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7879U - 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7879U
CN213357879U CN202021921219.2U CN202021921219U CN213357879U CN 213357879 U CN213357879 U CN 213357879U CN 202021921219 U CN202021921219 U CN 202021921219U CN 213357879 U CN213357879 U CN 213357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ivot
tube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12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东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Zhouy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Zhouy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Zhouy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Zhouy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212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7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7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7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包括传输机构、监测机构、主体、支撑板、支撑架,支撑板水平固定于主体一侧,支撑架固定于支撑板一侧底部,传输机构包括限位板、电机、转轴一、转轴二、转轴三、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电机固定于支撑架表面,转轴一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轮一固定连接,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齿轮三与齿轮二相啮合,转轴二和转轴三穿过限位板,转轴二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齿轮二固定连接,转轴三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齿轮三固定连接,监测机构位于支撑板上部且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根据监测机构监测的状况来调节传输机构的传输状态从而避免废边丝的断丝。

Description

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水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是采用喷射水柱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喷水织机的实际回转速度根据布幅和产品虽有所不同,但对比片梭织机和剑杆织机以达到相当高的速度。但也正因为织机的高速度运转,对于机台各部位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废边丝为保证绞住纬纱,给与纬纱一定张力的装置,一旦出现断裂,会造成坯布出现破边、撕裂等严重质量事故。
因此现有的喷水织机往往会设置废边丝断丝自停装置,使得废边丝断丝时喷水织机停止运作以免影响织布的质量,废边丝断丝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废边丝的传输装置传输速度过快,对废边丝拉力过大而导致废边丝崩断,而废边丝断边自停装置只能确保织布的质量,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断边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废边丝传输时进行调节的装置来避免废边丝的断裂,以此来提高喷水织机运行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解决了废边丝在运输时容易断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包括传输机构、监测机构、主体、支撑板、支撑架,所述支撑板水平位于所述主体一侧且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主体一侧底部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传输机构包括限位板、电机、转轴一、转轴二、转轴三、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撑架表面,所述转轴一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齿轮三与所述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限位板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架表面,所述转轴二和所述转轴三穿过所述限位板且与所述限位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二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二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三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三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板上部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带动废边丝进行传输,从而通过电机的转速来控制废边丝的传输速度,并且通过监测机构对其进行监测控制,避免其传输过快时废边丝被拉伸处于细长状态而有断丝的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支杆、检测管,所述支杆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板表面,所述检测管水平穿过所述支杆顶部且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管内壁均贴合固定有接触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检测管,并且在检测管中设置接触传感器来监测废边丝的状况,当传输机构传输过快使得废边丝被拉得过紧有断丝隐患时,废边丝处于被拉伸至细长状态,此时废边丝边缘未接触到接触传感器,从而使得监测机构能够控制传输机构的使其传输放慢。
作为优选,还包括进口管、缓冲管,所述缓冲管位于所述检测管靠近所述主体一侧且所述缓冲管一端与所述检测管固定连接,所述进口管位于所述缓冲管靠近所述主体一侧且与所述缓冲管远离所述检测管一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进口管便于废边丝的进入,并且在进口管处连接缓冲管使得刚进入进口管的废边丝上的杂质或者水分能够滴落在缓冲管内,避免其直接带进检测管而影响检测管的监测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进口管内部管壁贴合固定有海绵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口管处设置海绵垫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从而避免喷水织机周围的水分进入检测管而使得检测管中接触传感器的感应受到干扰。
