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5166U - 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5166U
CN213235166U CN202022191978.4U CN202022191978U CN213235166U CN 213235166 U CN213235166 U CN 213235166U CN 202022191978 U CN202022191978 U CN 202022191978U CN 213235166 U CN213235166 U CN 213235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joint
engine
pipe
air inlet
engine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19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
管振海
张聪
常瑞征
李宗�
丛日新
张晓艳
曹立辉
齐亚茹
郑锐利
刘曙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19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5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5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5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管接头用于设置在发动机进气管与曲轴箱通气管之间,于管接头内限定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和曲轴箱通气管连通;于进气通道和管接头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且沿发动机进气方向,容纳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进气通道的下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由于结冰聚集在进气通道的容纳腔内,结冰的冰块不会掉落到增压器上,避免了对增压器叶片造成的损坏,提高了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具有该进气管接头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烧产生的废气会经过活塞环进入到曲轴箱内。为了防止污染环境,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物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需要经过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将进入曲轴箱内的废气抽出并引入进气系统,重新进入燃烧室中。
在低温环境下,当油气混合物从曲轴箱通风管进入发动机进气管时,由于发动机进气管中气体的温度较低,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气温经常性低于-30℃,曲轴箱通风管中的热气在与发动机进气管交汇处,因为冷热气流相遇积聚,热气遇冷空气温度急速下降,很容易在发动机进气管内壁面结冰(参见图7),随着冰量堆积,在车辆行驶中振动等因素的作用下会造成冰块脱落,冰块进入增压器,有打坏增压器叶片的风险,造成增压器损坏,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旨在解决发动机进气管侧壁结冰,对增压器造成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用于设置在发动机进气管与曲轴箱通气管之间,于所述管接头内限定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和曲轴箱通气管连通;于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管接头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且沿发动机进气方向,所述容纳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的下游。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管接头包括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连通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曲轴箱通气管连通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分别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和所述曲轴箱通气管连通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下腔体设置在所述上腔体的下方,且于所述下腔体内形成有所述容纳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隔板呈弧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弧板,所述弧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弧板构成所述隔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于所述管接头内壁设有容水槽,所述容水槽形成在所述容纳腔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容水槽为环形槽,沿所述管接头内壁周向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管接头部分的插入所述发动机进气管内,且沿发动机进气方向,位于管接头插入部分上端的长度大于位于管接头插入部分下端的长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管接头插入所述发动机进气管内的端面为斜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插入部分的所述管接头的下端面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内壁相切。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在发动机进气管与曲轴箱通气管交接处设置了管接头,发动机进气管内的冷气流在管接头处,由于空间突然增大,冷气流进入管接头内;而曲轴箱通气管内的热气沿进气通道进入,在管接头内遇到温度较低的冷气流,温度急剧降温,热气内的水蒸气会急速降温,在进气通道内冷凝成水滴,附着在进气通道内壁,沿进气通道向下游流动,进入进气通道下游设置的容纳腔内,随着冷气流的作用,在容纳腔内凝结成冰,并在发动机持续运转过程,结冰会在容纳腔内聚集,避免了对增压器叶片造成的损坏,提高了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由于安装了上述的管接头结构,避免了冰块掉落打坏增压器的问题,避免了对增压器叶片造成的损坏,提高了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行车安全,提高了汽车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的安装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的安装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管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与曲轴箱通气管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滤清器;2、发动机进气管;3、安装座;4、管接头;41、第一连接部;42、限位凸起;43、法兰盘;44、第二连接部;45、导向凸起;46、下腔体;47、隔板;48、上腔体;49、容水槽;5、曲轴箱