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8372U - 盖体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盖体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8372U
CN213248372U CN202021496668.7U CN202021496668U CN213248372U CN 213248372 U CN213248372 U CN 213248372U CN 202021496668 U CN202021496668 U CN 202021496668U CN 213248372 U CN213248372 U CN 213248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opening
cover body
piece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66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966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8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8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8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体和烹饪器具,其中,盖体包括盖体本体,盖体本体上设置有风道以及排气通道,风道与排气通道布置于盖体本体的相对的两侧;限压阀,设置于排气通道的排气口处;驱动装置,设置于盖体本体上,驱动装置与排气通道布置于盖体本体的同侧。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盖体的体积大,不利于小型化设计的问题。

Description

盖体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压力烹饪和烘烤烹饪是常见的两种烹饪方式。相关技术中,设计了一种将压力烹饪和烘烤烹饪整合为一体的烹饪器具,既能够满足上述压力烹饪和烘烤烹饪的需求,又能够节约厨房空间。
为实现压力烹饪和烘烤烹饪的功能,需要在盖体内设置很多机构,其中用于压力烹饪功能的控制机构一般分散设置,且大多集中在盖体的中间部位,使得用于烘烤烹饪的机构可利用的空间不足。上述方式严重制约了盖体内部的空间利用,且不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和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盖体体积大,不利于小型化设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包括:盖体本体,盖体本体上设置有风道以及排气通道,风道与排气通道布置于盖体本体的相对的两侧;限压阀,设置于排气通道的排气口处;驱动装置,设置于盖体本体上,驱动装置驱动限压阀远离排气口,驱动装置与排气通道布置于盖体本体的同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用于压力烹饪的限压阀以及驱动装置设置在盖体本体的一侧,将用于烹饪的风道设置在盖体本体的另一侧。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盖体本体上有足够的空间去布置风道,从而保证风道具有足够的过流面积,最终既保证了烹饪效果,又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另外,上述结构还使得限压阀和驱动装置免受风道温升的干扰,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开盖件,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上,开盖件能够驱动盖体本体在开盖位置与合盖位置之间切换,开盖件能够驱动限压阀远离排气口。上述结构使得开盖件除了具有开盖和合盖的功能外还能够实现开盖排气的效果,便于实现功能整合,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传动件,设置于盖体本体上,传动件与排气通道布置于盖体本体的同侧,开盖件通过传动件驱动限压阀远离排气口。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传动件能够使的排气通道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便于盖体内的空间整合,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传动件包括均可转动地设置的驱动杆以及抵接件,驱动杆包括位于其转动轴两侧的第一杆段以及第二杆段,抵接件包括呈角度设置的压板和抬板,开盖件与第一杆段配合,第二杆段与压板配合以使抬板向上抵顶限压阀。上述结构简单,排气通道的设置位置灵活,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开盖件包括转杆以及设置在转杆上的配合凸起,第一杆段具有配合弧面,在盖体本体向开盖位置切换的过程中,配合凸起能够与配合弧面抵接以使第二杆段向压板转动。上述结构简单,且能够提升开盖件与传动件的配合稳定性,便于实现开盖排气。
进一步地,以配合凸起转动所形成的路径为基准弧线L,在盖体本体处于合盖位置的情况下,配合弧面与配合凸起分离,且配合弧面与基准弧线L相交。上述结构简单,能够进一步提升开盖件与传动件的配合稳定性。
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止开板,可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上,开盖件与止开板驱动连接;止开件,穿设于盖体本体上,止开件能够与止开板干涉配合以阻止开盖件运动。上述结构能够将驱动止开板的功能整合到开盖件上,使得盖体内不必单独设置驱动结构来驱动止开板,从而简化了盖体的内部结构,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开盖件上设置有第一长孔,止开板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一长孔内的第一凸柱,第一凸柱与第一长孔配合以驱动止开板移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开盖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上的转杆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上的推板,推板与转杆驱动连接。上述结构简单,使得推板能够远离盖体本体的中部,不挤压风道的空间,从而保证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盖体本体包括衬盖以及设置于衬盖下方的可转动地内盖,开盖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上的转杆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上的推板,转杆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第一转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孔,衬盖上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穿设于安装孔内,第一转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长孔,内盖上设置有第二凸柱,第二凸柱穿设于第二长孔内,第一转杆驱动内盖转动以在合盖位置与开盖位置之间切换,第二转杆上设置有第一长孔,止开板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一长孔内的第一凸柱,第一凸柱与第一长孔配合,第二转杆上还设置有第三长孔,推板上设置有第三凸柱,第三凸柱穿设于第三长孔内。上述结构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开盖件)能够驱动止开板、内盖、限压阀运动,实现多种功能,因此上述结构减少了驱动装置的个数,降低了成本,节省盖体内的空间。