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76629U - 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76629U
CN213376629U CN202022096398.7U CN202022096398U CN213376629U CN 213376629 U CN213376629 U CN 213376629U CN 202022096398 U CN202022096398 U CN 202022096398U CN 213376629 U CN213376629 U CN 213376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hot melt
melt adhesive
rotating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63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瑜
张弘
王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63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76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76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76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其包括本体和搅拌装置,本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中层和下层,上层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下层的底部安装有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两组搅拌杆和两组驱动组件,搅拌杆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搅拌叶;两组搅拌杆之间设有两组转动架,转动架上固定有转动环。当驱动组件驱动搅拌杆旋转时,所有搅拌叶和两组转动架将共同对本体内的热熔胶进行旋转搅拌,从而提高了对热熔胶的搅拌效果;同时,因两组搅拌杆的设置,故搅拌杆较短,每组搅拌杆上搅拌叶的数量较少,搅拌杆和搅拌叶在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小,搅拌杆和搅拌叶将不易断裂。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并提高了热熔胶的搅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化学领域,反应釜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反应釜中,均设置有搅拌器,通过搅拌器使物料混合均匀。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871963U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本体和搅拌装置,本体自上到下依次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设置在上层顶部上,出料口设置在下层底部,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轴,电机安装在上层的顶部,搅拌轴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穿过本体与本体转动连接,搅拌装置还包括与设置在本体内的反应腔匹配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搅拌叶片高度与中层的高度相同,搅拌叶片底部的形状与下层底部形状相匹配;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对不同位置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更加充分、均匀的优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反应釜本体具有一定的高度,且热熔胶较为粘稠,故当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对热熔胶搅拌的过程中,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受到的阻力将较大,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有可能断裂损坏,影响了热熔胶的正常搅拌,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使用寿命长并提高了热熔胶的搅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包括本体和搅拌装置,本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中层和下层,上层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下层的底部安装有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两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搅拌杆和两组用于驱动对应的搅拌杆旋转的驱动组件,搅拌杆与本体呈同轴线设置,搅拌杆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搅拌叶;两组搅拌杆之间设有两组转动架,转动架绕本体轴线转动连接于本体的内壁,且转动架上固定有供搅拌杆插紧的转动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组件驱动搅拌杆旋转时,所有搅拌叶和两组转动架将共同对本体内的热熔胶进行旋转搅拌,从而提高了对热熔胶的搅拌效果;同时,因两组搅拌杆的设置,故搅拌杆较短,每组搅拌杆上搅拌叶的数量较少,搅拌杆和搅拌叶在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小,搅拌杆和搅拌叶将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叶在竖直方向上呈倾斜设置,即搅拌叶上设有用于将热熔胶向下导流的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杆的旋转过程中,搅拌叶上的倾斜面将推动热熔胶运动,而热熔胶在运动过程中将逐渐沿倾斜面下滑,从而减小了搅拌叶所受到的阻力,使得搅拌叶不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层和中层之间、下层和中层之间均呈可拆连接,搅拌杆沿竖直方向滑动插紧在转动