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1795U - 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1795U
CN213321795U CN202021357369.5U CN202021357369U CN213321795U CN 213321795 U CN213321795 U CN 213321795U CN 202021357369 U CN202021357369 U CN 202021357369U CN 213321795 U CN213321795 U CN 213321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ing
assembling
section
zipper
pvc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73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占榜
胡斌
黄敏杰
毕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573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1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1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1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包括第一握持部,第二钳体包括第二握持部,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使第一握持部远离主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二握持部远离主转动轴的一端具有相远离的趋势。第一钳体远离第一握持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扣合滚轮,第一扣合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远离第二握持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扣合滚轮,第二扣合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钳体,第一扣合滚轮与第二扣合滚轮相配合用以扣合拉链式PVC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有效解决了手动挤压装配拉链式PVC管导致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内部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主要依靠汽车线束进行连接,因此为了保护电气系统的畅通和完整,必须对汽车线束进行有效的保护。
对汽车线束进行保护的方式主要有:在汽车线束外侧缠绕胶布;在汽车线束外侧套设波纹管;在汽车线束外侧套设塑胶光管。其中,在汽车线束外侧缠绕胶布生产成本较高;波纹管的波谷会冲击电线表面导致电线表皮裂开引起事故;在汽车线束外侧套设塑胶光管会对汽车线束的接线端子造成冲击,影响接线端子的接线质量。现主要采用拉链式PVC管对汽车线束进行保护,拉链式PVC管装线方便、成本低且管道的内部平滑。
目前,多采用手动挤压装配的方式对拉链式PVC管进行装配,手动挤压装配不仅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装配的效率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规模化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以解决手动挤压装配拉链式PVC管导致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交叉节点设有主转动轴,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主转动轴铰接连接。第一钳体包括第一握持部,第二钳体包括第二握持部,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以使第一握持部远离主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二握持部远离主转动轴的一端具有相远离的趋势。第一钳体远离第一握持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扣合滚轮,第一扣合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远离第二握持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扣合滚轮,第二扣合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钳体,第一扣合滚轮与第二扣合滚轮相配合用以扣合拉链式PVC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钳体还包括第一扣合部,第一扣合部一端与第一握持部可拆卸连接,第一扣合滚轮设于第一扣合部的另一端。及/或,第二钳体还包括第二扣合部,第二扣合部一端与第二握持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扣合滚轮设于第二扣合部的另一端。第一扣合部与第一握持部可拆卸连接便于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的加工组装以及拆卸维修,同样地,第二扣合部与第二握持部可拆卸连接也便于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的加工组装以及拆卸维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部包括一端连接第一握持部的第一连接段和设有第一扣合滚轮的第一安装段,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安装段的第一弯折段,第一弯折段朝向偏离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第一安装段连接第一弯折段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之间间隔第一预定距离H1。及/或,第二扣合部包括一端连接第二握持部的第二连接段和设有第二扣合滚轮的第二安装段,以及连接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安装段的第二弯折段,第二弯折段朝向偏离第二连接段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二安装段连接第二弯折段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之间间隔第二预定距离H2。如此设置,设置有第一扣合滚轮的第一安装段和设置有第二扣合滚轮的第二安装段在装配拉链式PVC管时,可使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能够与拉链式PVC管保持一定的距离。又因为第一连接段远离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握持部,以及第二连接段远离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握持部。因此,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也可与拉链式PVC管也可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效避免了在握持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进行拉链式PVC管的装配时手部触碰到拉链式PVC管,从而极大提高了拉链式PVC管装配的效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H1=H2,且H1≥5mm。如此设置,更加易于第一扣合滚轮和第二扣合滚轮对拉链式PVC管的装配。