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3045U -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43045U
CN213343045U CN202021776698.3U CN202021776698U CN213343045U CN 213343045 U CN213343045 U CN 213343045U CN 202021776698 U CN202021776698 U CN 202021776698U CN 213343045 U CN213343045 U CN 213343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x
vehicle controller
board
pos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66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志强
陈学帮
周渊
吴文淦
季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66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43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43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43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该车辆控制器包括内部中空的控制盒,开设有供强电线穿入的接线口组;控制盒内部装设有:电路板组件,装设于控制盒内部;接线柱组,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并与接线口组对应设置;散热机构,装设于所述控制盒的外表面;其中,电路板组件包括:驱动板与控制板,驱动板与控制板相平行间隔设置于控制盒内部,驱动板与控制板电连接,接线柱组的一端部电连接于驱动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控制盒的内部装设电路板组件及接线柱组,外部强电线经接线口组穿入至控制盒内并与接线柱组连接,可避免误触电路,安全性较高。另外,驱动板与控制板相平行间隔,可有效减少控制盒所占用的安装面积。

Description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控制器是用来控制电动车辆电机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停止以及电动车辆其他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目前,车辆控制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对于广泛使用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电动车辆来说,由于使用环境比较多样,车辆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控制中枢部分,需要具有良好的性能。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体的部件往小型化发展,汽车内部预留给车辆控制器的安装空间也逐渐减小。但是现有控制器内部的控制板与驱动板并列排布,导致控制器的安装所需面积较大,无法满足汽车部件的小型化发展需求;另外,现有控制器中的接线柱常常部分伸出控制盒,以使外部的强电线连接在接线柱的端部,容易因误触而引发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辆控制器,该车辆控制器所占用的安装面积较小,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辆控制器,该车辆控制器的安全性较高,避免因误触电路而引发短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控制器,包括内部中空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开设有供强电线穿入的接线口组;所述控制盒内部装设有: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装设于所述控制盒内部;
接线柱组,所述接线柱组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接线柱组与所述接线口组对应设置;
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装设于所述控制盒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驱动板与控制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相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内部,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且所述接线柱组的一端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板。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包括:壳体与散热底座,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底部开口,所述散热底座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用于封堵所述底部开口;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接线柱组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接线口组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冷却件,所述冷却件设于所述散热底座背向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接线口组包括:电源线接口与相线接口,所述电源线接口与所述相线接口相间隔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面;所述接线柱组包括电源线柱与相线柱,所述电源线柱与所述电源线接口对应设置,所述相线柱与所述相线接口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板面向所述散热底座的侧面与所述散热底座相抵接,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驱动板背向所述散热底座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板相间隔设置;所述控制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相线柱的一端部垂直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板,另一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