通气管;6、增压器;7、结冰;8、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用于设置在发动机进气管2与曲轴箱通气管5之间,于管接头4内限定有进气通道8,进气通道8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2和曲轴箱通气管5连通;于进气通道和管接头4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且沿发动机进气方向,容纳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进气通道8的下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发动机进气管2与曲轴箱通气管5交接处设置了管接头4,发动机进气管2内的冷气流在管接头4处,由于空间突然增大,冷气流进入管接头内;而曲轴箱通气管5内的热气沿进气通道8进入发动机进气管2,在管接头内遇到温度较低的冷气流,温度急剧下降,热气内的水蒸气会急速降温,在进气通道8内冷凝成水滴,附着在进气通道8内壁,并沿进气通道8向下游流动,进入进气通道8下游设置的容纳腔内,随着冷气流的作用,在容纳腔内凝结成冰,并在发动机持续运转过程,结冰聚集在进气通道8下游的容纳腔内,避免了对增压器叶片造成的损坏,提高了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行车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4,管接头4包括与发动机进气管2连通的第一连接部41和与曲轴箱通气管5连通的第二连接部44,第一连接部41内设有隔板47,隔板47将第一连接部41内部分隔为上腔体48和下腔体46,上腔体48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2和曲轴箱通气管5连通以形成进气通道8,下腔体46设置在上腔体48的下方,且于下腔体46内形成有容纳腔。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隔板47将第一连接部41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体48由于与曲轴箱通气管5直接连通,温度会高于下腔体46,而下腔体46由于只与发动机进气管2连通,下腔体46内的温度较低,更利于结冰7的形成。而对于在上腔体48内形成的冷凝水,由于发动机进气管2内冷气流的吹入,会使冷凝水沿进气通道的内壁向下游流动,汇集到隔板47的上表面,并沿隔板47的下表面及下腔体46的侧壁在下腔体46内汇集结冰7。本实施例通过隔板47分隔为上下不连通的两个腔体,更利于冷凝水的结冰7,也能够避免冷凝水在发动机进气管2侧壁结冰7。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隔板47呈弧形。通过设置弧形结构的隔板,增大下腔体46的空间容积,提高容纳冰块的体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第二连接部44设有向第一连接部41延伸的弧板,弧板的两侧设有与第一连接部41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弧板构成所述隔板47。其中,弧板的最低点与曲轴箱通气管5内壁最低点平齐。便于曲轴箱通气管5内的热气顺畅进入管接头4的进气通道内。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隔板47的形状可以为平板,也可以为弯曲板,而隔板与第二连接部的位置关系,弧板的最低点可以高于第二连接部44的最低点,也可以低于第二连接部44的最低点。
针对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弧板向第一连接部延伸的说明,由于发动机进气管2的直径大于曲轴箱通气管5的直径,因此,设置的第一连接部41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部44的外径,第一连接部41的内径大于第二连接部44的内径。其中,第二连接部44与曲轴箱通气管5直接插接,第二连接部44的外径与曲轴箱通气管5的内径过盈配合。第一连接部41的内径较大,可以降低极端严寒下第一连接部41内结冰堵塞的可能性。这里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41的内径小于发动机进气管2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于管接头4内壁设有容水槽49,容水槽49设置在容纳腔内。通过在管接头4内壁设置容水槽49,使结冰聚集在容水槽内,也避免了结冰掉落造成增压器损坏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容水槽49为环形槽,沿管接头4内壁周向设置。容水槽49设置为环形结构,当冷凝水凝结在管接头4的内壁时,会沿管接头4内壁进入容水槽49内,并会沿着容水槽49的高位向低位流动,结冰聚集在容水槽的低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管接头4部分的插入发动机进气管2内,且沿发动机进气方向,位于管接头插入部分上端的长度大于位于管接头插入部分下端的长度。在发动机进气管2内,上端较长的管接头,在发动机进气方向使冷气流受阻改变路径,更利于将冷气流引向管接头内,尽量使冷热气流在管接头内相遇,使冷凝水凝结在管接头内,并结冰在管接头内,对增压器起到保护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3至图4,管接头插入发动机进气管2内的端面为斜面。也即,第一连接部41的长度自上至下逐渐减小。通过第一连接部41上长下短的设置,便于导流冷凝水,冷凝水在第一连接部41的内壁冷凝,使冷凝水在第一连接部41内结冰7。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插入部分的管接头的下端面与发动机进气管2的内壁相切。也即,第一连接部41的下部与发动机进气管2的内壁相切,第一连接部41的上部伸入发动机进气管2内。通过第一连接部41上长下短的设置,第一连接部41构成热气冷凝空间,第一连接部41下部与发动机进气管2内壁相切,利于冷凝水导入温度较低的下腔体46内结冰。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4,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4的相接处设有法兰盘43,第一连接部41插入发动机进气管2后,法兰盘43止挡在发动机进气管2的外壁上。通过设置的法兰盘43,起到安装时的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发动机进气管2的外壁设有凸伸的安装座3,安装座3上设有用于第一连接部41插入的通气孔,法兰盘43与安装座3的端面相贴。由于管接头4与发动机进气管2的连接,是在发动机进气管2的管壁上开设通孔,而发动机进气管2的壁厚较薄,设置安装座3,可以增大管接头4与通气孔安装配合的长度,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通气孔的内壁设有限位凹槽,第一连接部41的外壁设有与限位凹槽配合的限位凸起42,第一连接部41插入通气孔后,限位凸起42卡接于限位凹槽内。本实施例中,管接头4为胶管,其中,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4的外径都大于对应的通气孔和曲轴箱通气管5的内径,也即管接头4与通气孔和曲轴箱通气管5均为过盈配合,这样可以提高连接的紧密性。设置凹凸配合的凹槽和凸起,使管接头4与发动机进气管2连接,不会轻易脱落,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采用胶质管接头,制作简单,安装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参见图3及图4,在第二连接部44的端部设有导向凸起45,第二连接部44插入曲轴箱通气管5后,第二连接部44靠近第一连接部41的一端,管内温度逐渐降低,冷却收缩,而导向凸起45的部位温度较高,仍处于热膨胀状态,形成伸入曲轴箱通气管5内的端部大外部小的收口状,起到了连接限位的作用,管接头4不会轻易从曲轴箱通气管5中脱落,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参见图1及图2,包括: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由于安装了上述的管接头结构,冷空气经空气滤清器1过滤后,进入发动机进气管2内,在管接头4处与曲轴箱通气管5内的热气相遇结冰7,由于结冰7在管接头4的容纳腔内,避免了冰块掉落的问题,避免了对增压器6叶片造成的损坏,提高了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行车安全,提高了汽车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的适应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用于设置在发动机进气管与曲轴箱通气管之间,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管接头内限定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和曲轴箱通气管连通;
