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9653U - 一种鼻胆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胆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9653U
CN213219653U CN202021104145.3U CN202021104145U CN213219653U CN 213219653 U CN213219653 U CN 213219653U CN 202021104145 U CN202021104145 U CN 202021104145U CN 213219653 U CN213219653 U CN 213219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tube
drainage tube
drainage
sacc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41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鹏
丁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qmu (gen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qmu (gen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qmu (gen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qmu (gen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1041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9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9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9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胆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侧管和取石球囊,引流管本体为双层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封闭的气腔,引流管本体从一段到另外一端顺次分为插入端、导流段和外露端,插入端的外管上沿着周向开设有与气腔连通的通气孔,导流段的外管上沿着周向设有与内管的内腔连通的引流管;侧管设置在外管上,并与气腔相通;取石球囊取石球囊套设在插入端的外管上,并将通气孔覆盖,取石球囊包括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第二球囊位于靠近外露端的一侧,且第二球囊的外径小于第一球囊的外径。本鼻胆引流管,不仅能有效的胆道外引流,还能进行胆管取石,从而减少医护工作者工作量和缓解患者的痛苦。

Description

一种鼻胆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胆引流管。
背景技术
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RCP手术)作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胆道外引流方式,它广泛应用于胰腺炎及胆管结石的诊治。它利用十二指肠镜的引导将一条细长的塑料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经胆管中,直达肝内胆管,另一端经鼻腔引出体外,建立胆汁的体外引流途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留置鼻胆管引流,对于观察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切口迟发性出血、减轻胆道压力、控制炎症和降低胆管结石复发率起到关键作用,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放置引流管的时间,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在ERCP手术后,当发现患者患有胆管结石后,则需要将胆管内结石取出,传统的手术操作是通过专用的胆道取石球囊,将取石球囊放入胆道内,最后通过球囊退出胆管时一并将结石带出。这样操作,虽然能将结石取出,但医护人员不得不进行引流和再次行ERCP取石两次手术,患者也不得不承受两次手术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鼻胆引流管,不仅能有效的胆道外引流,还能进行胆管取石,从而减少医护工作者工作量和缓解患者的痛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鼻胆引流管,包括:
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为双层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首位相连形成封闭的气腔,所述引流管本体从一端到另外一端顺次分为插入端、导流段和外露端,所述插入端的所述外管上沿着周向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导流段上沿着周向设有将所述内管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引流管;
侧管,设置在所述外露端的所述外管上,并与所述气腔相通;及
取石球囊,所述取石球囊套设在所述插入端的所述外管上,并将所述通气孔覆盖,所述取石球囊包括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所述第二球囊位于靠近所述外露端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球囊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球囊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球囊为锥形体,所述第二球囊的小端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球囊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球囊的横截面为花瓣形,每两个花瓣之间形成漏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囊和所述第二球囊为一体式,所述取石球囊外套设有套环,并且所述套环能在所述取石球囊上滑动,所述套环将所述取石球囊分为第一球囊和所述第二球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鼻胆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侧管和取石球囊。本鼻胆引流管包括引流和取石功能,在一次手术中既能进行引流,又能进行取石,从而避免反复手术操作,这样既能减少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取石球囊包括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在取石球囊被取出的过程中,插入端弯曲变形,从而可以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当遇到胆管夹角时,则可顺着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弯曲,进而达到顺利取石的目的。此外,第二球囊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球囊的外径,在取石并带动结石的过程中,第二球囊可起到导向作用,进而减小取石球囊在前进过程中阻力,最终达到顺利取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鼻胆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鼻胆引流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引流管本体、110-内管、120-外管、130-气腔、140-插入端、150-导流段、160-外露端、170-通气孔、180-引流管、200-侧管、300-取石球囊、310-第一球囊、320-第二球囊、330-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鼻胆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00、侧管200和取石球囊300,用于胆管引流和胆管内取石。
具体的,引流管本体100为双层管。包括内管110和套设在内管110外的外管120。内管110和外管120首位相连形成封闭的气腔130。引流管本体100从一端到另外一端顺次分为插入端140、导流段150和外露端160。使用时插入端140和导流段150位于人体的胆管内,外露端160位于鼻腔外。插入端140的外管120上沿着周向开设有与气腔130连通的通气孔170。导流段150上沿着周向设有将内管110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引流管180。引流管180用于将胆道内的液体引流入内管110内,最终从引流端流出。