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层和下层从中层上拆卸,即可更换损坏的搅拌杆和搅拌叶,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卡槽,两组搅拌杆相对的一端上均周向固定有若干卡齿,卡槽贯穿于转动环的上下两端,卡齿卡接在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搅拌杆不易在转动环内打滑,从而保证了转动架对热熔胶的搅拌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层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密封环,上层的下端和下层的上端均开设有供密封环嵌设的嵌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体内的热熔胶不易从上层和中层之间的间隙、下层和中层之间的间隙流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环的横截面呈过半圆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层和下层不易从中层上脱离,提高了上层和下层的稳定性;且增大了密封环和嵌设槽槽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架包括若干绕转动环呈周向设置的转动板,转动板固定在转动环的外壁上,转动板远离于转动环的一侧设有限位件,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两组供对应的转动架中的所有限位件滑动嵌设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杆的旋转过程中,转动板将同步旋转并对热熔胶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对热熔胶的搅拌效果;而限位件将在环形槽内滑动,保证了转动板旋转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搅拌杆、搅拌叶、转动架和转动环的设置,所有搅拌叶和两组转动架将共同对本体内的热熔胶进行旋转搅拌,从而提高了对热熔胶的搅拌效果,且搅拌杆和搅拌叶在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小,搅拌杆和搅拌叶将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
2.倾斜面的设置,进一步减小了搅拌叶所受到的阻力,使得搅拌叶不易断裂;
3.密封环的设置,使得本体内的热熔胶不易从上层和中层之间的间隙、下层和中层之间的间隙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表示中层内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11、上层;12、中层;13、下层;14、进料口;15、出料口;16、环形槽;17、螺栓;18、密封环;19、嵌设槽;2、搅拌装置;21、搅拌杆;211、卡齿;22、搅拌叶;221、倾斜面;23、电机;24、主动锥齿轮;25、从动锥齿轮;3、转动架;31、转动环;311、卡槽;32、转动板;33、盒体;331、过半圆腔;34、限位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包括本体1和搅拌装置2,本体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11、中层12和下层13,上层1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14,下层13的底部安装有出料口15。
如图1所示,搅拌装置2包括两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搅拌杆21和两组驱动组件,搅拌杆21与本体1呈同轴线设置,搅拌杆21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搅拌叶22;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上层11或下层13上的电机23,电机23的输出轴外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24,主动锥齿轮24位于反应釜本体1内;主动锥齿轮24上啮合有从动锥齿轮25,从动锥齿轮25固定套设在转动杆外。
当电机23驱动主动锥齿轮24旋转时,从动锥齿轮25和转动杆将同步旋转,使得所有搅拌叶22共同对本体1内的热熔胶进行旋转搅拌;因两组搅拌杆21的设置,故搅拌杆21较短,每组搅拌杆21上搅拌叶22的数量较少,搅拌杆21和搅拌叶22在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小,搅拌杆21和搅拌叶22将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
如图2所示,搅拌叶22在竖直方向上呈倾斜设置,即搅拌叶22上设有倾斜面221。在搅拌杆21的旋转过程中,搅拌叶22上的倾斜面221将推动热熔胶运动,而热熔胶在运动过程中将逐渐沿倾斜面221下滑,进一步减小了搅拌叶22所受到的阻力,使得搅拌叶22不易断裂。
如图1和图2所示,两组搅拌杆21之间设有两组转动架3,转动架3上固定有转动环31,转动环31的内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卡槽311,两组搅拌杆21相对的一端上均周向固定有若干卡齿211,卡槽311贯穿于转动环31的上下两端。当搅拌杆21旋转时,因卡齿211卡接在卡槽311内,故转动环31和转动架3也将同步旋转并搅拌热熔胶。
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架3包括若干绕转动环31呈周向设置的转动板32,转动板32固定在转动环31的外壁上。在转动板32的旋转过程中,转动板32将对热熔胶进行搅拌,从而减小了转动板32在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
如图2所示,转动板32远离于转动环31的一侧固定有盒体33,盒体33内设有过半圆腔331,过半圆腔331内嵌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为限位球34;本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组环形槽16,限位球34突出于过半圆腔331并滚动嵌设在环形槽16内,故既使得转动架3、转动环31和搅拌杆21在旋转过程中不易晃动,又便于转动架3的旋转。
如图1所示,上层11和中层12之间、下层13和中层12之间均通过螺栓17连接,且搅拌杆21沿竖直方向滑动插紧在转动环31内,故将上层11和下层13从中层12上拆卸,即可更换损坏的搅拌杆21和搅拌叶22,操作方便。