优选地,所述相线柱靠近所述驱动板一端的周向侧面形成有第一凸部,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第一凸部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电容板,所述电容板与所述驱动板相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电源线柱靠近所述驱动板一端的周向侧面形成有第二凸部,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电容板通过所述第二凸部电连接,且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电容板与所述驱动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组还包括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所述第一导电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源线柱,另一端与穿入至所述电源线接口的强电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相线柱,另一端与穿入至所述相线接口的强电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组还包括绝缘隔离板,所述相线柱远离所述驱动板的端部穿设于所述绝缘隔离板,所述绝缘隔离板位于所述控制板背向所述驱动板的一侧;所述绝缘隔离板背向所述控制板的一侧间隔形成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导电条远离所述电源线柱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导电条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在控制盒的内部装设电路板组件及接线柱组,外部的强电线可经开设在控制盒上的接线口组穿入至控制盒内部,以与接线柱组电连接,能够避免误触电路而引发短路,安全性较高。另外,电路板组件中的驱动板与控制板之间相平行间隔设置在控制盒的内部,能够有效减少驱动板与控制板所占用的面积,进而有效减少了控制盒所占用的安装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车辆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车辆控制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绝缘隔离板的示意图。
100、车辆控制器;1、控制盒;2、电路板组件;3、驱动板;4、控制板; 5、壳体;6、散热底座;7、第一密封圈;8、顶部开口;9、盖板;10、第二密封圈;11、防水接头组;12、透气阀;13、电源线接口;14、相线接口; 15、第一接头;16、第二接头;17、电源线柱;18、相线柱;19、第一开口; 20、第一凸部;21、电容板;22、第二开口;23、第二凸部;24、第一导电条;25、第二导电条;26、绝缘隔离板;27、第一通道;28、第二通道;29、接插件;30、插接口;31、冷却件;32、冷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车辆控制器100,该电动车辆控制器100的结构简单,安装时占用的汽车内部空间较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该车辆控制器100包括:内部中空的控制盒1、电路板组件2、接线柱组及散热机构。控制盒1上开设有供外部的强电线穿入的接线口组,电路板组件2与接线柱组均装设在控制盒1的内部,接线柱组与电路板组件2电连接,接线柱组与接线口组相对应设置,即:外部的强电线穿过接线口组之后电连接在相对应的接线柱组上,以使电路板组件2、接线柱组与外部电机等设备通过强电线构成完整的强电回路。另外,接线柱组可垂直电连接在电路板组件2上。
该散热机构设置在控制盒1的外表面,用于在对控制盒1降温的基础上来降低电路板组件2的温度,以避免电路板组件2因工作运行产热过高而导致电路板组件2损坏。
其中,该电路板组件2包括驱动板3与控制板4,驱动板3与控制板4 均装设在控制盒1的内部,驱动板3与控制板4之间进行电连接。为了减少电路板组件2所需的安装面积,该驱动板3与控制板4之间相平行间隔设置在控制盒1的内部。相比于驱动板3与控制板4并列分布,驱动板3与控制板4之间平行分布所需的空间更少,进而,安装控制盒1时所需的安装面积也较少。
需要说明的,驱动板3可以将直流电转换成固定波形侧交流电,控制板 4控制驱动板3将直流电转换成不同波形的交流电,驱动板3通过强电线与外部的电机相连,从而控制板4通过控制驱动板3输出不同波形侧交流电以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例如电机的输出转速和输出转矩,从而可以控制电动车辆的状态。其中,电动车辆上的传感器或人为操作的信号可以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各种信号分析,从而可以在控制板4形成控制逻辑,并且控制逻辑可以以电信号的方式传递给驱动板3,以通过驱动板3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控制盒1包括:壳体5与散热底座6,壳体5的底部形成有底部开口,散热底座6装设在壳体5的底部,用于封堵底部开口;电路板组件2与接线柱组均位于壳体5内部,接线口组开设在壳体5的侧面上。其中,驱动板3面向散热底座6的侧面与散热底座6相抵接,控制板4 设置在驱动板3背向散热底座6的一侧并与驱动板3之前相间隔且平行设置。该散热底座6优选为铝材质。
为了提高壳体5与散热底座6之间相接位置处的防水性能,在壳体5与散热底座6相接位置处设有第一密封圈7,以基于该第一密封圈7达到密封效果,进而防止外部的水渗入至壳体5内部,可有效避免电路板组件2损坏。
为了便于安装或拆卸强电线,在壳体5的顶部还可设有与底部开口相正对设置的顶部开口8,该顶部开口8通过盖板9密封,即:在壳体5的顶部设置有盖板9,该盖板9可拆卸安装在壳体5的顶部,以密封顶部开口8;当盖板9未封盖该顶部开口8时,可基于该顶部开口8将穿入至壳体5内部的强电线连接在接线柱组上,或将强电线拆离接线柱组。
可以理解的,顶部开口8与底部开口分别设置在壳体5相对的轴向端面 (即:壳体5的顶部与底部),接线口组设置在壳体5的周向侧面上。
为了提高盖板9与壳体5相接位置处的密封性,在盖板9与壳体5相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0,以基于第二密封圈10实现壳体5与盖板9之间的密封效果,有效防止水渗入至壳体5内部,进而对电路板组件2起到保护效果。
为了避免因接线口组处渗水,在接线口组处设有防水接头组11,防水接头组11至少部分位于壳体5的外侧,即强电线可经该防水接头组11穿入至壳体5内部,并且强电线与防水接头组11相接触位置处相紧贴配合,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水渗入至壳体5内部。
为了避免因控制盒1内部与外部环境存在压力差而导致内部出现冷凝水,在壳体5上还装设有透气阀12,以基于该透气阀12调节壳体5内部压力与外部环境压力相平衡,以防止壳体5内部器件因冷凝水的出现而出现损坏,有效延长了车辆控制器100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接线口组包括有:电源线接口13与相线接口14,电源线接口13与相线接口14相间隔开设在壳体5的同一侧面。防水接头组 11包括第一接头15与第二接头16,第一接头15装设在电源线接口13处,第二接头16装设在相线接口14处。可以理解的,第一接头15与第二接头 16上均形成有与壳体5内部相通的通孔;第一接头15与第二接头16可以采用螺接、卡接等不同的方式与壳体5可拆卸式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另外,该接线柱组包括电源线柱17与相线柱18,电源线柱17与电源线接口13对应设置,相线柱18与相线接口14相对应设置,且电源线柱17与相线柱18的同侧端部均垂直连接在驱动板3面向控制板4的一侧。为了避免电源线柱17引入的强电信号对相线柱18处的信号造成干扰,相线柱18与电源线柱17之间留置有较大的固定间距,如:电源线柱17与相线柱18分别位于驱动板3相对的两个侧边位置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驱动板3与控制板4之间是通过相线柱18进行电性连接。在控制板4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9,相线柱18的一端部垂直连接在驱动板3上,另一端部穿过第一开口19并与相应的相线接口14相对应设置;另外,相线柱18靠近驱动板3一端的周向侧面形成第一凸部20,驱动板3 与控制板4之间通过该第一凸部20进行电性连接,并且第一凸部20位于驱动板3与控制板4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组件2还包括有电容板21,电容板21与驱动板3之间相平行间隔设置,电容板21形成有第二开口22;电源线柱17 靠近驱动板3的一端电连接于驱动板3面向电容板21的一侧,另一端穿过第二开口22并与相应的电源线接口13对应设置,以使驱动板3与电容板21 之间可通过电源线柱17进行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电源线柱17靠近驱动板3一端的周向侧面形成有第二凸部23,第二凸部23位于驱动板3与电容板21之间,驱动板3与电容板21之间可基于第二凸部23进行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电源线柱17与电源线接口13的数量为两个,相线柱18与相线接口14的数量均为三个,各个电源线柱17与各个电源线接口13一一对应设置,各个相线柱18与各个相线接口14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开口19的数量与相线柱18的数量相同,第二开口22的数量与电源线柱 17的数量相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因外部强电线直接与接线柱组相连接而造成驱动板3损坏,该接线柱组内还包括用于导电的导电条组,该导电条组包括第一导电条24与第二导电条25,第一导电条24的数量与电源线柱17的数量相同,第二导电条25与相线柱18的数量相同;第一导电条24的一端连接在电源线柱17上,另一端与电源线接口13相对应设置并与穿入至电源线接口13的强电线进行电连接;第二导电条25的一端连接在相线柱18上,另一端与相线接口14相对应设置并与穿入至相线接口14的强电线进行连接。
