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1051U - 一种新型医用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医用病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11051U CN213311051U CN201920177261.9U CN201920177261U CN213311051U CN 213311051 U CN213311051 U CN 213311051U CN 201920177261 U CN201920177261 U CN 201920177261U CN 213311051 U CN213311051 U CN 2133110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r
- drive
- movable plate
- lying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病床,涉及医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这种医用病床包含具有底座、第一驱动器和支撑座的升降机构,具有第二驱动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旋转机构,具有第一活动板、中间板和第二活动板的躺卧机构,具有第三驱动器和第四驱动器的活动机构,以及控制机构。第一驱动器能够驱动支撑座向上活动,以带动旋转机构、活动机构和躺卧机构一起向上活动,以调节躺卧机构高度。第二驱动器能够驱动第一齿轮旋转,以带动第二齿轮转转,以使躺卧机构相对底座旋转,以便调节躺卧机构相对底座的角度。第三驱动器和第四驱动器能够控制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相对中间板做向上或向下的铰接活动,以便改变使用者的姿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医用病床。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里面的病床有些可以实现升降,以方便护理人员的护理。有些病床还可以实现病人背部的升降。但是现有技术中,这些病床大都只是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要么只是便于病人在病床上面的活动,并不能辅助病人起床和躺卧。由于住院的病人大多是大病之后,且有很大一部分是老人,因此病人大多是体质非常虚弱,起床和卧床都非常的吃力,因此常常需要在医疗人员的帮助下,才能正常起床和卧床。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病床,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病床不便于病人起床和躺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包含:
(a)升降机构,其包括支撑在放置面的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座,以及配置在所述底座且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第一驱动器;
(b)旋转机构,其包括配置在所述支撑座的第二驱动器、配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的第一齿轮,以及和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c)躺卧机构,其包括支撑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的中间组件、配置在所述中间组件的一端的第一活动组件,以及配置在所述中间组件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动组件;所述中间组件具有中间板,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具有铰接在所述中间板的一端的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组件具有铰接在所述中间板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动板;
(d)活动机构,其包括第一活动组件和第二活动组件;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具有配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且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二活动组件具有配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且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第四驱动器;
(e)控制机构,其具有开关,所述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以及第四驱动器均电连接于所述开关;
所述第三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向上旋转的角度不小于30°,所述第四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板7向下旋转的角度不小于30°;所述第一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支撑座向上活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机构、活动机构和躺卧机构一起向上活动;所述第二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转,以使所述躺卧机构相对所述底座旋转;所述第三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相对所述中间板,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所述第四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第而活动板相对所述中间板,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可伸缩的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一端配置在所述底座,另一端配置在所述支撑座。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机构具有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器,以及四个所述升降组件;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器分别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两头,四个所述升降组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外围。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活动板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二活动板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杆,所述第四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杆。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和所述第四驱动器均为直线电机。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驱动器为旋转电机。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躺卧机构相对所述底座旋转的角度不小于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医用病床,通过配置升降机构、旋转机构、躺卧机构、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能够助力使用者上床和下床。具体地,第一驱动器能够驱动支撑座向上活动,以带动旋转机构、活动机构和躺卧机构一起向上活动,以便于调节躺卧机构高度,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当需要起床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器和第四驱动器工作,让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相对中间板逐渐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以使使用者由躺卧的状态变为座的状态;接着,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器工作,让支撑座带动躺卧机构旋转60°~120°;最后,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器和第四驱动器工作,让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继续分别相对中间板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让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逐渐复位,以辅助使用者由座的状态变为站立的状态。
