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1877U - 一种气铲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1877U
CN213411877U CN202021847238.5U CN202021847238U CN213411877U CN 213411877 U CN213411877 U CN 213411877U CN 202021847238 U CN202021847238 U CN 202021847238U CN 213411877 U CN213411877 U CN 213411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avity
valve
piston
sh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72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unma Pneuma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wift Horse Air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wift Horse Air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wift Horse Air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72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1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1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1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铲,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柄体,柄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处螺纹连接有进气管,柄体侧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螺纹密封有螺套,通孔的另一端内设置有衬套,螺套与衬套之间设置有阀珠,螺套底部开设有凹槽,衬套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活塞上设置有过度块和圆柱块,并且设置有过度腔和圆柱腔,使得活塞在移动过程中,下腔内的气体被压缩,气体的流动能够在过度腔上得到一个缓冲,使得被压缩的空气不会返回去撞击活塞,以影响活塞对铲钎的撞击,因此确保了活塞对铲钎的撞击效果,也延长了活塞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气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气铲。
背景技术
气铲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使其内部的锤体进行往复运动,并击打铲钎,从而实现铲钎对金属和建筑材料进行凿打作业。主要应用于铸造、焊接和建筑以及炉膛维护等场所;
现有的气铲内的活塞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会压缩活塞与铲钎之间的空气,会存在被压缩的空气撞击壳体内壁,返回撞击活塞的情况出现,会影响活塞撞击铲钎的效果,减少活塞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铲,用于确保活塞撞击铲钎的效果,延长活塞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铲,包括柄体,所述柄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处螺纹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柄体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螺纹密封有螺套,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内设置有衬套,所述螺套与所述衬套之间设置有阀珠,所述螺套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衬套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凹槽底壁与所述阀珠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以使所述阀珠密封所述连接槽,所述衬套底部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滑动孔内滑动连接有气阀推杆,所述柄体上铰接有开启把,所述开启把与所述气阀推杆相抵,所述柄体底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柄体底部螺纹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贯穿所述缸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连通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连通腔分隔为上腔部和下腔部,所述下腔部包括过度腔和圆柱腔,所述活塞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过度块和圆柱块,所述过度块呈圆台状,所述过度块与所述过度腔相适配,所述圆柱腔与所述圆柱块相适配,所述缸体表面开设有两个流动槽,两个所述流动槽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流动槽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当所述活塞与铲钎相碰撞时,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上腔连通,当所述活塞与铲钎分离时,所述活塞将所述第一排气孔密封,所述第一排气孔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孔进入下腔内,另一个所述流动槽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圆柱腔连通设有放气孔,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用于固定铲钎的固定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套与所述柄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腔部还包括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与所述过度腔之间连通设有第一圆环腔,所述第一圆环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滑动腔的内径,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第一圆环腔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气孔与所述圆柱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圆环腔,所述第二圆环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圆柱腔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与所述柄体之间设置有阀盖组件,所述阀盖组件包括阀上盖、阀下盖、阀圈和阀片,所述阀圈设置在所述阀上盖和所述阀下盖之间,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阀圈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下腔连通,所述插槽内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活动设置有钢球,所述壳体外侧套接有卡钳套,所述卡钳套底部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与所述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挡圈,用于限制所述卡钳套的滑动,当铲钎的尾部插接入所述插槽后,所述钢球嵌入铲钎上的缺口,所述卡钳套限制所述钢球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活塞上设置有过度块和圆柱块,并且设置有过度腔和圆柱腔,使得活塞在移动过程中,下腔内的气体被压缩,气体的流动能够在过度腔上得到一个缓冲,使得被压缩的空气不会返回去撞击活塞,以影响活塞对铲钎的撞击,因此确保了活塞对铲钎的撞击效果,也延长了活塞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柄体;101、进气孔;102、通孔;103、出气孔;2、流动槽; 