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0638U - 旋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旋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10638U
CN213310638U CN202021722208.1U CN202021722208U CN213310638U CN 213310638 U CN213310638 U CN 213310638U CN 202021722208 U CN202021722208 U CN 202021722208U CN 213310638 U CN213310638 U CN 213310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limiting
rotary
rotary mechanism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22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
季金凤
赵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LPHAY MEDICAL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LPHAY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LPHAY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LPHAY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22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10638U/zh
Priority to CN202180001961.2A priority patent/CN113905693B/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36215A priority patent/KR102651179B1/ko
Priority to KR1020247008022A priority patent/KR20240037359A/ko
Priority to PCT/CN2021/081712 priority patent/WO202203705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10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10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旋转机构,适用于一头部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包括一穿戴主体和一承托主体,其中所述承托主体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穿戴主体,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穿戴主体和所述承托主体,其中所述旋转机构能够被可操作地在一单向旋转状态和一双向旋转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所述旋转机构处于所述单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允许所述承托主体仅能相对于所述穿戴主体向上转动,当所述旋转机构处于所述双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允许所述承托主体能相对所述穿戴主体向上旋转和向下旋转。

Description

旋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托领域,特别涉及一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颈椎病成为日常生活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尤其是需要久坐的办公室一族,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屈颈办公,颈椎承受头部全部的重量,受到头部的压迫,长此以往容易出现颈部肌肉僵硬、肩颈部不适,严重的会造成椎动脉或是颈部神经被压迫,进而出现颈肩部疼痛,上肢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另外,头颅本身的重量对于颈椎本身就会产生压迫,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繁琐的工作、做作业、看书、玩手机,打游戏等活动延长了人们低头的时间,在低头向下时,进一步加重了颈椎的负担。有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体的头部和颈椎之间的夹角为0°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10lb至12lb,当人体的头部下低15°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27lb,当人体的头部下低30°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40lb,当人体的头部下低45°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49lb,当人体的头部下低60°时,颈椎承受的重量为60lb。
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治疗颈椎疾病的产品,其中颈托是较为普遍的治疗颈椎疾病的护具。具体地,现有的一颈托包括一穿戴部和延伸与所述穿戴部的一承托部,所述颈托的所述穿戴部以贴合于用户的肩颈部的方式被保持于用户的肩颈部,所述承托以贴合于用户的下巴的方式向上支撑用户的头部。借由所述颈托辅助支撑用户的头部,将头部重量分散至肩部,有利于缓减头部对颈椎的压迫,进而达到治疗和预防颈椎疾病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颈托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市面上常见的颈托体积较大,需占用较大的收纳空间,不方便收纳和携带,而且穿戴后容易影响用户的整体形象,通常只有颈椎疾病患者不得不选择穿戴,难以达到预防颈椎疾病的目的。另外,现有的颈托的所述穿戴部和所述承托部被固定连接,但是,不同用户的头部和肩部的距离不同,保持舒适的佩戴角度的需求也不同,固定连接的所述颈托难以适用于不同的用户,缺乏灵活性。并且,用户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头部的朝向、下巴和肩部之间的高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固定连接的所述颈托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整佩戴角度,无法提供用户舒适的产品体验。