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0757U - 养生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养生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10757U CN213210757U CN202022224292.0U CN202022224292U CN213210757U CN 213210757 U CN213210757 U CN 213210757U CN 202022224292 U CN202022224292 U CN 202022224292U CN 213210757 U CN213210757 U CN 2132107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driving circuit
- microprocessor
- module
- swit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养生壶装置,该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分别与通信模块、加热模块、显示模块及操作面板连接;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预设的服务器发送的食谱信息,并将食谱信息发送给微处理器,其中,食谱信息包括加热指令序列和食谱展示信息;微处理器用于接收食谱信息,并将食谱展示信息发送给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食谱展示信息;操作面板用于接收对食谱展示信息的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并将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还用于发送加热指令序列给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用于根据加热指令序列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用养生壶制作食物的便捷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生壶装置。
背景技术
养生壶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可以烹饮的容器,属于小家电的范畴,类似于电热水壶。近年来,养生壶进入了很多家庭,也走进了很多上班族的办公室,男女老少都用这种壶煮养身汤水来进行日常养生保健。
现有的养生壶为了方便用户煮制食物,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将要烹煮的食材的参数,自动生成烹煮加热程序,这样做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养生壶本身能够存储的食物烹制信息有限,在用户自己够买散料煮制,这种方法就无法适用,并且微处理器根据查表来判断加热指令的效率较低,而且需要用户手动进行扫码,用户体验不佳,这些都造成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养生壶进行自动烹煮时的不便和低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养生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养生壶需要扫码才能获取食材信息生成养生壶自动煮制的参数,而用户在自备食材或者购买散料进行烹饪时无法利用养生壶进行自动烹煮所导致养生壶的使用便捷性和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养生壶装置,该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微处理器、加热模块、通信模块、操作面板,其中,
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操作面板连接;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预设的服务器发送的食谱信息,并将所述食谱信息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其中,所述食谱信息包括加热指令序列和食谱展示信息;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食谱信息,并将所述食谱展示信息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食谱展示信息;
所述操作面板用于接收对所述食谱展示信息的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并将所述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并在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指令与所述加热指令序列的执行条件匹配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加热指令序列给所述加热模块;
所述加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序列进行加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感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加热模块的工作温度,将所述工作温度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响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响铃指令进行振动响铃。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发热管驱动电路和发热管;所述发热管驱动电路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发热管驱动电路一端另一端与所述发热管连接;
所述发热管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序列中的加热指令驱动所述发热管发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指令包括全功率加热指令或半功率加热指令;
所述发热管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一端串联后与熔断丝、发热管、工作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半功率加热指令,并根据所述半功率加热指令驱动所述发热管发热;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全功率加热指令,并根据所述全功率加热指令驱动所述发热管发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继电器、整流二极管,其中,所述整流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并联,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熔断丝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所述发热管、所述工作电源依次串联;
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半功率加热指令时断开,以使得电流通过所述整流二极管进行半波整流输出给所述发热管。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分驱动电路、第二分驱动电路、驱动信号输出电路,所述第二输出端包括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
所述第一分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一分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热管连接;
所述第一分驱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时导通;
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四输出端输出的方波信号时导通;
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分驱动电路或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导通时截止,以断开所述发热管与工作电源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分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一抗干扰电阻;
