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0911U - 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0911U
CN213380911U CN202021849327.3U CN202021849327U CN213380911U CN 213380911 U CN213380911 U CN 213380911U CN 202021849327 U CN202021849327 U CN 202021849327U CN 213380911 U CN213380911 U CN 213380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witch
pipe
clamping
supporting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93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胜武
栾柳阳
姚琴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atch Well Press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atch Well Press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atch Well Press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atch Well Press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93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0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0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0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包括:用于装载带线压力开关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以及适于驱动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其中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包括:用于夹持带线压力开关的线缆部分的线缆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的接头夹持管,以及设于线缆夹持组件与接头夹持管之间的支承管;旋转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支承管外侧壁的齿形圈、与齿形圈啮合配接的主齿轮,以及适于驱动主齿轮旋转的动力组件。

Description

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开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带线压力开关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在完成压力开关的压力管与接头之间的装配后,对于压力开关的压力管部分还需要经过抛光的加工工序。在对压力开关进行抛光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首先通过装载夹具来实现对于压力开关的接头进行固定,然后便于对压力管部分进行抛光加工,而在完成抛光加工后,则需要将接头部分从固定该接头的装载夹具上拆卸。而对于带线的压力开关来说,由于其接头背离压力管的一端连接有外接联接线缆,因此,在考虑到对于接头固定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对于外接连接线缆的固定问题。
此外,在流水化的批量的压力开关的抛光加工过程中,对于压力开关快速装载到装载夹具上以及便于从装载夹具上快速拆卸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抛光加工的效率。
在具体的对装载在夹具上的压力开关来说,可以通过抛光结构的旋转来对于压力开关的压力管的外表面的周向进行抛光加工,但是这样的结构下,对于整体的抛光加工系统来说,由于需要预留抛光结构围绕压力管做周向旋转运动的空间,所以整体的加工系统所占用的加工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以解决便于对装载有带线压力开关的夹具进行旋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抛光加工系统,以解决减少加工系统对于加工空间的占用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包括:
用于装载带线压力开关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以及适于驱动所述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其中
所述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包括:用于夹持带线压力开关的线缆部分的线缆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的接头夹持管,以及设于线缆夹持组件与接头夹持管之间的支承管;
所述旋转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承管外侧壁的齿形圈、与所述齿形圈啮合配接的主齿轮,以及适于驱动主齿轮旋转的动力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管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中空的容纳槽,且在该支承管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的以适于带线压力开关的线缆穿过的条形缺口;
所述线缆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承管宽度方向一端的一对适于分开和夹紧的翅耳;
所述接头夹持管适于与所述支承管远离翅耳的一端可拆卸式配接相连;所述接头夹持管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中空的适于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收容槽,且在该接头夹持管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条形缺口连通的缺槽;以及所述接头夹持管远离支承管的端部开设有适于容纳接头的开口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齿形圈设于所述支承管的外侧壁上;以及
