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2647U - 水下检测作业浮艇 - Google Patents

水下检测作业浮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2647U
CN213292647U CN202021919168.XU CN202021919168U CN213292647U CN 213292647 U CN213292647 U CN 213292647U CN 202021919168 U CN202021919168 U CN 202021919168U CN 213292647 U CN213292647 U CN 213292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frame
buoy
bottom fram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91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琨
吴卫国
卻胜勇
吴振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hang Structure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hang Structure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hang Structure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hang Structure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91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2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2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2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工程检测领域,提供一种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包括浮筒、主框架、支撑杆、踏板、设备支撑架、安装长管、扶手、推进器;主框架置于浮筒上,主框架与设置于浮筒上的方扣孔位螺栓连接,支撑杆通过螺栓从两浮筒内侧连接浮筒和主框架,踏板平铺设在主框架上,设备支撑架栓接在主框架中部,四个扶手经由螺栓连接于主框架左、右两侧,推进器锁紧在主框架尾部中间。本实用新型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可完全搭载常用检测设备和足够人员,具备可拆装运输携带的特点,也能方便检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Description

水下检测作业浮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工程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检测作业浮艇。
背景技术
水下工程检测是指以声、光、磁、电等技术为基础,以水下构筑物或结构物为对象,采用合理的仪器设备,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与测量,以获得客观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过程。检测的对象涵盖管道、线缆、桥基、大坝、护坡等多种。检测地域有湖泊、水库、江海、河流等多种地域。使用的设备和人员搭载平台常见的有皮筏艇、中小型船。但受施工地域限制,中小型船无法到达或租赁,而皮筏艇可携带设备和人员比较有限,在携带设备种类和工作人员稍多时,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在水下检测作业时,检测设备往往采用船外侧支架固定的形式,在皮筏艇或者其他形式的船上安装和使用较为不易。
鉴于此,有必要制作一款新的作业浮艇,来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可完全搭载常用检测设备和足够人员,具备可拆装运输携带的特点,也能方便检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包括浮筒、主框架、支撑杆、踏板、设备支撑架、安装长管、扶手、推进器;主框架置于浮筒上,主框架与设置于浮筒上的方扣孔位螺栓连接,支撑杆通过螺栓从两浮筒内侧连接浮筒和主框架,踏板平铺设在主框架上,设备支撑架栓接在主框架中部,四个扶手经由螺栓连接于主框架左、右两侧,推进器锁紧在主框架尾部中间。
所述浮筒包括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
优选的,浮筒为具备多气室的可充气浮筒,浮筒的薄壁采用聚氯乙烯材料,浮筒底部设有防撞条,且在浮筒侧面和顶面上粘接有多个方扣。
优选的,所述方扣是塑胶材质,通过胶水粘接在浮筒对应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由第一底架、第二底架、第三底架、第四底架、第五底架从船头至船尾依次排布,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栓接成2组长杆,从左右两侧与第一底架、第二底架、第三底架、第四底架、第五底架拼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架、第二底架、第三底架、第四底架、第五底架和第一侧管、第二侧管均为铝合金材料,使用方管、角铝等型材焊接而成,底架上具有可搭载踏板一端的平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管一侧有两个连接端头可插入第四底架、第五底架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管一侧有三个连接端头可插入第一底架、第二底架、第三底架中。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铝方管,采用激光切割,支撑杆两端削斜、圆滑平整,且钻有连接用圆孔。
优选的,所述踏板采用铝合金花纹薄板,长度方向两侧折弯至直角,在中间压弯形成反梯形,且压弯和折弯形成的薄板最低处齐平。
优选的,所述设备支撑架由第一上架、第二上架、第三上架、第四上架合拢拼接而成。第一上架的中部设有三个卡箍,用来锁紧安装长管。
优选的,所述安装长管一端是提手,另一端设有开孔法兰头,可供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扶手由空心薄壁铝圆管经折弯、焊接形成E字型。
优选的,所述推进器具备前进、倒退、空挡,航速为手控型。
本实用新型水下检测作业浮艇中的构件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可拆装运输携带;构件的尺寸可根据需求制作,可完全搭载常用检测设备及足够人员;构件全部采用铝合金材料,质量较轻;检测设备搭载在设备支撑架上,安装和使用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下检测作业浮艇的总示意图。
图2是浮筒充气完成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方扣示意图。
图4是主框架组装示意图。
图5是主框架与浮筒连接示意图。
图6是踏板示意图。
图7是设备支撑架组装示意图。
图8是扶手示意图。
图9是推进器与主框架连接示意图。
其中:1-浮筒、11-第一浮筒、12-方扣、2-主框架、21-第一底架、22-第二底架、23-第三底架、24-第四底架、25-第五底架、26-第一侧管、27-第二侧管、3-支撑杆、4-踏板、5-设备支撑架、51-第一上架、52-第二上架、53-第三上架、 54-第四上架、55-卡箍、6-安装长管、61-提手、62-法兰头、7-扶手、8-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包括浮筒1、主框架2、支撑杆3、踏板4、设备支撑架5、安装长管6、扶手7、推进器8;主框架2置于浮筒1上,主框架2与设置于浮筒1上的方扣12孔位螺栓连接,支撑杆3通过螺栓从浮筒1内侧连接浮筒1和主框架2,踏板4平铺设在主框架2上,设备支撑架5栓接在主框架1中部,四个扶手7经由螺栓连接置于主框架2左、右两侧,推进器8锁紧在主框架2尾部中间。
