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3785U -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3785U
CN213423785U CN202022934456.9U CN202022934456U CN213423785U CN 213423785 U CN213423785 U CN 213423785U CN 202022934456 U CN202022934456 U CN 202022934456U CN 213423785 U CN213423785 U CN 213423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emperature
humidity controller
cas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344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次伟
黄华彬
苏国雄
宋善丰
张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Realcod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Realcod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Realcod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Realcod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344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3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3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3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包括主体组件和防撞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支撑板、第一海绵垫、温湿度控制仪、门体、第二壳体,所述防撞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固定块、第一弹簧、第二连杆、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橡胶块、L形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通过第一壳体、支撑板、第一海绵垫和L形壳体等部件之间的组合使用,可以对温湿度控制仪进行限位和支撑,同时在本装置的使用当中,当本装置受到冲击力或发生掉落的情况时,第三弹簧会发生形变,通过第三弹簧发生的形变对冲击力进行削减,且通过橡胶块的设置,在减缓冲击力的同时抑制第三弹簧回弹造成的伤害,为温湿度控制仪提供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温湿度控制器是以先进的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进口高性能温湿度传感器,可同时对温度、湿度信号进行测量控制,并实现液晶数字显示,还可通过按键对温、湿度分别进行上、下限设置和显示,从而使仪表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启动风扇或加热器,对被测环境的实际温、湿度自动调节的设备,市场上的温湿度控制器的外壳大部分只是将温湿度控制器储存起来,而不能对温湿度控制器起到防护以及其他的作用,
现有的温湿度控制器防撞结构大多只是通过添加外壳和一个盖体对温湿度控制器进行防护,而温湿度控制器的使用当中,现有的外壳无法应对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并且对带有显示屏的温湿度控制器防护性能较差,在受到冲击力后很容易造成温湿度控制器的损坏。为此,提出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包括主体组件和防撞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支撑板、第一海绵垫、温湿度控制仪、门体、第二壳体;
所述防撞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固定块、第一弹簧、第二连杆、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橡胶块、气囊、橡胶防撞条、L形壳体、第二海绵垫;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粘接有第一海绵垫,所述第一海绵垫的上表面设有温湿度控制仪,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铰接有门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壳体,两个所述第二壳体相邻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焊接有L形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L形壳体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远离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于另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
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L形壳体的内侧壁均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侧壁,所述门体的后表面对称粘接有两个橡胶防撞条,所述橡胶防撞条远离所述门体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海绵垫,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均匀焊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均匀粘接有橡胶块,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顶壁安装有气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子扣,所述门体的后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母扣,所述子扣与所述母扣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均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体的前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把手,所述门体的内侧壁安装有观察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的进气口连通有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所述管体的外侧壁安装有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粘接有滤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均匀安装有卡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L形壳体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当中,通过第一壳体、支撑板、第一海绵垫和L形壳体等部件之间的组合使用,可以对温湿度控制仪进行限位和支撑,同时在本装置的使用当中,第三弹簧在接受到冲击力后会发生形变,通过第三弹簧发生的形变对冲击力进行削减,且通过橡胶块的设置,在减缓冲击力的同时抑制第三弹簧回弹造成的伤害,为温湿度控制仪提供防护;
