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8012U -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8012U
CN213268012U CN202021318310.5U CN202021318310U CN213268012U CN 213268012 U CN213268012 U CN 213268012U CN 202021318310 U CN202021318310 U CN 202021318310U CN 213268012 U CN213268012 U CN 21326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joint
wall bod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83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成
潘志海
罗维政
何振强
吴友成
杨民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Sinohydro Bureau 14 Co Ltd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Sinohydro Bureau 14 Co Ltd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Sinohydro Bureau 14 Co Ltd,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183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8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上结构墙、下结构墙,上结构墙与下结构墙之间存在施工缝,施工缝内设置有注浆管,上结构墙的底壁设置有若干固定组件,上结构墙与下结构墙之间预留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带远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夹板,上结构墙与下结构内均设置有紧固件,两块夹板远离墙体一侧分别设置有防水层。遇水膨胀止水带吸水膨胀,在夹板的限制下与凹槽内壁紧密接触将缝隙填满,从而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当下结构墙灌注完成后,向注浆管内灌注浆液,浆液通过注浆管壁向施工缝内渗出将施工缝填满,从而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墙体两侧的防水层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施工缝,进一步加强整个架构的防水性。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地下混凝土墙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则就是不留缝隙,这是因为施工缝会影响到墙体结构受力,同时也给墙体带来了需要防水的新问题。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特殊情况下,位于地下的墙体上会存在施工缝。施工缝是整个墙体防水处理中的薄弱环节,施工缝防水处理将直接影响整个墙体的耐久性和强度,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漏水或者渗水的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现有的技术是在混凝土墙体中部设置止水钢板来起到防水的作用,但在逆作法施工建造地下结构时,由于先施工水平结构(梁板结构),后施工竖向结构(墙柱)。在梁支撑体系下,无法埋设钢板止水带来防水。
授权公告号为CN20976046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施工缝防水构造,包括第一防水涂料层、第二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层、沙浆层以及遇水膨胀止水条,第一防水涂料层设置在混凝土墙的外墙面上,防水卷材层设置在第一防水涂料层远离外墙面一侧的端面上,混凝土墙的内墙面上开设有凹槽,第二防水涂料层设置在凹槽的槽底端面上,沙浆层填充到凹槽中,遇水膨胀止水条设置在施工缝的中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逆作法施工建造地下结构时,先筑造上墙体再筑造下墙体,遇水膨胀止水条与上墙体之间接触性差,容易存在缝隙,导致施工缝防水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具有防水效果较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施工缝防水构造,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上结构墙、下结构墙,所述上结构墙与下结构墙之间存在施工缝,所述施工缝内设置有注浆管,所述上结构墙的底壁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注浆管的固定组件,所述上结构墙与下结构墙之间沿施工缝深度方向预留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墙体两侧,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带,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远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遇水膨胀止水带的夹板,所述上结构墙与下结构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夹板的紧固件,两块所述夹板远离墙体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浆管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上结构墙上,当下结构墙灌注完成后,向注浆管内灌注浆液,浆液通过注浆管壁向施工缝内渗出,将施工缝填满,从而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且不会影响墙体本身的结构强度。墙体两侧的夹板将遇水膨胀止水带固定在凹槽内,当施工缝内有水渗入时,遇水膨胀止水带吸水膨胀,在夹板的限制下与凹槽内壁紧密接触将缝隙填满,从而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墙体两侧的防水层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施工缝,进一步加强整个架构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膨胀螺栓、第一螺帽和管箍,所述膨胀螺栓安装在上墙体上,所述管箍的内表面与注浆管贴合,所述管箍的两端套设在在膨胀螺栓上,所述第一螺帽与膨胀螺栓螺纹连接且与管箍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结构墙养护完成后,通过膨胀螺栓与管箍将注浆管固定在上结构墙上,使下结构墙灌注完成后注浆管位于施工缝内,从而在灌浆时能使浆液能渗入施工缝内将施工缝填满,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件为螺纹拉杆,所述螺纹拉杆的两端均伸出墙体,所述夹板上开设有与螺纹拉杆适配的穿孔,所述螺纹拉杆穿设在穿孔内,两块所述夹板远离墙体一侧均设置有与螺纹拉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帽与夹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埋在墙体内的螺纹拉杆和固定夹板将遇水膨胀止水带固定在凹槽内,能有效避免遇水膨胀止水带膨胀时挤压力过大导致夹板或紧固件从墙体上脱落,有效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在墙体的背水面上,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