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所述颈托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旋转机构,其中所述旋转机构适用于一头部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可穿戴于颈部,以支撑用户头部,减轻用户头部对颈椎的压迫,有利于预防或是缓减颈椎疾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头部支撑装置旋转机构,其中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包括一穿戴主体和一承托主体,所述承托主体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穿戴主体,且所述可旋转支撑装置能够在一单向旋转状态和一双向旋转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单向旋转状态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所述承托主体仅允许相对所述穿戴主体向上旋转,处于所述双向旋转状态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所述承托主体允许相对于所述穿戴主体向上和向下转动,进而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头部支撑装置旋转机构,其中处于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所述承托主体仅能相对所述穿戴主体向上旋转,避免在用户想要低头时,用户的头部迫使所述承托主体相对所述穿戴主体向下转动,进而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所述承托主体始终能够稳定地承托用户的头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头部支撑装置旋转机构,其中处于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所述承托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向上和向下转动,方便用户通过转动所述承托主体的方式折叠所述头部支撑装置,进而减小所述可折叠头部支撑装置的体积,以便于用户收纳和携带所述头部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头部支撑装置旋转机构,其中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旋转机构,其中所述旋转机构被连接于所述承托主体和所述穿戴主体,并借由所述旋转机构使得所述承托主体和所述穿戴主体在所述单向旋转状态和所述双向旋转状态之间切换。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旋转机构,适用于一头部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包括一穿戴主体和一承托主体,其中所述承托主体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穿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穿戴主体和所述承托主体,其中所述旋转机构能够被可操作地在一单向旋转状态和一双向旋转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所述旋转机构处于所述单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允许所述承托主体仅能相对于所述穿戴主体向上转动,当所述旋转机构处于所述双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允许所述承托主体能相对所述穿戴主体向上旋转和向下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装配元件、一旋转元件、一维持元件、一限位元件以及一操作元件,所述旋转元件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维持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维持元件跟随所述旋转元件转动,所述限位元件被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能够限制所述维持元件和所述旋转元件的转动,所述操作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穿戴主体被设置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承托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操作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维持元件包括一安装部、至少一悬臂、自所述悬臂的端部向外延伸的一限位斜齿,其中所述悬臂自所述安装部向外弯曲地延伸,所述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限位元件具有至少一组限位斜槽,位于所述限位元件的所述限位斜槽内的所述限位斜齿仅被允许朝一个方向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驱动元件,其中所述驱动元件具有至少一活动空间,所述驱动元件包括一驱动部和一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所述活动空间形成于所述驱动部,并位于所述装配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驱动部被安装于所述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驱动元件跟随所述操作元件转动,所述维持元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驱动柱,所述驱动柱延伸于所述悬臂的端部,所述驱动柱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活动空间,所述悬臂具有弹性,在所述驱动柱相对所述驱动元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元件能够驱使所述悬臂发生形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活动空间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存在高度差,当所述维持元件的所述驱动柱位于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一端时,所述限位斜齿位于所述限位元件的所述限位斜槽,当所述维持元件的所述驱动柱位于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二端时,所述限位斜齿离开所述限位斜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元件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保持于所述旋转元件的内壁和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驱动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元件进一步包括一保持柱,所述保持柱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被安装于所述保持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穿戴主体包括两环绕元件,其中两个所述环绕元件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装配元件,两个所述环绕元件的另一端被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穿戴主体进一步包括两支撑元件,其中两个所述支撑元件分别自两个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装配元件向下延伸,两个所述支撑元件的端部相互连接并形成V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主体包括一承托元件、一壳体和多个配合元件,其中所述壳体被安装于所述承托元件的下方,所述配合元件