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28637U -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28637U
CN213228637U CN202022055738.1U CN202022055738U CN213228637U CN 213228637 U CN213228637 U CN 213228637U CN 202022055738 U CN202022055738 U CN 202022055738U CN 213228637 U CN213228637 U CN 213228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pace
duct
air duc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557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培盛
侯飞
付宇
张金城
董先鹏
孔凡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557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28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28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28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在所述空调机组上设置有送风口和回风口,还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送风口和回风口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通过切换装置连接,所述切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将送风口和回风口与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连接,与所述第一风道连接的第一风口设置在车厢顶部,与所述第二风道连接的第二风口设置在车厢底部,制冷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回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制热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回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季节切换车厢内空气送回风循环路径,同时也简化了风道结构,节省了风道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调节车厢内的温湿度,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在轨道车辆上都安装有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由空调机组、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组成,空调机组大多采用单元式的结构并整体安装在车顶,空调机组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分别与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连接,经过空调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送风风道送到车厢内,车厢内的空气再通过回风风道流回至空调机组内,形成空气循环。
现有的轨道车辆中安装的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相对独立,送风风道一般安装在车顶板上方并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向车厢内送风的出风口设置在车顶板上;回风风道设置一组,回风风道安装于车顶板的上方或车体地板的下方,车厢内的回风口一般设置于车辆中部或底部。
现有的轨道车辆空调系统,在制冷和制热运行时,冷空气和热空气均由车顶部的送风风道送出,从车辆中部或底部的回风口流回空调机组,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气流方向都是一样的,由于夏季制冷时冷空气下沉与冬季制热时热空气上浮的方向相反,在保证夏季空调效果时冬季空调效果不理想,若保证冬季空调效果,夏季的空调效果又不理想,无法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可以根据季节切换车厢内空气送回风气流方向,保证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在所述空调机组上设置有送风口和回风口,还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送风口和回风口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通过切换装置连接,所述切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将送风口和回风口与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连接,与所述第一风道连接的第一风口设置在车厢顶部,与所述第二风道连接的第二风口设置在车厢底部,制冷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回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制热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回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
进一步,与所述第一风道连接的第一风口安装在车顶板和/或侧顶板上,与所述第二风道连接的第二风口设置在座椅下方和/或侧墙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安装在车顶板和/或侧顶板上方和 /或车体地板下方。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上直接开设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
或,所述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连接支风道,在所述支风道的末端设置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
或,所述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连接支风道,在所述支风道的末端连接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支路,在支路上开设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
进一步,所述切换装置正对空调机组安装,或所述切换装置安装于车厢端部。
进一步,所述切换装置与空调机组的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切换装置动作。
进一步,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分别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接,所述切换装置通过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分别与送风口和回风口连接,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分别通过控制风门动作可选择地与第一空间或第二空间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风道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分别通过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风道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分别通过第三风门和第四风门连接,选择性地控制第一风门、第二风门、第三风门、第四风门的开闭,将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与第一空间或第二空间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贯穿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风门和第三风门,在所述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风门和第四风门。