依次设置在墙体的背水面上的第一找平层和防水涂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找平层能有效避免墙面不平导致防水涂料无法均匀涂刷,使背水面更加平整;防水涂料层能有效避免水分渗入施工缝,同时使背水面看起来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在墙体的迎水面上,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依次设置在墙体的迎水面上的第二找平层、防水板层及防水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找平层有效避免墙面不平导致防水板无法与墙面紧密贴合产生缝隙,由于第二防水层设置于迎水面且位于地下,采用防水板能更好的抵御渗水浸泡和土壤腐蚀,通过设置防水保护层进一步对防水板层进行保护,使第二防水层具有更好的抗老化和抗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保护层为聚合物防水砂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合物水泥砂浆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减少了用水量,从而增加了密实性;另外内部的聚合物成膜后,阻塞了内部孔隙,有效提高了第二防水层防水性能,使抗渗性能大大提高, 同时聚合物防水砂浆具有更好的抗裂性和粘结力,有效提高了对防水板层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的表面与墙面齐平,所述夹板与墙面以及遇水膨胀止水带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板将遇水膨胀止水带限制在凹槽内,使遇水膨胀止水带膨胀时能与壁面贴合更加紧密,同时使墙面看起来更加平整,提高墙面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施工缝的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洁净型防水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基渗透洁净型防水材料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水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在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从而堵塞施工缝,同时具有较好的自愈合性能,可以自愈合混凝土中细小的裂缝,有效提高墙体的强度,进一步提升结构的防水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施工缝内设置有注浆管,墙体的两侧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带以及夹板,墙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通过上述多层防水措施,从而对施工缝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2.通过墙体内预埋的螺纹拉杆将夹板固定,从而使遇水膨胀止水带膨胀时能与壁面贴合更加紧密,有效提高了结构的防水效果;
3. 施工缝的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洁净型防水材料从而堵塞施工缝,有效提高墙体的强度,进一步提升结构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墙体;11、上结构墙;12、下结构墙;2、施工缝;3、注浆管;4、固定组件;41、膨胀螺栓;42、第一螺帽;43、管箍;44、预留孔;5、凹槽;51、遇水膨胀止水带;6、夹板;7、螺纹拉杆;8、第二螺帽;9、第一防水层;91、第一找平层;92、防水涂料层;10、第二防水层;101、第二找平层;102、防水板层;103、防水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包括上结构墙11、下结构墙12,上结构墙11与下结构墙12之间存在施工缝2。在逆作法施工建造地下结构时,先筑造上结构墙11,上结构墙11养护后再由下而上筑造下结构墙12,建造上结构墙11时,在上结构墙11的底壁上并排预留有两个预留孔44,上墙体1养护完成后,将上结构墙11的底面打毛处理,在上墙体1的底部安装注浆管3和用于固定注浆管3的固定组件4。
参照图2,固定组件4包括膨胀螺栓41、第一螺帽42和管箍43,膨胀螺栓41安装在预留孔44内,将管箍43与注浆管3外壁贴合,管箍43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膨胀螺栓41上,再将第一螺帽42螺纹连接在膨胀螺栓41上与管箍43抵接,从而将注浆管3固定,再涂刷水泥基渗透洁净型防水材料,然后铺设一层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再筑造下墙体1,有效减小上结构墙11与下结构墙12形成的施工缝2。上结构墙11与下结构墙12筑造完成后,向注浆管3内注浆,将施工缝2填满,从而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1,上结构墙11与下结构墙12筑造时,在施工缝2的内外两侧均留有凹槽5,在上结构墙11与下结构墙12内均预埋有螺纹拉杆7。墙体1养护完成后,将凹槽5内壁清理干净并对内壁进行抹平,将遇水膨胀止水带51安装在凹槽5内,使遇水膨胀止水带51与凹槽5内壁贴合;两条遇水膨胀止水带51远离墙体1一侧均设置有夹板6,夹板6上开设有与螺纹拉杆7适配的穿孔,螺纹拉杆7穿设在穿孔内,夹板6与遇水膨胀止水带51和墙体1壁面贴合,螺纹拉杆7上螺纹连接有与夹板6抵接的第二螺帽8,将第二螺帽8拧紧后将第二螺栓与螺纹拉杆7焊接,再将螺纹拉杆7伸出第二螺帽8的部分切除。施工缝2内进水时遇水膨胀止水带51膨胀,在螺纹拉杆7与夹板6的限制下与凹槽5内壁紧密贴合,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1,墙体1的背水面设置有第一防水层9,包括第一找平层91和防水涂料层92。墙体1的背水面上使用水泥砂浆铺设第一找平层91,将第一找平层91远离墙体1一侧抹平,在第一找平层91的表面涂刷2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形成防水涂料层92,防水涂料层92为无缝的防水膜,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延展性以及抗腐蚀性,且较为美观。
参照图1,墙体1的迎水面设置有第二防水层10,包括第二找平层101、防水板层102和防水保护层103。墙体1的迎水面上使用水泥砂浆铺设第二找平层101,将第二找平层101远离墙体1一侧抹平,第二找平层101的表面铺设40mm厚HDPE防水板形成防水板层102,防水板层102外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分层施工涂抹,最终形成60mm的厚度的防水保护层103,从而有效防止地下渗水从墙体1的迎水面渗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上结构墙11上养护完成后,将注浆管3通过膨胀螺栓41固定在上结构墙11上,再筑造下结构墙12。筑造墙体时,上结构墙与下结构墙内均预埋有螺纹拉杆,上结构墙11的两侧侧壁以及下结构墙12的两侧侧壁上均沿施工缝2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施工缝2接壤的凹槽5,凹槽5内安放有遇水膨胀止水带51,凹槽5的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板6,两侧的夹板6通过螺纹拉杆7与第二螺帽8将遇水膨胀止水带51固定在凹槽5内。墙体1迎水面设置有防水板层102以及防水保护层103,墙体1背水面设置有防水涂料层92。下结构墙12筑造并养护完成后,向注浆管3内灌注浆液,浆液通过注浆管3壁向施工缝2内渗出,将施工缝2填满,从而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且不会影响墙体1本身的结构强度。当施工缝2内有水渗入时,遇水膨胀止水带51吸水膨胀,在夹板6的限制下与凹槽5内壁紧密接触将缝隙填满,从而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墙体1迎水面的防水板层102以及防水保护层103能有效防止地下渗水渗入施工缝2内,墙体1背水面的防水涂料层92能有效防止渗水从墙体1伸出。