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38848U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38848U
CN213338848U CN202022294660.9U CN202022294660U CN213338848U CN 213338848 U CN213338848 U CN 213338848U CN 202022294660 U CN202022294660 U CN 202022294660U CN 213338848 U CN213338848 U CN 213338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altitude mixture
angle adjusting
height adjusting
mixt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946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仲达
李凡平
石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S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Issa Data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isa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Yisa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Issa Data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isa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Yisa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Issa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946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38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38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38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具体涉及闸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闸机装置,闸机装置一旁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上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上安装有识别相机,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支座,高度调节支座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电机,高度调节电机动力轴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丝杆,高度调节丝杆两端连接有高度调节轴承座,高度调节丝杆上螺纹传动连接有高度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使识别相机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对使用者面部进行扫描识别,实现了对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面部识别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当中,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因此形成了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对闸机增加人脸识别相机可以提高装置的自动化性能,但是由于使用者身高不同,导致人脸识别相机的效果较差,影响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包括闸机装置,闸机装置一旁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上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上安装有识别相机,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支座,高度调节支座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电机,高度调节电机动力轴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丝杆,高度调节丝杆两端连接有高度调节轴承座,高度调节丝杆上螺纹传动连接有高度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使识别相机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对使用者面部进行扫描识别,实现了对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面部识别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包括闸机装置,所述闸机装置一旁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上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安装有识别相机;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支座,所述高度调节支座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电机,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动力轴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丝杆,所述高度调节丝杆两端连接有高度调节轴承座,所述高度调节丝杆上螺纹传动连接有高度调节螺母,所述高度调节螺母上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移动板,所述高度调节支座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滑轨,所述高度调节滑轨上滑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滑块,所述高度调节滑块与高度调节移动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底板,所述角度调节底板固定安装于高度调节移动板上,所述角度调节底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右支座和角度调节左支座,所述角度调节右支座上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电机,所述角度调节右支座和角度调节左支座之间铰接安装有角度调节翻转架,所述角度调节翻转架一端与角度调节电机动力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翻转架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感应片,所述角度调节左支座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角度调节感应器,所述角度调节感应器呈环状均匀分布,所述角度调节翻转架上固定安装有识别相机。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闸机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高度调节机构的前端和后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闸机装置上固定安装有报警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闸机装置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防夹监控器和压力传感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度调节移动板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连接块,所述高度调节支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安装于高度调节螺母的行程起点和终点位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闸机装置、高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识别相机、报警灯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内部设置有主控模块、人脸识别模块、通行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电机、角度调节感应片、角度调节感应器以及识别相机连接有协同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使得由于使用者身高不同,造成识别相机无法准确对正使用者时,通过高度调节电机带动高度调节丝杆旋转,使得高度调节丝杆与高度调节螺母之间的螺纹传动带动高度调节螺母上下移动,使识别相机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对使用者面部进行扫描识别,实现了对