所述第一抗干扰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高电平信号时导通,以断开所述发热管与工作电源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抗干扰电阻、偏置电阻、第一阻隔电容器、第二阻隔电容器、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三开关三极管;
其中,所述第二抗干扰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阻隔电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阻隔电容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以及经过所述偏置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阻隔电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阻隔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三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一阻隔电容器用于在输入方波信号时充电,以输出电能给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
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用于在通电时开启,为所述第二阻隔电容器充电;
所述第二阻隔电容器用于在充电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信号给所述第三开关三极管;
所述第三开关三极管用于在输入高电平信号时导通,以断开所述发热管与工作电源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继电器、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的负极接工作电源后与所述第二开关继电器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继电器用于断开或闭合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工作电源间的连接;
所述续流二极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继电器管断开或闭合时,存储或释放所述第二开关继电器中线圈中储存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处理器分别与通信模块、加热模块、显示模块及操作面板连接。首先,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预设的服务器发送的食谱信息,并将食谱信息发送给微处理器,其中,食谱信息包括加热指令序列和食谱展示信息。微处理器用于接收食谱信息,并将食谱展示信息发送给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食谱展示信息。操作面板用于接收对食谱展示信息的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并将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发送给微处理器。然后,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并在确定第一触控操作指令与加热指令序列的执行条件匹配的情况下,发送加热指令序列给加热模块;最后通过加热模块用于根据加热指令序列进行加热。
因此,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扫码,来输入食材信息,从而使得养生壶确定自动烹饪程序,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远程下载包括加热指令以及食谱展示信息在内的食谱信息,并在按照加热指令序列自动加热的同时,通过显示模块对用户进行提示和输入确认操作。从而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利用养生壶进行食物烹饪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管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二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养生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微处理器110、以及与微处理器110分别连接的通信模块120、加热模块130、显示模块140、操作面板150、感温模块160、响铃模块170。
首先,通信模块120与预设的服务器建立了通信连接,通过该通信连接可以从服务器获取食谱信息发送给微处理器110,其中,食谱信息包括食谱展示信息和加热指令序列。预设的服务器可以为终端的应用程序服务,如食谱信息APP,当用户需要烹饪某个食谱时,点击应用程序中对应的食谱信息,并触发将其发送至养生壶的触控指令时,应用程序将该食谱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食谱信息发送给通信模块120,即通过养生壶的通信模块120发送至微处理器110。
其中,加热指令序列中包括了一或多个按照执行顺序排列的加热指令,各个加热指令对应一定的温度时间曲线和加热功率。而食谱展示信息可以包括:烹饪步骤信息,每一步烹饪步骤对应的食材种类、食材重量、预计烹饪时间等。
具体的,通信模块120中包含一个WIFI芯片,WIFI芯片可以采用乐鑫ESP8266。
通信模块120的组成可以参考图2,图2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2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通信模块中包括滤波电路、WIFI芯片、抗干扰输出电路。
其中,滤波电路用于对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滤波将过滤后的电能输入WIFI芯片,以对其进行充电。
WIFI芯片用于在通电的情况下,与预设的服务器进行通信,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食谱信息。
抗干扰输出电路用于将所述WIFI芯片接收到的食谱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用于在传输过程中稳定电流,不受干扰地将电信号输出给微处理器。
参考图2,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01、第二滤波电容C02、第三滤波电容C03,其中,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01与第二滤波电容C0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3.3V电源后与所述WIFI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容C03一端接3.3V电源,另一端与所述WIFI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WIFI芯片包括WIFI信号输入端b3、WIFI信号输出端b2、复位端b1,所述WIFI信号输入端b3与所述微处理器的通信信号输出端WIFI_OUT连接,所述WIFI信号输出端b2与所述微处理的通信信号输入端WIFI_IN连接,所述复位端b1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WIFI_RST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微处理器可以采用华大主控HC32L170JATA-LQ48。
所述抗干扰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抗干扰电阻R01、第二抗干扰电阻R02、第三抗干扰电阻R03、第四抗干扰电阻R04、第五抗干扰电阻R05,其中,所述第一抗干扰电阻R01的一端与所述WIFI芯片的复位端b1连接,另一端接3.3V电源,所述第二抗干扰电阻R02的一端经过所述第三抗干扰电阻R03与所述WIFI芯片的WIFI信号输入端b3连接,另一端接3.3V电源,所述第四抗干扰电阻R04的一端经过所述第五抗干扰电阻R05与所述WIFI芯片的WIFI信号输出端b2连接,另一端接3.3V电源。
用户可以通过在与养生壶关联的移动设备如手机上从备选食谱信息中选择一个食谱信息,服务器接收到选择指令之后,即将该选择指令对应的食谱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养生壶的微处理器中。
微处理器110根据食谱展示信息控制触控显示屏进行食谱展示信息的展示,如“当前要烹饪的是枸杞银耳汤,一共包含以下四个步骤,请确定是否已在壶中加入当前步骤所需食材?”
