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2570U - 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2570U
CN213262570U CN202021585472.5U CN202021585472U CN213262570U CN 213262570 U CN213262570 U CN 213262570U CN 202021585472 U CN202021585472 U CN 202021585472U CN 213262570 U CN213262570 U CN 213262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teering column
adjustment
adjusting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854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854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2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2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2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转向管柱组件包括:安装支架、转向管柱、调节件和锁紧结构。安装支架与车身相连且相对车身固定,安装支架上形成有调节槽,调节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转向管柱的上端适于与方向盘相连,转向管柱的下端适于与转向器相连,调节件连接于转向管柱,调节件与调节槽配合,调节件具有锁紧状态和调节状态,在调节件处在锁紧状态时,调节件相对安装支架固定,在调节件处在调节状态时,调节件沿调节槽的延伸方向可运动,锁紧结构用于将调节件锁紧在锁紧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可以实现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不同的驾驶员对汽车方向盘的高度和角度要求也有所不同。相关技术中,电动可调式转向盘的转向管柱结构复杂,成本较大,占用空间大,在小型车上很难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管柱组件,该转向管柱组件可以实现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向管柱组件的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向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车身相连且相对所述车身固定,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的上端适于与方向盘相连,所述转向管柱的下端适于与转向器相连;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连接于所述转向管柱,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调节槽配合,所述调节件具有锁紧状态和调节状态,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调节状态时,所述调节件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可运动;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调节件锁紧在所述锁紧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通过在转向管柱上设置调节件且在安装支架上设置与该调节件配合的调节槽,在调节件处在调节状态时,通过调节件沿调节槽运动,可以方便地实现转向管柱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并且通过锁紧结构可以将调节件锁紧,从而使得转向管柱锁紧在设定角度和高度,该转向管柱组件不仅可以实现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内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所述调节槽,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容纳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相对所述安装支架可运动,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所述转向管柱且相对所述转向管柱固定,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所述调节槽配合,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调节轴间隙配合的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调节件上的锁凸以及形成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锁孔,所述锁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锁孔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调节件位于不同位置时所述锁凸适于与相应位置的所述锁孔配合,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锁凸与所述锁孔配合,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调节状态时,所述锁凸与所述锁孔脱离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调节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调节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可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设在所述调节轴的轴向一端的调节旋钮,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调节旋钮上的锁凸以及形成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锁孔,所述锁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锁孔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调节件位于不同位置时所述锁凸适于与相应位置的所述锁孔配合,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锁凸与所述锁孔配合,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调节状态时,所述锁凸与所述锁孔脱离配合,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锁紧弹簧,所述锁紧弹簧连接在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调节轴之间,所述锁紧弹簧对所述调节旋钮的弹性力用于将所述锁凸保持配合在所述锁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旋钮上设有配合孔,所述调节轴的轴向一端配合在所述配合孔内,所述调节旋钮相对所述调节轴可轴向移动,所述配合孔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调节轴的轴向一端的外周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于所述车身且相对所述车身固定;配合支架,所述配合支架连接于所述转向管柱且相对所述转向管柱固定,所述配合支架上形成有与所述旋转轴间隙配合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支架相对所述旋转轴可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管柱组件,所述转向管柱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