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2181U - 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02181U CN214102181U CN202120163418.XU CN202120163418U CN214102181U CN 214102181 U CN214102181 U CN 214102181U CN 202120163418 U CN202120163418 U CN 202120163418U CN 214102181 U CN214102181 U CN 2141021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body
- fixedly arranged
- new energy
- connecting pipe
- energy gen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所述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包括:发生器本体;罩体,所述罩体固定安装在发生器本体的一侧;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罩体的底部内壁上;中空散热架,所述中空散热架固定安装在罩体内,所述中空散热架的一侧延伸至发生器本体内并与发生器本体的内部元件相接触;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固定安装在罩体的一侧;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水箱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罩体外并与输送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安装在输送泵的出水口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冷却效果更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而新能源发生器则可以对新能源进行转换,新能源发生器在使用时其电路元件会生产较大的热量,为了保证新能源发生器的正常运行,一般都会在新能源发生器上装置有冷却装置,目前最常见的冷却装置就是散热风扇。
但是,现有技术中,单单依靠散热风扇其冷却效果较差,无法长时间保持新能源发生器的温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冷却效果更好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包括:发生器本体;罩体,所述罩体固定安装在发生器本体的一侧;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罩体的底部内壁上;中空散热架,所述中空散热架固定安装在罩体内,所述中空散热架的一侧延伸至发生器本体内并与发生器本体的内部元件相接触;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固定安装在罩体的一侧;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水箱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罩体外并与输送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安装在输送泵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罩体内并与中空散热架固定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安装在中空散热架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底端与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水箱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罩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罩体的顶部;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安装在罩体内,所述驱动杆的顶端延伸至罩体外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驱动杆的底端;两个转动杆,两个转动杆均转动安装在支撑杆上,两个转动杆的一端均与罩体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任意一个转动杆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两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的转动杆上;拉带,所述拉带套设在两个皮带轮上;两个扇叶,两个扇叶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罩体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通风口内均固定安装有隔网。
优选的,所述罩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驱动杆与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转动通孔,两个转动杆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驱动杆与支撑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罩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转动槽,两个转动杆分别与两个转动槽转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通过水箱、中空散热架、输送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相配合,可以通过冷却液来对中空散热架进行降温,相比较单一的风力降温,两者相配合其降温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发生器本体;2、罩体;3、水箱;4、中空散热架;5、输送泵;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第三连接管;9、支撑杆;10、电机;11、驱动杆;12、第一锥形齿轮;13、转动杆;14、第二锥形齿轮;15、皮带轮;16、拉带;17、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包括:发生器本体1;罩体2,所述罩体2固定安装在发生器本体1的一侧;水箱3,所述水箱3固定安装在罩体2的底部内壁上;中空散热架4,所述中空散热架4固定安装在罩体2内,所述中空散热架4的一侧延伸至发生器本体1内并与发生器本体1的内部元件相接触;输送泵5,所述输送泵5固定安装在罩体2的一侧;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6固定安装在水箱3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延伸至罩体2外并与输送泵5的进水口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固定安装在输送泵5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延伸至罩体2内并与中空散热架4固定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管8,所述第三连接管8固定安装在中空散热架4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接管8的底端与水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固定安装在水箱3的顶部,所述支撑杆9的顶端与罩体2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电机10,所述电机10固定安装在罩体2的顶部;驱动杆11,所述驱动杆11转动安装在罩体2内,所述驱动杆11的顶端延伸至罩体2外并与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1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固定安装在驱动杆11的底端;两个转动杆13,两个转动杆13均转动安装在支撑杆9上,两个转动杆13的一端均与罩体2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锥形齿轮1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固定套设在任意一个转动杆13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与第二锥形齿轮14啮合;两个皮带轮15,两个皮带轮15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的转动杆13上;拉带16,所述拉带16套设在两个皮带轮15上;两个扇叶17,两个扇叶1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杆13的一端。
