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8909U -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8909U
CN213248909U CN202021782696.5U CN202021782696U CN213248909U CN 213248909 U CN213248909 U CN 213248909U CN 202021782696 U CN202021782696 U CN 202021782696U CN 213248909 U CN213248909 U CN 213248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disposable endoscope
wire
insertion portion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826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海同
蔡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ikang New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ikang New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ikang New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ikang New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826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8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8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8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其包括:插入部,其可弯曲,用于插入到被检部;至少一弯曲控制组件,其连接所述插入部以牵引所述插入部弯曲;每一所述弯曲控制组件包括:转盘;相对设置的两个单向牵引部,每一单向牵引部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转盘上的转动丝和一端固定在所插入部一侧的牵引丝,所述转动丝和牵引丝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内窥镜内部将牵引部拆分为转动丝和牵引丝两段,中间通过连接件来连接,可以实现牵引部与转盘的便捷组装,降低装配人员的组装时间,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而且还解决重复使用内窥镜高昂的制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问题,同时还有可能因为消毒操作不规范造成的交叉感染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经人体的自然通道或手术切口进入人体,观察人体内部情况、辅助进行手术治疗。现在医院广泛使用的传统内窥镜每次用后要进行复杂且高成本的消毒、维护,有可能因消毒工序不规范导致交叉感染。而且传统内窥镜插入管内设置有送气/送水通道、吸引通道和活检通道及控制线缆、信号电缆和导光纤维。细长的通道彻底消毒非常困难,但由于目前内窥镜的制作成本昂贵,必须重复使用。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内窥镜进行改进,以降低费用和交叉感染的风险。传统内窥镜考虑到使用寿命以及消毒的需求,因此无论是材料成本,还是工艺成本都较为昂贵,而一次性内窥镜的要求,则是要能大规模生产,成本要极低。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内窥镜成本仍然无法真正满足一次性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与其他内窥镜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内窥镜内部将牵引部拆分为转动丝和牵引丝两段,中间通过连接件来连接,可以实现牵引部与转盘的便捷组装,降低装配人员的组装时间,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而且还解决重复使用内窥镜高昂的制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问题,同时还有可能因为消毒操作不规范造成的交叉感染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其包括:
插入部,其可弯曲,用于插入到被检部;
至少一弯曲控制组件,其连接所述插入部以牵引所述插入部弯曲;
每一所述弯曲控制组件包括:
转盘;
相对设置的两个单向牵引部,每一单向牵引部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转盘上的转动丝和一端固定在所插入部一侧的牵引丝,所述转动丝和牵引丝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内窥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为螺纹扣连接件或卡扣连接件或子母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内窥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单向牵引部还包括张紧度调节件,其连接所述牵引丝,以调节所述牵引线的张紧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内窥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张紧度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及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上的调节滑块,所述牵引线穿过所述调节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内窥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张紧度调节件还包括调节滑轨,所述调节滑块设置在所述调节滑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内窥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张紧度调节件还包括弹簧管,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滑块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入部尾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内窥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推杆,其连接在所述转盘上,以转动所述转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内窥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单向牵引部的转动丝连接后卷绕在所述转盘上;或者每一所述单向牵引部的转动丝一端固定在所述转盘的周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内窥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入部的头部设置有摄像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内窥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开关键,其连接所述摄像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摄像机构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其他内窥镜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内窥镜内部将牵引部拆分为转动丝和牵引丝两段,中间通过连接件来连接,可以实现牵引部与转盘的便捷组装,降低装配人员的组装时间,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而且还解决重复使用内窥镜高昂的制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问题,同时还有可能因为消毒操作不规范造成的交叉感染问题。