方向盘,所述方向盘与所述转向管柱的上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可以实现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向系统,可以实现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转向管柱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调节件和锁紧弹簧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安装支架和调节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转向管柱、连接支架、配合支架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旋转轴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调节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齿轮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的锁紧弹簧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的调节旋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转向管柱组件100;
安装支架1;调节槽11;齿条111;锁孔12;固定孔位13;
转向管柱2;
调节轴31;齿轮311;导向筋312;调节旋钮32;锁凸321;配合孔322;导向槽3221;挡板33;
锁紧弹簧41;
连接支架5;安装孔51;
旋转轴6;轴杆61;防脱支架62;
配合支架7;配合槽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100。
参照图1、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100,包括:安装支架1、转向管柱2、调节件和锁紧结构。安装支架1与车身相连且相对车身固定。例如,安装支架1上设有固定孔位13,安装支架1通过固定孔位13固定在车身前围板的钣金支架上。安装支架1上形成有调节槽11,调节槽11在前后方向上倾斜延伸,例如调节槽11可以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朝向下倾斜延伸。转向管柱2的上端适于与方向盘相连,转向管柱2的下端适于与转向器相连。
调节件连接于转向管柱2,调节件与调节槽11配合,结构比较简单。调节件具有锁紧状态和调节状态,锁紧结构用于将调节件锁紧在锁紧状态。在调节件处在锁紧状态时,调节件相对安装支架1固定,转向管柱2锁紧在设定角度和高度。在调节件处在调节状态时,调节件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可运动,在调节件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时,调节件带动转向管柱2运动,由于调节槽11沿前后方向延伸,从而可以调节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
具体地,当调节件处在锁紧状态时,锁紧结构将调节件锁紧,调节件相对安装支架1固定,此时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固定。当调节件处在调节状态时,锁紧结构与调节件的锁紧状态解除,调节件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可运动,此时可以调节调节件,使得调节件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转向管柱2运动,方便地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
其中,在调节调节件时,可以采用机械手动调节方式,省去了用于驱动调节件运动的驱动机构,使得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占用空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100,通过在转向管柱2上设置调节件且在安装支架1上设置与该调节件配合的调节槽11,在调节件处在调节状态时,通过使调节件沿调节槽11运动,可以方便地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并且通过锁紧结构可以将调节件锁紧,从而使得转向管柱2锁紧在设定角度和高度,该转向管柱组件100不仅可以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
参照图2、图4、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例如,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60°,由此可以更好地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
参照图1、图2、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支架1内限定出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形成有调节槽11,转向管柱组件100包括:连接支架5,连接支架5容纳于安装空间内且相对安装支架1可运动,连接支架5连接于转向管柱2且相对转向管柱2固定。由此,在连接支架5相对安装支架1运动时,连接支架5可以带动转向管柱2运动,从而方便地调节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调节件包括调节轴31,调节轴31与调节槽11配合,使得调节轴31可以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连接支架5上设有与调节轴31间隙配合的安装孔51,方便调节轴31的安装,并且在转动调节轴31时可以稳定的带动连接支架5运动。
例如,调节轴31间隙配合在连接支架5的安装孔51内,连接支架5容纳在安装支架1的安装空间内,且连接支架5与转向管柱2固定连接。当转动调节轴31时,调节轴31可以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调节轴31带动连接支架5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连接支架5可以带动转向管柱2运动,并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
参照图3、图4、图7、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锁紧结构包括形成在调节件上的锁凸321以及形成在安装支架1上的锁孔12。锁孔12为多个且多个锁孔12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调节件位于不同位置时锁凸321适于与相应位置的锁孔12配合。例如,锁凸321可以半球状结构,多个锁孔12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布,在调节调节件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到达不同位置时,锁凸321可以与当前位置的锁孔12配合,使调节件处于锁紧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调节件处在锁紧状态时,锁凸321与锁孔12配合,例如锁凸321可以插设在锁孔12内,使调节件保持锁紧状态,从而使得转向管柱2锁紧在设定角度和高度。在调节件处在调节状态时,锁凸321与锁孔12脱离配合,从而可以调节调节件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调节件可以带动连接支架5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使转向管柱2运动,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当调节件到达不同位置时,锁凸321可以与当前位置的锁孔12配合,使调节件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将转向管柱2锁紧在设定角度和高度。由此,通过调整锁凸321与锁孔12的配合关系,可以方便地使调节件处于锁紧状态或调节状态,并使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固定或者可调。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调节槽11的内侧壁上设有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齿条111,调节轴31上设有与齿条111啮合的齿轮311。例如,安装空间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形成有调节槽11,调节槽11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齿条111,调节轴31上设有两个齿轮311,两个齿轮311焊接在调节轴31的轴向两端,并分别与相应调节槽11的两个齿条111配合,实现齿轮311齿条111的啮合运动,齿轮311相对安装支架1直线滑移运动,由此,调节轴31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并带动连接支架5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转向管柱2运动,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