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阀,电磁阀的阀杆推动限压阀远离排气口。电磁阀能够通过驱动限压阀实现压力烹饪的过程中的压力调节和烹饪完成后的泄压排气,使食物获得更好的烹饪效果。和/或,驱动装置包括:开盖件,开盖件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上,开盖件能够驱动盖体本体在开盖位置与合盖位置之间切换,开盖件能够驱动限压阀远离排气口,使得盖体能够顺利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盖体,盖设在器具本体上,盖体为上述的盖体。由于上述的盖体具有利于小型化设计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也具备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盖体的部分结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盖体的盖体本体位于合盖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盖体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盖体的纵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盖体的盖体本体位于开盖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盖体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的盖体的纵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风道;2、排气通道;10、盖体本体;11、衬盖;111、安装柱;12、内盖;121、第二凸柱;20、限压阀;30、电磁阀;40、开盖件;50、传动件;51、驱动杆;511、第一杆段;512、第二杆段;513、配合弧面;52、抵接件;521、压板;522、抬板;60、转杆;61、第一转杆;611、安装孔;612、第二长孔;62、第二转杆;621、第一长孔;622、第三长孔;70、配合凸起;80、止开板;81、第一凸柱;90、止开件;100、推板;101、第三凸柱;110、器具本体;12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3、图5、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盖体,包括:盖体本体10、限压阀20以及驱动装置,其中,盖体本体10上设置有风道1以及排气通道2,风道1与排气通道2布置于盖体本体10的相对的两侧;限压阀20设置于排气通道2的排气口处;驱动装置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驱动装置驱动限压阀20远离排气口,驱动装置与排气通道2布置于盖体本体10的同侧。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用于压力烹饪的限压阀20以及驱动装置设置在盖体本体10的一侧,将用于烹饪的风道1设置在盖体本体10的另一侧。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盖体本体10上有足够的空间去布置风道1,从而保证风道1具有足够的过流面积,最终既保证了烹饪效果,又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另外,上述结构还使得限压阀20和驱动装置免受风道温升的干扰,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压力烹饪的限压阀20以及驱动装置和用于烘烤烹饪的风道1分别设置在盖体本体10的前侧和后侧。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用于压力烹饪的限压阀20以及驱动装置和用于烘烤烹饪的风道1也可分别设置在盖体本体10的左侧和右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开盖件40,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开盖件40能够驱动盖体本体10在开盖位置与合盖位置之间切换,开盖件40能够驱动限压阀20远离排气口。上述结构中,当盖体本体10位于合盖位置时,盖体的盖牙能够与烹饪器具的锅牙锁合,在烹饪器具未泄压之前,盖体不能从烹饪器具的器具本体上打开。当盖体本体10由合盖位置向开盖位置旋转的过程中,开盖件40能够驱动限压阀20远离排气口,使烹饪器具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同,便于旋转盖体。当盖体本体10旋转至开盖位置时,盖体的盖牙与烹饪器具的锅牙解锁,使得盖体能够从器具本体上打开。上述结构使得开盖件40除了具有开盖和合盖的功能外还能够实现开盖排气的效果,便于实现功能整合,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还包括电磁阀30,电磁阀30能够通过驱动限压阀20实现压力烹饪的过程中的压力调节和烹饪完成后的泄压排气,使食物获得更好的烹饪效果。开盖件40能够驱动限压阀20实现开盖排气,使得盖体能够顺利打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电磁阀30与开盖件40中的一个。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还包括:传动件50,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传动件50与排气通道2布置于盖体本体10的同侧(本实施例中为前侧),开盖件40通过传动件50驱动限压阀20远离排气口。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传动件50能够使的排气通道2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便于盖体内的空间整合,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50包括均可转动地设置的驱动杆51以及抵接件52,驱动杆51包括位于其转动轴两侧的第一杆段511以及第二杆段512,抵接件52包括呈角度设置的压板521和抬板522,开盖件40与第一杆段511配合,第二杆段512与压板521配合以使抬板522向上抵顶限压阀20。上述结构中,驱动杆51为摆杆结构,摆杆结构的转轴与盖体本体的轴线同向,抵接件52为杠杆结构,抵接件52的转轴与盖体本体的轴线垂直,在盖体本体10由合盖位置旋转到开盖位置的过程中,开盖件40推顶第一杆段511,使得驱动杆51在平行于盖体表面的表面摆动,随着驱动杆51的摆动,第二杆段512朝向抵接件52移动。第二杆段512推顶压板521使得抵接件52在垂直于盖体的竖直面内转动,随着抵接件52的转动,抬板522向上抬起,从而推顶限压阀20,实现开盖排气。上述结构简单,排气通道2的设置位置灵活,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盖件40包括转杆60以及设置在转杆60上的配合凸起70,第一杆段511具有配合弧面513,在盖体本体10向开盖位置切换的过程中,配合凸起70能够与配合弧面513抵接以使第二杆段512向压板521转动。上述结构简单,且能够提升开盖件40与传动件50的配合稳定性,便于实现开盖排气。