3、螺套;301、凹槽;4、衬套;401、连接槽;402、滑动孔;5、阀珠;6、第一弹簧;7、气阀推杆;8、开启把;9、壳体;10、缸体;11、连通腔;111、过度腔;112、圆柱腔;12、活塞;121、过度块;122、圆柱块;13、第一排气孔;14、第二排气孔;15、第一孔;16、放气孔;17、固定组件;171、插槽; 172、定位孔;173、钢球;174、卡钳套;175、环形卡槽;176、第二弹簧;177、挡圈;18、第一圆环腔;19、第二圆环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气铲,包括柄体1,柄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101,进气孔101处螺纹连接有进气管(图中未示出),柄体1侧面开设有通孔102,通孔102的一端螺纹密封有螺套3,通孔102的另一端内设置有衬套4,螺套3与衬套4之间设置有阀珠5,螺套3底部开设有凹槽301,衬套4顶部开设有连接槽401,凹槽301底壁与阀珠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以使阀珠5密封连接槽401,衬套4底部开设有滑动孔402,滑动孔402与连接槽401连通,滑动孔402 内滑动连接有气阀推杆7,柄体1上铰接有开启把8,当操作者握住开启把8,使得开启把8朝向柄体1一侧转动时,开启把8使得气阀推杆7向上移动,气阀推杆7推动阀珠5向上移动,使得气体通过进气孔101进入连接槽401,然后通过出气孔103进入上腔以推动活塞12移动,开启把8与气阀推杆7相抵,柄体1底部开设有出气孔103,出气孔103与连接槽401连通,柄体1底部螺纹连接有壳体9,壳体9 内固定设置有缸体10,缸体10内设有连通腔11,连通腔11贯穿缸体10的顶部和底部,连通腔1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2,活塞12将连通腔11分隔为上腔部和下腔部,下腔部包括过度腔111和圆柱腔112,活塞12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过度块121 和圆柱块122,过度块121呈圆台状,过度块121与过度腔111相适配,圆柱腔112 与圆柱块122相适配,设置有过度腔111和过度块121,使得活塞12移动过程中,下腔内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能够通过过度腔111得到一个缓冲,相比于呈直角的面,气体被压缩后不会回撞活塞12,使得活塞12的移动更加的平稳,并且确保活塞12能撞到铲钎,缸体10表面开设有两个流动槽2,两个流动槽2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流动槽2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13和第二排气孔14,当活塞12朝向铲钎一侧移动时,下腔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孔15进入第一孔15所在的流动槽2内,并且被压缩,当活塞12与铲钎相碰撞时,第一排气孔13与上腔连通,并且上腔内的压缩气体通过第一排气孔13进入流动槽2内,使得压缩气体通过第一孔15进入下腔,以使下腔内的压强与上腔内的压强平衡,使得活塞12与铲钎分离,当活塞 12与铲钎分离时,活塞12将第一排气孔13密封,第一排气孔13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孔14进入下腔内,从放气孔16排出,此时上腔内的压缩气体再次推动活塞12朝向铲钎一侧移动,实现活塞12的往复运动,另一个流动槽2上开设有第一孔15,圆柱腔112连通设有放气孔16,壳体9顶部设有用于固定铲钎的固定组件 17。
参照图2所示,螺套3与柄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增加了螺套3与柄体1 之间的密封性,进气管与进气孔10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增加了进气管与进气孔101之间的密封性。
参照图2所示,下腔部还包括滑动腔,滑动腔与过度腔111之间连通设有第一圆环腔18,第一圆环腔18的内径大于滑动腔的内径,使得当活塞12朝向铲钎一侧移动时,位于下腔内的气体被快速压缩,气体会通过第一孔15流向流动槽2,第一圆环腔18的内径大于滑动腔的内径,为气体存留空间,防止气体被过度压缩,第一孔15位于第一圆环腔18上。放气孔16与圆柱腔112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圆环腔19,第二圆环腔19的内径大于圆柱腔112的内径,使得第二圆环腔19与圆柱腔112之间留有空间,防止气体被过度压缩。
参照图2所示,缸体10与柄体1之间设置有阀盖组件,阀盖组件包括阀上盖、阀下盖、阀圈和阀片,阀圈设置在阀上盖和阀下盖之间,阀片设置在阀圈内。阀片是控制液体通过以降低其压力或改变其流量及流动方向的装置,在这里,阀片用来控制气体。
参照图2所示,固定组件17包括插槽171,插槽171与下腔连通,插槽171内壁开设有定位孔172,定位孔172内活动设置有钢球173,壳体9外侧套接有卡钳套174,卡钳套174底部开设有环形卡槽175,环形卡槽175与壳体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6,壳体9上设置有挡圈177,用于限制卡钳套174的滑动,当铲钎的尾部插接入插槽171后,钢球173嵌入铲钎上的缺口,卡钳套174限制钢球173 向上移动,安装铲钎的时候,松开挡圈177,将卡钳套174拉出,然后将铲钎尾部插接入插槽171内,此时,钢球173因与铲钎接触,向上移动,当铲钎上的缺口移动到钢球173下方时,钢球173向下移动嵌入铲钎缺口处,此时,松开卡钳套174,卡钳套174将钢球173顶住,防止钢球173向上移动,从而固定了铲钎。
工作原理:当活塞12朝向铲钎一侧移动时,下腔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孔15进入第一孔15所在的流动槽2内,并且被压缩,当活塞12与铲钎相碰撞时,第一排气孔13与上腔连通,并且上腔内的压缩气体通过第一排气孔13进入流动槽2内,使得压缩气体通过第一孔15进入下腔,以使下腔内的压强与上腔内的压强平衡,使得活塞12与铲钎分离,当活塞12与铲钎分离时,活塞12将第一排气孔13密封,第一排气孔13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孔14进入下腔内,从放气孔16排出,此时上腔内的压缩气体再次推动活塞12朝向铲钎一侧移动,实现活塞12的往复运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气铲,包括柄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101),所述进气孔(101)处螺纹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柄体(1)侧面开设有通孔(102),所述通孔(102)的一端螺纹密封有螺套(3),所述通孔(102)的另一端内设置有衬套(4),所述螺套(3)与所述衬套(4)之间设置有阀珠(5),所述螺套(3)底部开设有凹槽(301),所述衬套(4)顶部开设有连接槽(401),所述凹槽(301)底壁与所述阀珠(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以使所述阀珠(5)密封所述连接槽(401),所述衬套(4)底部开设