可选地,参照图2、图4,调节件包括设在调节轴31的轴向一端的调节旋钮32,调节旋钮32是旋转调节轴31运动的手持旋钮结构,例如可以通过手动旋转调节旋钮32方便地带动调节轴31旋转。锁紧结构包括形成在调节旋钮32上的锁凸321以及形成在安装支架1上的锁孔12。锁孔12为多个且多个锁孔12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调节件位于不同位置时锁凸321适于与相应位置的锁孔12配合。例如,锁凸321形成在调节旋钮32上并沿调节旋钮32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锁孔12沿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布,在调节调节件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到达不同位置时,锁凸321可以与当前位置的锁孔12配合,使调节件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将转向管柱2锁紧在设定角度和高度。
在调节件处在锁紧状态时,使得转向管柱2锁紧在设定角度和高度。在调节件处在调节状态时,锁凸321与锁孔12脱离配合,从而可以调节调节件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调节件可以带动连接支架5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使转向管柱2运动,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
锁紧结构还包括锁紧弹簧41,锁紧弹簧41连接在调节旋钮32和调节轴31之间,锁紧弹簧41对调节旋钮32的弹性力用于将锁凸321保持配合在锁孔12内。例如,调节旋钮32和调节轴31上均设有固定孔,锁紧弹簧41的一端容纳在调节旋钮32的固定孔内并与调节旋钮32固定连接,锁紧弹簧41的另一端容纳在调节轴31的固定孔内并与调节轴31固定连接。锁紧弹簧41的弹性力可以保持调节旋钮32的锁凸321配合在锁孔12内,从而使调节件处于锁紧状态。
例如,调节轴31的轴向一端通过锁紧弹簧41与调节旋钮32连接,调节轴31的轴向另一端可以设有挡板33,挡板33可以与调节轴31一体成型。安装支架1内限定出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形成有调节槽11,调节轴31与调节槽11配合,且调节旋钮32和挡板33分别与安装空间的两个相对侧壁的外壁抵接,以确保调节轴31在轴向上稳定。
例如,当需要对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进行调节时,可以手动克服锁紧弹簧41的拉力,拉动调节旋钮32,使锁凸321脱离锁孔12,通过旋转调节旋钮32使调节轴31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调节轴31带动连接支架5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转向管柱2运动,由此可以将转向管柱2调节至合适的角度和高度。松开调节旋钮32,由于锁紧弹簧41连接在调节旋钮32和调节轴31之间,锁紧弹簧41的弹性力使调节旋钮32的锁凸321紧密配合在锁孔12内,从而使调节件处于锁紧状态。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11,调节旋钮32上设有配合孔322,调节轴31的轴向一端配合在配合孔322内,调节旋钮32相对调节轴31可轴向移动。配合孔322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导向槽3221,调节轴31的轴向一端的外周壁上形成有与导向槽3221配合的导向筋312,导向槽3221与导向筋312配合。导向槽3221可以对调节旋钮32起到导向作用,在调节旋钮32相对调节轴31轴向移动时,导向槽3221与导向筋312配合,导向槽3221的导向作用可以使调节旋钮32的轴向移动更加顺畅。
参照图1、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转向管柱组件100包括:旋转轴6和配合支架7。旋转轴6连接于车身,例如旋转轴6可以固定在车身前围板上。配合支架7连接于转向管柱2且相对转向管柱2固定。配合支架7上形成有与旋转轴6配合的配合槽71。例如,旋转轴6可以包括轴杆61和防脱支架62,其中,轴杆61可以与配合槽71配合,防脱支架62设在轴杆61的轴向两端,防脱支架62可以防止轴杆61从配合槽71中脱出,配合支架7上形成有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配合槽71,使得配合支架7可以相对旋转轴6运动。
当对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调节时,调节件处在调节状态,旋转调节件使调节件沿着调节槽11的延伸方向运动,由于调节件连接于转向管柱2,因此调节件可以带动转向管柱2运动,并且带动配合支架7相对旋转轴6运动,由此,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和高度的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管柱组件100和方向盘。转向管柱组件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组件100。方向盘与转向管柱2的上端相连。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向管柱组件100,该转向系统可以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向系统,可以实现转向管柱2的角度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水平”、“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车身相连且相对所述车身固定,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前后方向延伸;
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的上端适于与方向盘相连,所述转向管柱的下端适于与转向器相连;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连接于所述转向管柱,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调节槽配合,所述调节件具有锁紧状态和调节状态,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调节状态时,所述调节件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可运动;