所述浮筒包括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
结合图2、图3所示,首先将第一浮筒11充气完成,10个方扣12粘接在相应位置。第二浮筒制作方法与第一浮筒11类似,侧面方扣粘接位置与之相反。
如图4所示,主框架2由第一底架21、第二底架22、第三底架23、第四底架24、第五底架25从船头至船尾依次排布,第一侧管26插入第二侧管27栓接成2组长杆,共2组,从左、右两侧插入第一底架21、第二底架22、第三底架23、第四底架24、第五底架25栓接。
如图5所示,主框架2置于浮筒1上,第一底架21置于第一浮筒11和第二浮筒上,两端与方扣12栓接,支撑杆3与方扣12斜接,第二底架22、第三底架23、第四底架24、第五底架25与浮筒连接方法与之相同。
如图6所示,踏板4采用铝合金花纹薄板,长度方向两侧折弯至直角,在中间压弯形成反梯形,且压弯和折弯形成的薄板最低处齐平,17块踏板4铺满在主框架对应位置上。
结合图1、图7所示,设备支撑架5包括第一上架51、第二上架52、第三上架53、第四上架54及卡箍55,第二上架52和第三上架53往中间聚拢,第四上架54两端插入对应处后栓接,再将第一上架51对应处插入第二上架52和第三上架53中,握住提手61将之贴近第一上架51相应位置,三个卡箍55锁紧安装长管6,法兰头62可预先或后装检测设备。设备支撑架5下有空档一处,可供设备下放。
再将设备支撑架5放置在主框架2中部,其中,第一上架51置于第三底架23上,第四上架54置于第二底架22上,对应孔位上紧螺栓。
如图8所示,两个扶手7的E字口朝下与第一侧管26、第二侧管27对应处插入,上紧螺栓,另外两个扶手7安装方法相同。
如图9所示,推进器8卡紧在第五底架25的中间部位。
至此,水下检测作业浮艇组装完成,可投入水上供检测作业使用。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主框架、支撑杆、踏板、设备支撑架、安装长管、扶手、推进器;所述主框架置于浮筒上,主框架与设置于浮筒上的方扣孔位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从浮筒内侧连接浮筒和主框架,所述踏板平铺设在主框架上,所述设备支撑架栓接在主框架中部,四个扶手经由螺栓连接于主框架左、右两侧,所述推进器锁紧在主框架尾部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为具备多气室的可充气浮筒,浮筒的薄壁采用聚氯乙烯材料,浮筒底部设有防撞条,且在浮筒侧面和顶面上粘接有多个方扣;所述浮筒包括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扣是塑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由第一底架、第二底架、第三底架、第四底架、第五底架从船头至船尾依次排布,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栓接成2组长杆,从左右两侧与第一底架、第二底架、第三底架、第四底架、第五底架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架、第二底架、第三底架、第四底架、第五底架和第一侧管、第二侧管均为铝合金材料,使用方管或角铝型材焊接而成,底架上具有可搭载踏板一端的平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铝方管,支撑杆两端削斜,且钻有连接用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采用铝合金花纹薄板,长度方向两侧折弯至直角,在中间压弯形成反梯形,且压弯和折弯形成的薄板最低处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支撑架为铝合金材料,具有卡箍,可锁紧安装长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长管一端是提手,另一端设有法兰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检测作业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由空心薄壁铝圆管经折弯、焊接形成E字型。
CN202021919168.XU 2020-09-06 2020-09-06 水下检测作业浮艇 Active CN213292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9168.XU CN213292647U (zh) 2020-09-06 2020-09-06 水下检测作业浮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9168.XU CN213292647U (zh) 2020-09-06 2020-09-06 水下检测作业浮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2647U true CN213292647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9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9168.XU Active CN213292647U (zh) 2020-09-06 2020-09-06 水下检测作业浮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2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3384B2 (en) Floating offshore drilling/producing structure
CN101850834A (zh) 一种半潜式多功能防波堤
CN101219705A (zh) 一种半潜式钻井平台
US20080056829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floating offshore drilling/producing structure
CN101678878A (zh) 可配置的多功能浮船
CN101234662A (zh) 一种浮动式酒店
CN1209265C (zh) 浅海海底管道或电缆检测维修装置
US9580148B1 (en) Lightweight marine craft and methods thereof
Sharma et al. Issues in offshore platform research-Part 1: Semi-submersibles
CN113226916A (zh) 海上结构物用浮体
KR880002109B1 (ko) 해상 작업대
CN213292647U (zh) 水下检测作业浮艇
CN211626871U (zh) 一种船载缆阵阻力系数测量系统
CN215155507U (zh) 多用途刚性水上平台
CN209911549U (zh) 回声探测仪浮动监测平台装置
US20130061796A1 (en) Modular Vessel
WO2017128690A1 (zh) 非金属材质的大型海底测量平台及其布放方法
CN109459755B (zh) 一种基于侧扫声呐尾拖作业的多功能拖体筏辅助平台
US3937171A (en) Multihull tugboat
CN214648845U (zh) 一种船舶密封装置的连接结构
CN21607042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抗冲击的游船
CN214875456U (zh) 一种组合式浮筒水上钻探平台
CN2598859Y (zh) 一种抗沉没复合材料整体船体
Hench et al. A portable retractable ADCP boom-mount for small boats
CN218112939U (zh) 一种水上运输及作业的一体化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