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第一弯折段和第一安装段均为直杆状,第一连接段与第一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1,第一安装段与第一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1。及/或,第二连接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二安装段均为直杆状,第二连接段与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2,第二安装段与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2。直杆状的第一连接段、第一弯折段和第一安装段更易于加工成型。而第一连接段与第一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_1,以及第二连接段与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_2。如此设置,拉链式PVC管在装配时,不仅使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与拉链式PVC管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效避免了在握持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进行拉链式PVC管的装配时手部触碰到拉链式PVC管。而且可使第一扣合滚轮沿着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段的方向凸出设置,以及可使第二扣合滚轮沿着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朝向远离第二连接段的方向凸出设置,有利于装配拉链式PVC管时观察整个装配过程。第一安装段与第一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_1,第二安装段与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_2。结合前述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一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_1,以及第二连接段与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_2。则在装配拉链式PVC管时,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的运动方向可与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的运动方向大致保持一致,使得整个装配过程更加轻松顺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夹角a1大于夹角b1。及/或,夹角a2大于夹角b2。如此设置,第一安装段以及第二安装段和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之间为不平行设置。在装配拉链式PVC管时,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与拉链式PVC管保持平行,而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略微朝向远离拉链式PVC管的方向抬起,也即,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略微朝向远离拉链式PVC管的方向抬起。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在装配过程中更容易握持。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扣合滚轮设有第一扣合轮槽,第二扣合滚轮设有第二扣合轮槽,第一扣合轮槽与第二扣合轮槽配合用于从两侧扣合拉链式PVC管。如此设置,拉链式PVC管和第一扣合滚轮以及第二扣合滚轮的装配过程更加简单,只需同时按压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使得第一扣合滚轮和第二扣合滚轮距离增大,即可将第一扣合轮槽与第二扣合轮槽从两侧扣合拉链式PVC管,从而实现拉链式PVC管和第一扣合滚轮以及第二扣合滚轮的装配。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扣合滚轮包括第一限位轮盘、第一卡接轮盘以及连接第一限位轮盘和第一卡接轮盘的第一间隔柱,第一限位轮盘、第一间隔柱和第一卡接轮盘配合形成第一扣合轮槽。及/或,第二扣合滚轮包括第二限位轮盘、第二卡接轮盘以及连接第二限位轮盘和第二卡接轮盘的第二间隔柱,第二限位轮盘、第二间隔柱和第二卡接轮盘配合形成第二扣合轮槽。如此设置,形成第一扣合轮槽和第二扣合轮槽的方式非常简单。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轮盘的直径大于第一卡接轮盘的直径。及/或,第二限位轮盘的直径大于第二卡接轮盘的直径。如此设置,形成的第一扣合轮槽以及第二扣合轮槽更容易实现与拉链式PVC管的装配。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扣合滚轮通过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钳体,第一限位轮盘远离第一间隔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增稳轮盘,第一增稳轮盘套设于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及/或,第二扣合滚轮通过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钳体,第二限位轮盘远离第二间隔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增稳轮盘,第二增稳轮盘套设于第二转动轴的外侧。第一增稳轮盘可为第一限位轮盘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作用,避免在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过程中第一限位轮盘发生倾斜,影响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的正常使用。同样地,第二增稳轮盘可为第二限位轮盘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作用,避免在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过程中第二限位轮盘发生倾斜,影响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的正常使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长条形的金属弹片。长条形的金属弹片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握持部套设有第一手柄。及/或,第二握持部套设有第二手柄。通过设置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使得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更容易握持,提升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的使用手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交叉节点设有主转动轴,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主转动轴铰接连接。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能够围绕主转动轴进行转动。并且,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相对运动的趋势以主转动轴为分界点,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位于主转动轴一侧的端部相互靠近时,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位于主转动轴另一侧的端部则会相互远离。