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承托元件,且所述配合元件具有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装配元件、一旋转元件、一维持元件、一限位元件、一操作元件、一驱动元件,其中所述驱动元件具有至少一活动空间,其中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活动空间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驱动元件包括一驱动部、一装配部、一弹性件以及一保持柱,其中所述维持元件包括一安装部、至少一悬臂、自所述悬臂的端部向外延伸的一限位斜齿,所述限位元件具有至少一组限位斜槽,其中所述旋转元件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维持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维持元件跟随所述旋转元件转动,所述限位元件被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能够限制所述维持元件和所述旋转元件的转动,所述操作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穿戴主体被设置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承托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操作元件,其中所述悬臂自所述安装部向外弯曲地延伸,所述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限位元件和所述悬臂的所述限位斜齿相互啮合,位于所述限位元件的所述限位斜槽内的所述限位斜齿仅被允许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装配部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所述活动空间形成于所述驱动部,并位于所述装配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驱动部被安装于所述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驱动元件跟随所述操作元件转动,所述维持元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驱动柱,所述驱动柱延伸于所述悬臂的端部,所述驱动柱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活动空间,所述悬臂具有弹性,在所述驱动柱相对所述驱动元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元件能够驱使所述悬臂发生形变,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存在高度差,当所述维持元件的所述驱动柱位于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一端时,所述限位斜齿位于所述限位元件的所述限位斜槽,当所述维持元件的所述驱动柱位于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二端时,所述限位斜齿离开所述限位斜槽,所述弹性件被保持于所述旋转元件的内壁和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驱动部之间,其中所述保持柱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被安装于所述保持柱,其中两个所述环绕元件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装配元件,两个所述环绕元件的另一端被可拆卸地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支撑元件自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装配元件向下延伸,两个所述支撑元件的端部相互连接并形成V形结构,其中所述壳体被安装于所述承托元件的下方,所述配合元件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承托元件,且所述配合元件具有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头部支撑装置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分解图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一应用图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一应用图示意图,其示出了向上调节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过程。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另一应用图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应用图示意图,其示出了向下调节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过程。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另一应用图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应用图示意图,其示出了向下调节所述头部支撑装置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头部支撑装置100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述,其中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能够被穿戴于用户肩颈部,以支撑用户头部,减轻用户头部对颈椎的压迫,有利于预防或是缓减颈椎疾病。
参照图1至图3,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包括一穿戴主体10和一承托主体20,其中所述承托主体20被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穿戴主体10,所述可旋转支撑装置100能够在一单向旋转状态和一双向旋转状态之间切换,且当所述可旋转支撑装置100处于所述单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承托主体20仅允许相对于所述穿戴主体10向上旋转,当所述可旋转支撑装置100处于所述双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承托主体20允许相对于所述穿戴主体10向上和向下旋转。
用户在使用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支撑头部的过程中,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处于所述单向旋转状态,避免用户的头部向下施力于所述承托主体20时,所述承托主体20相对于所述穿戴主体10向下转动而造成所述承托主体20无法始终向上支撑用户头部。用户若需要调节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的佩戴角度或是折叠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时,切换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至所述双向旋转状态,进而通过向上或是向下旋转所述承托主体20的方式调节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的佩戴角度或是折叠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并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两旋转机构30,其中每个所述旋转机构30被连接于所述穿戴主体10和所述承托主体20,借由所述旋转机构30使得所述承托主体20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穿戴主体10,且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能够在所述单向旋转状态和所述双向旋转状态之间切换。
