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8519U - 一种透水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水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8519U
CN213328519U CN202021302369.5U CN202021302369U CN213328519U CN 213328519 U CN213328519 U CN 213328519U CN 202021302369 U CN202021302369 U CN 202021302369U CN 213328519 U CN213328519 U CN 213328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permeable
water
layer
water perm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23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晶晶
何春艳
王琼
李婧
尧文瑾
魏雨轩
洛辉辉
宋杰光
王秀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x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ingx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x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ingx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3023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8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8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8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砖体的顶面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呈S字状,排水槽的两端均从砖体的顶面与外界连通,当多块砖体依次端面相抵的排列在一起时,多块砖体上的排水槽互相连通;砖体包括受力框架,受力框架内由上向下依次填充透水胶层和若干由骨料颗粒粘结而成的透水层,透水层包括透水面层、透水中层和透水基层,透水面层、透水中层和透水基层的粒度依次增大,骨料颗粒为球体或椭球。本实用新型透水砖抗压强度高、不易积水、透水性能好,脏污不易留存在路面上,适合广泛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透水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透水砖。
背景技术
透水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透水铺装材料,受到各城市市政部门的青睐,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兴起和发展,对透水砖的需求日益旺盛,材质也逐渐发展出陶瓷透水砖、混凝土透水砖、砂基透水砖、钢渣透水砖、尾矿透水砖等,但现有的透水砖仍存在诸多缺陷。
现有的透水砖是由骨料颗粒压制或粘结而成,室外铺设长期雨淋(冻融)、碾压容易脱落、凹陷,使用寿命短,抗压和抗弯强度低、耐磨强度低。在使用过程中,当雨水较大时,砖体顶面上的水难以快速排出,会堆积在砖体表面,使行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弄湿鞋子,较为不便。
为实现透水砖具有良好透水性的目的,现有透水砖的生产通常采用在配合料中加入成孔剂或将多种颗粒级配的骨料混合成单一层的方式形成多孔结构。这样的结构容易使较多大颗粒杂质渗入透水砖体内部且渗入的杂质不易冲尽,造成颗粒间孔隙的堵塞进而影响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此外,通过多种不同粒径的颗粒混合成单一层的方式很难使所有的颗粒混合均匀型,从而容易造成透水砖质量不稳定的缺点。
目前透水砖的粗糙表面使得透水砖路面的摩擦力相对较大,行人不易滑倒,但粗糙的透水砖路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表面的脏污嵌进透水砖表面颗粒之间的间隙,通常很难清理干净,有时工人不得不用刷子刷洗路面,清洁工作量巨大,清洁效果也不太好,影响路面外观的美观不说,这些脏污还经常填满透水砖表面颗粒之间的间隙,大大影响透水砖的透水率,使透水砖失去相对于其他路面铺设材料原有的最大优势。现有技术中有将透水砖上表面打磨光滑透水面,使得脏污在透水砖铺设成的路面上不易留存,容易清理,但人在上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研发一种抗压强度高、不易积水、透水性能好,脏污不易留存在路面上的透水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压强度高、不易积水、透水性能好,脏污不易留存在路面上的透水砖。
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上述砖体的顶面开设有排水槽,上述排水槽呈S字状,上述排水槽的两端均从砖体的顶面与外界连通,当多块砖体依次端面相抵的排列在一起时,多块砖体上的排水槽互相连通;
上述砖体包括受力框架,上述受力框架内由上向下依次填充透水胶层和若干由骨料颗粒粘结而成的透水层,上述透水层包括透水面层、透水中层和透水基层,上述透水面层、透水中层和透水基层的粒度依次增大,上述骨料颗粒为球体或椭球。
进一步,上述透水胶层厚度为1-3mm。
进一步,上述透水面层的厚度为上述透水层厚度的10-20%,上述透水中层的厚度为上述透水层厚度的30-40%,上述透水基层的厚度为上述透水层厚度的50-60%。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透水砖的强度,而且可以使透水层的过滤效果处于最佳状态,进一步保证了透水性能的稳定。
进一步,上述透水面层的骨料颗粒粒度为100-120目,上述透水中层的骨料颗粒粒度为60-80目,上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粒度为20-30目。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孔梯度的透水砖,透水面层的骨料颗粒粒度为100-120目,可提高透水砖的抗压强度,使得人们在砖面上行走更舒适,同时,砖体颗粒保持的适度粗糙度又保障了防滑效果。
进一步,上述骨料颗粒为煤矸石颗粒、陶瓷固废颗粒、钢渣颗粒、锰尾矿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透水砖,本实用新型采用工业固体废物(煤矸石、陶瓷固废、钢渣、锰尾矿等)制备透水砖,节省能源消耗,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进一步,上述透水砖的厚度为5-15cm。
