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9884U -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9884U
CN213259884U CN202021539848.9U CN202021539848U CN213259884U CN 213259884 U CN213259884 U CN 213259884U CN 202021539848 U CN202021539848 U CN 202021539848U CN 213259884 U CN213259884 U CN 213259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die
tool
line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98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建国
刘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obai Zhizao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opin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pin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pin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98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59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9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9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该治具包括治具上板(1)和与治具上板(1)匹配的治具下板(2);治具上板(1)设有冲切料带用的刀模(10)和至少四个用于固定刀模(10)的定位柱(11),该定位柱(11)在治具上板(1)上相对于中心点O呈中心对称分布;刀模(10)上设有与定位柱(11)匹配的定位孔(101),还同时设有与一冲模切图案匹配的刀线a和与二冲模切图案匹配的刀线b1、b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仅用一套模切治具和一种刀模就能解决一个两步冲切才能制备的模切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偏见,具有突破性的进步。

Description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背景技术
模切行业中,刀模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每一个不同的产品需要用到的刀模也不一样,刀模的消耗量非常大。有的产品能用一把刀模将料带冲切出来,而大多数产品需要两种及以上的刀模才能将料带冲切出来。由于产品侧方有一个把手,所以在加工时不能一步成型,需要拆分为两步,每一步需要使用不同的刀模。
大多数模切件的制备都是以连续生产的方式进行,即前序料带完成一冲后,不收卷,立刻进行二冲,后续料带同时进行一冲。但是,由于部分产品设计变化的几率很大,产品只生产一小部分就会进行形状改良。针对这些产量较少的模切件,利用两套模切治具和两种刀模去生产这类模切件,显然是不值得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将两步冲切的图案合并在一个刀模上的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间歇生产是比较可控、理想的方式,间歇生产就是在料带进行一冲模切后,将半成品暂时收卷,待时机成熟后,再放卷进行二冲模切。这样一来,只用一套模切治具就能解决生产问题,但是,每种需要两步冲切生产的模切件,一般都需要两种类型刀模才能完成冲切。由于长期从事模切件生产,细心的发明人发现,如图2所示,刀模上的刀线有时只有一条线,导致大部分空间都没有被利用,导致了刀模空间利用率低下,而目前用过的刀模只能报废掉,不能回收。长时间下来就会形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这样的铺张浪费,对于绿色生产是不利的,必须要解决!于是提出以下具体方案: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该治具包括治具上板(1)和与治具上板(1)匹配的治具下板(2);
所述的治具上板(1)设有冲切料带用的刀模(10)和至少四个用于固定刀模(10)的定位柱(11),该定位柱(11)在治具上板(1)上相对于中心点O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的刀模(10)上设有与定位柱(11)匹配的定位孔(101),还同时设有与一冲模切图案匹配的刀线a和与二冲模切图案匹配的刀线b1、b2;所述的刀线b1的冲切层次比刀线b2更深一层;
所述的刀线a相对于中心点O中心对称的刀线a’,与刀线b1、b2重叠后围成的图案与模切件图案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具上板(1)上设有多个吸引刀模(10)用的磁铁(15)。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具上板(1)上设有方便抓取治具上板(1)的提手(16)。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具上板(1)上设有用于料带冲孔的冲针(12)。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具下板(2)上用于固定料带的卡具(21)。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具(21)上设有用于抵接料带的卡块(211)。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块(211)上设有供冲针(12)穿过的冲针孔(22)。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具上板(1)上设有至少四个导柱(13)。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具下板(2)上设有与导柱(13)相匹配的导柱孔(23)。