所述主齿轮设于一支承架体内;
所述支承架体上开设有一对凹陷槽;一对凹陷槽分别用于嵌入一个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
所述凹陷槽的槽内侧面形成与支承架体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齿形圈适于穿过开口后容纳至支承架体内以与主齿轮啮合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架体还连接有适于包覆在支承管周向外侧的限位管;
所述限位管与支承管之间转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主齿轮同轴相连的蜗轮、与所述蜗轮相连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相连的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承管远离接头夹持管的一端设有一一对应一对翅耳的一对翅耳连接座;以及
在所述支承管远离接头夹持管的一端且位于一对翅耳连接座之间凸柱;
一对所述翅耳均适于套装在凸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一对所述翅耳均包括适于套装在所述凸柱上的套环部,以及与所述套环部相连的翅翼;以及
一对翅翼上相向面对的侧端面分别凹设有一弧形凹槽;
一对翅翼上的弧形凹槽对称分布以适于夹紧线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翅翼与翅耳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承管远离翅耳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适于紧固件穿过的开孔;以及
所述接头夹持管远离其开口部的一端适于插入至支承管中;以及
在所述接头夹持管的侧壁开设有适于与所述开孔对应的适于紧固件插入的锁紧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抛光加工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抛光加工系统,包括: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通过配合使用的支承管、线缆夹持组件和接头夹持管,使得线缆夹持组件可实现快速的对于压力开关上的外接连接线缆的夹紧和松弛,再通过接头夹持管来实现对于接头部分的夹持,使得整体对于带线压力开关的装载和拆卸操作都非常方便,从而可以提高流水化的批量压力开关的加工效率。此外,再通过旋转驱动结构可以实现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支承管的旋转,从而实现装载在该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内的压力开关的旋转,从而便于抛光机对于旋转中的压力开关的压力管的周向外侧壁进行抛光加工,在此过程中,带线压力开关的旋转不需要占用较大的加工空间,因此可以降低整体的抛光加工系统对于加工空间的占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的支承管与齿形圈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的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的支承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一对翅翼处于相对分离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对应装载的带线压力开关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线缆夹持组件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接头夹持管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接头夹持管与支承管配合的锁紧孔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接头夹持管内设于的弹性缓冲件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支承管的示意图。
图中:线缆A、接头部分B、U形部C、压力管D、支承管1、容纳槽101、条形缺口102、接头夹持管2、收容槽201、缺槽202、开口部205、翅耳连接座3、弹簧4、套环部51、翅翼52、弧形凹槽53、螺钉6、紧固件7、锁紧孔8、开孔9、凸条11、条形限位槽12、弹性缓冲件13、连接头15、齿形圈16、支承架体17、凹陷槽18、主齿轮19、蜗轮20、蜗杆21、电机22、限位管23、连接板2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包括:用于装载带线压力开关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以及适于驱动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其中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包括:用于夹持带线压力开关的线缆部分的线缆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的接头夹持管2,以及设于线缆夹持组件与接头夹持管2之间的支承管1。旋转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支承管1外侧壁的齿形圈16、与齿形圈16啮合配接的主齿轮19,以及适于驱动主齿轮19旋转的动力组件。
详细来说,支承管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中空的容纳槽101,且在该支承管1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通容纳槽101的以适于带线压力开关的线缆穿过的条形缺口102。线缆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支承管宽度方向一端的一对适于分开和夹紧的翅耳;接头夹持管2适于与支承管1远离翅耳的一端可拆卸式配接相连;接头夹持管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中空的适于与容纳槽101连通的收容槽201,且在该接头夹持管2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条形缺口102连通的缺槽202;以及接头夹持管2远离支承管1的端部开设有适于容纳接头的开口部205。