参照图3,所述旋转机构30包括一装配元件31、一旋转元件32、一驱动元件33、一维持元件34、一限位元件35以及一操作元件36,其中所述装配元件31具有一装配通道3101和被联通于所述装配通道3101的至少二装配槽3102。所述旋转元件32具有一容纳空间3201和被联通于所述容纳空间3201的一装配开口3202。所述驱动元件33具有细长的两活动空间3311。所述维持元件34具有两形变空间3401和两定位槽3402。所述限位元件35具有一安装空间3501和被联通于所述安装空间3501的至少一组限位斜槽3502。
所述旋转元件32以所述容纳空间3201的开口朝向所述装配元件31的方式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31的所述装配通道3101,且所述旋转元件32的所述装配开口3202被暴露于所述装配元件31的一侧。所述驱动元件33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32的所述容纳空间3201内,所述操作元件36以被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33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32的所述装配开口3202,并避免了所述旋转元件32与所述装配元件31分离。进一步地,通过操作所述操作元件36可以使得所述驱动元件33相对于所述装配元件31转动。
所述维持元件34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元件33,所述限位元件35被固定于所述装配元件31,且所述限位元件35和所述维持元件34相互连接,借由所述限位元件35和所述维持元件34的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操作元件36允许相对所述装配元件31和所述限位元件35转动,且所述操作元件36能够被保持于固定的角度。所述穿戴主体10和所述承托主体2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装配元件31和所述操作元件36,用户通过施力于所述承托主体20的方式操作所述操作元件36,进而调节所述操作元件36和所述穿戴主体10的相对角度。
具体来说,参照图3,所述维持元件34包括一安装部341、两悬臂342以及两限位斜齿343,两个所述悬臂342自所述安装部34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弯曲地向上和向下延伸。所述悬臂342的固定端被连接于所述安装部341,所述悬臂342的自由端被悬空地保持于所述安装部341的一侧,并在每个所述悬臂342和所述安装部341之间形成所述形变空间3401,以允许所述悬臂342以发生形变的方式靠近所述安装部341。所述限位斜齿343自所述悬臂342向外延伸,所述限位斜齿343被设置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所述限位元件35能够限制所述维持元件34的转动,以使得所述承托主体20能够被保持于固定的佩戴角度。
所述限位元件35包括一限位部351和延伸于所述限位部351的至少二安装凸起352,所述安装空间3501形成于所述限位部251,界定所述安装空间3501的所述限位部251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所述限位斜槽3502。所述限位元件35的所述安装凸起352被固定于所述装配元件31的所述装配槽3102,并使得所述限位元件35被固定于所述装配元件31。所述维持元件34以所述限位斜齿343被保持于任一所述限位斜槽3502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限位元件35,所述限位斜齿343和所述限位元件35的所述限位部351相互啮合,且位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内的所述限位斜齿343仅被允许朝一个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4A至图6,每组所述限位斜槽3502允许被限制于所述限位斜槽3502内的所述限位斜齿343仅能沿着一个方向移动。具体来说,界定所述限位斜槽3502的内壁包括一长斜面和一短斜面,所述长斜面和所述短斜面相互连接,并形成具有锐角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界定相邻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的长斜面和短斜面相互连接,所述短斜面阻止位于所述限位斜槽3502内的所述限位斜齿343移动,所述限位斜齿343仅能沿着所述长斜面移动。
举例来说,参照图6,每组所述限位斜槽3502连续地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连续分布,且沿顺时针方向,界定位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上部的第一个所述限位斜3502的所述短斜面靠近所述承托主体20,界定位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上部的第一个所述限位斜槽3502的所述长斜面远离所述承托主体20,界定位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下部的最后一个所述限位斜3502的所述长斜面靠近所述承托主体20,界定位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下部的最后一个所述限位斜槽3502的所述短斜面远离所述承托主体20。通过这样的方式,位于所述限位斜槽3502内的所述限位斜齿343仅能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允许处于所述单向旋转状态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的所述承托主体20仅能顺时针方向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斜槽3502的分布方式仅仅作为示例,所述限位斜槽3502只要能够限制所述限位斜齿343单方向转动即可。
当用户在佩戴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后,只能向上转动所述承托主体20,所述维持元件34被驱动相对于所述限位元件35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维持元件34的所述限位斜齿343逆时针地移动至相邻的所述限位斜齿343内。如此,避免了用户的头部向下施力于所述承托主体20时,所述承托主体20相对于所述穿戴主体10向下转动而造成用户的头部不自主地下低,进而有利于防止近视。也就是说,当所述维持元件34的所述限位斜齿343位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内时,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处于所述单向旋转状态。
优选地,两组所述限位斜槽3502对称地分布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上部和下部。可选地,两组所述限位斜槽3502对称地分布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左部和右部。可选地,两组所述限位斜槽3502非对称分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斜槽3502也可以被实施为一组或是多组,对应的所述限位斜齿343被实施为一个或是多个。