第一钳体包括第一握持部,第二钳体包括第二握持部,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以使第一握持部远离主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二握持部远离主转动轴的一端具有相远离的趋势。利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即,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最大的张开角度。通过按压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使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相互靠近,则可使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位于主转动轴另一侧的张角增大。而第一钳体远离第一握持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扣合滚轮,第一扣合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远离第二握持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扣合滚轮,第二扣合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钳体,第一扣合滚轮与第二扣合滚轮相配合用以扣合拉链式PVC管。因而,第一钳体具有第一扣合滚轮的一端和第二钳体具有第二扣合滚轮的一端的张角增大,有利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有效解决了手动挤压装配拉链式PVC管导致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的左视图;
图4为图3所示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的右视图;
图6为拉链式PVC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钳体;11、第一握持部;12、第一扣合部;121、第一连接段;122、第一弯折段;123、第一安装段;13、第一扣合滚轮;131、第一限位轮盘;132、第一间隔柱;133、第一卡接轮盘;134、第一增稳轮盘;14、第一扣合轮槽;2、第二钳体;21、第二握持部;22、第二扣合部;221、第二连接段;222、第二弯折段;223、第二安装段;23、第二扣合滚轮;231、第二限位轮盘;232、第二间隔柱;233、第二卡接轮盘;234、第二增稳轮盘;24、第二扣合轮槽;3、主转动轴;4、弹性件;5、第一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7、第一手柄;8、第二手柄;100、拉链式PVC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的左视图,图4为图3所示A-A处的剖视图,图6为拉链式PVC管10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交叉节点设有主转动轴3,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通过主转动轴3铰接连接。从图2中可知,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能够围绕主转动轴3进行转动。并且,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相对运动的趋势以主转动轴3为分界点,当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位于主转动轴3一侧的端部相互靠近时,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位于主转动轴3另一侧的端部则会相互远离。从图4中可知,第一钳体1包括第一握持部11,第二钳体2包括第二握持部21,第一握持部11与第二握持部21之间设有弹性件4,弹性件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以使第一握持部11远离主转动轴3的一端与第二握持部21远离主转动轴3的一端具有相远离的趋势。利用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使第一握持部11与第二握持部21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即,第一握持部11与第二握持部21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保持最大的张开角度。通过按压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使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相互靠近,则可使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位于主转动轴3另一侧的张角增大。而第一钳体1远离第一握持部11的一端设有第一扣合滚轮13,第一扣合滚轮13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远离第二握持部21的一端设有第二扣合滚轮23,第二扣合滚轮23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钳体2,第一扣合滚轮13与第二扣合滚轮23相配合用以扣合拉链式PVC管100。因而,第一钳体1具有第一扣合滚轮13的一端和第二钳体2具有第二扣合滚轮23的一端的张角增大,有利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装配拉链式PVC管100时,只需同时按压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使得第一扣合滚轮13和第二扣合滚轮23距离增大,即可将拉链式PVC管100卡入第一扣合滚轮13和第二扣合滚轮23之间,从而实现拉链式PVC管100和第一扣合滚轮13以及第二扣合滚轮23的装配。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有效解决了手动挤压装配拉链式PVC管100导致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钳体1还包括第一扣合部12,第一扣合部12一端与第一握持部11可拆卸连接,第一扣合滚轮13设于第一扣合部12的另一端。第二钳体2还包括第二扣合部22,第二扣合部22一端与第二握持部21可拆卸连接,第二扣合滚轮23设于第二扣合部22的另一端。第一扣合部12与第一握持部11可拆卸连接便于该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的加工组装以及拆卸维修,同样地,第二扣合部22与第二握持部21可拆卸连接也便于该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的加工组装以及拆卸维修。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部12与第一握持部1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第二扣合部22与第二握持部21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的右视图。第一扣合部12包括一端连接第一握持部11的第一连接段121和设有第一扣合滚轮13的第一安装段123,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段121和第一安装段123的第一弯折段122,第一弯折段122朝向偏离第一连接段12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第一安装段123连接第一弯折段1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12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之间间隔第一预定距离H1。