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面部识别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角度调节机构,使得由于使用者有低头或抬头现象时,会导致面部识别具有一定的误差性,通过角度调节电机启动,带动角度调节翻转架和识别相机进行旋转,同时通过不同的角度调节感应器感应到角度调节感应片转动的角度进行控制和记忆当前识别相机的角度,选择合适的角度对使用者进行面部扫描和识别,提高了面部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闸机装置;2、高度调节机构;3、角度调节机构;4、识别相机;5、报警灯;21、高度调节支座;22、高度调节电机;23、高度调节丝杆;24、高度调节轴承座;25、高度调节螺母;26、高度调节移动板;27、高度调节滑轨;28、高度调节滑块;211、移动板连接块;212、固定块;213、缓冲块;31、角度调节底板;32、角度调节右支座;33、角度调节左支座;34、角度调节电机;35、角度调节翻转架;36、角度调节感应片;37、角度调节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4所示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包括闸机装置1,闸机装置1一旁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2,高度调节机构2上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3,角度调节机构3上安装有识别相机4;
高度调节机构2包括高度调节支座21,高度调节支座21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电机22,高度调节电机22动力轴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丝杆23,高度调节丝杆23两端连接有高度调节轴承座24,高度调节丝杆23上螺纹传动连接有高度调节螺母25,高度调节螺母25上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移动板26,高度调节支座21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滑轨27,高度调节滑轨27上滑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滑块28,高度调节滑块28与高度调节移动板26固定连接。
其中,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角度调节底板31,角度调节底板31固定安装于高度调节移动板26上,角度调节底板3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右支座32和角度调节左支座33,角度调节右支座32上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电机34,角度调节右支座32和角度调节左支座33之间铰接安装有角度调节翻转架35,角度调节翻转架35一端与角度调节电机34动力轴固定连接,角度调节翻转架3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感应片36,角度调节左支座3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角度调节感应器37,角度调节感应器37呈环状均匀分布,角度调节翻转架35上固定安装有识别相机4,通过启动角度调节电机34,带动角度调节翻转架35、角度调节感应片36旋转,实现了对识别相机4角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同时当角度调节感应片36转动时,角度调节感应器37其中之一感应到信号,使得控制系统对当前识别相机4的角度进行监控和记忆;闸机装置1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高度调节机构2的前端和后端,使用时,使用者先穿过前端的闸机装置1,进入识别相机4对面进行面部识别,此时前端和后端的闸机装置1同时进入锁紧状态,完成面部识别后,后端的闸机装置1为可开启状态,当使用者穿过后端的闸机装置1时,前端的闸机装置1转化为开启状态,同时后端的闸机装置1转化为锁紧状态,下一名使用者进入,提高了本装置的秩序性。
此外,闸机装置1上固定安装有报警灯5,当使用者有不规范动作或不服从使用规则造成异常时,通过报警灯5发生报警,一方面提示使用者,另一方面呼叫维护人员进行现场秩序维护;闸机装置1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防夹监控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使用者的状态,通过防夹监控器防止装置异常造成对使用者的不良影响;高度调节移动板26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连接块211,高度调节支座2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12,固定块212上固定安装有缓冲块213,固定块212设置有两个,固定块212分别安装于高度调节螺母25的行程起点和终点位置,当装置产生异常导致高度调节螺母25移动异常时,移动板连接块211与缓冲块213产生碰撞并停止,防止高度调节螺母25继续移动造成设备损坏,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闸机装置1、高度调节机构2、角度调节机构3、识别相机4、报警灯5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内部设置有主控模块、人脸识别模块、通行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角度调节电机34、角度调节感应片36、角度调节感应器37以及识别相机4连接有协同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系统内部各模块协同作业,使得装置运行更加智能化。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先穿过前端的闸机装置1,进入识别相机4对面进行面部识别,此时前端和后端的闸机装置1同时进入锁紧状态,启动高度调节机构2、角度调节机构3、识别相机4开始对使用者进行面部识别,由于使用者身高不同,造成识别相机4无法准确对正使用者时,通过高度调节电机22带动高度调节丝杆23旋转,使得高度调节丝杆23与高度调节螺母25之间的螺纹传动带动高度调节螺母25上下移动,使识别相机4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对使用者面部进行扫描识别,由于使用者有低头或抬头现象时,会导致面部识别具有一定的误差性,通过角度调节电机34、角度调节感应片36、角度调节感应器37以及识别相机4连接的协同控制模块对四者进行驱动控制,考虑到检测使用者是抬头还是低头比较困难,因此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角度调节感应器37,例如在水平方向的正负四十五度范围内,设置七个角度调节感应器37,因此相邻的角度调节感应器37之间角度为十五度,当识别相机4在水平方向上无法正确识别时,通过角度调节电机34启动,带动角度调节翻转架35和识别相机4进行旋转,使角度调节感应片36首先转至水平方向上方的一个角度调节感应片36位置,再转动至水平方向下方的一个角度调节感应片36位置,即在水平方向的正负十五度范围内进行缓慢转动,同时对使用者面部进行识别,若识别失败,继续增大识别角度,通过提高角度调节感应器37的数量可以提高对角度精度的控制,同时通过协同控制模块,对识别成功时角度调节感应器37的编号进行记录,总结出识别成功率较大的角度调节感应器37的编号,在之后的识别过程中,优先使用成功率较大的角度调节感应器37位置进行面部识别,提高面部识别的效率和成功率;当完成面部识别且确定为可进入状态时,后端的闸机装置1变更为可开启状态,当使用者穿过后端的闸机装置1时,前端的闸机装置1转化为开启状态,同时后端的闸机装置1转化为锁紧状态,下一名使用者进入,重复以上过程,实现了对使用者面部识别的功能。当使用者有不规范动作或不服从使用规则造成异常时,通过报警灯5发生报警,一方面提示使用者,另一方面呼叫维护人员进行现场秩序维护。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机装置(1),所述闸机装置(1)一旁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2),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上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3),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上安装有识别相机(4);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包括高度调节支座(21),所述高度调节支座(21)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电机(22),所述高度调节电机(22)动力轴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丝杆(23),所述高度调节丝杆(23)两端连接有高度调节轴承座(24),所述高度调节丝杆(23)上螺纹传动连接有高度调节螺母(25),所述高度调节螺母(25)上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移动板(26),所述高度调节支座(21)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滑轨(27),所述高度调节滑轨(27)上滑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滑块(28),所述高度调节滑块(28)与高度调节移动板(2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角度调节底板(31),所述角度调节底板(31)固定安装于高度调节移动板(26)上,所述角度调节底板(3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