通过增设张紧度调节件,则内窥镜在装配时可以调节牵引丝的张紧度,装配人员无需精确控制牵引部的组装长度,而是组装完成后通过调节螺杆快速调节牵引丝和转动丝的张紧度,从而抵消在组装过程中因为装配精度带来的转动丝、牵引丝松驰或者过度紧绷状态。如此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装配人员的组装时间,从而实现成本的极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内窥镜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内窥镜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内窥镜中插入部头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插入部、柔性套管11、2-弯曲控制组件、21-转盘、22-单向牵引部、221-转动丝、222-牵引丝、223-连接件、23-推杆、24-张紧度调节件、241-调节螺杆、242-调节滑块、243-调节滑轨、25-弹簧管、3-手持部、31-前壳、32-后壳、33-承载板、4-摄像机构、5-PCB转接板、6-开关键、7-信号线、8-器械连接口、9-工作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其包括:
插入部1,其可弯曲,用于插入到被检部;
至少一弯曲控制组件2,其连接所述插入部1以牵引所述插入部1弯曲;
每一所述弯曲控制组件2包括:
转盘21;
相对设置的两个单向牵引部22,每一单向牵引部22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转盘21上的转动丝221和一端固定在所插入部1一侧的牵引丝222,所述转动丝221和牵引丝2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223连接。
所述一次性内窥镜还包括手持部3,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壳31和后壳32,所述后壳32上设置有承载板33,用于承载固定所述插入部1和弯曲控制组件2。所述插入部1尾部设置连接在所述承载板33的右侧,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1外套设有柔性套管11,其优选但不限定为硅胶材质、氟橡胶或者TPU材质制成,舒适度高,使用效果好。
每一所述弯曲控制组件2用于连接所述插入部1以牵引所述插入部1的头部分别朝向相对的两个方向弯曲,如朝上和朝下弯曲,或者朝前和朝后弯曲等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内窥镜需要朝向四个方向弯曲,则需要两个所述弯曲控制组件2;所述内窥镜需要朝向两个方向弯曲,则需要一个所述弯曲控制组件2;具体实现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为了便于表述,如图2、3所示,下面以设计一个弯曲控制组件2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与承载板33相垂直的平面定义为垂直面,相平行的平面定位为水平面,则位于所述承载板33朝向前壳31的一侧为前侧,另一侧为后侧;向上的一侧为上侧,向下的一侧为下侧;朝向所述插入部1的一侧为右侧,另一侧则为左侧。
所述转盘21转动连接在承载板33的左侧,所述转盘21上连接有推杆23,通过转动所述推杆23以转动所述转盘21,进而通过牵引部22带动所述插入部1的头部弯曲。
所述转盘21的周向上侧固定连接有一转动丝221,该转动丝221的的另一端经连接件223连接一牵引丝222,该牵引丝2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入部1的头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牵引丝222和转动丝221的材质可以为钢丝,但并不局限于此。
所述单向牵引部22还包括张紧度调节件24,其连接所述牵引丝222,以调节所述牵引部22的张紧度。具体地,所述张紧度调节件24包括调节螺杆241及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241上的调节滑块242,所述牵引线穿过所述调节滑块242。更优选地,所述张紧度调节件24还包括调节滑轨243,所述调节滑块242设置在所述调节滑轨243上。具体装配时,牵引丝222一端固定在插入部1的头部,另一端穿过调节滑块242,然后通过连接件223将牵引丝222与转动丝221进行连接,此时牵引丝222和转动丝221组成的牵引部22处于松弛状态或紧绷状态,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螺杆241,带动所述调节滑块242在调节滑轨243上移动使得所述牵引部22的张紧度处于合适状态下。
更优选地,所述张紧度调节件24还包括弹簧管25,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滑块24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入部1尾部。通过增设所述弹簧管25可以给插入部1施加一个推力,以达到牵引丝222是直接作用在插入部1上的目的,避免插入部1部分收到牵引丝222的拉力导致扭曲。
所述连接件223为螺纹扣连接件或卡扣连接件或子母连接件,但不局限于此,便于连接所述转动丝221和牵引丝222即可。如以螺纹扣连接件为例,所述牵引丝和转动丝的一端均通过锡焊或者激光焊的方式固定有螺纹扣上,连接时将两个螺纹扣螺纹连接即可。
同样地,所述转盘21的周向下侧也设置有一转动丝221,其连接有牵引丝222、张紧度调节件24及弹簧管25等结构,在此不再详述。其中,位于上侧的转动丝221、牵引丝222、张紧度调节件24及弹簧管25用于实现所述插入部1朝上弯曲,位于下侧的转动丝221、牵引丝222、张紧度调节件24及弹簧管25用于实现所述插入部1朝下弯曲。
如图4所示,所述插入部1的头部设置有摄像机构4,以对被检部进行拍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构4包括至少一个光源、CMOS传感器、镜头和PCB板,所述光源和CMOS传感器固接于所述PCB板,所述镜头固接于所述CMOS传感器,所述CMOS传感器与所述PCB板信号连接,所述PCB板固接于所述插入部1的头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摄像机构4并不局限于此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并未对摄像机构4进行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内窥镜常用摄像机构4设置在所述插入部1的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还包括开关键6和PCB转接板5,所述开关键6优选但不限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板33的左上侧。所述PCB转接板5设置在所述承载板33的后侧或上侧,并分别连接所述摄像机构4和开关键6,通过开关键6用于控制所述摄像机构4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33的左侧还设置有信号线7,其与所PCB转接板5连接,便于传导电信号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33右侧还设置有器械连接口8,所述插入部1旁设置有工作通道9,所述器械连接口8与所述工作通道9连接,用于接入如活检通道等。
在上述结构中,每一所述单向牵引部22的转动丝221一端均各自固定在所述转盘21的周向上。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单向牵引部22的转动丝221可以连接后卷绕在所述转盘21上,即一根转动丝221卷绕在所述转盘21上,两端分别伸出以连接牵引丝222。