如图3所示,中层1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密封环18,上层11的下端和下层13的上端均开设有供密封环18嵌设的嵌设槽19,从而提高了反应釜本体1的密封性;密封环18的横截面呈过半圆状设置,故使得上层11和下层13不易从中层12上脱离,并增大了密封环18和嵌设槽19槽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电机23驱动主动锥齿轮24旋转时,从动锥齿轮25和转动杆将同步旋转,使得所有搅拌叶22和两组转动架3共同对本体1内的热熔胶进行旋转搅拌,提高了对热熔胶的搅拌效果。
因两组搅拌杆21的设置,故搅拌杆21较短,每组搅拌杆21上搅拌叶22的数量较少,搅拌杆21和搅拌叶22在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小;同时,热熔胶在运动过程中将逐渐沿倾斜面221下滑,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搅拌叶22所受到的阻力,使得搅拌杆21和搅拌叶22不易断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包括本体(1)和搅拌装置(2),本体(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11)、中层(12)和下层(13),上层(1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14),下层(13)的底部安装有出料口(15),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2)包括两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搅拌杆(21)和两组用于驱动对应的搅拌杆(21)旋转的驱动组件,搅拌杆(21)与本体(1)呈同轴线设置,搅拌杆(21)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搅拌叶(22);两组搅拌杆(21)之间设有两组转动架(3),转动架(3)绕本体(1)轴线转动连接于本体(1)的内壁,且转动架(3)上固定有供搅拌杆(21)插紧的转动环(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2)在竖直方向上呈倾斜设置,即搅拌叶(22)上设有用于将热熔胶向下导流的倾斜面(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11)和中层(12)之间、下层(13)和中层(12)之间均呈可拆连接,搅拌杆(21)沿竖直方向滑动插紧在转动环(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31)的内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卡槽(311),两组搅拌杆(21)相对的一端上均周向固定有若干卡齿(211),卡槽(311)贯穿于转动环(31)的上下两端,卡齿(211)卡接在卡槽(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1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密封环(18),上层(11)的下端和下层(13)的上端均开设有供密封环(18)嵌设的嵌设槽(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8)的横截面呈过半圆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3)包括若干绕转动环(31)呈周向设置的转动板(32),转动板(32)固定在转动环(31)的外壁上,转动板(32)远离于转动环(31)的一侧设有限位件,本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组供对应的转动架(3)中的所有限位件滑动嵌设的环形槽(16)。
CN202022096398.7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 Active CN213376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6398.7U CN213376629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6398.7U CN213376629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76629U true CN213376629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81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6398.7U Active CN213376629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76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7408B (zh) 一种生产维生素e的反应釜
CN211706616U (zh) 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18741475U (zh) 多维度搅拌混料装置
CN213376629U (zh) 一种热熔胶用反应釜
CN110743477A (zh) 一种便于取样观察的化工反应釜
CN111569716B (zh) 沥青搅拌设备
CN215233619U (zh) 一种中空搅拌桨及含该搅拌桨的搅拌装置
CN214261614U (zh) 一种钙锌稳定剂混合机组
CN211463359U (zh) 一种新型立式球磨机
CN212283992U (zh) 一种新型快速搅拌反应釜
CN114247412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型反应釜
CN211159508U (zh) 一种橡皮擦调配装置
CN209254659U (zh) 一种换热器清洗剂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10801762A (zh) 一种粉体混料用搅拌装置
CN206881604U (zh) 一种搅拌釜
CN218189616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反应釜装置
CN220091388U (zh) 一种混料均匀的固化剂反应釜
CN219091739U (zh) 一种水剂搅拌装置
CN218688342U (zh) 一种卧式混合机
CN217556617U (zh) 一种透水性低噪声路面沥青混合料搅拌装置
CN214636425U (zh) 一种油墨生产用搅拌反应釜
CN217916045U (zh) 一种水泥砂浆搅拌装置
CN217221277U (zh) 一种高效生物质复合碳源分级制备装置
CN215996412U (zh) 一种高效双锥混合筒
CN215655164U (zh) 一种反应充分的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