另外,每组所述限位斜槽3502的具体数量不受限制。参照图4A和图4B,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每组所述限位斜槽3502包括五个连续分布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以允许所述承载主体20能够被保持于五个不同的高度。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部支撑装置100不仅可以向上支撑固定用户的头部,而且允许调节不同的支撑角度,并限制用户低头的角度,减小用户的头部对颈椎的压力。优选地,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限制用户的头部不能下低至60°。可选地,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限制用户的头部不能下低至45°。可选地,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限制用户的头部不能下低至30°。可选地,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限制用户的头部不能下低至1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所述限位斜槽3502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对用户头部下低范围的具体限制仅仅作为示例,不能成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部支撑装置100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元件32包括一旋转部321和自所述旋转部321向外延伸的两装配柱322,所述容纳空间3201和所述装配开口3202形成于所述旋转部321,两个所述装配柱322分布于所述旋转部321的两侧。所述驱动元件33以安装于所述操作元件36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容纳空间3201内。所述维持元件34以形成于所述安装部341的两侧的两个所述定位槽3402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装配柱的方式被固定于所述旋转元件32。在所述操作元件36驱动所述旋转元件32相对于所述限位元件35和所述装配元件31转动时,所述旋转元件32的两个所述装配柱322推动所述维持元件34同步转动。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维持元件34的所述限位斜齿343被解除限制后,即所述维持元件34的所述限位斜齿343脱离所述限位元件35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后,所述维持元件34能够相对于所述限位元件35和所述装配元件31向上转动和向下转动。
所述操作元件36具有一安装槽3601,所述安装槽3601形成于所述操作元件36的外侧,所述操作元件36自所述旋转元件32的所述装配开口3202进入所述旋转元件32的所述容纳空间3201,且所述操作元件36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旋转元件32的所述装配开口3202,所述操作元件36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元件32前后运动。
所述驱动元件33包括一驱动部331和一装配部332,其中所述装配部332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331的一侧,所述驱动元件33的所述装配部331被安装于所述操作元件36的所述安装槽3601,所述驱动元件33跟随所述操作元件36的运动而运动,即所述驱动元件33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旋转元件32的所述容纳空间3201内,所述驱动元件33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元件32前后移动。
所述驱动元件33的所述活动空间3311形成于所述驱动部331的上部和下部,且两个所述活动空间3311分别位于所述装配部332的上方和下方。对应地,所述维持元件34进一步包括两驱动柱344,所述驱动柱344自所述悬臂342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驱动柱344位于所述限位斜齿343的一侧。所述维持元件34的两个所述驱动柱344分别被保持于所述驱动元件33的所述活动空间3311。所述驱动元件33在跟随所述操作元件36运动的过程中,相对于所述位置元件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述驱动元件33的所述活动空间3311具有一第一端33111和一第二端33112,所述活动空间3311的所述第一端33111和所述第二端33112存在高度差,即所述驱动元件33的所述活动空间3311倾斜地延伸。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活动空间3311呈八字分布于所述驱动元件33的所述驱动部331,即两个所述活动空间3311的所述第二端33112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端33111相互远离。
当所述维持元件34的所述限位斜齿343位于所述限位元件35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内时,所述维持元件34的所述驱动柱344位于所述活动空间3311的所述第一端33112。此时,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处于所述单向旋转状态。
参照图7至图10,向外拉动所述承托主体20,所述操作元件36和所述驱动元件33相对所述维持元件34向外运动,所述维持元件34的两个所述驱动柱344逐渐自所述活动空间3311的所述第一端33111朝向所述第二端33112运动,两个所述驱动柱344相互靠近,所述维持元件34的所述悬臂342发生形变并靠近所述安装部341,所述限位斜齿342离开所述限位元件35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所述旋转元件32允许相对于所述装配元件31和所述限位元件32向上转动和向下转动。此时,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被切换至所述双向旋转状态。用户在使用完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后将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调节至所述双向旋转状态,进而向下折叠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以减小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的整体体积,以便于收纳和携带。