右支座(32)和角度调节左支座(33),所述角度调节右支座(32)上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电机(34),所述角度调节右支座(32)和角度调节左支座(33)之间铰接安装有角度调节翻转架(35),所述角度调节翻转架(35)一端与角度调节电机(34)动力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翻转架(3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感应片(36),所述角度调节左支座(3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角度调节感应器(37),所述角度调节感应器(37)呈环状均匀分布,所述角度调节翻转架(35)上固定安装有识别相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装置(1)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高度调节机构(2)的前端和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装置(1)上固定安装有报警灯(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装置(1)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防夹监控器和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移动板(26)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连接块(211),所述高度调节支座(2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12),所述固定块(212)上固定安装有缓冲块(213),所述固定块(212)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块(212)分别安装于高度调节螺母(25)的行程起点和终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装置(1)、高度调节机构(2)、角度调节机构(3)、识别相机(4)、报警灯(5)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内部设置有主控模块、人脸识别模块、通行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电机(34)、角度调节感应片(36)、角度调节感应器(37)以及识别相机(4)连接有协同控制模块。
CN202022294660.9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 Active CN213338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4660.9U CN213338848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4660.9U CN213338848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38848U true CN213338848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2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94660.9U Active CN213338848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38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7642B (zh) 一种用于配电室的无人巡检机器人
CN111002259A (zh) 一种基于ccd相机的铁轨螺母松动检测维修装置及检测维修方法
KR20090059682A (ko) 차량 통제 장치 및 방법
CN111127724A (zh) 一种用于物业管理的小区门禁系统
CN213338848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闸机控制装置
CN113920604A (zh) 一种通过无级升降实现动态定位的方法
CN109377767B (zh) 一种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5932681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考勤自动识别装置
CN207074506U (zh) 车牌识别道闸一体装置
CN114364179A (zh) 一种联网监控型无线通讯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CN210442854U (zh) 一种智能识别门禁系统
CN209525693U (zh) 一种大数据机房用人脸识别装置
CN219669843U (zh) 用于变电站的智能红布幔控制装置
CN215908699U (zh) 一种人脸识别身份核实终端
CN211905424U (zh) 自动高压测试装置
CN220873055U (zh) 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门禁结构
CN116576921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停车位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5495163U (zh) 机房用人脸识别门禁设备
CN219676315U (zh) 安全门检测系统
CN220820726U (zh) 一种车辆管理门禁设备
CN217762872U (zh) 工业视觉异常检测用支架
CN114670171B (zh) 海洋石油平台防爆智能轨道机器人门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20752768U (zh) 一种高效分流双门验证闸机的系统
CN220829939U (zh) 一种空中走行机构自动检查装置
CN210836269U (zh) 一种车辆管理门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400 third floor, building 3, optics valley software park, No. 396, Emei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QINGDAO YI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Iss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Anhui Is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400 third floor, building 3, optics valley software park, No. 396, Emei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YI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Iss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Anhui Is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400 third floor, building 3, optics valley software park, No. 396, Emei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QINGDAO YI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Qingdao Iss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Anhui Is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3rd floor, building 3, optical valley software park, 396 Emei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YI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IS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Anhui Is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00 Room 302, building 3, Office No. 77, Lingy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YI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Iss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Anhui Is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400 third floor, building 3, optics valley software park, No. 396, Emei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YISA DAT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Iss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Anhui Issa Data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