触控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多个第一垂直投影和多个第二垂直投影不重叠。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提高触控灵敏度,避免出现触控盲点,从而提高触控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第一层110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走线11区A1和第二走线21区A2。第二层120具有与第一走线11区A1相对的第三走线区A3和与第二走线21区A2相对的第四走线区A4。第一走线11区A1的多个走线和第三走线区A3的多个走线均沿第一方向81延伸。第二走线21区A2的多个走线和第四走线区A4的多个走线均沿与第一方向81相反的第二方向82延伸。通过设置第一走线11区A1和第三走线区A3的多个走线均沿第一方向81延伸,第二走线21区A2和第四走线区A4的多个走线均沿第二方向82延伸,使得多个走线的走线区域较小,且走线的路径也较短,有利于提高触控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第一走线区A1的多个第一走线11和第二走线区A2的多个第一走线11呈中心旋转对称。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走线区A3的多个第二走线21和第四走线区A4的多个第二走线21呈中心旋转对称。如此设置,第一走线区A1靠近第二走线区A2的多个走线和第二走线区A2靠近第一走线区A1的多个走线不容易发生短路。
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和图8,自容触控装置20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基材层31、粘接层33和第二基材层32。第一层110设于第一基材层31背向粘接层33的一侧,第二层120设于第二基材层32背向粘接层33的一侧,第一基材层31和第二基材层32为由同一片柔性基材弯折而形成。具体的,柔性基材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基材层31、弯折部34和第二基材层32,弯折部34形变以使第一基材层31和第二基材层32相对,并通过粘接层33连接固定第一粘接层33和第二粘接层33。固定后弯折部34可裁剪掉或者保留。通过设置第一基材层31和第二基材层32由同一片柔性基材弯折而形成,因此可将多个触控电极的设置在该柔性基材的同一表面,然后弯折而形成第一基材层31和第二基材层32,有利于降低多个触控电极的工艺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9至图11,图9为第二实施例的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走线在参考面90的垂直投影示意图;图10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层110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图11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层120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一层110的多个第一走线11为异向延伸(沿第一方向81和第二方向82延伸),第二层120的第二走线21为同向延伸。如此设置,缩短了走线的路径以及走线区域,有利于提高触控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均沿一个方向延伸,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0沿两个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12至图14,图12为第三实施例的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走线在参考面90的垂直投影示意图;图13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层110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图14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层120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均设于第一层110,第二层120不设有触控电极,即第二触控电极20的数目为零。第一层110开设有通向第二层120的至少一个过孔101,部分第一触控电极10的走线(第二走线21)穿过过孔101抵达第二层120,在第二层120异向延伸。另一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10的走线(第一走线11)在第一层110中异向延伸。如此设置,可将触控电极均设置在同层,有利于简化触控电极的制作工艺。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也可均设于第二层120,第二层120开设有通向第一层110的过孔101,触控电极的走线穿过过孔101抵达第一层110,在第一层110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相对于第三实施例,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15至图17,图15为第三实施例的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走线在参考面90的垂直投影示意图;图16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层110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图17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层120上的触控电极和走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一层110的多个第一走线11异向延伸,第二层120的多个第二走线21同向延伸。如此设置,第二层120的第二走线21的布置较为简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一层110的第一走线11为同向延伸,第二层120的第二走线21为异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电容屏,自电容屏可应用于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运动手表等电子设备。请参阅图1,自电容屏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容触控装置2000。通过在自电容屏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电容触控装纸,提升了触控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运动手表等。电子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电容屏。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电容屏,电子设备具有较佳的触控性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容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平行于参考面设置且在所述参考面的多个第一垂直投影呈阵列排布,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均引出走线,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的多个走线分设于具有间隔距离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且第一层和/或第二层的所述多个走线异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容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垂直投影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分设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容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垂直投影中,不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垂直投影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同设于所述第一层或所述第二层。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容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走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多个第二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容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垂直投影和所述多个第二垂直投影不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容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所述第二层具有与所述第一走线区相对的第三走线区和与所述第二走线区相对的第四走线区,所述第一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和所述第三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和所述第四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容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区的多个走线呈中心旋转对称。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容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容触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基材层、粘接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背向所述粘接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层设于所述第二基材层背向所述粘接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为由同一片柔性基材弯折而形成。
9.一种自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自容触控装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电容屏。
CN202022347401.8U 2020-10-20 2020-10-20 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423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7401.8U CN213423919U (zh) 2020-10-20 2020-10-20 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7401.8U CN213423919U (zh) 2020-10-20 2020-10-20 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3919U true CN213423919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68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7401.8U Active CN213423919U (zh) 2020-10-20 2020-10-20 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39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93500B2 (en) 2021-11-05 2023-07-04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93500B2 (en) 2021-11-05 2023-07-04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1911B (zh)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1446722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US8917250B2 (en) Touch panel
US9798412B2 (en) Touch sensor device
US20150060120A1 (en) Touch panel
JP4797504B2 (ja) 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9367183B2 (en) Dual-mode touch device
JP563566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TWI663534B (zh) 觸控顯示器
US20140111707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TW201407436A (zh) 觸控感測結構及觸控裝置
US20040256147A1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ouch pad
JP2012043298A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30517B (zh) 觸控視窗以及包含其之觸控裝置
CN213423919U (zh) 自容触控装置、自电容屏和电子设备
CN104345997A (zh) 触控面板
US9609736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241457B (zh) 触控感测模组以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及智能手表
CN11175487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40003310A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4695284U (zh) 软性电路板及其应用之自电容式触控面板
CN203746039U (zh) 触控面板装置
CN113064512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93954A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6970731A (zh) 电容感测装置、指纹感测装置与电容感测装置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