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配合凸起70转动所形成的路径为基准弧线L,在盖体本体10处于合盖位置的情况下,配合弧面513与配合凸起70分离,且配合弧面513与基准弧线L相交。上述结构中,由于配合弧面513与基准弧线L相交,在盖体本体10由合盖位置向开盖位置旋转的过程中,配合凸起70一定会与配合弧面513抵接,从而使得传动件50能够推顶到限压阀20,从而能够实现泄压排气。当盖体本体10从开盖位置移动至合盖位置时,配合弧面513与配合凸起70分离,此时限压阀20不会受到推顶,烹饪器具内能够正常上压,实现压力烹饪。上述结构简单,能够进一步提升开盖件40与传动件50的配合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止开板80,可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开盖件40与止开板80驱动连接;止开件90,穿设于盖体本体10上,止开件90能够与止开板80干涉配合以阻止开盖件40运动。上述结构中,开盖件40能够驱动止开板80的移动。当开盖件40驱动盖体本体10位于合盖位置时,开盖件40也能够能驱动止开板80移动至避让止开件90的位置。当烹饪器具内压力升高时,止开件90能够上浮。此时,若用户转动开盖件40,上浮的止开件90能够限制止开板80移动,止开板80限制开盖件40转动,使得盖体本体10与器具本体不能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盖体不能打开。泄压排气后,止开件90下沉,止开件90不再限制开盖件40转动,从而使得开盖件40能够驱动盖体本体10转动至开盖位置。上述结构能够将驱动止开板80的功能整合到开盖件40上,使得盖体内不必单独设置驱动结构来驱动止开板80,从而简化了盖体的内部结构,有利于盖体的小型化设计。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盖件40上设置有第一长孔621,止开板80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一长孔621内的第一凸柱81,第一凸柱81与第一长孔621配合以驱动止开板80移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长孔621包括导向斜段以及避让弧段,导向斜段沿开盖方向逐渐向外延伸,避让弧段的延伸方向与开盖方向相同。导向斜段能够对第一凸柱81起到驱动效果。当盖体本体10从合盖位置向开盖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斜段能够驱动第一凸柱81移动,使止开板80移动。当止开板80移动至预定位置后,盖体本体10还未到达开盖位置,此时第一凸柱81位于导向斜段与避让弧段的连接处。随着盖体本体10的继续转动,第一凸柱81开始进入到避让弧段内,使得第一凸柱81不会随着盖体本体10继续移动,从而使止开板80始终保持在预定位置。盖体本体10从开盖位置向合盖位置移动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结构使得将止开功能与开盖功能整合在一起后,止开板80的移动行程不受开盖件40的移动行程的影响,从而保证各自功能的实现。
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盖件4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的转杆60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的推板100(图中以虚线标出),推板100与转杆60驱动连接。上述结构简单,使得推板100能够远离盖体本体10的中部,不挤压风道1的空间,从而保证烹饪效果。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本体10包括衬盖11以及设置于衬盖11下方的可转动地内盖12,开盖件4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的转杆60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盖体本体10上的推板100,转杆60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转杆61和第二转杆62,第一转杆61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孔611,衬盖11上设置有安装柱111,安装柱111穿设于安装孔611内,第一转杆6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长孔612,内盖12上设置有第二凸柱121,第二凸柱121穿设于第二长孔612内,第一转杆60驱动内盖12转动以在合盖位置与开盖位置之间切换,第二转杆62上设置有第一长孔621,止开板80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一长孔621内的第一凸柱81,第一凸柱81与第一长孔621配合,第二转杆62上还设置有第三长孔622,推板100上设置有第三凸柱101,第三凸柱101穿设于第三长孔622内。上述结构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开盖件40)能够驱动止开板80、内盖12、限压阀20运动,实现多种功能,因此上述结构减少了驱动装置的个数,降低了成本,节省盖体内的空间。
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盖体本体10的中部设置有感温探头,感温探头通过感温座连接于衬盖11上。安装柱111设置于感温座上。
如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包括:器具本体110和盖体120,其中,盖体120盖设在器具本体110上,盖体120为上述的盖体。由于上述的盖体具有利于小型化设计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也具备上述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本体(10),所述盖体本体(10)上设置有风道(1)以及排气通道(2),所述风道(1)与所述排气通道(2)布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的相对的两侧;
限压阀(20),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2)的排气口处;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限压阀(20)远离所述排气口,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排气通道(2)布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的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开盖件(40),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所述开盖件(40)能够驱动所述盖体本体(10)在开盖位置与合盖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开盖件(40)能够驱动所述限压阀(20)远离所述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传动件(50),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所述传动件(50)与所述排气通道(2)布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的同侧,所述开盖件(40)通过所述传动件(50)驱动所述限压阀(20)远离所述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50)包括均可转动地设置的驱动杆(51)以及抵接件(52),所述驱动杆(51)包括位于其转动轴两侧的第一杆段(511)以及第二杆段(512),所述抵接件(52)包括呈角度设置的压板(521)和抬板(522),所述开盖件(40)与所述第一杆段(511)配合,所述第二杆段(512)与所述压板(521)配合以使所述抬板(522)向上抵顶所述限压阀(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件(40)包括转杆(60)以及设置在所述转杆(60)上的配合凸起(70),所述第一杆段(511)具有配合弧面(513),在所述盖体本体(10)向所述开盖位置切换的过程中,所述配合凸起(70)能够与所述配合弧面(513)抵接以使所述第二杆段(512)向所述压板(52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配合凸起(70)转动所形成的路径为基准弧线L,在所述盖体本体(10)处于所述合盖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配合弧面(513)与所述配合凸起(70)分离,且所述配合弧面(513)与所述基准弧线L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止开板(8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所述开盖件(40)与所述止开板(80)驱动连接;