进一步,上述受力框架内设有支架,上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述受力框架上的体对角线的两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确保骨料颗粒不脱落,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砖体的顶面开设有S型排水槽,将砖体顶面上的雨水排出,砖体顶面上的雨水会聚集在排水槽内部,并沿着相邻的砖体的排水槽排出,使砖体顶面聚集的雨水量减小,减小了弄湿行人鞋的可能,而且S型的排水槽阻力小,加快排水槽的排水速度。
通过设置受力框架,骨料颗粒设在受力框架内,有效降低外界与骨料颗粒之间的摩擦,所以可提高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确保骨料颗粒不脱落,延长使用寿命。
透水面层上被灌透水胶处理,形成透水胶层,从而构成光滑透水面,由于没有对透水面层的顶端进行打磨,透水胶层完全覆盖透水面层表面的透水砖颗粒,使得透水砖的上表面仍然看上去粗糙,但由于透水胶膜层的存在,透水胶膜层的透水孔非常微小,能够允许水分子很顺畅的通过,但远小于灰尘或其他脏污的分子,能够使这些脏污不易留在或粘在透水面层表面上,容易清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孔梯度的透水砖,包括若干由骨料颗粒粘结而成的透水层,所述骨料颗粒的形状为球体或椭球,该结构保证了雨水顺利透过,减小阻力,增加了透水砖的透水性。
不同透水层间骨料颗粒的粒度逐渐增大,在透水砖的铺设及使用过程中,该设计能充分发挥透水层的骨料结构对积聚在砖体表面大颗粒杂质的过滤作用,有效避免较多大颗粒杂质渗入砖体内部,造成颗粒间孔隙的堵塞而影响透水性能的问题发生。透水面层的骨料颗粒小,颗粒堆积密度大,故透水面层的强度大;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大,颗粒堆积疏松,故其透水性好。不同透水层的骨料颗粒粒度不同,不仅保证了透水砖的整体强度,且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另外,不同透水层采用不同级配粒度的颗粒,还省去了多种不同级配粒度原料的混合过程,不但简化了透水砖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混料不匀而导致的产品缺陷,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适合广泛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块透水砖依次端面相抵排列的结构俯视图;
其中,1-砖体,2-排水槽,3-受力框架,4-透水胶层,5-透水层,51-透水面层,52-透水中层,53-透水基层,6-骨料颗粒,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1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1,砖体1的顶面开设有排水槽2,排水槽2呈S字状,排水槽2的两端均从砖体1的顶面与外界连通,当多块砖体1依次端面相抵的排列在一起时,多块砖体1上的排水槽2互相连通;
砖体1包括受力框架35,受力框架35内由上向下依次填充透水胶层4和若干由骨料颗粒6粘结而成的透水层5,透水层5包括透水面层51、透水中层52和透水基层53,透水面层51、透水中层52和透水基层53的粒度依次增大,骨料颗粒6为球体或椭球。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水胶层4厚度为1-3mm。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水面层51的厚度为透水层5厚度的10-20%,透水中层52的厚度为透水层5厚度的30-40%,透水基层53的厚度为透水层5厚度的50-60%,不仅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透水砖的强度,而且可以使透水面层51的过滤效果处于最佳状态,进一步保证了透水性能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水面层51的骨料颗粒6粒度为100-120目,透水中层52的骨料颗粒6粒度为60-80目,透水基层53的骨料颗粒6粒度为20-30目,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孔梯度的透水砖,透水面层51的骨料颗粒6粒度为100-120目,可提高透水砖的抗压强度,使得人们在砖面上行走更舒适,同时,砖体1颗粒保持的适度粗糙度又保障了防滑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骨料颗粒6为煤矸石颗粒、陶瓷固废颗粒、钢渣颗粒、锰尾矿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透水砖,本实用新型采用工业固体废物(煤矸石、陶瓷固废、钢渣、锰尾矿等)制备透水砖,节省能源消耗,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水砖的厚度为5-15cm。
在一个实施例中,受力框架35内设有支架7,支架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受力框架35上的体对角线的两端,进一步提高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确保骨料颗粒6不脱落,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砖体1的顶面开设有S型排水槽2,将砖体1顶面上的雨水排出,砖体1顶面上的雨水会聚集在排水槽2内部,并沿着相邻的砖体1的排水槽2排出,使砖体1顶面聚集的雨水量减小,减小了弄湿行人鞋的可能,而且S型的排水槽2阻力小,加快排水槽2的排水速度。
通过设置受力框架35,骨料颗粒6设在受力框架35内,有效降低外界与骨料颗粒6之间的摩擦,所以可提高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确保骨料颗粒6不脱落,延长使用寿命。
透水面层51上被灌透水胶处理,形成透水胶层4,从而构成光滑透水面,由于没有对透水面层51的顶端进行打磨,透水胶层4完全覆盖透水面层51表面的透水砖颗粒,使得透水砖的上表面仍然看上去粗糙,但由于透水胶膜层的存在,透水胶膜层的透水孔非常微小,能够允许水分子很顺畅的通过,但远小于灰尘或其他脏污的分子,能够使这些脏污不易留在或粘在透水面层51表面上,容易清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孔梯度的透水砖,包括若干由骨料颗粒6粘结而成的透水层5,所述骨料颗粒6的形状为球体或椭球,该结构保证了雨水顺利透过,减小阻力,增加了透水砖的透水性。