可以理解的,电源线柱17与相线柱18的一同侧端部相间隔电连接在电路板组件2上,第一导电条24连接在电源线柱17远离电路板组件2的一端,第二导电条25连接在相线柱18远离电路板组件2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条24与第二导电条25均为紫铜材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外部强电线接入至壳体5内部时,为了避免外部物体掉落进壳体5内部而影响车辆控制器100的运行,该接线柱组还包括有绝缘隔离板26,相线柱18远离驱动板3的端部穿设于该绝缘隔离板26,绝缘隔离板26位于控制板4背向驱动板3的一侧;绝缘隔离板26背向控制板 4的一侧形成有:相互间隔分布的第一通道27与第二通道28,第一导电条 24远离电源线柱17的端部设置在第一通道27内,第一通道27与电源线接口13相对应设置,第二导电条25设置在第二通道28内,第二通道28与相线接口14相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第一通道27与第二通道28均开设在绝缘隔离板26面向第二导电条25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为了丰富电动车辆控制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方式,在控制板4背向驱动板3的侧面上设置有接插件29,该接插件29至少部分穿出该控制盒1,即:在控制盒1上开设有与接插件29相对应的插接口30,接插件29远离控制板4的一端能够穿入并穿出该插接口30,以便于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接插件29的周向侧面与插接口30的内部相接。另外在该接插件29与插接口30的内壁相接位置处设有第三密封圈(图未示),即:在壳体5上开设有供接插件29穿过的插接口30,该插接口30与接插件29 相对应,插接口30通过第三密封圈与接插件29的周向侧面无缝贴合,以有效改善接插件29与插接口30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提高防水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车辆控制器100的散热性能,该车辆控制器100还装设有用于降低控制盒1内部温度的散热机构,该散热机构中的吸热机构设置在控制盒1的外表面,吸热机构用于吸收控制盒1的热量,以在控制盒1温度降低的基础上达到降低控制盒1内部温度的效果,从而避免电路板组件2因运行放热过多而出现损坏。
该吸热机构包括:冷却件31,冷却件31设置在散热底座6背向电路板组件2、壳体5的一侧,在冷却件31内部形成有冷却通道(图未示),该冷却通道内填充有冷媒,冷媒的作用在于吸热控制盒1的热量以在冷却控制盒 1的基础上降低控制盒1内部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冷媒可以为冷水、液态干冰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冷却件31上开设有冷却进口32与冷却出口(图未示),冷却进口32与冷却出口均与冷却通道相连通,冷媒(如:冷水)可经由冷却进口32流动至冷却通道内,此时,流动的冷媒可对散热底座6进行冷却;冷却通道的冷媒(如冷水)可由冷却出口流出。可以理解的,外部的冷却设备、冷却进口32、冷却通道与冷却出口之间可构成冷却循环回路。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车辆控制器100,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车辆控制器100的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的结构简单,空间分布合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车辆控制器100的安装过程可详述为:
穿入至电源线接口13的强电线电连接在第一导电条24远离电源线柱17 的一端,此时第一导电条24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源线柱17上;穿入至相线接口14的强电线电连接在第二导电条25远离相线柱18的一端,此时第二导电条25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源线柱17上。可以理解的,外部电机、穿入至电源线接口13的强电线、第一导电条24、电源线柱17、驱动板3、电容板21、控制板4、相线柱18、第二导电条25及穿入至相线接口14的强电线之间构成了完整的强电回路。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车辆控制器100及电动车辆,在控制盒1的内部装设电路板组件2及接线柱组,外部的强电线可经开设在控制盒1上的接线口组穿入至控制盒1内部,以与接线柱组电连接,能够避免误触电路而引发短路,安全性较高。另外,电路板组件2中的驱动板3与控制板4之间相平行间隔设置在控制盒1的内部,能够有效减少驱动板3与控制板4所占用的面积,进而有效减少了控制盒1所占用的安装面积。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控制器,包括:内部中空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开设有供强电线穿入的接线口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内部装设有: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装设于所述控制盒内部;
接线柱组,所述接线柱组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接线柱组与所述接线口组对应设置;
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装设于所述控制盒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驱动板与控制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相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内部,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且所述接线柱组的一端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壳体与散热底座,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底部开口,所述散热底座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用于封堵所述底部开口;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接线柱组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接线口组