具体的,微处理器可以采用华大主控HC32L170JATA-LQ48。
显示模块140,可以包括一块预设的LCD显示屏,用于展示上述食谱展示信息,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块还可以用于展示预设的功能界面,如为用户提供工作模式的选择,其中工作模式包括食谱模式,以及可选的养生饮模式、花果茶模式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40可以包括一个显示电路1400,显示电路1400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MOS管MOS、第一保护电阻R16、第二保护电阻R18、第六抗干扰电阻R19、第七抗干扰电阻R21、第五开关三极管Q5、第四滤波电容C17、第五滤波电容C18、LCD接口LCD,所述LCD接口LCD用于与预设的LCD显示屏进行连接。
参考图3,所述LCD接口LCD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LCD接口LCD的输入端经过所述第四滤波电容C17、第五滤波电容C18的一端与所述MOS管MOS的D极连接,所述第四滤波电容C17、第五滤波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
MOS管MOS的G极经过所述第六抗干扰电阻R19与所述第五开关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护电阻R16、第二保护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保护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
所述MOS管MOS的S极经过所述第七抗干扰电阻R21与所述MOS管MOS的G极相连。
操作面板150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触控操作,并将第一触控操作发送给微处理器,如用户点击的是显示模块140上的“是”或“否”的选项的操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操作面板150和显示模块140可以集中设置在一块触控显示屏中。
另外考虑到如烧水、开关机等功能比较常用,可以设置为实体按键的形式,更加方便用户操作养生壶,因此,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操作面板150还包括一个按键开关电路1500,通过与操作面板上的多个实体按键,如“开关”、“烧水”等对应于与按键开关电路中的控制开关,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借助数控显示屏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关机和启动烧水。
图4示出了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的按键开关电路1500的电路图。参考图4,按键开关电路1500包括:第一下拉电阻R4、第二下拉电阻R7、第八抗干扰电阻R12、第九抗干扰电阻R14、第四滤波电容C12、第五滤波电容C13、第一按键开关SW1、第二按键开关SW2。
其中第一下拉电阻R4的一端与3.3V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按键开关SW1连接后接地,第二下拉电阻R7的一端与3.3V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按键开关SW2连接后接地,第一按键开关SW1经过第八抗干扰电阻R12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用户按下第一按键开关时连通电路,将SW1信号输入给微处理器。具体的,第一按键开关对应的操作面板上的预设实体按键可以是“烧水”。
第二按键开关经过第九抗干扰电阻R14与微处理器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用于在用户按下第二按键开关SW2时连通电路,将SW2信号输入给微处理器。第八抗干扰电阻R12与第九抗干扰电阻R14还与第四滤波电容C12、第五滤波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第四滤波电容C12、第五滤波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具体的,第二按键开关对应的操作面板上的预设实体按键可以是“开关机”。
微处理器110根据接收第一触控操作,在确定第一触控操作与加热指令序列的执行条件匹配的情况下,发送加热指令序列给加热模块。
举例说明,在食谱信息为“枸杞银耳汤”的实施例下,加热指令序列包括4项对应不同加热温度时间曲线的加热指令,在执行加热指令序列之前,需要首先确定用户是否确定要进行当前所展示的食谱展示信息对应的食谱的烹煮,以及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是否准备好了第一个加热指令对应的食材。此处在进行食谱信息的展示之后,还需要接收用户的第一触控操作,通过微处理器根据第一触控操作进行识别,执行该触控操作对应的操作,如在用户点击的是显示模块140上的“是”的情况下,则确定与预设的执行条件匹配。
加热模块130,用于按照执行时间点依次根据加热指令序列中的各项加热指令进行加热。
