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3780U - 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3780U
CN213403780U CN202022480386.4U CN202022480386U CN213403780U CN 213403780 U CN213403780 U CN 213403780U CN 202022480386 U CN202022480386 U CN 202022480386U CN 213403780 U CN213403780 U CN 213403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anagement system
battery management
cas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03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浩
赵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03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3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3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3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该壳体内构造有以收容电路板的容纳腔,并于该壳体上形成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连通部。其中,连通部具有分别沿壳体的横向及竖向开口的多个连通口,各连通口被分别封堵。且因外力操作可解除其一开口方向上的连通口的封堵,以供设于电路板上的接插件经由该开口方向上的连通口伸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通过解除其一开口方向上的开口,可使电路板上的接插件经由该开口方向上的连通口伸出,从而可提高接插件于壳体上伸出方向的多样性,并能够使得本壳体同时适用于具有卧式接插件的电路板和具有立式接插件的电路板,进而可使本壳体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监控电池的状态。目前,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板上的接插件包括卧式板端接插件和立式板端接插件两种。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仅能适用于卧式或立式接插件,当电池管理系统的卧式板端接插件由于空间问题难以用于和电池模组连接时,需要重新更换壳体,造成成本和时间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可同时适用于具有卧式接插件的电路板和具有立式接插件的电路板,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构造有以收容电路板的容纳腔,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具有分别沿所述壳体的横向及竖向开口的多个连通口,各所述连通口被分别封堵,且因外力操作可解除其一开口方向上的所述连通口的封堵,以供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接插件经由该开口方向上的所述连通口伸出。
进一步的,各所述连通口由与所述壳体弱连接的堵板封堵。
进一步的,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别向各所述连通口内凸出的限位凸起,于所述接插件上设有凹槽,且随所述接插件由其一所述连通口伸出,该所述连通口处的所述限位凸起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电路板上的AFE采集通道对应布置的缺口,并于所述缺口中封堵有可拆卸的封挡件。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两个正交侧面上的第一缺口区和第二缺口区,且所述第一缺口区和所述第二缺口区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封挡件插设于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封挡件包括以遮挡所述第一缺口区的第一挡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的第二挡板,且随所述第一挡板于所述壳体上的插设,所述第二挡板可插设于所述壳体上以遮挡所述第二缺口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向所述第二挡板一侧延伸的插柱,且对应于所述插柱,于所述第一缺口区内构造有插槽,所述插柱可由所述第一缺口区的与所述第二缺口区连通的一侧插入所述插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扣合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容纳腔围构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进一步的,各所述连通口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通过使得连通部具有沿壳体的横向及竖向开口的多个被分别封堵的连通口,并因外力操作可解除其一开口方向上的开口,以使电路板上接插件经由该开口方向上的连通口伸出,从而可提高接插件于壳体上伸出方向的多样性,并能够使得本壳体同时适用于具有卧式接插件的电路板和具有立式接插件的电路板,进而可使本壳体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此外,各连通口由与壳体弱连接的堵板封堵,可便于拆卸堵板,而解除对连通口的封堵。通过在连通口处设置嵌设于凹槽内的限位凸起,能够提高接插件的安装效果。而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与AFE采集通道对应布置的缺口,并在该缺口中封堵可拆卸的封挡件,可基于需求拆卸封挡件,从而可增加AFE采集通道可使用的数量。
另外,封挡件插设于壳体上,可便于封挡件于壳体上的拆装。通过设置可由第一缺口区的与第二缺口区连通的一侧插入插槽内的插柱,可便于实现第一挡板于壳体上的插设。而各连通口均形成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可便于壳体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内设有横向布置的接插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内设有竖向向布置的接插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封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封挡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101、易拉断件,102、限位凸起;