不同透水层5间骨料颗粒6的粒度逐渐增大,在透水砖的铺设及使用过程中,该设计能充分发挥透水层5的骨料结构对积聚在砖体1表面大颗粒杂质的过滤作用,有效避免较多大颗粒杂质渗入砖体1内部,造成颗粒间孔隙的堵塞而影响透水性能的问题发生。透水面层51的骨料颗粒6小,颗粒堆积密度大,故透水面层51的强度大;透水基层53的骨料颗粒6大,颗粒堆积疏松,故其透水性好。不同透水层5的骨料颗粒6粒度不同,不仅保证了透水砖的整体强度,且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另外,不同透水层5采用不同级配粒度的颗粒,还省去了多种不同级配粒度原料的混合过程,不但简化了透水砖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混料不匀而导致的产品缺陷,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按照上述各实施例,选择合适的骨料颗粒6加入适量的粘结剂,依据现有技术的工艺经过经搅拌、3次布料、成型、干燥和烧成等工序,然后在透水层5的上表面上被灌透水胶处理,即可制备本实施例中的孔梯度型透水砖。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顶面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呈S字状,所述排水槽的两端均从砖体的顶面与外界连通,当多块砖体依次端面相抵的排列在一起时,多块砖体上的排水槽互相连通;所述砖体包括受力框架,所述受力框架内由上向下依次填充透水胶层和若干由骨料颗粒粘结而成的透水层,所述透水层包括透水面层、透水中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面层、透水中层和透水基层的粒度依次增大,所述骨料颗粒为球体或椭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胶层厚度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面层的厚度为所述透水层厚度的10-20%,所述透水中层的厚度为所述透水层厚度的30-40%,所述透水基层的厚度为所述透水层厚度的5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面层的骨料颗粒粒度为100-120目,所述透水中层的骨料颗粒粒度为60-80目,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粒度为20-3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颗粒为煤矸石颗粒、陶瓷固废颗粒、钢渣颗粒、锰尾矿颗粒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的厚度为5-15c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框架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受力框架上的体对角线的两端。
CN202021302369.5U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透水砖 Active CN213328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2369.5U CN213328519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透水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2369.5U CN213328519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透水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8519U true CN213328519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82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2369.5U Active CN213328519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透水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8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5493A (zh) * 2022-03-29 2022-06-21 张磊 一种抗压型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5493A (zh) * 2022-03-29 2022-06-21 张磊 一种抗压型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45493B (zh) * 2022-03-29 2024-02-13 江门市顺创益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抗压型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53868U (zh) 一种透水路缘石
CN106758675A (zh) 带有滤水净水路缘石的雨水收集生态路面
CN108517733A (zh) 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及城市道路
CN213328519U (zh) 一种透水砖
CN206308582U (zh) 一种高强度陶粒透水砖
CN109944125B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装工艺
CN206368314U (zh) 一种用于人行道铺装的预制嵌锁透水混凝土砖
CN214401256U (zh) 一种降噪透水型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1256535U (zh) 用于重载交通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0561536U (zh) 一种防堵塞的透水行道
CN205711592U (zh) 海绵型生态透水砖
CN213389560U (zh) 一种市政透水路面结构
CN212223494U (zh) 一种六角形柱状透水砖
CN214992780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砖
CN112878128A (zh) 园林导水渗流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741827U (zh) 一种抗压耐磨型排水路面砖
CN210013082U (zh) 一种含有透水砼增强剂的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6378978U (zh) 基于透水砖的人行道结构
CN111335097A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
CN110924263A (zh) 一种透水生态砖固定装置及铺设方法
CN212270581U (zh) 一种防堵型高效透水模块
CN107780318A (zh) 一种海绵城市预制透水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6514932U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透水路面结构
CN219772582U (zh) 一种装配式再生骨料透水砖
CN215668837U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