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5417U - 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45417U CN213245417U CN202022172732.2U CN202022172732U CN213245417U CN 213245417 U CN213245417 U CN 213245417U CN 202022172732 U CN202022172732 U CN 202022172732U CN 213245417 U CN213245417 U CN 2132454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rod
- fixedly arranged
- water
- ventilation
- cooling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所述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包括:筒体;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筒体的顶部;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通风斗,两个通风斗分别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两侧;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在筒体内,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通风斗内;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拉带,所述拉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两个扇叶,两个扇叶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杆上;匣体,所述匣体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可以进行循环冷却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暖通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科分类中的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暖通在运行时,其制冷或制热组件会发热,如果不对组件进行降温处理可能会导致组件损坏,最前最常见的降温方式就是通过风冷对组件进行降温散热。
但是,现有技术中,单单依靠风冷无法压制组件峰值时期的温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进行循环冷却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包括:筒体;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筒体的顶部;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通风斗,两个通风斗分别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两侧;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在筒体内,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通风斗内;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拉带,所述拉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两个扇叶,两个扇叶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杆上;匣体,所述匣体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安装在筒体内,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匣体内;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的底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锥形盖,所述锥形盖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的顶端;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一侧;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安装在输送泵的进水口上,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安装在输送泵的出水口上;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管的顶端;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散热器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通风斗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转动杆与两个第一支撑条转动连接。
优选的,任意一个通风斗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口,所述拉带与滑口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二支撑条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匣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与两个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匣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转动通孔,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通过电机、第一皮带轮、通风斗、第一转动杆、第二皮带轮、拉带、扇叶、匣体、第一锥形齿轮、第二转动杆、第二锥形齿轮和锥形盖相配合,可以对循环中的冷却液进行加速冷却,使得冷却液的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筒体;2、电机;3、第一皮带轮;4、通风斗;5、第一转动杆;6、第二皮带轮;7、拉带;8、扇叶;9、匣体;10、第一锥形齿轮;11、第二转动杆;12、第二锥形齿轮;13、锥形盖;14、输送泵;15、第一连接管;16、第二连接管;17、散热器;18、第三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包括:筒体1;电机2,所述电机2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顶部;第一皮带轮3,所述第一皮带轮3固定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两个通风斗4,两个通风斗4分别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两侧;第一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杆5转动安装在筒体1内,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通风斗4内;第二皮带轮6,所述第二皮带轮6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5上;拉带7,所述拉带7套设在第一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6上;两个扇叶8,两个扇叶8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杆5上;匣体9,所述匣体9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杆5上;第一锥形齿轮10,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5上;第二转动杆11,所述第二转动杆11转动安装在筒体1内,所述第二转动杆11的底端延伸至匣体9内;第二锥形齿轮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2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11的底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与第二锥形齿轮12啮合;锥形盖13,所述锥形盖13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11的顶端;输送泵14,所述输送泵14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一侧;第一连接管15,所述第一连接管15固定安装在输送泵14的进水口上,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另一端与筒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16,所述第二连接管16固定安装在输送泵14的出水口上;散热器17,所述散热器17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管16的顶端;第三连接管18,所述第三连接管18固定安装在散热器17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筒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两个通风斗4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转动杆5与两个第一支撑条转动连接。
任意一个通风斗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口,所述拉带7与滑口滑动连接。
所述筒体1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转动杆11与第二支撑条转动连接。
所述匣体9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5与两个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所述匣体9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转动通孔,所述第二转动杆11与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暖通设备组将将热量传导给散热器17,此时,启动输送泵14和电机2,输送泵14通过第一连接管15和第二连接管16将筒体1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散热器17内,通过冷却液对散热器17进行散热,与此同时,电机2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3转动,第一皮带轮3通过拉带7带动第二皮带轮6转动,第二皮带轮6带动第一转动杆5转动,第一转动杆5带动两个扇叶8和第一锥形齿轮10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0通过第二锥形齿轮12带动第二转动杆11转动,第二转动杆11带动锥形盖13转动,当冷却液继续流动并通过第三连接管18返回至筒体1后,会直接落到转动的锥形盖13上,锥形盖13通过转动可以将冷却液进行分散,与此同时,两个扇叶8开始对散落的冷却液进行风吹冷却,直到冷却液继续落入筒体1底部再次进入循环,以此往复,从而完成了对暖通组件的散热降温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通过电机2、第一皮带轮3、通风斗4、第一转动杆5、第二皮带轮6、拉带7、扇叶8、匣体9、第一锥形齿轮10、第二转动杆11、第二锥形齿轮12和锥形盖13相配合,可以对循环中的冷却液进行加速冷却,使得冷却液的冷却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筒体的顶部;
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两个通风斗,两个通风斗分别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两侧;
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在筒体内,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通风斗内;
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
拉带,所述拉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
两个扇叶,两个扇叶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杆上;
匣体,所述匣体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
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
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安装在筒体内,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匣体内;
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的底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锥形盖,所述锥形盖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杆的顶端;
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一侧;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安装在输送泵的进水口上,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安装在输送泵的出水口上;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管的顶端;
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散热器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通风斗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转动杆与两个第一支撑条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通风斗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口,所述拉带与滑口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二支撑条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与两个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转动通孔,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72732.2U CN213245417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72732.2U CN213245417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45417U true CN213245417U (zh) | 2021-05-21 |
Family
ID=75905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7273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45417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45417U (zh) |
-
2020
- 2020-09-28 CN CN202022172732.2U patent/CN21324541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87128B (zh) | 一种双向对流式水冷散热型电气柜 | |
CN211428153U (zh) | 一种计算机芯片水冷装置 | |
CN209072358U (zh) | 一种直流逆变电源热导出装置 | |
CN218733598U (zh) |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机机壳 | |
CN210859774U (zh) | 一种卧式蜗轮蜗杆减速机 | |
CN201407147Y (zh) | 一种真空泵的冷却装置 | |
CN213245417U (zh) | 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 | |
CN213241057U (zh) |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子散热器 | |
CN215071250U (zh) | 一种电控柜的散热箱体 | |
CN215772758U (zh) | 一种具有散热降噪功能的防爆电机 | |
CN214757611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箱 | |
CN213210941U (zh) | 一种服务器冷却装置 | |
CN213937666U (zh) | 一种机械式自动制冷散热电机 | |
CN209512175U (zh) | 一种节能型空调外机散热装置及空调外机 | |
CN214102181U (zh) | 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 |
CN209911907U (zh) | 笔记本用高效散热器 | |
CN212362888U (zh) |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冷却塔 | |
CN220850042U (zh) | 一种水环真空泵降温机构 | |
CN214176081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燃料电池发动机装置 | |
CN221096734U (zh) | 一种风机发电机组装置 | |
CN219513619U (zh) | 一种自调节散热型高低压配电柜 | |
CN218277619U (zh) | 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强散热结构 | |
CN216390851U (zh) | 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电机控制器 | |
CN221669403U (zh) | 一种配电柜散热装置 | |
CN221944352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空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