进一步,所述切换装置为双层结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上下层布置。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设置两组风道,通过切换装置调节两组风道与空调机组送风口和回风口的连接关系,进而实现在制冷时从顶部送风底部回风,制热时从底部送风顶部回风,用以根据季节切换车厢内空气送回风气流方向,从而达到改善制冷和制热模式下的车内气流组织,提高乘客舒适度的目的,保证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仅设置两组风道,即可实现送回风气流方向的切换,风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也不需要占用过多的车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制冷状态时风循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制热状态时风循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换装置制冷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换装置制热状态时结构示意。
如图1至图4所示,空调机组1,送风口2,回风口3,第一风道4,第二风道5,切换装置6,第一空间7,第二空间8,第一连接风道9,第二连接通道10,第一风门11,第二风门12,第三风门13,第四风门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1,在空调机组1上设置有送风口2和回风口3。对于单元式的顶置空调机组,送风口2和回风口3设置在空调机组1的底部。
该送回风系统还包括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 5连接有与车厢内连通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图中未示出),空调机组1 的送风口2和回风口3与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之间通过切换装置6连接,切换装置6用于选择性地将送风口2和回风口3与第一风道4或第二风道5 连接。
其中,与第一风道4连接的第一风口设置在车厢的顶部,与第二风道 5连接的第二风口设置在车厢的底部。优选,与第一风道4连接的第一风口安装在车顶板和/或侧顶板上,与第二风道5连接的第二风口设置在座椅下方和/或侧墙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安装在车顶板的上方,如安装在车顶板上方的中间区域内,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有两组第一风道4,两组第一风道4可以分别安装在两侧的侧顶板上方空间内,第一风道4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在第一风道4上直接开设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与设置在车顶板或侧顶板上的与车厢内连通的第一风口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5向下延伸其主体安装在车体地板下方,第二风道5的主体也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风道5连接多个支风道(图中未示出),在每个支风道的末端设置与车厢内连通的第二风口,该第二风口设置在座椅下方或侧墙底部。
切换装置6正对空调机组1安装,安装在空调机组1的正下方。当然切换装置6也可以安装于车厢端部通过台的上方,以减少车厢顶部的占用空间。为了简化切换操作,优选切换装置6与空调机组1的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切换装置的动作。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切换装置6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空间 7和第二空间8,第一空间7与第一风道4连接,第二空间8与第二风道5连接,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可以采用多种组合形式,如可以水平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则优选,切换装置6采用双层结构,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上下层布置。
切换装置6通过第一连接风道9与空调机组1的送风口2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风道10与空调机组1的回风口3连接,第一连接风道9和第二连接通道10分别通过控制风门动作可选择地与第一空间7或第二空间8连通。
其中,第一连接风道9与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分别通过第一风门11 和第二风门12连接,第二连接风道10与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分别通过第三风门13和第四风门14连接。第一连接风道9和第二连接风道10贯穿第一空间7与第二空间8连接,在第一连接风道9和第二连接风道10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风门11和第三风门13,在第一连接风道9和第二连接风道10 的端部分别设置第二风门12和第四风门14。
如图3所示,制冷时,控制第一风门11打开,第二风门12关闭,第三风门13关闭,第四风门14打开。此时,第一连接风道9与上层的第一空间 7连通,与下层的第二空间8断开,空调机组1处理后的冷空气从送风口2 送出,经过第一连接风道9、第一风门11进入上层的第一空间7,再进入第一风道4内,从车顶部的第一风口送入车厢内,此时第一风口为车厢内送风口。第二连接风道10与下层的第二空间8连通,与上层的第一空间7 断开,车厢内的空气从车厢底部内的第二风口进入第二风道5内,再进入第二空间8,经过第四风门14进入第二连接风道10,最后经过回风口3流回空调机组1内,此时第二风口为车厢内的回风口。
如图4所示,制热时,制第一风门11关闭,第二风门12打开,第三风门13打开,第四风门14关闭。此时,第一连接风道9与下层的第二空间8 连通,与上层的第一空间7断开,空调机组1处理后的热空气从送风口2 送出,经过第一连接风道9、第二风门12进入下层的第二空间8,再进入第二风道5内,从车底部的第二风口送入车厢内,此时第二风口为车厢内送风口。第二连接风道10与上层的第一空间7连通,与下层的第二空间8 断开,车厢内的空气从车厢顶部的第一风口进入第一风道4内,再进入上层的第一空间7,经过第三风门13进入第二连接风道10,最后经过回风口 3流回空调机组1内,此时第一风口为车厢内的回风口。
在空调机组1启动时,控制器首先判断此时的各风门状态是否需要进行切换,然后再进入制冷或制热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各风门的开闭,实现在制冷时从车厢顶部送风底部回风,制热时从车厢底部送风顶部回风,可以根据季节切换车厢内空气送回风气流方向,从而达到改善制冷和制热模式下的车内气流组织,提高乘客舒适度的目的,保证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同时,仅通过设置两组风道,即实现了送回风气流方向的切换,风道结构简单,同时也不需要占用过多的车内空间,更有利于车辆内部部件的布置以及控制整车尺寸和重量。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均安装在车顶板或侧顶板的上方,如第一风道4安装在车顶板上方的中间区域内,第二风道5安装在两侧的侧顶板上,或第二风道5也安装在车顶板上方的中间区域内,安装在第一风道4的两侧。在第一风道4上开设出风口与车顶板上的第一风口连接,第二风道5上连接多个支风道,此结构中支风道为窗间风道或门区风道,窗间风道或门区风道向下延伸至车厢的底部,在窗间风道或门区风道的末端设置第二风口。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当空调机组1安装在车下时,可以将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都安装于车体地板的下方,第一风道4 和第二风道5并排安装,第一风道4连接有多个窗间风道或门区风道,窗间风道或门区风道向上延伸至车厢的顶部,在窗间风道或门区风道的末端设置第一风口。
实施例四:
