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2526U - 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2526U
CN213292526U CN202022317830.0U CN202022317830U CN213292526U CN 213292526 U CN213292526 U CN 213292526U CN 202022317830 U CN202022317830 U CN 202022317830U CN 213292526 U CN213292526 U CN 213292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everse gear
cam engine
tricycl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178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ang D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ang D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ang D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ang D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178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2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2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2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包括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所述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壳体内设置有密闭的润滑腔,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均转动设置在润滑腔内,且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浸没在润滑腔内的润滑油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从而使发动机运行效率更高,且在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壳体内设置润滑腔来加入润滑油,使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浸没在润滑油内,提高了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的冷却效果以及润滑效果,则使本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运行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动力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三轮车是一种自行车改造而成的交通工具,可以载人也可运货,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非常流行,随后逐步取代了人力车的地位。
三轮车是人力车与自行车的一种结合体。三轮车可分为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儿童三轮车、电瓶三轮车以及机动三轮车等。
机动三轮车由发动机来提供动力,现有的机动三轮车因整车安装方式一般采用单凸轮式发动机,且单凸轮式发动机内的凸轮一般采用的是间歇喷注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冷却和润滑,导致单凸轮式发动机内的凸轮冷却及润滑效果均不佳,严重影响单凸轮式发动机的运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间歇喷注的方式来对单凸轮式发动机内的凸轮进行冷却和润滑,其冷却及润滑效果均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包括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所述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壳体内设置有密闭的润滑腔,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均转动设置在润滑腔内,且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浸没在润滑腔内的润滑油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中采用了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从而使发动机运行效率更高,且在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壳体内设置润滑腔来加入润滑油,使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浸没在润滑油内,提高了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的冷却效果以及润滑效果,则使本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运行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速器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速器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凸轮2、倒挡轴3、主动轴4、倒挡动力输入轮5、倒挡输出轮6、第一传动轮7、第二传动轮8、变速毂9、驱动套10、拨叉11、拨动环槽12、从动轴1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包括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所述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的壳体内设置有密闭的润滑腔,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的两个凸轮2均转动设置在润滑腔内,且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的两个凸轮2浸没在润滑腔内的润滑油中。
采用了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从而使发动机运行效率更高,且在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的壳体内设置润滑腔来加入润滑油,使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的两个凸轮2浸没在润滑油内,提高了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的两个凸轮2的冷却效果以及润滑效果,则使本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的运行效率更高。
结合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还包括与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分离设置的变速器,变速器与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传动相连,且变速器内置具有倒挡功能的倒挡结构。