止开件(90),穿设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所述止开件(90)能够与所述止开板(80)干涉配合以阻止所述开盖件(40)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件(40)上设置有第一长孔(621),所述止开板(80)上设置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孔(621)内的第一凸柱(81),所述第一凸柱(81)与所述第一长孔(621)配合以驱动所述止开板(80)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件(4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的转杆(60)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的推板(100),所述推板(100)与所述转杆(60)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10)包括衬盖(11)以及设置于所述衬盖(11)下方的可转动地内盖(12),所述开盖件(4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的转杆(60)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的推板(100),所述转杆(60)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转杆(61)和第二转杆(62),所述第一转杆(61)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孔(611),所述衬盖(11)上设置有安装柱(111),所述安装柱(111)穿设于所述安装孔(611)内,所述第一转杆(6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长孔(612),所述内盖(12)上设置有第二凸柱(121),所述第二凸柱(121)穿设于所述第二长孔(612)内,所述第一转杆(60)驱动所述内盖(12)转动以在所述合盖位置与所述开盖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转杆(62)上设置有第一长孔(621),所述止开板(80)上设置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孔(621)内的第一凸柱(81),所述第一凸柱(81)与所述第一长孔(621)配合,所述第二转杆(62)上还设置有第三长孔(622),所述推板(100)上设置有第三凸柱(101),所述第三凸柱(101)穿设于所述第三长孔(62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阀(30),所述电磁阀(30)的阀杆推动所述限压阀(20)远离所述排气口,和/或,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开盖件(40),所述开盖件(40)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本体(10)上,所述开盖件(40)能够驱动所述盖体本体(10)在开盖位置与合盖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开盖件(40)能够驱动所述限压阀(20)远离所述排气口。
12.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器具本体(110);
盖体(120),盖设在所述器具本体(1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20)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
CN202021496668.7U 2020-07-24 2020-07-24 盖体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3248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6668.7U CN213248372U (zh) 2020-07-24 2020-07-24 盖体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6668.7U CN213248372U (zh) 2020-07-24 2020-07-24 盖体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8372U true CN213248372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7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6668.7U Active CN213248372U (zh) 2020-07-24 2020-07-24 盖体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8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4924A (zh) 烹饪器具
CN213248372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111449500B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US20120024165A1 (en) Side door switching mechanism for a toaster
CN203524451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103405148B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100546529C (zh) 电热水壶壶盖的开盖结构
KR200247276Y1 (ko) 밸브 개폐장치
CN205214945U (zh) 上盖组件及其烹饪器具以及用于烹饪器具的连动滑块
CN211212605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1582636U (zh) 具有至少两个排气通道的烹饪器具
CN209153096U (zh) 一种蒸制烹饪装置的水箱结构
CN209031886U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锅盖总成
CN217066048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248498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1408618U (zh) 烹饪器具
CN21501610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524615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686746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408571U (zh) 烹饪器具
CN213909728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111110021A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6275548U (zh) 一种新型弹跳保温杯盖
CN210748719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863351U (zh) 压力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