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固定杆、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主体一端侧壁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有两根,呈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转动杆呈水平设置,且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转动杆中部且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轮对废边丝起到引导作用,当传输机构对废边丝进行传输过程中,废边丝经过导线轮,从而在导线轮的轮廓内进行传送,使得导线轮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随着导线轮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轮两侧固定连接有向内遮挡的挡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导向轮上设置挡盖避免废边丝在传送过程中从导向轮上滑落而无法继续传输,并且挡盖也能将废边丝进行压制避免废边丝扭曲成结而难以传输。
作为优选,还包括自停机构,所述自停机构包括支架、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监测机构靠近所述主体一侧且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表面,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位于所述支架顶部且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位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正下方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自停装置中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来判断废边丝是否断开,当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信号由废边丝遮挡时,此时整个喷水织机正常运行,当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信号未被遮挡而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时,说明废边丝出现断丝状况,此时红外线接收器控制整个喷水织机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检测管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缓冲管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导向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用于展示自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2、支撑板;3、支撑架;4、限位板;5、电机;6、转轴一;7、齿轮一;8、齿轮二;9、齿轮三;10、转轴二;11、转轴三;12、支杆;13、检测管;14、接触传感器;15、缓冲管;16、进口管;17、海绵垫;18、导向轮;19、挡盖;20、固定杆;21、转动杆;22、支架;23、红外线发射器;24、红外线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至6,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包括传输机构、监测机构、主体1、支撑板2、支撑架3,以附图1所示,支撑板2水平位于主体1一侧且与主体1固定连接,支撑架3位于支撑板2远离主体1一侧底部且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
传输机构包括限位板4、电机5、转轴一6、转轴二10、转轴三11、齿轮一7、齿轮二8、齿轮三9,以附图2所示,电机5固定于支撑架3表面,转轴一6一端与电机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轮一7固定连接,齿轮一7与齿轮二8相啮合,齿轮三9与齿轮二8相啮合,限位板4竖直固定于支撑架3表面,转轴二10和转轴三11穿过限位板4且与限位板4转动连接,转轴二10一端与支撑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齿轮二8固定连接,转轴三11一端与支撑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齿轮三9固定连接,监测机构位于支撑板2上部且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
当需要传输废边丝时,启动电机5,使得三个相互平行且啮合的齿轮相互带动,即齿轮一7带动齿轮二8转动,齿轮二8带动齿轮三9转动,废边丝从齿轮二8和齿轮三9处进行传输。
此处电机5为变速电机5,通过电机5速度的调整来调整废边丝的传输速度。
并且此处齿轮一7和齿轮二8的齿数比为1:5,齿轮二8和齿轮三9的齿数比为1:1,即齿轮一7转动5圈齿轮二8和齿轮三9只转动一圈,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废边丝在齿轮二8和齿轮三9处的速度。
以附图3所示,监测机构包括支杆12、检测管13,支杆12竖直固定于支撑板2表面,检测管13水平穿过支杆12顶部且与支杆12固定连接,检测管13内壁均贴合固定有接触传感器14,此处接触传感器14呈环形,完全贴合检测管13关闭。
因此接触传感器14可以时刻监测废边丝传输时被拉伸的状态,当传输速度适当时,废边丝并未被拉伸过长,因此其发生形变较小,此时其外围与接触传感器14相接触,从而使得接触传感器14能够感应到废边丝;而当传输机构传输过快时,废边丝被拉得过紧,此时有断丝隐患,在此状态下废边丝处于被拉伸至细长状态,从而使得废边丝的直径变小,此时废边丝边缘未接触到接触传感器14,此时接触传感器14将信息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机5进行降速,避免由于电机5转动过快而使得废边丝断丝。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5带动废边丝进行传输,从而通过电机5的转速来控制废边丝的传输速度,并且通过监测机构对其进行监测控制,避免其传输过快时废边丝被拉伸处于细长状态而有断丝的隐患。
以附图4所示,缓冲管15位于检测管13靠近主体1一侧且缓冲管15一端与检测管13固定连接,进口管16位于缓冲管15靠近主体1一侧且与缓冲管15远离检测管13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进口管16便于废边丝的进入,并且在进口管16处连接缓冲管15使得刚进入进口管16的废边丝上的杂质或者水分能够滴落在缓冲管15内,避免其直接带进检测管13而影响检测管13的监测作用,
此处进口管16内部管壁贴合还固定有海绵垫17,并且海绵垫17为环形完全贴合于进口管16内壁,通过在进口管16处设置海绵垫17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从而避免喷水织机周围的水分进入检测管13而使得检测管13中接触传感器14的感应受到干扰。
以附图5所示,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18、固定杆20、转动杆21,转动杆21位于支撑板2远离主体1一端侧壁且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固定杆20设置有两根,呈相互平行设置,转动杆21呈水平设置,且转动杆21两端分别与固定杆20顶端转动连接,导向轮18位于转动杆21中部且与转动杆21固定连接。
通过导向轮18对废边丝起到引导作用,当传输机构对废边丝进行传输过程中,废边丝经过导线轮,从而在导线轮的轮廓内进行传送,使得导线轮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21随着导线轮转动。
此处导向轮18两侧固定连接有向内遮挡的挡盖19,通过在导向轮18上设置挡盖19避免废边丝在传送过程中从导向轮18上滑落而无法继续传输,并且挡盖19也能将废边丝进行压制避免废边丝扭曲成结而难以传输。
以附图6所示,自停机构包括支架22、红外线发射器23、红外线接收器24,支架22位于监测机构靠近主体1一侧且支架22固定于支撑板2表面,红外线发射器23位于支架22顶部且与支架22固定连接,红外线接收器24位于红外线发射器23正下方且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