第二扣合部22包括一端连接第二握持部21的第二连接段221和设有第二扣合滚轮23的第二安装段223,以及连接第二连接段221和第二安装段223的第二弯折段222,第二弯折段222朝向偏离第二连接段221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二安装段223连接第二弯折段22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22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之间间隔第二预定距离H2。如此设置,设置有第一扣合滚轮13的第一安装段123和设置有第二扣合滚轮23的第二安装段223在装配拉链式PVC管100时,可使第一连接段121和第二连接段221均能够与拉链式PVC管100保持一定的距离。又因为第一连接段121远离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握持部11,以及第二连接段221远离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握持部21。因此,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也可与拉链式PVC管100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效避免了在握持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进行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时手部触碰到拉链式PVC管100,从而极大提高了拉链式PVC管100装配的效率。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部12可以是具有一定弧度的长条形结构,第一扣合部12的一端连接第一握持部11,第一扣合部12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扣合滚轮13。在第一扣合滚轮13装配拉链式PVC管100时,第一握持部11与拉链式PVC管100也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手部难以触碰到拉链式PVC管100,从而也提高了拉链式PVC管100装配的效率。或者,第二扣合部22可以是具有一定弧度的长条形结构,第二扣合部22的一端连接第二握持部21,第二扣合部22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扣合滚轮23。在第二扣合滚轮23装配拉链式PVC管100时,第二握持部21与拉链式PVC管100也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手部难以触碰到拉链式PVC管100,从而也提高了拉链式PVC管100装配的效率。
进一步地,H1=H2,且H1≥5mm。如此设置,更加易于第一扣合滚轮13和第二扣合滚轮23对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段121、第一弯折段122和第一安装段123均为直杆状,第一连接段121与第一弯折段1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1,第一安装段123与第一弯折段1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1。第二连接段221、第二弯折段222和第二安装段223均为直杆状,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二弯折段2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2,第二安装段223与第二弯折段2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2。直杆状的第一连接段121、第一弯折段122和第一安装段123更易于加工成型。而第一连接段121与第一弯折段1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1,以及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二弯折段2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2。如此设置,拉链式PVC管100在装配时,不仅使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与拉链式PVC管100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效避免了在握持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进行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时手部触碰到拉链式PVC管100。而且可使第一扣合滚轮13沿着第一连接段121的长度方向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段121的方向凸出设置,以及可使第二扣合滚轮23沿着第二连接段221的长度方向朝向远离第二连接段221的方向凸出设置,有利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时观察整个装配过程。第一安装段123与第一弯折段1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1,第二安装段223与第二弯折段2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2。结合前述的第一连接段121与第一弯折段1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1,以及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二弯折段2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2。则在装配拉链式PVC管100时,第一安装段123和第二安装段223的运动方向可与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的运动方向大致保持一致,使得整个装配过程更加轻松顺畅。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21、第一弯折段122和第一安装段123也可呈弧形。
进一步地,夹角a1大于夹角b1,夹角a2大于夹角b2。如此设置,第一安装段123以及第二安装段223和第一连接段121以及第二连接段221之间为不平行设置。在装配拉链式PVC管100时,第一安装段123和第二安装段223与拉链式PVC管100保持平行,而第一连接段121和第二连接段221略微朝向远离拉链式PVC管100的方向抬起,也即,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略微朝向远离拉链式PVC管100的方向抬起。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在装配过程中更容易握持。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夹角a1等于夹角b1,或者夹角a2等于夹角b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的立体图。第一扣合滚轮13设有第一扣合轮槽14,第二扣合滚轮23设有第二扣合轮槽24,第一扣合轮槽14与第二扣合轮槽24配合用于从两侧扣合拉链式PVC管100。如此设置,拉链式PVC管100和第一扣合滚轮13以及第二扣合滚轮23的装配过程更加简单,只需同时按压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使得第一扣合滚轮13和第二扣合滚轮23距离增大,即可将第一扣合轮槽14与第二扣合轮槽24从两侧扣合拉链式PVC管100,从而实现拉链式PVC管100和第一扣合滚轮13以及第二扣合滚轮23的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扣合滚轮13包括第一限位轮盘131、第一卡接轮盘133以及连接第一限位轮盘131和第一卡接轮盘133的第一间隔柱132,第一限位轮盘131、第一间隔柱132和第一卡接轮盘133配合形成第一扣合轮槽14。