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8691U - 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18691U
CN213318691U CN202022362997.9U CN202022362997U CN213318691U CN 213318691 U CN213318691 U CN 213318691U CN 202022362997 U CN202022362997 U CN 202022362997U CN 213318691 U CN213318691 U CN 21331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cavity
upper cavity
roller
repa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629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立
乔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Ruij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Ruij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Ruij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Ruij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629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1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1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18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其特征是,所述上腔体设于下腔体的上端,上腔体、下腔体上均设有空腔,上腔体的底端冲压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布气板;所述上腔体内水平等距布设有若干辊轴,辊轴的两端分别与上腔体的侧壁转接,各辊轴的同一端均同心连接有双槽转轮,相邻两双槽转轮之间传动连接,首端或者末端的双槽转轮上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下腔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出风端通过输送管道与上腔体底端的凹槽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保证将液压活塞杆进行充分加热,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合对单根液压活塞杆进行单独修复,避免采用大型热处理炉对单个液压活塞杆进行加热浪费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修复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液压油缸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在长时间使用后,液压活塞杆由于外界的压力作用使其产生一定的弯曲度,若不及时对液压活塞杆进行修复,会导致液压活塞杆在液压缸内推进不顺畅;目前,在对液压活塞杆进行修复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液压活塞杆进行加热,对液压活塞杆加热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大型热处理炉进行加热,但是,采用上述加热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液压活塞杆通常情况下是单根进行单独修复,若继续采用大型热处理炉对单个液压活塞杆进行加热,浪费能源,不能做到节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设于下腔体的上端,上腔体、下腔体上均设有空腔,上腔体的底端冲压有凹槽且凹槽内装配有布气板;所述上腔体内水平等距布设有若干辊轴,辊轴的两端分别与上腔体的侧壁转接,各辊轴的同一端均同心连接有双槽转轮,相邻两双槽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首端或者末端的双槽转轮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下腔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出风端通过输送管道与上腔体底端的凹槽连通。
进一步,所述辊轴的中部位置套设有驱动辊。
进一步,所述驱动辊的表面套设有一层橡胶垫。
进一步,所述下腔体的下端装配有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上腔体的出口端安装有缓震垫。
进一步,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抽风机、加热器,所述下腔体内安装有抽风机且抽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自由端与上腔体的下端连通,抽风机的出风端上安装有加热器。
进一步,所述输送管道的数量为若干,且各输送管道的自由端均匀布设在上腔体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加热组件以及驱动辊、辊轴、双槽转轮、驱动电机,可以有效的保证将液压活塞杆进行充分加热,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合对单根液压活塞杆进行单独修复,避免采用大型热处理炉对单个液压活塞杆进行加热浪费能源。
本实用新型中,双槽转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保证各双槽转轮可以同步进行运转或者停止,从而保证各辊轴可以进行同步转动,最终保证放置在辊轴上已经加热完毕的液压活塞杆从上腔体内托出,避免人工进行取出可能造成灼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中,考虑到单纯使用多个同步的辊轴很难保证液压活塞杆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进而各辊轴的中部位置均套设安装有驱动辊,从而在将加热完毕的液压活塞杆托出时增强了运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考虑到驱动辊在驱动时可能会造成对液压活塞杆表面的损伤,从而驱动辊的表面套设有一层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中,考虑到本装置移动的便捷性,下腔体的下端装配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中,考虑到液压活塞杆在从上腔体移出时,可能造成对液压活塞杆的二次损伤,因此上腔体的出口端安装有缓震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腔体、下腔体、布气板的炸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腔体1、下腔体2、凹槽3、布气板4、辊轴5、双槽转轮6、驱动电机7、加热组件8、抽风机8-1、加热器8-2、输送管道9、驱动辊10、橡胶垫11、万向轮12、缓震垫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至图5示意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包括上腔体1和下腔体2,所述上腔体1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固接在下腔体2的上端中部位置,上腔体1、下腔体2上均设有空腔;所述上腔体1的底端冲压有凹槽3且凹槽3内可拆卸装配有布气板4,布气板4的作用在于保证将进入凹槽3的热气体均匀的布设到上腔体1的底端;所述上腔体1内水平等距布设有若干辊轴5,辊轴5的两端分别与上腔体1的侧壁转接,各辊轴5的同一端均同心焊接有双槽转轮6,相邻两双槽转轮6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首端或者末端的双槽转轮6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7,由于相邻两双槽转轮6之间均连接有皮带的缘故,从而导致在驱动电机7的带动作用下,可以保证各双槽转轮6可以同步进行运转或者停止,从而保证各辊轴5可以进行同步转动,最终保证放置在辊轴5上已经加热完毕的液压活塞杆从上腔体1内托出,避免人工进行取出可能造成灼伤的风险,下腔体2内安装有加热组件8,加热组件8的出风端通过输送管道9与上腔体1底端的凹槽3连通。