通过自停装置中的红外线发射器23和红外线接收器24来判断废边丝是否断开,当红外线发射器23发出的信号由废边丝遮挡时,此时整个喷水织机正常运行,当红外线发射器23发出的信号未被遮挡而被红外线接收器24接收时,说明废边丝出现断丝状况,此时红外线接收器24控制整个喷水织机停止工作。

Claims (7)

1.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构、监测机构、主体(1)、支撑板(2)、支撑架(3),所述支撑板(2)水平位于所述主体(1)一侧且与所述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位于所述支撑板(2)远离所述主体(1)一侧底部且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传输机构包括限位板(4)、电机(5)、转轴一(6)、转轴二(10)、转轴三(11)、齿轮一(7)、齿轮二(8)、齿轮三(9),所述电机(5)固定于所述支撑架(3)表面,所述转轴一(6)一端与所述电机(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一(7)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7)与所述齿轮二(8)相啮合,所述齿轮三(9)与所述齿轮二(8)相啮合,所述限位板(4)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架(3)表面,所述转轴二(10)和所述转轴三(11)穿过所述限位板(4)且与所述限位板(4)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二(10)一端与所述支撑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二(8)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三(11)一端与所述支撑架(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三(9)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部且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支杆(12)、检测管(13),所述支杆(12)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表面,所述检测管(13)水平穿过所述支杆(12)顶部且与所述支杆(12)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管(13)内壁均贴合固定有接触传感器(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口管(16)、缓冲管(15),所述缓冲管(15)位于所述检测管(13)靠近所述主体(1)一侧且所述缓冲管(15)一端与所述检测管(13)固定连接,所述进口管(16)位于所述缓冲管(15)靠近所述主体(1)一侧且与所述缓冲管(15)远离所述检测管(13)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16)内部管壁贴合固定有海绵垫(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18)、固定杆(20)、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位于所述支撑板(2)远离所述主体(1)一端侧壁且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0)设置有两根,呈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转动杆(21)呈水平设置,且所述转动杆(21)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20)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18)位于所述转动杆(21)中部且与所述转动杆(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18)两侧固定连接有向内遮挡的挡盖(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停机构,所述自停机构包括支架(22)、红外线发射器(23)、红外线接收器(24),所述支架(22)位于所述监测机构靠近所述主体(1)一侧且所述支架(22)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表面,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3)位于所述支架(22)顶部且与所述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24)位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3)正下方且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
CN202021921219.2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 Active CN213357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219.2U CN213357879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219.2U CN213357879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7879U true CN213357879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9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1219.2U Active CN213357879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7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0381A (zh) 一种人造草丝用收卷机
CN213357879U (zh) 一种废边丝传输调节装置
CN113353732B (zh) 一种纺织用丝线自动给进系统
CN109252270A (zh) 一种多功能立体织物织造设备
CN209260308U (zh) 一种多功能立体织物织造设备
US3677305A (en) Loom having interconnected warp let-off and cloth take-up means at back of loom
CN214736434U (zh) 一种经线断线自动报停装置
CN110983602A (zh) 一种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08671B (zh) 一种带有导引结构的纤维纺织品用收线设备
CN208917389U (zh) 一种细纱包芯纱导丝罗拉同步测检装置
CN214115852U (zh) 一种扁平丝送纬装置
CN214992175U (zh) 一种经纱张力控制装置
CN215757878U (zh) 一种便于调整牵拉卷取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
CN211814845U (zh) 一种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
CN215710751U (zh) 一种纺纱机用恒张力伺服送经系统
CN112522851A (zh) 一种用于摇纱机的打结装置
CN213086219U (zh) 一种整经检测自停装置
CN213681097U (zh) 一种喷气织布机的卷布装置
CN219362838U (zh) 一种纺织纤维自动检测断线装置
CN213652798U (zh) 一种圆织机的梭子组件
CN220149788U (zh) 一种适用于袜头缝合引线机构
CN206015213U (zh) 一种喷气织机绞边机构试验装置
CN213232657U (zh) 一种织布机经向断线自动检测装置
CN219508135U (zh) 一种针织大圆机导纱机构
US4658862A (en) Driving arrangement for a circular lo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