第二扣合滚轮23包括第二限位轮盘231、第二卡接轮盘233以及连接第二限位轮盘231和第二卡接轮盘233的第二间隔柱232,第二限位轮盘231、第二间隔柱232和第二卡接轮盘233配合形成第二扣合轮槽24。如此设置,形成第一扣合轮槽14和第二扣合轮槽24的方式非常简单。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扣合轮槽14可直接通过在一圆柱状的第一扣合滚轮13外侧加工成型,或者第二扣合轮槽24可直接通过在一圆柱状的第二扣合滚轮23外侧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限位轮盘131的直径大于第一卡接轮盘133的直径,第二限位轮盘231的直径大于第二卡接轮盘233的直径。如此设置,形成的第一扣合轮槽14以及第二扣合轮槽24更容易实现与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轮盘131的直径可等于第一卡接轮盘133的直径,或者,第二限位轮盘231的直径等于第二卡接轮盘233的直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扣合滚轮13通过第一转动轴5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钳体1,第一限位轮盘131远离第一间隔柱13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增稳轮盘134,第一增稳轮盘134套设于第一转动轴5的外侧。第二扣合滚轮23通过第二转动轴6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钳体2,第二限位轮盘231远离第二间隔柱23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增稳轮盘234,第二增稳轮盘234套设于第二转动轴6的外侧。第一增稳轮盘134可为第一限位轮盘131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作用,避免在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过程中第一限位轮盘131发生倾斜,影响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的正常使用。同样地,第二增稳轮盘234可为第二限位轮盘231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作用,避免在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过程中第二限位轮盘231发生倾斜,影响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的正常使用。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轮盘131远离第一间隔柱132的一端还可连接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可随第一限位轮盘131转动,且在第一限位轮盘131有发生偏心的趋势时,第一凸块通过抵接第一转动轴5可对第一限位轮盘131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第一限位轮盘131发生偏心。或者,第二限位轮盘231远离第二间隔柱232的一端还可连接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可随第二限位轮盘231转动,且在第二限位轮盘231有发生偏心的趋势时,第二凸块通过抵接第二转动轴6可对第二限位轮盘231提供支撑作用,防止第二限位轮盘231发生偏心。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性件4包括长条形的金属弹片。长条形的金属弹片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在其他实施中,弹性件4还可以是压缩弹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握持部11套设有第一手柄7,第二握持部21套设有第二手柄8。通过设置第一手柄7和第二手柄8,使得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21更容易握持,提升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100的装配工具的使用手感。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握持部11或者第二握持部21也可通过缠绕胶带的方式来提升使用手感。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所述第一钳体(1)和所述第二钳体(2)的交叉节点设有主转动轴(3),所述第一钳体(1)和所述第二钳体(2)通过主转动轴(3)铰接连接;
所述第一钳体(1)包括第一握持部(11),所述第二钳体(2)包括第二握持部(21),所述第一握持部(11)与所述第二握持部(21)之间设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握持部(11)和所述第二握持部(21),以使所述第一握持部(11)远离所述主转动轴(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21)远离所述主转动轴(3)的一端具有相远离的趋势;
所述第一钳体(1)远离所述第一握持部(11)的一端设有第一扣合滚轮(13),所述第一扣合滚轮(13)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钳体(1),所述第二钳体(2)远离所述第二握持部(21)的一端设有第二扣合滚轮(23),所述第二扣合滚轮(23)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钳体(2),所述第一扣合滚轮(13)与所述第二扣合滚轮(23)相配合用以扣合拉链式PVC管(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1)还包括第一扣合部(12),所述第一扣合部(12)一端与所述第一握持部(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扣合滚轮(13)设于所述第一扣合部(12)的另一端;
及/或,所述第二钳体(2)还包括第二扣合部(22),所述第二扣合部(22)一端与所述第二握持部(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扣合滚轮(23)设于所述第二扣合部(22)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12)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握持部(11)的第一连接段(121)和设有所述第一扣合滚轮(13)的第一安装段(12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21)和所述第一安装段(123)的第一弯折段(122),所述第一弯折段(122)朝向偏离所述第一连接段(12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一安装段(123)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1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2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之间间隔第一预定距离H1