所述罩体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通风口内均固定安装有隔网。
所述罩体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驱动杆11与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9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转动通孔,两个转动杆13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驱动杆11与支撑块转动连接。
所述罩体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转动槽,两个转动杆13分别与两个转动槽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发生器本体1在运行时,其电路元件会将热量传导至与之接触的中空散热架4上,此时,启动输送泵5,所述输送泵5通过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将水箱3中的冷却液输送至中空散热架4中,冷却液进入中空散热架4中后会对中空散热架4进行降温,随后冷却液通过第三连接管8回到水箱3内,与此同时启动电机10,电机10通过输出轴带动驱动杆11转动,驱动杆11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2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4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4带动对应的转动杆13转动,转动杆13带动对应的皮带轮15和扇叶17转动,对应的皮带轮15通过拉带16带动另一个皮带轮15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扇叶17同时转动,两个扇叶17通过转动开始对中空散热架4进行风冷降温,从而完成了对发生器本体1的冷却降温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通过水箱3、中空散热架4、输送泵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和第三连接管8相配合,可以通过冷却液来对中空散热架4进行降温,相比较单一的风力降温,两者相配合其降温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生器本体;
罩体,所述罩体固定安装在发生器本体的一侧;
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罩体的底部内壁上;
中空散热架,所述中空散热架固定安装在罩体内,所述中空散热架的一侧延伸至发生器本体内并与发生器本体的内部元件相接触;
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固定安装在罩体的一侧;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水箱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罩体外并与输送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安装在输送泵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罩体内并与中空散热架固定的顶部固定连接;
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安装在中空散热架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底端与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水箱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罩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罩体的顶部;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安装在罩体内,所述驱动杆的顶端延伸至罩体外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驱动杆的底端;
两个转动杆,两个转动杆均转动安装在支撑杆上,两个转动杆的一端均与罩体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任意一个转动杆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两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的转动杆上;
拉带,所述拉带套设在两个皮带轮上;
两个扇叶,两个扇叶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杆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通风口内均固定安装有隔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驱动杆与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转动通孔,两个转动杆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驱动杆与支撑块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转动槽,两个转动杆分别与两个转动槽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63418.XU CN214102181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63418.XU CN214102181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02181U true CN214102181U (zh) | 2021-08-31 |
Family
ID=77439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6341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102181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02181U (zh) |
-
2021
- 2021-01-21 CN CN202120163418.XU patent/CN2141021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717285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快速散热装置 | |
CN214102181U (zh) | 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 |
CN114448152A (zh) | 一种可长时间运行的高效恒温驱动电机 | |
CN215292655U (zh) |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天然气发电机组 | |
CN216227596U (zh) |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焊烟净化器风管激光切割机 | |
CN215344289U (zh) | 一种带有高效散热支架的电动机 | |
CN213937666U (zh) | 一种机械式自动制冷散热电机 | |
CN213959940U (zh) | 一种风电变流器冷却装置 | |
CN212360024U (zh) | 一种智能风力发电机组 | |
CN213245417U (zh) | 一种建筑暖通用水冷散热装置 | |
CN208101661U (zh) | 电动汽车电池防晒降温装置 | |
CN222422206U (zh) | 一种新能源动力端板电池舱冷却装置 | |
CN208030241U (zh) | 养殖专用饲料生产设备 | |
CN221263563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动泵 | |
CN220955935U (zh) | 一种风力发电用机体降温装置 | |
CN214176081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燃料电池发动机装置 | |
CN207269184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电机 | |
CN112253546A (zh) | 一种电机泵用降温保护装置 | |
CN210463698U (zh) | 一种用于金箔蚕丝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 |
CN221401020U (zh) | 一种离心式通风机散热结构 | |
CN216290641U (zh) | 一种散热性较强的高压变频器 | |
CN219086950U (zh) | 一种自动散热的步进电机 | |
CN221977339U (zh) | 一种集成化高算力模块 | |
CN219176503U (zh) | 一种风力发电塔机仓循环冷却设备 | |
CN220173686U (zh) | 一种新型动力站节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