2、第二壳体,3、接插件,4、堵板;
5、封挡件,501、第一挡板,502、第二挡板,503、插柱;
6、第一缺口区,601、插槽;
7、第二缺口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该壳体内构造有以收容电路板的容纳腔,并于该壳体上形成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连通部。其中,连通部具有分别沿壳体的横向及竖向开口的多个连通口,各连通口被分别封堵。且因外力操作可解除其一开口方向上的连通口的封堵,以供设于电路板上的接插件经由该开口方向上的连通口伸出。
本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通过使得连通部具有沿壳体的横向及竖向开口的多个被分别封堵的连通口,并因外力操作可解除其一开口方向上的开口,以使电路板上接插件经由该开口方向上的连通口伸出,从而可提高接插件于壳体上伸出方向的多样性,并能够使得本壳体同时适用于具有卧式接插件的电路板和具有立式接插件的电路板,进而可使本壳体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基于如上的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该示例性结构中,壳体整体呈扁平的矩形状,并包括扣合相连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述容纳腔围构形成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且为便于加工制造,基于图1状态下所示,本实施例的各连通口均形成于第一壳体1上,并于第一壳体1的顶面和正交布置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分布。
其中,本实施例的横向布置的连通口即指开设于第一壳体1两个侧面上的连通口,而竖向布置的连通口即指开设于第一壳体1顶面上的连通口,且横向布置的连通口和竖向布置的连通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如上设置,如图1中所示,当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接插件3横向布置时,可由第一壳体1侧面上的连通口伸出,从而经由该接插件3可与外部电池模组卧式连接。
而如图2中所示,当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接插件3竖向布置时,可由第一壳体1顶面上的连通口伸出,从而经由该接插件3可与外部电池模组立式连接,进而可使得本壳体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解除对连通口的封堵,由图3并结合图2中所示,各连通口由与壳体弱连接的堵板4封堵。具体地,堵板4为随形与各连通口设置的矩形板,堵板4经由设于其边缘处的易拉断件101与第一壳体1连接。且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易拉断件101于堵板4的三个侧面上分别设置。当然,除了于堵板4的三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易拉断件101,亦可仅于堵板4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设置。另外,易拉断件101的具体数量可基于堵板4各侧面的长度相应地增减。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堵板4除了与第一壳体1一体成型,并由易拉断件101固设于第一壳体1上,亦可与第一壳体1分体设置,并将堵板4插装于第一壳体1上,此时,可在堵板4的侧面上设置若干可抵紧于第一壳体1上的安装筋,而实现堵板4于第一壳体1上的插装。
仍由图3中所示,为提高接插件3的安装效果,于第一壳体1上设有分别向各连通口内凸出的限位凸起102,于接插件3上设有凹槽,且随接插件3由其一连通口的伸出,该连通口处的限位凸起102嵌设于凹槽内,以此,不仅可确保接插件3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同时也可提高接插件3的安装稳定性。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限位凸起102布置于连通口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并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且堵板4对应于限位凸起102的位置内凹设置。
为提高使用效果,以能够调整AFE采集通道的数量,结合图1和图2中所示,于第一壳体1上形成有与电路板上的AFE采集通道对应布置的缺口,并于该缺口中封堵有可拆卸的封挡件5。如此设置,可根据需求拆卸封挡件5而增加AFE采集通道的数量。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缺口具体包括形成于第一壳体1的两个正交侧面上的第一缺口区6和第二缺口区7,且第一缺口区6和第二缺口区7相连通。
另外,于第一缺口区6背离第二缺口区7的一端形成有相对布置两个插槽601,且两个插槽60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缺口区6与第二缺口区7连通一端的间距,由此可有效防止下述插柱503脱出插槽601。因此,为便于下述插柱503于插槽601内的插设,第一壳体1的第一缺口区6与第二缺口区7连通一端形成有以引导插柱503进入第一缺口区6的导向弧面。
基于上述缺口的形状,为便于封挡件5的安装,本实施例的封挡件5具体插设于第一壳体1上。该封挡件5的结构如图5和图6中所示,其包括以遮挡第一缺口区6的第一挡板501,以及与第一挡板501连接的第二挡板502,且随第一挡板501于第一壳体1上的插设,第二挡板502可插装于第一壳体1上,以遮挡第二缺口区7。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实现第一挡板501于第一壳体1上的插设,于第一挡板501上设有向第二挡板502一侧延伸的插柱503。该插柱503为与上述各插槽601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且本实施例的插柱503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制成,以能够由第一缺口区6与第二缺口区7连通的一侧插入插槽601内,并使第一挡板501盖置于第一壳体1上,而实现对第一缺口区6的遮挡。另外,为提高封挡件5设置的牢固性,由图4和图5中所示,于第二挡板502的两相对侧分别外凸设有燕尾块,并对应于该燕尾块,于第二缺口区7形成有以供燕尾块插设的燕尾槽。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封挡件5除了由第一壳体1的侧部插入缺口内,亦可稍微调整结构,而由第一壳体1的顶部插入缺口内。此时,可将第二缺口区7构造为沿靠近第二壳体2的方向,其开口一致或渐小设置,例如,可将第二缺口区7构造为矩形。