于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管接头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且沿发动机进气方向,所述容纳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的下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包括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连通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曲轴箱通气管连通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分别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和所述曲轴箱通气管连通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下腔体设置在所述上腔体的下方,且于所述下腔体内形成有所述容纳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呈弧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弧板,所述弧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弧板构成所述隔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管接头内壁设有容水槽,所述容水槽形成在所述容纳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槽为环形槽,沿所述管接头内壁周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部分的插入所述发动机进气管内,且沿发动机进气方向,位于管接头插入部分上端的长度大于位于管接头插入部分下端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插入所述发动机进气管内的端面为斜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插入部分的所述管接头的下端面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内壁相切。
10.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
CN202022191978.4U 2020-09-29 2020-09-29 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3235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1978.4U CN213235166U (zh) 2020-09-29 2020-09-29 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1978.4U CN213235166U (zh) 2020-09-29 2020-09-29 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5166U true CN213235166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7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1978.4U Active CN213235166U (zh) 2020-09-29 2020-09-29 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51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6632A (zh) * 2022-07-11 2022-09-3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发动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6632A (zh) * 2022-07-11 2022-09-3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发动机
CN115126632B (zh) * 2022-07-11 2024-03-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及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0105B (zh) 内燃机的进气管结构
US7980076B2 (en) Controlled condensate collection and evacuation for charge air cooler
CN107905924B (zh) 具有曲轴箱通风气体副腔的进气歧管及发动机
EP2713025B1 (en) Air intake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3051096B1 (en) Intake gas cooling device for super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3235166U (zh) 发动机进气管接头结构及汽车
CN112096545A (zh) 一种空气管道组件
CN213235165U (zh) 防结冰曲轴箱通风系统及汽车
CN111022151A (zh) 一种重型天然气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13235169U (zh) 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及发动机
CN212716817U (zh) 发动机和车辆
CN209925051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结构
CN209637840U (zh) 曲轴箱通风系统及车辆
CN217401032U (zh) Egr除水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JPH08246837A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処理装置
JP2007247552A (ja) ベンチレータ装置
CN215109236U (zh) 曲通管防结冰结构及曲轴箱通风管总成和车辆
CN112483288A (zh) 一种曲轴箱通气管防结冰结构以及车辆
CN215292727U (zh) 曲通管连接结构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4827603U (zh) 一种汽车的呼吸器进气管总成
CN210003386U (zh) 增压器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787145U (zh) 增压器壳体、曲轴箱通风系统及车辆
CN214533299U (zh) 一种混合器、发动机及车辆
CN210858862U (zh) 用于车辆的管路组件及车辆
CN217481425U (zh) 一种电加热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