当所述承托主体20被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所述承托主体20向内移动所述操作元件36和所述驱动元件33相对于所述维持元件34向内运动,所述维持元件的两个所述驱动柱344逐渐地自所述活动空啊3311的所述第二端33112向所述第一端33111移动,两个所述驱动柱344相互远离,所述维持元件34的所述悬臂342逐渐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维持元件34的所述限位斜齿342进入所述限位元件35的所述限位斜槽3502内,所述旋转元件32仅允许相对于所述装配元件31和所述限位元件32向上转动。此时,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自所述双向旋转状态被切换至所述单向旋转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部支撑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旋转机构30的所述驱动元件33进一步包括一保持柱333和一弹性件334,其中所述保持柱333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331和所述装配部332的一侧,所述弹性件334被安装于所述保持柱333。所述驱动元件33的所述保持柱333和所述弹性件334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元件32的所述容纳空间3201,所述弹性件33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驱动部331和所述驱动元件32的内壁。在向外拉动所述承托主体20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元件32的所述驱动部331和所述装配部332跟随所述操作元件36向外移动,所述驱动元件32的所述驱动部331和所述装配部332挤压所述弹性件334。当所述承托主体20被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释放对所述承托主体20的外部作用力,所述弹性件334趋于恢复初始位置的作用力使得所述承托主体20快速地向内移动,进而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快速地自所述双向旋转状态被切换至所述单向旋转状态。例如但不限于所述弹性件334被实施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部支撑装置100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穿戴装置10包括两环绕元件11和两支撑元件12,其中两个所述环绕元件11的连接端分别被设置于两个所述旋转机构30的所述装配元件31的侧部,两个所述支撑元件12分别自两个所述旋转机构30的所述装配元件31的下方向下延伸。
两个所述环绕元件11的活动端被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用户穿戴。例如但不限于,两个所述环绕元件11通过卡扣连接、粘接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环绕元件11以贴合于用户的颈部的方式被保持于用户的头部下方,以利于保持所述承托主体20稳定地贴合于用户的下巴,进而向上支撑用户的头部。两个所述支撑元件12的端部相互连接并形成V形结构,所述支撑元件12可以被设置为适于被支撑于用户的前胸或是后背。所述环绕元件11和所述支撑元件12相互配合,以使得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被稳定地保持于用户的头部下方。
参照图3,所述承托主体20包括一承托元件21、一壳体22以及多个配合元件23,所述壳体22被安装于所述承托元件21的下方,多个所述配合元件23自所述承托元件21间隔地向上延伸。所述承托元件21被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30的所述操作元件36。所述配合元件23材质柔软,且具有弹性,能根据用户的下巴的轮廓发生形变,以贴合于不同用户的下巴轮廓,进而有利于所述承托主体20以稳定地贴合于用户的下巴轮廓的方式支撑用户的头部,提高了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的灵活性和适配性。此外,用户在使用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的过程中,用户的头部施力于所述配合元件23,所述配合元件23发生变形并产生趋于恢复初始位置的弹性作用力,向上推用户的头部,防止用户的头部下低,进一步有利于防止近视。
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测距主体200,其中所述测距主体200被安装于所述承托主体20,借由所述测距主体200可探测用户的头部和一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例如但不限于探测用户的头部与桌面、书本、显示器、电视等物体之间的距离,以在后续保障用户的头部和所述目标物体之间被保持于一健康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测距主体200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受限制,其中所述测距主体200可以被实施为摄像装置、微波探测器、距离传感器或是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测距设备。
所述头部支撑装置20进一步包括一提醒主体300,其中所述提醒主体300被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测距主体200,所述测距主体200探测到的用户的头部与所述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健康距离,所述提醒主体300提醒用户,以利于用户及时地纠正坐姿。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预防近视、驼背等不良习惯。
优选地,所述测距主体200被实施为两个,两个所述测距主体200分别被对称地安装于所述承托主体20的两侧。被穿戴于用户头部下方的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的两个所述测距主体200位于用户下巴的两侧,两个所述测距主体200分别探测用户的下巴两侧到所述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比如说,用户在坐立时使用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当两个测距主体200探测到用户到所述目标物体的距离一致时,则用户坐姿端正。当用户的颈椎朝一侧倾斜时,头部也向一侧倾斜,两个所述测距主体200探测到的用户头部到所述目标物体的距离出现偏差。所述提醒主体300及时地提醒用户纠正坐姿,避免长时间的不良坐姿造成脊椎变形。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提醒主体300具体实施方式不受限制,所述提醒主体300可以被实施为通过灯光提醒、声音提醒、震动提醒或是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提醒设备。所述测距主体200和所述提醒主体300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作为示例,不能成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所述头部支撑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一电源主体40,其中所述电源主体40被隐藏于所述承托元件21和所述壳体22之间,所述电源主体40被电连接于所述测距主体200和所述提醒主体300,并为所述测距主体200和所述提醒主体300提供电能供给。