与实施二和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连接的支风道的末端连接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支路,在支路上再开设与车厢内连通的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在所述空调机组上设置有送风口和回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送风口和回风口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通过切换装置连接,所述切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将送风口和回风口与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连接,与所述第一风道连接的第一风口设置在车厢顶部,与所述第二风道连接的第二风口设置在车厢底部,制冷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回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制热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二风道连通,回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风道连接的第一风口安装在车顶板和/或侧顶板上,与所述第二风道连接的第二风口设置在座椅下方和/或侧墙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安装在车顶板和/或侧顶板上方和/或车体地板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上直接开设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
或,所述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连接支风道,在所述支风道的末端设置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
或,所述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连接支风道,在所述支风道的末端连接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支路,在支路上开设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正对空调机组安装,或所述切换装置安装于车厢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与空调机组的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切换装置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分别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接,所述切换装置通过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分别与送风口和回风口连接,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分别通过控制风门动作可选择地与第一空间或第二空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风道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分别通过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风道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分别通过第三风门和第四风门连接,选择性地控制第一风门、第二风门、第三风门、第四风门的开闭,将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与第一空间或第二空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贯穿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风门和第三风门,在所述第一连接风道和第二连接风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风门和第四风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为双层结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上下层布置。
CN202022055738.1U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Active CN213228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5738.1U CN213228637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5738.1U CN213228637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28637U true CN213228637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7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55738.1U Active CN213228637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286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412A (zh) * 2022-04-06 2022-08-09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共用风道式高超压三防空调
WO2024067459A1 (zh) * 2022-09-27 2024-04-04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送回风系统、车厢及轨道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412A (zh) * 2022-04-06 2022-08-09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共用风道式高超压三防空调
WO2024067459A1 (zh) * 2022-09-27 2024-04-04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送回风系统、车厢及轨道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6884B (zh) 一种车辆用送风系统
CN213228637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CN103158730B (zh)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N101850774B (zh) 高速卧铺列车空调风道系统
CN107757642B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多功能司机室空调通风系统
CN202378885U (zh)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N202213585U (zh) 高速轨道车辆空调通风系统
CN107010081B (zh) 卧铺包间的风道系统及卧铺动车组的空调系统
CN201400185Y (zh) 高速卧铺列车空调风道系统
CN113183997B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顶结构
CN212950600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CN210971068U (zh) 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
CN203528248U (zh) 冷暖集中控制空调电控系统
CN212022251U (zh) 一种客车空调系统
CN212195001U (zh) 一种分区控温的客车用空调系统
WO2020199341A1 (zh) 一种火车卧铺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
GB2590001A (en) Railcar
CN109969212B (zh) 轨道列车及其空调风道
CN110509745A (zh) 一种新型冷暖集成式自动控制空调系统
CN209813666U (zh) 一种客车空调送风系统
CN109624652B (zh) 客车空调末端、客车空调系统及控温方法
CN208006968U (zh) 一种纵向卧铺空调通风系统
CN211335984U (zh) 一种火车卧铺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
CN216969657U (zh) 一种双层轨道车辆制热系统及双层轨道车辆
CN219007528U (zh) 基于空气热辐射的汽车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