进一步地,所述的刀模(10)上设有将刀线屏蔽的刀线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将两步冲切的刀线合并在一个刀模上。设计时以刀模的四个定位孔连线为矩形将其分为“A”“B”两部分示。先将产品整体刀线样式放入“A”区域,然后将刀线b1、b2以定位孔交叉连接线的中心点O旋转180°,旋转后产品外框就会落入“B”区的对应位置,这就形成了一把拆分后的刀模,如图3所示。在冲切产品时,先将刀模装入模切治具,以定位孔和定位柱相匹配把刀模固定在模切治具上,磁铁会自动把刀模吸牢,并在模切治具上装入冲针。一冲只用把手刀线a,产品外框刀线b1、b2被刀线保护壳屏蔽,无法模切,只将产品的把手先冲切出来,冲针会在料带上下打两个定位孔出来,一冲后的料带如图6所示;然后进行二冲,将刀模取下,相对于一冲模切情况旋转180°再装在模切治具的定位柱上即可进行二冲,此时把手刀线a和外框刀线b1、b2的位置就发生了互换,只用外框的刀线b1、b2,把手的刀线a被刀线保护壳屏蔽。可以在冲针上套设一个针套,使得冲针没有冲孔能力,仅仅能与之前的冲孔匹配定位。二冲的跳距与一冲保持一致,当冲切的时候,针套会比刀线先接触到料带,针套会匹配插进料带上的冲孔,限制料带的位置,把二冲刀线b1、b2冲在与一冲刀线a设计的同一个位置,冲切后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产品,如图7所示,匹配线可以用来查看一二冲是否冲在预设的位置上,冲切时需要不能改变模切治具的方向和料带的进料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技术在冲切时,必须使用两种刀模,意味着在制备刀模时,必须要制备两种类型的刀模,尤其是一冲刀模,刀模上只有一条细线,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本实用新型中,将两次冲切的刀线集成在一个刀模上,意味着整个生产流程中只需要制备一种刀模即可,仅仅在使用的时候旋转一下就可以达到一模两用的效果;
(2)该定位柱在治具上板上相对于中心点O呈中心对称分布,刀线a相对于中心点O中心对称的刀线a’,与刀线b1、b2重叠后围成的图案与模切件图案相匹配,使得刀模在180°旋转以后,两种刀线重叠后围成的图案能够最终冲切出模切件产品,保证成品质量;
(3)治具上板上设有多个吸引刀模用的磁铁,也设有方便抓取治具上板的提手,这些人性化的设计既能够方便治具的使用,也增加了刀模在治具上固定的稳定性;
(4)最需要强调的是,一提及两步冲切,本领域其他人员很容易想到使用两套模切治具配备两种刀模进行连续的冲切,但本实用新型仅用一套模切治具和一种刀模就能解决一个两步冲切才能制备的模切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偏见,具有突破性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模切治具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刀模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刀模设计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治具上板的仰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拟生产的模切件产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一冲模切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二冲模切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治具上板(1)、刀模(10)、定位孔(101)、刀线保护壳102、定位柱(11)、冲针(12)、导柱(13)、磁铁(15)、提手(16)、治具下板(2)、卡具(21)、卡块(211)、冲针孔(22)、导柱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拟使用一套模切治具和一种刀模,通过两步冲切,制备出如图5所示产品。
首先,本实施例的治具结构如下: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如图1,该治具包括治具上板(1)和与治具上板(1)匹配的治具下板(2);
治具上板(1),如图4,设有冲切料带用的刀模(10)和至少四个用于固定刀模(10)的定位柱(11),该定位柱(11)在治具上板(1)上相对于中心点O呈中心对称分布;治具上板(1)上设有多个吸引刀模(10)用的磁铁(15),治具上板(1)上设有方便抓取治具上板(1)的提手(16),治具上板(1)上设有用于料带冲孔的冲针(12)。所述的刀模(10)上设有与定位柱(11)匹配的定位孔(101),还同时设有与一冲模切图案匹配的刀线a和与二冲模切图案匹配的刀线b1、b2;所述的刀线b1的冲切层次比刀线b2更深一层;所述的刀线a相对于中心点O中心对称的刀线a’,与刀线b1、b2重叠后围成的图案与模切件图案相匹配,如图3。刀模(10)上设有将刀线屏蔽的刀线保护壳102。治具上板(1)上设有至少四个导柱(13)。
治具下板(2)上用于固定料带的卡具(21)。卡具(21)上设有用于抵接料带的卡块(211)。卡块(211)上设有供冲针(12)穿过的冲针孔(22)。治具下板(2)上设有与导柱(13)相匹配的导柱孔(23)。
利用本实施例的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制备如图5所示产品,其步骤如下:
(1)初级料带的制备:将提手膜4贴合在承载料带上,得到初级料带;
(2)一冲模切:将初级料带送入本实施例的模切治具进行一冲模切,如图6,刀线a用于模切,而刀线b1、b2被刀线保护壳(102)屏蔽,刀线a的冲切层次仅为提手膜,然后进行一次收卷;
(3)次级料带的制备:将双面胶贴合在被一冲模切的提手膜4上,再将保护膜贴合在双面胶5上,得到次级料带;
(4)二冲模切排废:将次级料带一冲使用过的模切治具进行二冲模切,如图7,此时,刀模10被翻转180°,刀线b1、b2用于模切,而刀线a被刀线保护壳(102)屏蔽,刀线b1的冲切层次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保护膜、双面胶5和提手膜4、刀线b2的冲切层次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保护膜和双面胶5,然后将整个保护膜,以及双面胶和提手膜被冲切后的边框废料排出;