值得一提的是,在附图1至图10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30的数量被实施为两个,但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示例中,所述旋转机构30的数量也可以被实施为一个。具体来说,一个所述旋转机构30被连接于所述穿戴主体10和所述承托主体20的一端,所述承托主体10的另一端被可双向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穿戴主体10,所述穿戴主体10和所述承托主体20的一端允许单向转动和双向转动,所述穿戴主体10和所述承托主体20的另一端允许双向转动。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所述旋转机构30被连接于所述穿戴主体10和所述承托主体20的一端,所述承托主体10的另一端通过齿轮连接的方式被可双向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穿戴主体10。比如说,当所述旋转机构30处于所述单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承托主体20相对于所述穿戴主体10向上转动,此时,连接所述穿戴主体20和所述承托主体10的齿轮顺时针旋转;当所述旋转机构30处于所述双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承托主体20相对所述穿戴主体10向上旋转或向下旋转,此时,连接所述穿戴主体20和所述承托主体10的齿轮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所述承托主体10和所述穿戴主体20之间的夹角允许被调节,且所述承托主体10和所述穿戴主体20之间的夹角能够被固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其中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根据本实用新型揭露的内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附图中没有明确指出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1)

1.一旋转机构,适用于一头部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包括一穿戴主体和一承托主体,其中所述承托主体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穿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穿戴主体和所述承托主体,其中所述旋转机构能够被可操作地在一单向旋转状态和一双向旋转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所述旋转机构处于所述单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允许所述承托主体仅能相对于所述穿戴主体向上转动,当所述旋转机构处于所述双向旋转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允许所述承托主体能相对所述穿戴主体向上旋转和向下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装配元件、一旋转元件、一维持元件、一限位元件以及一操作元件,所述旋转元件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维持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维持元件跟随所述旋转元件转动,所述限位元件被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能够限制所述维持元件和所述旋转元件的转动,所述操作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穿戴主体被设置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承托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操作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维持元件包括一安装部、至少一悬臂、自所述悬臂的端部向外延伸的一限位斜齿,其中所述悬臂自所述安装部向外弯曲地延伸,所述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限位元件具有至少一组限位斜槽,所述限位元件和所述悬臂的所述限位斜齿相互啮合,位于所述限位元件的所述限位斜槽内的所述限位斜齿仅被允许朝一个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旋转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驱动元件,其中所述驱动元件具有至少一活动空间,所述驱动元件包括一驱动部和一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所述活动空间形成于所述驱动部,并位于所述装配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驱动部被安装于所述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驱动元件跟随所述操作元件转动,所述维持元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驱动柱,所述驱动柱延伸于所述悬臂的端部,所述驱动柱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活动空间,所述悬臂具有弹性,在所述驱动柱相对所述驱动元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元件能够驱使所述悬臂发生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活动空间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存在高度差,当所述维持元件的所述驱动柱位于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一端时,所述限位斜齿位于所述限位元件的所述限位斜槽,当所述维持元件的所述驱动柱位于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二端时,所述限位斜齿离开所述限位斜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驱动元件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保持于所述旋转元件的内壁和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驱动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驱动元件进一步包括一保持柱,所述保持柱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被安装于所述保持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穿戴主体包括两环绕元件,其中两个所述环绕元件的一端被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装配元件,两个所述环绕元件的另一端被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穿戴主体进一步包括两支撑元件,其中两个所述支撑元件自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装配元件向下延伸,两个所述支撑元件的端部相互连接并形成V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承托主体包括一承托元件、一壳体和多个配合元件,其中所述壳体被安装于所述承托元件的下方,所述配合元件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承托元件,且所述配合元件具有弹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构,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装配元件、一旋转元件、一维持元件、一限位元件、一操作元件、一驱动元