通过上述多层防水措施,有效提高了施工缝2的防水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包括上结构墙(11)和下结构墙(12),所述上结构墙(11)与下结构墙(12)之间存在施工缝(2),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2)内设置有注浆管(3),所述上结构墙(11)的底壁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注浆管(3)的固定组件(4),所述上结构墙(11)的两侧侧壁以及下结构墙(12)的两侧侧壁上均沿施工缝(2)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施工缝(2)接壤的凹槽(5),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带(51),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51)远离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夹板(6),所述上结构墙(11)与下结构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夹板(6)的紧固件,两块所述夹板(6)远离墙体(1)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水层(9)和第二防水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膨胀螺栓(41)、第一螺帽(42)和管箍(43),所述膨胀螺栓(41)设置于上结构墙的底壁上,所述管箍(43)的内表面与注浆管(3)贴合,所述管箍(43)的两端套设在膨胀螺栓(41)上,所述第一螺帽(42)与膨胀螺栓(41)螺纹连接且与管箍(4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纹拉杆(7),所述螺纹拉杆(7)的两端均伸出墙体(1),所述夹板(6)上开设有与螺纹拉杆(7)适配的穿孔,所述螺纹拉杆(7)穿设在穿孔内,两块所述夹板(6)远离墙体(1)一侧均设置有与螺纹拉杆(7)螺纹连接的第二螺帽(8),所述第二螺帽(8)与夹板(6)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9)设置在墙体(1)的背水面上,所述第一防水层(9)包括依次设置在墙体(1)的背水面上的第一找平层(91)和防水涂料层(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10)设置在墙体(1)的迎水面上,所述第二防水层(10)包括依次设置在墙体(1)的迎水面上的第二找平层(101)、防水板层(102)及防水保护层(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层(103)为聚合物防水砂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51)的表面与墙面齐平,所述夹板(6)与墙体(1)表面以及遇水膨胀止水带(51)表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2)的上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洁净型防水材料。
CN202021318310.5U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Active CN21326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8310.5U CN213268012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8310.5U CN213268012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8012U true CN213268012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58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8310.5U Active CN213268012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8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1714B (zh) 地下工程全盖挖逆作法施工方法
CN110878700B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03084A (zh) 地下室平立面结构交接处施工缝结构防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206073B (zh) 格构柱桩与主体结构节点防水施工方法
CN110258640B (zh) 一种盖挖逆作的叠合墙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0067311B (zh) 新旧混凝土构件结合处的连接结构及方法
KR100930421B1 (ko) 콘크리트 역 타설 구간 방수시공방법
CN111894124A (zh) 大面积人防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213268012U (zh)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10797910U (zh) 一种预制有防水结构的预制板
CN215367399U (zh) 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及施工装置
CN217107046U (zh) 一种用于公路隧道横通道的波纹钢板自封堵结构
CN215829498U (zh) 抗浮锚杆防水结构
CN21317439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楼板
CN212801669U (zh) 一种后浇带防水堵漏结构
CN1139718C (zh) 地下工程经络防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779157A (zh) 地下室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058486A (zh) 一种基于止水钢板的地下室连通口结构及防渗漏施工方法
CN217028572U (zh) 一种门槛挡水结构
CN219825386U (zh) 一种地下室钢柱的防水结构
CN217267630U (zh) 管廊防水结构
CN215406502U (zh) 一种适用于海岛环境的防腐蚀防渗漏地下室
CN215330019U (zh) 建筑单侧支模施工结构
CN218204581U (zh) 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
CN215105536U (zh) 一种高效施工缝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160 701, 7th floor, building 3, yard 10,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Rail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Ltd.

Patentee after: SINOHYDRO 4TH BUREAU WUH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1001, 10th floor, building 2, yard 22, Chego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SINOHYDRO ENGINEERING BUREAU 4 Co.,Ltd.

Patentee before: SINOHYDRO 4TH BUREAU WUH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