本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可基于电路板上接插件3的布置方式,而选择对竖向或横向连通口封堵的解除,以使其与外部电池模组立式连接或卧式连接。因此,本壳体可适用于不同的电路板,可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另外,本实施例也可根据需求通过拆卸封挡件5,增加AFE采集通道的数量,可使得电池管理系统能够较好地匹配动力电池包内部的电芯及模组数量,进而可使得本壳体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构造有以收容电路板的容纳腔,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具有分别沿所述壳体的横向及竖向开口的多个连通口,各所述连通口被分别封堵,且因外力操作可解除其一开口方向上的所述连通口的封堵,以供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接插件(3)经由该开口方向上的所述连通口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通口由与所述壳体弱连接的堵板(4)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别向各所述连通口内凸出的限位凸起(102),于所述接插件(3)上设有凹槽,且随所述接插件(3)由其一所述连通口伸出,该所述连通口处的所述限位凸起(102)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电路板上的AFE采集通道对应布置的缺口,并于所述缺口中封堵有可拆卸的封挡件(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两个正交侧面上的第一缺口区(6)和第二缺口区(7),且所述第一缺口区(6)和所述第二缺口区(7)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挡件(5)插设于所述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挡件(5)包括以遮挡所述第一缺口区(6)的第一挡板(501),以及与所述第一挡板(501)连接的第二挡板(502),且随所述第一挡板(501)于所述壳体上的插设,所述第二挡板(502)可插设于所述壳体上以遮挡所述第二缺口区(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01)上设有向所述第二挡板(502)一侧延伸的插柱(503),且对应于所述插柱(503),于所述第一缺口区(6)内构造有插槽(601),所述插柱(503)可由所述第一缺口区(6)的与所述第二缺口区(7)连通的一侧插入所述插槽(60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扣合相连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容纳腔围构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通口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1)或所述第二壳体(2)上。
CN202022480386.4U 2020-10-30 2020-10-30 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 Active CN213403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0386.4U CN213403780U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0386.4U CN213403780U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3780U true CN213403780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92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0386.4U Active CN213403780U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3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4533B (zh) Connector system
CN209822775U (zh) 端子保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13403780U (zh) 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
CN212323136U (zh) 电池
CN217740822U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及封装盖
EP1187266B1 (en) Connector module polarization assembly
CN21037917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含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1126264U (zh) 利用内台阶防水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0379916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船用配电箱
CN114267570A (zh) 一种汽车保险盒
FI102435B (fi) Koaksiaaliliittimien pidin
CN113889372A (zh) 一种二次端子组件及断路器
CN220440068U (zh) 一种插座及插接件
CN213752943U (zh) 电池模组的输出极防护结构
CN214849163U (zh) 用于配电柜垂直母排的外接输电组件
CN115088123A (zh) 电池
CN219458059U (zh) 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8215849U (zh) 一种网路连接器
CN209843801U (zh) 电池壳体、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0838940U (zh) 浪涌保护器上的防护外壳体
CN216626425U (zh) 网络通讯设备
CN217562718U (zh) 一种卡锁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9590743U (zh) 服务器
CN214673310U (zh) 一种接线插座
CN217484811U (zh) 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