也就是说对于本实施例的支承管1来说起到了对于线缆夹持组件与接头夹持管2之间的衔接作用,可以对接头连接有的外联连接线缆的起到容纳作用。而线缆夹持组件是对于线缆起到夹紧固定的作用,接头夹持管2则是起到对于接头部分的夹持限位作用。如此,通过配合使用的支承管1、线缆夹持组件和接头夹持管2可以起到整体的带线压力开关的夹持限位。而本实施例设置的条形缺口102和缺槽202的作用则是在于放置带线压力开关和取出带线压力开关时,使得线缆整体只需要通过条形缺口102和缺槽202则可以快速进入到容纳槽101和离开容纳槽101,提高整体的装载和拆卸操作的效率。
再具体来说,齿形圈16设于支承管1的外侧壁上,此处可以是在加工支承管1的时候一体加工形成齿形圈16,也可以是将齿形圈16焊接固定在支承管1的外侧壁上,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齿形圈16具有配合支承管1的条形缺口102的弧形缺口,即本实施例的齿形圈16不是完整的圆形结构,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不会因为齿形圈16的设计而影响线缆进入到支承管1的容纳槽101中。
再者来说,主齿轮19设于一支承架体17内,主齿轮19通过齿轮轴与支承架体17配接;此外,支承架体17上开设有一对凹陷槽18;一对凹陷槽18分别用于嵌入一个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支承架体17上同时可以架设两个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也就可以同时装载两个带线压力开关。并且,凹陷槽18的槽内侧面形成与支承架体17内部连通的开口24,齿形圈16适于穿过开口24后容纳至支承架体17内以与主齿轮19啮合相连,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齿形圈16与凹陷槽18的接触面均设置为光滑的接触面,以减少齿形圈16带动支承管1旋转时的摩擦阻力。动力组件包括与主齿轮19同轴相连的蜗轮20、与蜗轮20相连的蜗杆21,以及与蜗杆21相连的电机22。此处的蜗轮20可以设置在支承架体17外侧,即连接主齿轮19的齿轮轴的一端伸出在支承架体17外侧以连接蜗轮20,通过电机22来驱动蜗杆21的运转,再由蜗杆21来驱动蜗轮20的旋转,从而带动主齿轮19的旋转,而由于一对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分别包括的齿形圈16均与主齿轮19啮合相连,也就可以实现一个主齿轮19的旋转来同时驱动一对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旋转,这样的情况下,即可以采用一个动力组件来实现一对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旋转,一方面简化了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能耗。
对于本实施例的支承管1在主齿轮19和齿形圈16的啮合作用下旋转的过程中,支承架体17是起到了对于支承管1的支撑作用的,而对于具有一定长度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的旋转来说,考虑到提高整体的支承管1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支承架体17还连接有适于包覆在支承管1周向外侧的限位管23;限位管23与支承管之间转动配合。此处的限位管23可选通过连接板25与支承架体17相连接,使得限位管23与支承架体17共同起到对于支承管1旋转过程中的支承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支承管1的外壁面为圆弧面,且本实施例的支承管1与限位管23以及支承架体17之间的接触面均做光滑处理,以减少摩擦阻力。此处还需要另外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支承架体17和限位管23均设置在支承管1配接线缆夹持组件和接头夹持管2之间的位置,即不会因为支承架体17和限位管23的设置而影响线缆夹持组件和接头夹持管2的正常使用。
关于本实施例的旋转驱动结构具体的实施原理如下:
通过电机22来带动蜗杆21的运转,再由蜗杆21驱动蜗轮20的旋转,使得主齿轮19实现与蜗轮20的同步旋转,此时,主齿轮19的旋转作用下,分别与主齿轮19啮合的一对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分别包括的支承管1对应的齿形圈16旋转,由此,即使得一对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产生相对于支承架体17和限位管23的旋转运动。此处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齿形圈16上开设有配合支承管1的条形缺口102的弧形缺口,因此,为了避免在齿形圈16的旋转过程中与主齿轮19接触而导致主齿轮19对于齿形圈16的驱动失效,本实施例的电机22在运转过程中保持周期性的正转和反转的配合来始终保持齿形圈16与主齿轮19有效啮合配合状态。
再详细来说,在支承管1远离接头夹持管2的一端设有一一对应一对翅耳的一对翅耳连接座3;以及在支承管1远离接头夹持管2的一端且位于一对翅耳连接座3之间凸柱;一对翅耳均适于套装在凸柱上。一对翅耳均包括适于套装在凸柱上的套环部51,以及与套环部51相连的翅翼52;以及一对翅翼52上相向面对的侧端面分别凹设有一弧形凹槽53;一对翅翼52上的弧形凹槽53对称分布以适于夹紧线缆。此外,在翅翼52与翅耳连接座3之间连接有弹簧4。凸柱远离支承管1的端部还适于配接有一螺钉66。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套环部51与凸柱之间形成的是转动配合关系,即套环部51套设在凸柱上后,套环部51可以带动翅翼52产生相对于凸柱的转动。
具体来说,通过螺钉6与凸柱之间的配接使得将翅耳的套环部51套装在凸柱上后形成对于套环部51的限位,指的套环部51无法从凸柱上脱落。在弹簧4的自然弹性状态下,一对翅翼52相向面对的侧端面呈贴靠状态或者两者之间只保留较小的间隙,使得一对翅翼52上分别凹设有的弧形凹槽53可以拼合形成适于夹持限位线缆的圆形槽孔。当需要将线缆放入上述圆形槽孔时,只需要手动拨动翅翼52,压缩翅翼52与翅耳连接座3之间的弹簧4,使得一对翅翼52产生相离的运动,而便于线缆进入到一对翅翼52之间,在完成线缆的装载后,松开手部对于翅翼52的作用力,使得翅翼52在弹簧4的复位作用力下也同步复位即可完成对于线缆的夹持限位过程。同样在需要将线缆从一对翅翼52之间取出时,执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过程,利用弹簧4的压缩变形和复位来实现。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带线压力开关来说,接头部分的尺寸不止一种,因此,考虑到本实施例的装载夹具可以适用多种规格尺寸的带线压力开关,本实施例是通过设计的支承管1与接头夹持管2的可拆卸式配接结构,通过适用不同规格尺寸的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的接头夹持管2来配接支承管1,如此即不需要对于不同规格尺寸的带线压力开关一一匹配相应的装载夹具,只需要一一匹配相应的接头夹持管2即可。