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冷却件,所述冷却件设于所述散热底座背向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口组包括:电源线接口与相线接口,所述电源线接口与所述相线接口相间隔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面;所述接线柱组包括电源线柱与相线柱,所述电源线柱与所述电源线接口对应设置,所述相线柱与所述相线接口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面向所述散热底座的侧面与所述散热底座相抵接,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驱动板背向所述散热底座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板相间隔设置;所述控制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相线柱的一端部垂直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板,另一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柱靠近所述驱动板一端的周向侧面形成有第一凸部,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第一凸部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电容板,所述电容板与所述驱动板相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电源线柱靠近所述驱动板一端的周向侧面形成有第二凸部,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电容板通过所述第二凸部电连接,且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电容板与所述驱动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组还包括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所述第一导电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源线柱,另一端与穿入至所述电源线接口的强电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相线柱,另一端与穿入至所述相线接口的强电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组还包括绝缘隔离板,所述相线柱远离所述驱动板的端部穿设于所述绝缘隔离板,所述绝缘隔离板位于所述控制板背向所述驱动板的一侧;所述绝缘隔离板背向所述控制板的一侧间隔形成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导电条远离所述电源线柱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导电条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10.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器。
CN202021776698.3U 2020-08-21 2020-08-21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Active CN213343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6698.3U CN213343045U (zh) 2020-08-21 2020-08-21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6698.3U CN213343045U (zh) 2020-08-21 2020-08-21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3045U true CN213343045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9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6698.3U Active CN213343045U (zh) 2020-08-21 2020-08-21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430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7126A (zh) * 2021-10-18 2021-12-31 台州市路桥先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清洗机及其智能双水冷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7126A (zh) * 2021-10-18 2021-12-31 台州市路桥先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清洗机及其智能双水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82325A1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
WO2016201714A1 (zh) 可扩展逆变器的组装方法及其机械总成
WO2019029139A1 (zh) 一体化电动空气压缩机及应用其的燃料电池空气进气系统
WO2022247841A1 (zh) 电驱系统三相接线座及车辆
CN213343045U (zh)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WO2023279940A1 (zh) 电机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404389U (zh) 一种散热性较好的断路器真空灭弧室
CN20366095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CN213342871U (zh)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CN212875708U (zh) 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186996U (zh) 车辆控制器用的散热机构、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CN213342870U (zh) 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CN213186758U (zh) 控制盒、车辆控制器及电动车辆
CN109510407B (zh) 一种电机和控制器的集成系统
CN115987057A (zh) 一种干式真空泵水冷变频器安全结构
CN207516764U (zh) 一种基于小型集成的分腔式模块化控制器结构
CN208462217U (zh) 车辆控制器
CN115250590A (zh) 电机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038965U (zh)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CN113328580A (zh)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
CN21581771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三相连接密封组件
CN210042581U (zh) 一种制动控制器散热密封结构
CN221228140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
CN220087792U (zh) 一种电机驱动设备
CN216490057U (zh) 电机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