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调节件锁紧在所述锁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内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所述调节槽,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容纳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相对所述安装支架可运动,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所述转向管柱且相对所述转向管柱固定,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所述调节槽配合,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调节轴间隙配合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调节件上的锁凸以及形成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锁孔,所述锁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锁孔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调节件位于不同位置时所述锁凸适于与相应位置的所述锁孔配合,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锁凸与所述锁孔配合,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调节状态时,所述锁凸与所述锁孔脱离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调节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设在所述调节轴的轴向一端的调节旋钮,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调节旋钮上的锁凸以及形成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锁孔,所述锁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锁孔沿所述调节槽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调节件位于不同位置时所述锁凸适于与相应位置的所述锁孔配合,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锁凸与所述锁孔配合,在所述调节件处在所述调节状态时,所述锁凸与所述锁孔脱离配合,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锁紧弹簧,所述锁紧弹簧连接在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调节轴之间,所述锁紧弹簧对所述调节旋钮的弹性力用于将所述锁凸保持配合在所述锁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上设有配合孔,所述调节轴的轴向一端配合在所述配合孔内,所述调节旋钮相对所述调节轴可轴向移动,所述配合孔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调节轴的轴向一端的外周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于所述车身且相对所述车身固定;
配合支架,所述配合支架连接于所述转向管柱且相对所述转向管柱固定,所述配合支架上形成有与所述旋转轴间隙配合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支架相对所述旋转轴可运动。
9.一种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管柱组件,所述转向管柱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与所述转向管柱的上端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系统。
CN202021585472.5U 2020-08-03 2020-08-03 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3262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5472.5U CN213262570U (zh) 2020-08-03 2020-08-03 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5472.5U CN213262570U (zh) 2020-08-03 2020-08-03 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2570U true CN213262570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70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85472.5U Active CN213262570U (zh) 2020-08-03 2020-08-03 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2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7320B2 (en) Headrest and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7556234B2 (en) Seat slide device
EP2006134B1 (en) Vehicle door
US6234040B1 (en) Rotating, traveling energy absorber for steering column
CN102180108B (zh) 座椅滑轨
US8256317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power seat slide device for vehicle
US10160474B2 (en) Telescopic latch apparatus of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EP2361816A2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EP2436854A2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CN111231780B (zh) 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13262570U (zh) 转向管柱组件、转向系统和车辆
WO2023045450A1 (zh) 车载容纳装置
WO2010107582A1 (en) Switch engagement assembly for an automobile door panel
CN112969626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的转向轴和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WO2023103895A1 (zh) 车载容纳装置
US6626423B2 (en) Longitudinal entry clip for use in a vehicle jack system and a vehicle jack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same
WO2015102098A1 (ja) ギヤシフトフィニッシャ
US20120233927A1 (en) Connecting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a driving device to a hinged member of a motor vehicle and driv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429954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リンク駆動機構
CN220615686U (zh) 一种屏幕角度可调的屏总成、车辆
CN217439756U (zh) 一种车辆的门板扶手装置及车辆
CN218594269U (zh)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支架及车辆
CN216232203U (zh) 驻车手柄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AU2003276536B2 (e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CN215322328U (zh) 一种调节装置、车载屏幕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