侧管200设置在外露端160的外管120上,并与气腔130相通。侧管200用于对气腔130内通气。取石球囊300套设在插入端140的外管120上,并将通气孔170覆盖。使用时,通过侧管200向气腔130内进气,气体则通过通气孔170流入取石球囊300内,使取石球囊300膨胀,用于取石。取石球囊300包括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且第二球囊320位于靠近外露端160的一侧,第二球囊320的外径小于第一球囊310的外径。使用时,由于取石球囊300包括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在取石球囊300被取出的过程中,插入端140弯曲变形,从而可以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当遇到胆道夹角时,则可顺着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弯曲,进而达到顺利取石的目的。此外,第二球囊320的外径小于第一球囊310的外径,在取石并带动结石的过程中,第二球囊320可起到导向作用,进而减小取石球囊300在前进过程中阻力,最终达到顺利取石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第二球囊320为锥形体,第二球囊320的小端位于远离第一球囊310的一端。到遇到胆管部分堵塞或胆管便细时,锥形体进一步达到导向作用,作为更优实施方式,第二球囊320的横截面为花瓣形,每两个花瓣之间形成漏槽321,在取石并带动结石的过程中,结石通过漏槽321流入到第一球囊310上,使第二球囊320完全起到导向作用,向第而球囊起到搔刮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取石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相互独立,各自通过通气孔170进气。在另外实施方式中,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可为一体式,即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为连通式。取石球囊300外套设有套环330,并且套环330能在取石球囊300上滑动,套环330将取石球囊300分为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在使用前,可根据患者胆管的情况:如粗细情况,滑动套环330,调整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的大小进而使鼻胆引流管更灵活使用。
上述鼻胆引流管的具体使用方式:
使用前,可根据患者胆管的情况,滑动套环330,调整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的大小,接着,将插入端140插入十二指肠乳头经胆管直达肝管,另一端经鼻腔引出体外,随后,感染性胆汁等液体通过引流管180进入内管110内腔,最终通过导流段150引出;接着,将侧管200与外部充气装置连接并进气,取石球囊300膨胀,成为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则可拉动引流管本体100,将取石球囊300拽出,最终完成取石操作。
上述鼻胆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00、侧管200和取石球囊300。本鼻胆引流管包括引流和取石功能,在一次手术中既能进行引流,又能进行取石,从而避免反复手术操作,这样既能减少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由于取石球囊300包括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在取石球囊300被取出的过程中,插入端140能弯曲变形,从而可以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当遇到胆道夹角时,则可顺着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弯曲,进而达到顺利取石的目的。此外,第二球囊320的外径小于第一球囊310的外径,在取石并带动结石的过程中,第二球囊320可起到导向作用,进而减小取石球囊300在前进过程中阻力,进而达到顺利取石的目的。
第二球囊320为锥形体,到遇到胆管部分堵塞或胆管便细时,锥形体进一步达到导向作用,此外,第二球囊320的横截面为花瓣形,每两个花瓣之间形成漏槽321,在取石并带动结石的过程中,结石通过漏槽321流入到第一球囊310上,使第二球囊320完全起到导向作用,向一球囊310起到搔刮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取石的灵活性。套环330能在取石球囊300上滑动,在使用前,可根据患者胆管的情况,滑动套环330,调整第一球囊310和第二球囊320的大小进而使鼻胆引流管更灵活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为双层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首位相连形成封闭的气腔,所述引流管本体从一端到另外一端顺次分为插入端、导流段和外露端,所述插入端的所述外管上沿着周向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导流段上沿着周向设有将所述内管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引流管;
侧管,设置在所述外露端的所述外管上,并与所述气腔相通;及
取石球囊,所述取石球囊套设在所述插入端的所述外管上,并将所述通气孔覆盖,所述取石球囊包括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所述第二球囊位于靠近所述外露端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球囊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球囊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囊为锥形体,所述第二球囊的小端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球囊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囊的横截面为花瓣形,每两个花瓣之间形成漏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相互独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和所述第二球囊为一体式,所述取石球囊外套设有套环,并且所述套环能在所述取石球囊上滑动,所述套环将所述取石球囊分为第一球囊和所述第二球囊。
CN202021104145.3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鼻胆引流管 Active CN213219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4145.3U CN213219653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鼻胆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4145.3U CN213219653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鼻胆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9653U true CN213219653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4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4145.3U Active CN213219653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鼻胆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9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7579B2 (ja) フード部材を備えた胆管カテーテル
US5167239A (en) Anchorable guidewire
JP4219563B2 (ja) 共通遠位ルーメンを具備する単独術者交換式胆道カテーテル
WO2001078574A3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erting leads into coronary veins
MX2014012379A (es) Dispositivos y metodo para lavado del seno maxilar.
US8858535B2 (en) Catheter
CA2634679A1 (en) Balloon dissection apparatus
WO2016008294A1 (zh) 异形球囊式输尿管结石阻挡取出器
JP6937091B2 (ja) 拡張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7088258A (zh) 弹性调节式单腔球囊扩张导管
CN107157545B (zh) 一种可拆卸式ercp专用多功能胆道取石球囊
CN209004195U (zh) 一种新型输尿管负压取石导引鞘
CN213219653U (zh) 一种鼻胆引流管
CN209422031U (zh) 一种取石网篮及用于取石网篮的双腔端帽
CN207654524U (zh) 尿道狭窄患者专用导尿装置
CN109937066A (zh) 用于保持气管内导管的设备
CN106344112B (zh) 一种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
CN213609293U (zh) 用于经皮经肝胆道狭窄扩张引流的三腔气囊导管
JPS622925A (ja) バル−ン付内視鏡
CN208096788U (zh) 一种导引鞘
CN110236646B (zh) 腹腔镜手术专用穿刺器
CN210813401U (zh) 一种球囊导管
CN219557542U (zh) 一种机器人腹腔镜手术辅助装置
CN207768467U (zh) 一种可拆卸式ercp专用多功能胆道取石球囊
CN113398463B (zh) 一种与泵血导管配合使用的封套及泵血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