考虑到单纯使用多个同步的辊轴5很难保证液压活塞杆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进而各辊轴5的中部位置均套设安装有驱动辊10,从而在将加热完毕的液压活塞杆托出时增强了运输的稳定性。考虑到驱动辊10在驱动时可能会造成对液压活塞杆表面的损伤,从而驱动辊10的表面套设有一层橡胶垫11。考虑到本装置移动的便捷性,下腔体2的下端装配有万向轮12。考虑到液压活塞杆在从上腔体1移出时,可能造成对液压活塞杆的二次损伤,因此上腔体1的出口端安装有缓震垫13。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组件8包括抽风机8-1、加热器8-2,所述下腔体2内安装有抽风机8-1且抽风机8-1的出风端连接有输送管道9,输送管道9的自由端与上腔体1的下端连通,且抽风机8-1的出风端上安装有加热器8-2。抽风机8-1将外界的气体进行吸收后再通过加热器8-2进行加热,最后经过输送管道9将加热后的热气体输出到上腔体1的下端,安装抽风机8-1的好处在于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物质进行加热,节省了能源,作为优选实施例,输送管道9的数量为多根,且多根输送管道9的自由端均匀布设在上腔体1的下端,进一步保证将加热后的热气体可以均匀的进入到上腔体1内,对上腔体1内的液压活塞杆进行充分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7、抽风机8-1、加热器8-2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同时驱动电机7、抽风机8-1、加热器8-2均通过220V市电进行驱动且驱动电机7、抽风机8-1、加热器8-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装置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待加热的液压活塞杆放上驱动辊10的上端,此时启动抽风机8-1、加热器8-2将外界的气体进行吸收后再通过加热器8-2进行加热,最后经过输送管道9将加热后的热气体输出到上腔体1的下端,同时,布气板4的作用在于保证将进入凹槽3的热气体均匀的布设到上腔体1的底端;然后,启动驱动电机7,启动电机带动双槽转轮6进行转动,各双槽转轮6带动相对应的辊轴5进行转动,辊轴5最终带动驱动辊10转动,各驱动辊10在同步转动的各双槽转轮6作用下也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加工加热完毕的液压活塞杆从上腔体1的出口端托出,完成液压活塞杆的加热任务。
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其特征是,所述上腔体设于下腔体的上端,上腔体、下腔体上均设有空腔,上腔体的底端冲压有凹槽且凹槽内装配有布气板;所述上腔体内水平等距布设有若干辊轴,辊轴的两端分别与上腔体的侧壁转接,各辊轴的同一端均同心连接有双槽转轮,相邻两双槽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首端或者末端的双槽转轮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下腔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出风端通过输送管道与上腔体底端的凹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的中部位置套设有驱动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的表面套设有一层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的下端装配有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的出口端安装有缓震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抽风机、加热器,所述下腔体内安装有抽风机且抽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自由端与上腔体的下端连通,抽风机的出风端上安装有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的数量为若干,且各输送管道的自由端均匀布设在上腔体的下端。
CN202022362997.9U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 Active CN21331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2997.9U CN213318691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2997.9U CN213318691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18691U true CN213318691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3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62997.9U Active CN213318691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18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95472U (zh) 一种节能真空炉
CN110091136A (zh) 节能型压缩机冷却器筒体加工工艺
CN213318691U (zh) 一种辊压机液压油缸活塞杆修复用加热设备
CN112157930A (zh) 一种塑胶管道裂缝自动修补设备
CN218502506U (zh) 一种汽车刹车片生产的浸油风干一体机
CN208132675U (zh) 一种用于水暖管道的除锈装置
CN215191036U (zh) 一种高效节能热风烘烤炉
CN214815568U (zh) 一种钢材数控切割机
CN21533368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风机
CN109163461B (zh) 一种自清洁太阳能热水器
CN204777091U (zh) 烘干炉用辊子输送机
CN210257404U (zh) 一种热压机加热电导热油炉
CN203058213U (zh) 节能型茶叶烘焙装置
CN218722785U (zh) 一种有机物处理设备的滚筒旋转装置
CN205626494U (zh) 肾内科腹膜透析专用透析液桶
CN219951142U (zh) 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
CN218193558U (zh) 半自动软管组装设备
CN214193389U (zh) 一种去应力退火炉炉温控制装置
CN213747718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的烘干装置
CN217585301U (zh) 一种工业窑炉的蓄热式燃烧装置
CN214881713U (zh) 用于建筑幕墙工程的热处理装置
CN211005525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模具加热炉
CN21021547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离合器片热处理流水线
CN216378763U (zh) 一种渔网热定型用烟气处理装置
CN108826985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件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