当需要上床时,先让支撑座和躺卧机构与底座呈60°~120°,同时让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相对中间板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至方便使用者座在躺卧机构上;接着,让使用者背对躺卧机构,并坐在躺卧机构上;接着,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器工作,让支撑座带动躺卧机构旋转复位,直至支撑座和底座大致处于平行状态;最后,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器和第四驱动器工作,让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分别相对中间板做向下和向上的铰接活动,直至第一活动板、中间板,以及第二活动板大致处于平行状态,以使辅助使用者由座的状态变为躺卧的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医用病床起床时,可以先助力使用者由躺卧的姿态变为座的姿态,在旋转躺卧机构后,再助力使用者由座的姿态变为站立的姿态。在使用医用病床躺卧时,先让使用者背对着医用病床,医用病床再助力使用者坐在躺卧机构上,在旋转躺卧机构后,医用病床再助力使用者躺卧在躺卧机构上。本技术方案的医用病床可以让病人不需要他人帮助就可以完成起床和上床,极大地方便了病人或者身体虚弱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医用病床的第一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医用病床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医用病床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医用病床的第二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医用病床的第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医用病床的第四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躺卧机构;2-活动机构;3-旋转机构;4-升降机构;5-第一活动板;6-中间板;7-第二活动板;8-第一铰接杆;9-第二铰接杆;10-第三驱动器;11-第四驱动器;12-第二齿轮;13-支撑杆;14-第一齿轮;15-第二驱动器;16-支撑座;17-第一驱动器;18-伸缩组件;19-底座;20-第一活动组件;21-第二活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包含:
(a)升降机构4,其包括支撑在放置面的底座19、位于底座19上方的支撑座16,以及配置在底座19且输出端连接于支撑座16的第一驱动器17;
(b)旋转机构3,其包括配置在支撑座16的第二驱动器15、配置在第二驱动器15的输出端的第一齿轮14,以及和第一齿轮1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
(c)躺卧机构1,其包括支撑在第二齿轮12的上方的中间组件、配置在中间组件的一端的第一活动组件20,以及配置在中间组件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动组件21;中间组件具有中间板6,第一活动组件20具有铰接在中间板6的一端的第一活动板5,第二活动组件21具有铰接在中间板6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动板7;
(d)活动机构2,其包括第一活动组件20和第二活动组件21;第一活动组件20具有配置在中间组件且输出端铰接于第一活动板5的第三驱动器10,第二活动组件21具有配置在中间组件且输出端铰接于第二活动板7的第四驱动器11;
(e)控制机构,其具有开关(图未示),第一驱动器17、第二驱动器15、第三驱动器10,以及第四驱动器11均电连接于控制机构;
第三驱动器10能够驱动第一活动板5向上旋转的角度不小于30°,第四驱动器11能够驱动第二活动板7向下旋转的角度不小于30°。第一驱动器17能够驱动支撑座16向上活动,以带动旋转机构3、活动机构2和躺卧机构1一起向上活动。第二驱动器15能够驱动第一齿轮14旋转,以带动第二齿轮12转转,以使躺卧机构1相对底座19旋转。第三驱动器10能够驱动第一活动板5相对中间板6,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第四驱动器11能够驱动第而活动板相对中间板6,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能够控制第一驱动器17、第二驱动器15、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的工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17、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均为直线电机;第二驱动器15为旋转电机。其中,通过开关控制电机或者气压缸或者液压缸的工作状态,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17、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可以为气缸或者液压缸。
具体地,当医护人员或者病人家属,可以通过开关控制第一驱动器17能够驱动支撑座16向上活动,以带动旋转机构3、活动机构2和躺卧机构1一起向上活动,以便于调节躺卧机构1高度。
当需要起床时,通过开关控制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工作,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分别相对中间板6逐渐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以使使用者由躺卧的状态变为座的状态。接着,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器15工作,让支撑座16带动躺卧机构1旋转90°。最后,通过开关控制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工作,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继续分别相对中间板6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逐渐复位,以辅助使用者由座的状态变为站立的状态。
当需要上床时,先让支撑座16和躺卧机构1与底座19呈90°,同时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分别相对中间板6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至方便使用者座在躺卧机构1上;接着,让使用者背对躺卧机构1,并坐在躺卧机构1上;接着,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器15工作,让支撑座16带动躺卧机构1旋转复位,直至支撑座16和底座19大致处于平行状态;最后,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工作,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分别相对中间板6做向下和向上的铰接活动,直至第一活动板5、中间板6,以及第二活动板7大致处于平行状态,以使辅助使用者由座的状态变为躺卧的状态。
由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4包括可伸缩的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一端配置在底座19,另一端配置在支撑座16。具体地,升降机构4具有2个第一驱动器17,以及4个升降组件;两个第一驱动器17分别配置在底座19的两头,四个升降组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驱动器17的外围且呈矩形排布。其中,升降组件为可跟随第一驱动器17升降而发生伸缩的组件,升降组件可以辅助支撑支撑座16,让支撑座16在上下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此外,升降组件属于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由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板5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铰接杆8,第二活动板7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二铰接杆9。第三驱动器10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铰接杆8,第四驱动器11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铰接杆9。上述结构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三驱动器10之间,以及第二活动板7和第四驱动器11之间的铰接处为直线,可以让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分别更加稳定的支撑和驱动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
由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新型医用病床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针对本实施例的医用马桶,其具体起床的使用方法如下:
S1: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工作,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分别相对中间板6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以使使用者由躺卧的状态变为座的状态,由图5所示;
S2: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器15工作,让支撑座16带动躺卧机构1旋转90°,由图6所示;
S3: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工作,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继续分别相对中间板6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以辅助使用者由座的状态变为站立的状态。
其中,图4为使用者躺卧在床上时,医用病床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使用者由躺卧的状态变为座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躺卧机构1旋转90°后以便使用者下床的示意图。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S2中,支撑座16带动躺卧机构1旋转的角度可以为60°~12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型医用病床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针对上述的医用马桶,其具体上床的使用方法如下:
S11:让支撑座16和躺卧机构1与底座19呈90°,并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分别相对中间板6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至方便使用者座在躺卧机构1上;
S12:让使用者背对躺卧机构1,并坐在躺卧机构1上;
S13: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器15工作,让支撑座16带动躺卧机构1旋转,直至支撑座16和底座19大致处于平行状态;