具体组装时,装配人员分别将牵引丝22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入部1的头部,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滑块242,经连接件223与固定在转盘21的转动丝221连接,转动所述调节螺杆241带动所述调节滑块242在所述调节滑轨243上移动使得所述转动丝221和牵引丝222构成的牵引部22的张紧度处于合适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其他内窥镜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内窥镜内部将牵引部拆分为转动丝和牵引丝两段,中间通过连接件来连接,可以实现牵引部与转盘的便捷组装,降低装配人员的组装时间,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而且还解决重复使用内窥镜高昂的制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问题,同时还有可能因为消毒操作不规范造成的交叉感染问题。
通过增设张紧度调节件,则内窥镜在装配时可以调节牵引丝的张紧度,装配人员无需精确控制牵引部的组装长度,而是组装完成后通过调节螺杆快速调节牵引丝和转动丝的张紧度,从而抵消在组装过程中因为装配精度带来的转动丝、牵引丝松驰或者过度紧绷状态。如此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装配人员的组装时间,从而实现成本的极大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插入部,其可弯曲,用于插入到被检部;
至少一弯曲控制组件,其连接所述插入部以牵引所述插入部弯曲;
每一所述弯曲控制组件包括:
转盘;
相对设置的两个单向牵引部,每一单向牵引部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转盘上的转动丝和一端固定在所插入部一侧的牵引丝,所述转动丝和牵引丝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纹扣连接件或卡扣连接件或子母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牵引部还包括张紧度调节件,其连接所述牵引丝,以调节所述牵引丝的张紧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度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及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上的调节滑块,所述牵引丝穿过所述调节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度调节件还包括调节滑轨,所述调节滑块设置在所述调节滑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度调节件还包括弹簧管,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滑块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入部尾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其连接在所述转盘上,以转动所述转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向牵引部的转动丝连接后卷绕在所述转盘上;或者每一所述单向牵引部的转动丝一端固定在所述转盘的周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的头部设置有摄像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键,其连接所述摄像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摄像机构的启闭。
CN202021782696.5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Active CN213248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2696.5U CN213248909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2696.5U CN213248909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8909U true CN213248909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7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82696.5U Active CN213248909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8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9044B2 (en) Endoscope imaging device
US20230284879A1 (en) Endoscope with separable, disposable shaft
US11241150B2 (en) Flexible digital ureteroscope
EP1661505B1 (en) Endoscope
JP5469867B2 (ja) 撮像カテーテルアセンブリを有する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を構成する方法
US20070074728A1 (en) Endotracheal electrode and optical positioning device
WO2022062513A1 (zh)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WO2015024461A1 (zh) 带一次性可拆卸部件的医用内窥镜
EP0955860A1 (en) Articulated endospcope with specific advantages for laryngoscopy
EP2074928B1 (en) Observation unit detachable type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main body
DE10028078A1 (de) Vollständig schluckbares Endoskopsystem
CN109843144B (zh) 用后即弃的医疗系统、装置及相关方法
US20060254595A1 (en) Endotracheal positioning device
WO2021141834A1 (en) Endoscope with low-profile distal section
CN210446977U (zh) 一种治疗用消化内镜辅助装置
CN213248909U (zh)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US20100016660A1 (en) Bending neck for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 probe
CN217592823U (zh) 手柄控弯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系统
US20230011670A1 (en) Rapid exchange endoscope system
US20140235940A1 (en) S-shaped Visible Hard Intubation Core
RU2678409C2 (ru)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диагностический прибор со съемными дистальными насадками
CN219250101U (zh) 一种内窥镜插入机构及内窥镜
CN217960046U (zh) 一种多向调弯手柄及可调弯支气管镜
CN113397458B (zh) 一种一次性内窥镜
CN217592824U (zh) 手柄控弯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