现在的三轮车中一般采用的变速器是与发动机一体的,且将倒挡结构设置在变速器外,从而导致将变速器、变速器和倒挡结构布局在三轮车的底盘下方不合理,同时在进行倒挡调节的时候不方便,需要操作变速器后再操作倒挡结构;本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中将变速器与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1分开进行模块化,便于合理的对其进行布局,且将倒挡结构设置到了变速器内使其倒挡操作更加方便且使三轮车的整车布局更加合理。
结合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还包括对倒挡结构的优化,采用的倒挡结构包括设置在变速器的外壳内的倒挡轴3、由变速器的主动轴4驱动转动的倒挡动力输入轮5以及固定套设在变速器的从动轴13上的倒挡输出轮6,倒挡轴3与倒挡输出轮6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传动部,倒挡轴3由拨叉11来控制与倒挡动力输入轮5之间的花键连接状态以及传动部的传动状态。
本方案中改进的变速器是将倒挡结构与变速器内原有的主动轴4、从动轴13等结构进行配合后形成的,主动轴4与双凸轮2式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点相连,从动轴13与三轮车的控制后轮转动的传动系统相连,主动轴4和从动轴13上不同半径的齿轮配合来使从动轴13上输出不同的速度,从动轴13与主动轴4反向转动来使三轮车向前行驶;当变速器内的主动轴4与从动轴13脱离传动状态后,通过拨叉11来移动倒挡轴3,使倒挡轴3与倒挡动力输入轮5花键连接,此时传动部处于传动连接状态,从而使主动轴4通过倒挡动力输入轮5、倒挡轴3、传动部、倒挡输出轮6以及从动轴13的路径来使从动轴13反向转动,则使本变速器具有倒挡功能。
其中,具体的传动部包括固定套设在倒挡轴3上的第一传动轮7以及啮合在第一传动轮7与倒挡输出轮6之间的第二传动轮8,第二传动轮8通过传动轴与变速器的外壳内壁转动相连;其中,变速器的主动轴4与倒挡动力输入轮5通过多个齿轮的配合来使倒挡动力输入轮5与主动轴4同向转动,第一传动轮7与倒挡轴3同步转动,后通过第二传动轮8来使倒挡输出轮6驱动从动轴13与主动轴4同向方向转动,来使三轮车进行倒车。
且在原来的变速器内的变速毂9上的型进线上增设倒挡段,还是通过转动变速毂9来使倒挡段与拨叉11的配合来使拨叉11带动倒挡轴3移动,从而使倒挡轴3与倒挡动力输入轮5花键连接;此时,变速毂9使主动轴4与从动轴13脱离连接;变速毂9来控制主动轴4与从动轴13的连接状态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详细描述。
结合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还包括在倒挡轴3上固定套设有驱动套10,驱动套10的一端与倒挡动力输入轮5花键相连,驱动套10的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拨动环槽12,拨叉11的一端滑动卡接在其中一个拨动环槽12内。
通过驱动套10以及拨动环槽12的结构设计配合拨叉11与驱动套10的连接方式是为了便于拨叉11快速控制倒挡轴3与倒挡动力输入轮5的连接状态,且驱动套10与倒挡动力输入轮5的配合方式提高了倒挡轴3与倒挡动力输入轮5之间的传动稳定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所述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壳体内设置有密闭的润滑腔,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均转动设置在润滑腔内,且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的两个凸轮浸没在润滑腔内的润滑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分离设置的变速器,变速器与下置双凸轮式发动机传动相连,且变速器内置具有倒挡功能的倒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结构包括设置在变速器的外壳内的倒挡轴、由变速器的主动轴驱动转动的倒挡动力输入轮以及固定套设在变速器的从动轴上的倒挡输出轮,倒挡轴与倒挡输出轮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传动部,倒挡轴由拨叉来控制与倒挡动力输入轮之间的花键连接状态以及传动部的传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固定套设在倒挡轴上的第一传动轮以及啮合在第一传动轮与倒挡输出轮之间的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轴与变速器的外壳内壁转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轴上固定套设有驱动套,驱动套的一端与倒挡动力输入轮花键相连,驱动套的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拨动环槽,拨叉的一端滑动卡接在其中一个拨动环槽内。
CN202022317830.0U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 Active CN213292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17830.0U CN213292526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17830.0U CN213292526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2526U true CN213292526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13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17830.0U Active CN213292526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2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43567Y2 (ja) 四輪駆動車用動力分配装置における潤滑機構
CN108909426A (zh) 一种双电机耦合行星排式两挡变速驱动桥
CN208630340U (zh) 一种双电机耦合行星排式两挡变速驱动桥
CN110920367A (zh) 同轴式两档电驱动桥
CN209921057U (zh) 一种双行星排水陆两栖减速器和水路两栖车
CN213292526U (zh) 一种三轮车的模块化中置纵向动力系统
CN212839202U (zh) 两轮电动摩托车用自动变速装置
CN110594369A (zh) 一种电动车辆的二档减速器
CN204355255U (zh) 前置安装油电混合动力变速器的三轮摩托车
CN207257373U (zh) 一种2amt电动车桥总成
CN201246459Y (zh) 汽车变速器节能装置
CN102817971B (zh) 双向可控棘轮离合传动装置
CN111140630B (zh) 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
CN113381549A (zh) 一种新型变速轮毂电机
CN211820616U (zh) 采用双长轴距电机的三挡混动变速器
CN2900344Y (zh) 三轮摩托车前置式倒挡直驱动二级变速装置
CN112510915A (zh) 一种正反转驱动模式的同轴结构中置电机
CN201027926Y (zh) 变速箱
CN217440700U (zh) 一种三状态缓速器
CN217145636U (zh) 一种后驱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17145627U (zh) 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
CN2764948Y (zh) 一种双输出轴集成化发动机
US11796037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of electric vehicle
CN212377223U (zh) 同轴空心双离合两挡无动力中断换挡结构及其动力总成
CN217198526U (zh) 一种双模轮毂电机变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