及/或,所述第二扣合部(22)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握持部(21)的第二连接段(221)和设有所述第二扣合滚轮(23)的第二安装段(223),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21)和所述第二安装段(223)的第二弯折段(222),所述第二弯折段(222)朝向偏离所述第二连接段(221)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二安装段(223)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2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2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之间间隔第二预定距离H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H1=H2,且H1≥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21)、所述第一弯折段(122)和所述第一安装段(123)均为直杆状,所述第一连接段(121)与所述第一弯折段(1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1,所述第一安装段(123)与所述第一弯折段(1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1
及/或,所述第二连接段(221)、所述第二弯折段(222)和所述第二安装段(223)均为直杆状,所述第二连接段(221)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a2,所述第二安装段(223)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22)之间形成90°-150°的夹角b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1大于所述夹角b1;及/或,所述夹角a2大于所述夹角b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滚轮(13)设有第一扣合轮槽(14),所述第二扣合滚轮(23)设有第二扣合轮槽(24),所述第一扣合轮槽(14)与所述第二扣合轮槽(24)配合用于从两侧扣合拉链式PVC管(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滚轮(13)包括第一限位轮盘(131)、第一卡接轮盘(13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轮盘(131)和所述第一卡接轮盘(133)的第一间隔柱(132),所述第一限位轮盘(131)、所述第一间隔柱(132)和所述第一卡接轮盘(133)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扣合轮槽(14);
及/或,所述第二扣合滚轮(23)包括第二限位轮盘(231)、第二卡接轮盘(233)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轮盘(231)和所述第二卡接轮盘(233)的第二间隔柱(232),所述第二限位轮盘(231)、所述第二间隔柱(232)和所述第二卡接轮盘(233)配合形成所述第二扣合轮槽(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轮盘(1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卡接轮盘(133)的直径;
及/或,所述第二限位轮盘(2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卡接轮盘(233)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滚轮(13)通过第一转动轴(5)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钳体(1),所述第一限位轮盘(131)远离所述第一间隔柱(13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增稳轮盘(134),所述第一增稳轮盘(134)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5)的外侧;
及/或,所述第二扣合滚轮(23)通过第二转动轴(6)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钳体(2),所述第二限位轮盘(231)远离所述第二间隔柱(23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增稳轮盘(234),所述第二增稳轮盘(234)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6)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包括长条形的金属弹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部(11)套设有第一手柄(7);
及/或,所述第二握持部(21)套设有第二手柄(8)。
CN202021357369.5U 2020-07-10 2020-07-10 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 Active CN213321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7369.5U CN213321795U (zh) 2020-07-10 2020-07-10 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7369.5U CN213321795U (zh) 2020-07-10 2020-07-10 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1795U true CN213321795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83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7369.5U Active CN213321795U (zh) 2020-07-10 2020-07-10 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1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21795U (zh) 用于装配拉链式pvc管的装配工具
KR20130003976U (ko) 유틸리티 라인 설치용 지그
CN107932556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线缆布置结构
CN217365651U (zh) 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清洁刮刀
CN201009221Y (zh) 双头螺柱装配器
CN203654637U (zh) 一种楼梯扶手连接结构及其直管式楼梯扶手连接件
JP2015035845A (ja) 電線ベンダー
CN114290253A (zh) 一种带有锁紧机构的管子钳
CN204068099U (zh) 一种电缆桥架
JPH07222321A (ja) ケーブル曲げ装置
CN218463647U (zh) 一种固定抱索器转弯架空乘人装置
CN220100372U (zh) 一种碳纤维板复合拼接结构
JP2537253Y2 (ja) 被覆フレキシブル管切断工具
CN216781556U (zh) 四门通用工装
CN221066485U (zh) 牵引夹辊、牵引夹辊夹持装置以及分切装置
CN214185029U (zh) 一种简易的钢筋端部冷弯装置
JP2014237192A (ja) 折り曲げ加工用プライヤ
RU247718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несения покрытия на поверхность цилиндрических изделий
CN221109711U (zh) 一种电缆打弯装置
CN221001838U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圆弧角成形的施工工具
CN211629823U (zh) 一种回转式间隔棒安装夹具
CN203157131U (zh) 一种管件整形工具
CN211850655U (zh) 一种封尾滚筒刷
CN211439815U (zh) 一种罗拉拆卸组装工具
CN212919207U (zh) 卡箍安装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