有滑动孔(402),所述滑动孔(402)与所述连接槽(401)连通,所述滑动孔(402)内滑动连接有气阀推杆(7),所述柄体(1)上铰接有开启把(8),所述开启把(8)与所述气阀推杆(7)相抵,所述柄体(1)底部开设有出气孔(103),所述出气孔(103)与所述连接槽(401)连通,所述柄体(1)底部螺纹连接有壳体(9),所述壳体(9)内固定设置有缸体(10),所述缸体(10)内设有连通腔(11),所述连通腔(11)贯穿所述缸体(10)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连通腔(1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2),所述活塞(12)将所述连通腔(11)分隔为上腔部和下腔部,所述下腔部包括过度腔(111)和圆柱腔(112),所述活塞(12)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过度块(121)和圆柱块(122),所述过度块(121)呈圆台状,所述过度块(121)与所述过度腔(111)相适配,所述圆柱腔(112)与所述圆柱块(122)相适配,所述缸体(10)表面开设有两个流动槽(2),两个所述流动槽(2)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流动槽(2)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13)和第二排气孔(14),当所述活塞(12)与铲钎相碰撞时,所述第一排气孔(13)与所述上腔连通,当所述活塞(12)与铲钎分离时,所述活塞(12)将所述第一排气孔(13)密封,所述第一排气孔(13)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孔(14)进入下腔内,另一个所述流动槽(2)上开设有第一孔(15),所述圆柱腔(112)连通设有放气孔(16),所述壳体(9)顶部设有用于固定铲钎的固定组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铲,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3)与所述柄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孔(10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铲,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部还包括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与所述过度腔(111)之间连通设有第一圆环腔(18),所述第一圆环腔(18)的内径大于所述滑动腔的内径,所述第一孔(15)位于所述第一圆环腔(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孔(16)与所述圆柱腔(112)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圆环腔(19),所述第二圆环腔(19)的内径大于所述圆柱腔(11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与所述柄体(1)之间设置有阀盖组件,所述阀盖组件包括阀上盖、阀下盖、阀圈和阀片,所述阀圈设置在所述阀上盖和所述阀下盖之间,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阀圈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7)包括插槽(171),所述插槽(171)与所述下腔连通,所述插槽(171)内壁开设有定位孔(172),所述定位孔(172)内活动设置有钢球(173),所述壳体(9)外侧套接有卡钳套(174),所述卡钳套(174)底部开设有环形卡槽(175),所述环形卡槽(175)与所述壳体(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6),所述壳体(9)上设置有挡圈(177),用于限制所述卡钳套(174)的滑动,当铲钎的尾部插接入所述插槽(171)后,所述钢球(173)嵌入铲钎上的缺口,所述卡钳套(174)限制所述钢球(173)向上移动。
CN202021847238.5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气铲 Active CN213411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7238.5U CN21341187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气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7238.5U CN21341187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气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1877U true CN213411877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8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7238.5U Active CN21341187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气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1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61628A (en) Pneumatic tool
CA2867186A1 (en) Pneumatic nail gun
US4440237A (en) Pavement breaker
GB908883A (en) Improvements in rock drills
CN213411877U (zh) 一种气铲
CN209244496U (zh) 具有特定长度比、重量比的活塞和钻头配套结构及冲击器
CN208934607U (zh) 一种冲击器的双腔式外套管
JPH01501607A (ja) 単動空気圧衝撃工具
JPH0688216B2 (ja) プランジャー摺動弁型空気衝撃装置
US6543557B2 (en) Drill hammer assembly
US4739837A (en) Pneumatic impact tool
US4741404A (en) Percussion tool utilizing negative pressure
CN210615088U (zh) 一种高频除芯气锤
US1739338A (en) Pneumatic tool
US2854962A (en) Explosion percussion machines with a freely running striking piston
CN217327163U (zh) 一种新型冲击器
CN216041434U (zh) 一种具有多蓄能器的液压破碎锤
CN108705061A (zh) 一种咚咚机的气锤装置
JP2675247B2 (ja) ハンマー装置
CN201620757U (zh) 无阀单缸型高效潜孔冲击器
CN211202729U (zh) 气锹的减震机构
CN209970647U (zh) 一种新型气铲
CN2454091Y (zh) 改进的长行程气动冲击机构
CN211306205U (zh) 气铲
CN211333054U (zh) 带有起钎机构的气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6

Address after: No. 12 Juhai Road, Jinhai Town, Qidong City,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unma Pneumat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2, Lane 707, Laodong Road, Xuxing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wift Horse Air Too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