更为具体的,在支承管1远离翅耳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适于紧固件7穿过的开孔9;以及接头夹持管2远离其开口部205的一端适于插入至支承管1中;以及在接头夹持管2的侧壁开设有适于与开孔9对应的适于紧固件7插入的锁紧孔8,此处的紧固件7可以是螺钉6和螺母的配合。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例的开孔9和锁紧孔8的数量不做绝对限定,可以仅仅是一个开孔9和一个锁紧孔8,通过将接头夹持管2的一端插入至支承管1中,再通过紧固件7来实现两者的紧配,也可以对称的两个开孔9和两个锁紧孔8,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
当然还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的支承管1需要配接不同的接头加持管,而不同的夹持管是配合不同规格尺寸的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的,故此,对于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的接头夹持管2来说,其区别只在于用于夹持和限位接头部分的结构不同,而用于连接支承管1部分的结构是相同的,这样才能使得同一个支承管1便于配接不同的接头夹持管2。
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下,在支承管1配接接头夹持管2的部分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条凸起的凸条11;以及在接头夹持管2的外侧壁开设有适于与至少一条凸条11适配的条形限位槽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锁紧孔8可以直接开设在条形限位槽12中,也可以不在条形限位槽12中,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限定。本实施例通过凸条11和条形限位槽12的配合,使得接头夹持管2和支承管1配接后,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的转动。而且当锁紧孔8开设在条形限位槽12中,还可以通过凸条11和条形限位槽12的配合,起到对于锁紧孔8和开孔9之间的快速定位装配的作用。
可选的一种情况下,可以在支承管1用于连接接头夹持管2的一端一体形成一个连接头15,使得接头夹持管2与连接头15相连来实现与支承管1的配接。此时即开孔9即是预制在连接头15上。
再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收容槽201的截面为U形结构,此处可选的情况下,容纳槽101的截面也可以是与收容槽201适配的U形结构,本实施例的收容槽201的截面形状是为了配合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的结构的,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的U形部适于插置于收容槽201中。
需要说明的是,缺槽202的槽宽小于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的U形部的宽度,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从缺槽202部分脱离接头夹持管2。
对于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来说,其外壳体多为塑料材质制成,即为塑件,本实施例考虑到进一步提高收容槽201对接头部分夹持的效果,以防止带线压力开关的压力管在抛光过程中带线压力开关从收容槽201中脱落,可选的一种实施情况下,收容槽201中用于配接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的U形部的部分的内侧壁还设有弹性缓冲件13。此处的弹性缓冲件13可选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即在接头的U形部插入至收容槽201中时,通过挤压弹性缓冲件13,使得弹性缓冲件13形成接头的U形部与收容槽201之间配合的紧密性,并且本实施例采用的弹性缓冲件13也不会造成接头的U形部的外表面的损坏。对于此处的弹性缓冲件13可选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收容槽201的内壁面上。
本实施例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具体的实施原理如下:
根据带线压力开关的规格尺寸选择相应的接头夹持管2,将接头夹持管2与支承管1配接固定,完成上述过程后。再将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通过接头夹持管2的开口部205插入到容纳槽101中,使得接头的U形部可以与容纳槽101形成有效的夹持配合,再通过一对翅翼52来实现对于连接在接头上的外接连接线缆的夹持。如此即完成了本实施例的装载夹具对于带线压力开关的装载过程。而在需要将带线压力开关从装载夹具上拆卸下来时,首先是将线缆从一对翅翼52处撤离,再将接头部分沿着接头夹持管2的开口部205撤出接头夹持管2,使得接头的U形部可以脱离容纳槽101。在接头的U形部脱离容纳槽101后,也就完成了带线压力开关从装载夹具上的拆卸操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带线开关旋转机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线开关抛光加工系统,包括实施例1的带线开关旋转机构。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带线压力开关的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以及适于驱动所述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其中
所述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包括:用于夹持带线压力开关的线缆部分的线缆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带线压力开关的接头部分的接头夹持管,以及设于线缆夹持组件与接头夹持管之间的支承管;