(5)产品成型:然后再在二冲后的双面胶5上贴合一层料带膜,得到模切件成品,进行收卷。
本实施例中采用间歇生产方式,仅仅只用到一套模切治具,一块刀模,将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特别适合研发初期的小规模生产模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该治具包括治具上板(1)和与治具上板(1)匹配的治具下板(2);
所述的治具上板(1)设有冲切料带用的刀模(10)和至少四个用于固定刀模(10)的定位柱(11),该定位柱(11)在治具上板(1)上相对于中心点O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的刀模(10)上设有与定位柱(11)匹配的定位孔(101),还同时设有与一冲模切图案匹配的刀线a和与二冲模切图案匹配的刀线b1、b2;所述的刀线b1的冲切层次比刀线b2更深一层;
所述的刀线a相对于中心点O中心对称的刀线a’,与刀线b1、b2重叠后围成的图案与模切件图案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上板(1)上设有多个吸引刀模(10)用的磁铁(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上板(1)上设有方便抓取治具上板(1)的提手(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上板(1)上设有用于料带冲孔的冲针(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下板(2)上用于固定料带的卡具(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具(21)上设有用于抵接料带的卡块(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块(211)上设有供冲针(12)穿过的冲针孔(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上板(1)上设有至少四个导柱(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下板(2)上设有与导柱(13)相匹配的导柱孔(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模(10)上设有将刀线屏蔽的刀线保护壳(102)。
CN202021539848.9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Active CN213259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848.9U CN213259884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848.9U CN213259884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9884U true CN213259884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9848.9U Active CN213259884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59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59884U (zh) 一种刀线合并的模切治具
CN210676585U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切筋成型装置
CN211333569U (zh) 一种定位针可移动的治具
CN105750394A (zh) 电机冲片成型系统
CN108555130B (zh) 一种钢片冲切去毛刺加工工艺
CN201423402Y (zh) 连续冲模机
CN213259908U (zh) 一种精密排废模具
CN111136726B (zh) 同心模切加工工艺
CN203180298U (zh) 一种用于制作合金端子的料带
CN210280320U (zh) 一种快速脱料的米点冲压装置
US338151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oothed lock washers
CN112296162A (zh) 一种材料冲压二次利用工艺
CN214520651U (zh) 一种小产品宽规格卷料的冲切刀模组件
CN112743632A (zh) 一种定位针可移动的治具
CN205097294U (zh) 一种pcb板的二次成型模具
CN215199380U (zh) 孔排废治具
CN214323600U (zh) 一种高速冲切按键落料治具
CN219932656U (zh) 一种金属电极片快速粘接工装
CN210651058U (zh) 一种热熔胶重复利用装置
CN209206222U (zh) 爬梯用弹簧垫片一次成型装置
CN215467413U (zh) 冲压模具
CN216884369U (zh) 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
CN210614784U (zh) 自动导废模具
CN210025561U (zh) 电芯胶纸的冲裁双用复合装置
CN114274243A (zh) 一种小产品宽规格卷料的冲切刀模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108 the 1 story 1F101 room 2, 2059 metropolit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aobai Zhizao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8 the 1 story 1F101 room 2, 2059 metropolit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HOPIN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