件,其中所述驱动元件具有至少一活动空间,其中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活动空间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驱动元件包括一驱动部、一装配部、一弹性件以及一保持柱,其中所述维持元件包括一安装部、至少一悬臂、自所述悬臂的端部向外延伸的一限位斜齿,所述限位元件具有至少一组限位斜槽,其中所述旋转元件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维持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维持元件跟随所述旋转元件转动,所述限位元件被安装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能够限制所述维持元件和所述旋转元件的转动,所述操作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穿戴主体被设置于所述装配元件,所述承托主体被设置于所述操作元件,其中所述悬臂自所述安装部向外弯曲地延伸,所述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限位元件和所述悬臂的所述限位斜齿相互啮合,位于所述限位元件的所述限位斜槽内的所述限位斜齿仅被允许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装配部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所述活动空间形成于所述驱动部,并位于所述装配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驱动部被安装于所述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元件,所述驱动元件跟随所述操作元件转动,所述维持元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驱动柱,所述驱动柱延伸于所述悬臂的端部,所述驱动柱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活动空间,所述悬臂具有弹性,在所述驱动柱相对所述驱动元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元件能够驱使所述悬臂发生形变,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存在高度差,当所述维持元件的所述驱动柱位于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一端时,所述限位斜齿位于所述限位元件的所述限位斜槽,当所述维持元件的所述驱动柱位于所述活动空间的所述第二端时,所述限位斜齿离开所述限位斜槽,所述弹性件被保持于所述旋转元件的内壁和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驱动部之间,其中所述保持柱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被安装于所述保持柱。
CN202021722208.1U 2020-08-17 2020-08-17 旋转机构 Active CN213310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2208.1U CN213310638U (zh) 2020-08-17 2020-08-17 旋转机构
CN202180001961.2A CN113905693B (zh) 2020-08-17 2021-03-19 旋转机构、轻型颈托及其调整方法
KR1020217036215A KR102651179B1 (ko) 2020-08-17 2021-03-19 경량형 목 보조기 및 그 조정방법
KR1020247008022A KR20240037359A (ko) 2020-08-17 2021-03-19 회전기구, 경량형 목 보조기 및 그 조정방법
PCT/CN2021/081712 WO2022037053A1 (zh) 2020-08-17 2021-03-19 旋转机构、轻型颈托及其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2208.1U CN213310638U (zh) 2020-08-17 2020-08-17 旋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10638U true CN213310638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97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2208.1U Active CN213310638U (zh) 2020-08-17 2020-08-17 旋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106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2023A (zh) * 2022-06-29 2022-10-21 中央财经大学 一种预防青少年近视的智能穿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2023A (zh) * 2022-06-29 2022-10-21 中央财经大学 一种预防青少年近视的智能穿戴系统
CN115212023B (zh) * 2022-06-29 2023-10-27 中央财经大学 一种预防青少年近视的智能穿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0490B2 (en) Bodyrest
RU2395223C2 (ru) Опора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шеи и головы человека
US20130150219A1 (en) Vertical auxiliary apparatus for both body inversion and rehabilitation
US10226130B2 (en) Bodyrest
US10646045B2 (en) Customizable and stowable bodyrest
CN213310638U (zh) 旋转机构
JP4642127B1 (ja) 首整体器具
CN108378972B (zh) 一种便携穿戴式颈椎及腰椎保护装置
CN212118929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肢体康复器械
CN113874084A (zh) 用于矫正姿势的垫子
CN113905693B (zh) 旋转机构、轻型颈托及其调整方法
CN213788060U (zh) 防近视头部支撑设备
CN111839868B (zh) 轻型颈托和应用
CN112294517A (zh) 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方法和颈托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WO2022037053A1 (zh) 旋转机构、轻型颈托及其调整方法
CN216652573U (zh) 一种支撑装置以及颈椎反屈矫正器
KR101920493B1 (ko) 목 보조기
KR200389091Y1 (ko) 복부운동기구.
KR100799187B1 (ko) 의자용 자세교정장치
CN216535712U (zh) 颈戴式视距维持设备和颈托装置
KR102527240B1 (ko) 경추 교정용 목 운동장치
CN213882497U (zh) 一种坐姿矫正器
KR102226216B1 (ko) 휴대용 경추 교정장치
CN214318511U (zh) 一种调节式脊柱按摩床
CN215503924U (zh) 一种用于视网膜术后康复护理的折叠式体位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