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当中,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的设置,在第一壳体受到冲击时,第二壳体会挤压两个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受到挤压后会带动固定块进行位置调整,通过对固定块的位置调整,带动第一弹簧发生形变,从而对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削弱,同时在第二壳体挤压第二连杆时,第二弹簧同样会发生形变,从而再次对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削弱,避免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对温湿度控制仪造成损坏,加强本装置的防撞效果。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体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1、主体组件;10、第一壳体;11、支撑板;12、第一海绵垫;13、温湿度控制仪;14、门体;15、第二壳体;2、防撞组件;20、第一连杆;21、固定块;22、第一弹簧;23、第二连杆;24、第二弹簧;25、第三弹簧;26、橡胶块;27、气囊;28、橡胶防撞条;29、L形壳体;201、第二海绵垫;3、子扣;31、母扣;4、把手;41、限位槽;42、卡扣;5、观察窗;6、固定板;61、第一通孔;7、管体;71、单向阀;8、滑槽;81、滑块;9、第二通孔;9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包括主体组件1和防撞组件2,主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0、支撑板11、第一海绵垫12、温湿度控制仪13、门体14、第二壳体15;
防撞组件2包括第一连杆20、固定块21、第一弹簧22、第二连杆23、第二弹簧24、第三弹簧25、橡胶块26、气囊27、橡胶防撞条28、L形壳体29、第二海绵垫201;
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上表面粘接有第一海绵垫12,第一海绵垫12的上表面设有温湿度控制仪13,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铰接有门体14,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壳体15,两个第二壳体15相邻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远离第二壳体15的一端焊接有L形壳体29,第二壳体15和L形壳体29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20,第一连杆20的外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块21,两个固定块21的内侧壁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连杆23,两个第二连杆23远离两个固定块21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于另两个固定块21的一侧;
第二壳体15和L形壳体29的内侧壁均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套设于第一连杆20的外侧壁,门体14的后表面对称粘接有两个橡胶防撞条28,橡胶防撞条28远离门体14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海绵垫201,第一壳体10的内部底壁均匀焊接有第三弹簧25,第一壳体10的内部底壁均匀粘接有橡胶块26,第一壳体10的内部顶壁安装有气囊27。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的内部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子扣3,门体14的后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母扣31,子扣3与母扣31相适配;通过子扣3和母扣31的设置,可以将第一壳体10与门体14之间进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的两侧均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板6,固定板6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1;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通孔61和固定板6将本装置安装到指定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门体14的前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把手4,门体14的内侧壁安装有观察窗5;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4为着力点将门体14打开,同时通过观察窗5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观察到第一壳体10内部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囊27的进气口连通有管体7,管体7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0的外侧壁,管体7的外侧壁安装有单向阀71;使用者可以通过管体7向气囊27的内部注入气体,同时单向阀71避免气囊27内部的气体通过管体7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的内侧壁粘接有滤网91;通过第二通孔9的设置,可以对第一壳体10的内部进行通风散热,同时滤网91可以避免较大的杂质进入第一壳体10的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41,限位槽41的内侧壁均匀安装有卡扣42;通过限位槽41和卡扣42的设置,可以对温湿度控制仪13的线路进行卡接整理,避免线路发生缠绕的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5和L形壳体29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81,滑块81远离滑槽8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固定块21的一侧;通过滑槽8和滑块81的设置,可以对固定块21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通孔61和固定板6将本装置安装到指定位置,同时将温湿度控制仪13放置到第一海绵垫12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板11对温湿度控制仪13进行支撑,且通过两个L形壳体29的设置,可以对温湿度控制仪13进行限位,避免温湿度控制仪13随意晃动,当本装置的侧方受到撞击时,撞击产生的冲击力会传输到第二壳体15,第二壳体15会挤压第二连杆23,第二连杆23受到冲击力后会带动两个固定块21在第一连杆20的外侧壁进行滑动,同时固定块21的位置移动会挤压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受到挤压后会发生形变,从而对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削弱,同时在侧方受到冲击后,第二弹簧24会发生形变,通过第二弹簧24发生的形变,从而再次对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削减,且通过气囊27的设置,可以对本装置上方受到撞击后对本装置进行防护,避免冲击力对温湿度控制仪13的上方造成损坏,同时通过第三弹簧25的设置,可以减少本装置下方受到的冲击力,同时通过橡胶块26的设置,可以再次减少本装置下方受到的冲击力,同时抑制第三弹簧25的回弹性,且通过橡胶防撞条28和第二海绵垫201避免屏幕受到过大的冲击力导致屏幕碎裂的情况,同时在本装置的使用当中,当本装置受到撞击时,通过第二壳体15和L形壳体29之间形成撞击缓冲空间,即使在第一壳体10完全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证对温湿度控制仪13的防护,提高了对温湿度控制仪13的防护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包括主体组件(1)和防撞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0)、支撑板(11)、第一海绵垫(12)、温湿度控制仪(13)、门体(14)、第二壳体(15);