所述旋转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承管外侧壁的齿形圈、与所述齿形圈啮合配接的主齿轮,以及适于驱动主齿轮旋转的动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管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中空的容纳槽,且在该支承管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的以适于带线压力开关的线缆穿过的条形缺口;
所述线缆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承管宽度方向一端的一对适于分开和夹紧的翅耳;
所述接头夹持管适于与所述支承管远离翅耳的一端可拆卸式配接相连;所述接头夹持管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中空的适于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收容槽,且在该接头夹持管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条形缺口连通的缺槽;以及所述接头夹持管远离支承管的端部开设有适于容纳接头的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圈设于所述支承管的外侧壁上;以及
所述主齿轮设于一支承架体内;
所述支承架体上开设有一对凹陷槽;一对凹陷槽分别用于嵌入一个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
所述凹陷槽的槽内侧面形成与支承架体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齿形圈适于穿过开口后容纳至支承架体内以与主齿轮啮合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体还连接有适于包覆在支承管周向外侧的限位管;
所述限位管与支承管之间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主齿轮同轴相连的蜗轮、与所述蜗轮相连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相连的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管远离接头夹持管的一端设有一一对应一对翅耳的一对翅耳连接座;以及
在所述支承管远离接头夹持管的一端且位于一对翅耳连接座之间设有凸柱;
一对所述翅耳均适于套装在凸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翅耳均包括适于套装在所述凸柱上的套环部,以及与所述套环部相连的翅翼;以及
一对翅翼上相向面对的侧端面分别凹设有一弧形凹槽;
一对翅翼上的弧形凹槽对称分布以适于夹紧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翅翼与翅耳连接座之间连接有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管远离翅耳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适于紧固件穿过的开孔;以及
所述接头夹持管远离其开口部的一端适于插入至支承管中;以及
在所述接头夹持管的侧壁开设有适于与所述开孔对应的适于紧固件插入的锁紧孔。
10.一种带线压力开关抛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
CN202021849327.3U 2020-08-28 2020-08-28 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 Active CN213380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9327.3U CN213380911U (zh) 2020-08-28 2020-08-28 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9327.3U CN213380911U (zh) 2020-08-28 2020-08-28 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0911U true CN213380911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12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9327.3U Active CN213380911U (zh) 2020-08-28 2020-08-28 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0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2701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托盘架
CN213163181U (zh) 一种应用于管材多面钻孔加工的夹具
CN104108086B (zh) 螺钉夹持装置及螺钉工具
TW201330965A (zh) 電動夾鉗裝置
CN109208913B (zh) 一种软硬管套接用绕包式铁丝绑扎工具及绑扎方法
JP2021516853A (ja) 特に電動自転車用のプラグコネクタ
CN213380911U (zh) 带线压力开关旋转机构及使用其的抛光加工系统
KR20130125196A (ko) 휴대폰 거치대
CN209288804U (zh) 一种具有夹紧报警功能的主轴加工用夹持装置
CN102554813B (zh) 夹紧装置
CN104972438B (zh) 动力工具
CN113401722A (zh) 一种盘管夹紧工具以及盘管架
CN209730656U (zh) 一种多功能去皮扭线工具
CN215968218U (zh) 一种便于生产打磨用的固定装置
CN213380990U (zh) 带线压力开关装载夹具
CN212239232U (zh) 一种拉紧夹具
CN109713629B (zh) 电力施工用横担组件
CN114347077A (zh) 一种船舶装配夹持机械手
CN111993392A (zh) 一种工业机械臂用便于更换的安装装置
CN211587186U (zh) 一种汽配件支撑架
CN220564018U (zh) 一种电力安装用的夹持定位装置
CN211590182U (zh) 一种机械手自动定型治具
WO2012059021A1 (zh) 一种切管机
CN213531540U (zh) 一种全自动拧螺帽装置
CN219493304U (zh) 一种滑动式管道抱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