S14: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器10和第四驱动器11工作,让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7,分别相对中间板6做向下和向上的铰接活动,直至第一活动板5、中间板6,以及第二活动板7大致处于平行状态,以使辅助使用者由座的状态变为躺卧的状态。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S11中,支撑座16带动躺卧机构1旋转的角度可以为60°~120°。
通过本实施例的医用病床,使用者在使用医用病床起床时,可以先助力使用者由躺卧的姿态变为座的姿态,在旋转躺卧机构1后,再助力使用者由座的姿态变为站立的姿态。在使用医用病床躺卧时,先让使用者背对着医用病床,医用病床再助力使用者坐在躺卧机构1上,在旋转躺卧机构1后,医用病床再助力使用者躺卧在躺卧机构1上。本技术方案的医用病床可以让病人不需要他人帮助就可以完成起床和上床,极大地方便了病人或者身体虚弱者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包含:
(a)升降机构(4),其包括支撑在放置面的底座(19)、位于所述底座(19)上方的支撑座(16),以及配置在所述底座(19)且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6)的第一驱动器(17);
(b)旋转机构(3),其包括配置在所述支撑座(16)的第二驱动器(15)、配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器(15)的输出端的第一齿轮(14),以及和所述第一齿轮(1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
(c)躺卧机构(1),其包括支撑在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上方的中间组件、配置在所述中间组件的一端的第一活动组件(20),以及配置在所述中间组件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动组件(21);所述中间组件具有中间板(6),所述第一活动组件(20)具有铰接在所述中间板(6)的一端的第一活动板(5),所述第二活动组件(21)具有铰接在所述中间板(6)的另一端的第二活动板(7);
(d)活动机构(2),其包括第一活动组件(20)和第二活动组件(21);所述第一活动组件(20)具有配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且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5)的第三驱动器(10),所述第二活动组件(21)具有配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且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板(7)的第四驱动器(11);
(e)控制机构,其具有开关,所述第一驱动器(17)、第二驱动器(15)、第三驱动器(10),以及第四驱动器(11)均电连接于所述开关;
所述第三驱动器(10)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5)向上旋转的角度不小于30°,所述第四驱动器(11)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板(7)向下旋转的角度不小于30°;所述第一驱动器(17)能够驱动所述支撑座(16)向上活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机构(3)、活动机构(2)和躺卧机构(1)一起向上活动;所述第二驱动器(15)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齿轮(14)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2) 转转,以使所述躺卧机构(1)相对所述底座(19)旋转;所述第三驱动器(10)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5)相对所述中间板(6),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所述第四驱动器(11)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板相对所述中间板(6),做向上和向下的铰接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多个可伸缩的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一端配置在所述底座(19),另一端配置在所述支撑座(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具有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器(17),以及四个所述升降组件;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器(17)分别配置在所述底座(19)的两头,四个所述升降组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器(17)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5)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铰接杆(8),所述第二活动板(7)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二铰接杆(9);所述第三驱动器(10)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杆(8),所述第四驱动器(1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杆(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17)、所述第三驱动器(10)和所述第四驱动器(11)均为直线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15)为旋转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15)能够驱动所述躺卧机构(1)相对所述底座(19)旋转的角度不小于6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77261.9U CN213311051U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一种新型医用病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77261.9U CN213311051U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一种新型医用病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11051U true CN213311051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5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77261.9U Active CN213311051U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一种新型医用病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11051U (zh) |
-
2019
- 2019-01-31 CN CN201920177261.9U patent/CN2133110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12746B2 (en) | Bed | |
JPH0374107B2 (zh) | ||
KR100743969B1 (ko) | 다기능 의료용 베드 | |
CN113599113A (zh) | 一种可分离多功能护理床 | |
CN110812036A (zh) | 一种可升降旋转医疗床 | |
CN108814847A (zh) | 一种便利型护理床 | |
CN111329681A (zh) | 一种医疗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 |
CN109730852A (zh) | 一种医用病床及其使用方法 | |
KR101264030B1 (ko) | 환자용 침대 | |
KR20100122555A (ko) | 환자용 침대 | |
CN213311051U (zh) | 一种新型医用病床 | |
KR101211743B1 (ko) | 다수의 세그먼트로 이루어진 의료용 침대 | |
CN117442442A (zh) | 一种姿态可调护理床 | |
CN109745190A (zh) | 一种医用移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KR200409978Y1 (ko) | 건강의료침대 | |
CN209827310U (zh) | 滑动式护理床 | |
CN218045631U (zh) | 一种肝胆科护理用体位调节装置 | |
CN210630935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自动床垫 | |
CN110179605B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病床 | |
CN209059763U (zh) |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床板支架 | |
CN214387966U (zh) | 用于护理床的翻身机构、护理床的床垫和护理床 | |
CN215689265U (zh) | 一种电动姿态调整护理床 | |
CN220860256U (zh) | 护理床 | |
CN221243256U (zh) | 医用病床 | |
CN220110015U (zh) | 一种针灸用医疗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0 Address after: Room 501,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Qingdao Sino German Ecological Park, No. 172, Taibaishan Road, Qingdao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Qingdao 266599,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Youy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9, Kehai Road, high tech Zone,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AMASU HEALTH AND PENSION MEDICAL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