所述防撞组件(2)包括第一连杆(20)、固定块(21)、第一弹簧(22)、第二连杆(23)、第二弹簧(24)、第三弹簧(25)、橡胶块(26)、气囊(27)、橡胶防撞条(28)、L形壳体(29)、第二海绵垫(201);
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粘接有第一海绵垫(12),所述第一海绵垫(12)的上表面设有温湿度控制仪(13),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铰接有门体(14),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壳体(15),两个所述第二壳体(15)相邻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5)的一端焊接有L形壳体(29),所述第二壳体(15)和所述L形壳体(29)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20),所述第一连杆(20)的外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块(21),两个所述固定块(21)的内侧壁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连杆(23),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3)远离两个所述固定块(21)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于另两个所述固定块(21)的一侧;
所述第二壳体(15)和所述L形壳体(29)的内侧壁均焊接有两个第一弹簧(22),所述第一弹簧(22)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20)的外侧壁,所述门体(14)的后表面对称粘接有两个橡胶防撞条(28),所述橡胶防撞条(28)远离所述门体(14)的一侧粘接有第二海绵垫(201),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底壁均匀焊接有第三弹簧(25),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底壁均匀粘接有橡胶块(26),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顶壁安装有气囊(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子扣(3),所述门体(14)的后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母扣(31),所述子扣(3)与所述母扣(31)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两侧均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4)的前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把手(4),所述门体(14)的内侧壁安装有观察窗(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7)的进气口连通有管体(7),所述管体(7)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0)的外侧壁,所述管体(7)的外侧壁安装有单向阀(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的内侧壁粘接有滤网(9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41),所述限位槽(41)的内侧壁均匀安装有卡扣(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5)和所述L形壳体(29)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81),所述滑块(81)远离所述滑槽(8)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21)的一侧。
CN202022934456.9U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Active CN213423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4456.9U CN213423785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4456.9U CN213423785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3785U true CN213423785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2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34456.9U Active CN213423785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37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2420A (zh) * 2022-08-23 2022-10-18 山东大学 一种温湿度独立调控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2420A (zh) * 2022-08-23 2022-10-18 山东大学 一种温湿度独立调控装置及系统
CN115202420B (zh) * 2022-08-23 2023-12-12 山东大学 一种温湿度独立调控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23785U (zh)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用防撞结构
CN112486279A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组装用主板减震固定结构
CN218235961U (zh) 一种用于备用电源保护的减震装置
CN21738736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铅酸蓄电池
CN208314018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接线测试仪
CN209928336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5025532U (zh) 一种具备掉落保护功能的灭火器瓶体
CN214492818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防盗装置
CN210378488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CN112728656A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空调
CN210371828U (zh) 一种燃气压缩机控制柜显示屏减振安装架
CN209845494U (zh) 一种易除尘散热的显示器外壳
CN113629823A (zh) 一种新能源组合式充电宝
CN212098693U (zh) 一种胎压监测器
CN215109358U (zh) 正压保护装置
CN219122971U (zh) 一种计算机数据储存保护硬件
CN220170272U (zh) 一种工业仪表防护套
CN109941451A (zh) 一种无人机双摄像头安装装置
CN220191194U (zh) 一种软件开发用编程器
CN212936057U (zh) 触摸摄影监视器
CN210689906U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装置的数字式气压传感器
CN208257939U (zh) 一种智能计算机监控摄像头安装底座
CN213384678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用三段式机壳
CN109249868B (zh) 一种汽车内置手机架
CN214475299U (zh) 一种全密封防水ic卡智能水表控制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