容易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的食材的需要烹煮的时间和温度一般存在差异,为了保证用户仅仅需要放入同样的食材无需自己控制加热过程,就可以得到预设的食物烹煮结果,需要按照食谱信息中各个步骤对应的加热温度时间曲线以及根据用户的确认操作对应的加热指令开始执行的执行时间点对应进行加热。
因此,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养生壶装置还包括图1示出的感温模块160,用于获取加热模块的工作温度,将工作温度发送给微处理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具体的感温模块160可以包括:第十抗干扰电阻R23、第十一抗干扰电阻R22、第六滤波电容C19、NTC热敏电阻NTC。感温模块160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感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5,NTC热敏电阻NTC与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19并联后一端接所述第十抗干扰电阻R23和第十一抗干扰电阻R2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抗干扰电阻R23的另一端接所述微处理器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十一抗干扰电阻R2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热敏电阻用于根据温度变化阻值,从而输出不同大小的电信号给微处理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在对应的时间点对用户进行提醒,如烧水功能完成,进入保温阶段,获取食谱的当前步骤完成,需要进行用户确认和手动添加食材等,除了在触控显示屏上进行展示以外,还可以通过响铃模块中的蜂鸣器进行声音上的提醒。本养生壶装置还包括图1示出的响铃模块170,用于在接收到响铃指令时,进行振动响铃。
响铃模块170中可以包括一个蜂鸣器驱动电路1700,蜂鸣器驱动电路1700的结构如图6所示。
蜂鸣器驱动电路1700中包括第六开关三极管Q2、第一限流电阻R20、第十二抗干扰电阻R17、第二限流电阻R15、响铃器BUZZER。参考图6所示,第六开关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限流电阻R15与响铃器BUZZER的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接第六开关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六开关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连接两个支路,一个支路与第一限流电阻R20连接后接地,另一个支路经过第十二抗干扰电阻R17与微处理器连接,从而接收微处理器输入的BUZ控制信号。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除了进行屏幕显示和响铃提示以外,还可以在控制面板上对应设置一或多个LED灯,根据LED灯的不同位置对应的面板标识或者不同颜色的LED灯光进行提示。
图7示出了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LED驱动电路180,如图7所示,LED驱动电路180中包括第一LED灯LED1、第二LED灯LED2,以及第三限流电阻R11、第四限流电阻R13。
其中,第三限流电阻R11的一端连接3.3V工作电源,另一端经过第一LED灯LED1与微处理器相连。第三限流电阻R13的一端连接3.3V,另一端经过第二LED灯LED2与微处理器相连,从而接收微处理器输入的LED1控制信号以及LED2控制信号到LED驱动电路,分别对LED1与LED2进行控制。
对应的,微处理器用于:根据工作温度确定加热指令序列中各个加热指令对应的展示指令和响铃指令分别发送给响铃模块和显示模块。
意即,在每一个加热指令执行完成之后,即视作当前食谱的制作进入下一步骤,需要对用户进行对应的加料以及确认的提示,因此在每一个执行时间点之间应该先执行提示指令。
容易理解的是,在完成了一个步骤之后,需要对用户进行提醒,同时需要针对下一步对用户进行提示,以及为用户提供一个确定与反馈的时机。
举例说明,在完成了前述枸杞银耳汤的第一步的烹饪加热之后,根据展示指令在触控显示屏上展示的信息可以是:“当前步骤已完成,下一步骤所需食材为冰糖、枸杞,请确定是否已将上述食材添加到壶中?”
因此,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40还用于接收并根据展示指令进行展示;
以使得用户收到提示对是否按顺序执行下一步骤的操作进行反馈。
操作面板150还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二触控操作发送给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110还用于根据第二触控操作确定加热指令序列中首个各个未执行的加热指令的执行时间点。
在执行每个加热指令之前,需要通过操作面板上用户输入的操作来确定是否执行加热指令序列中下一个未执行过的次序最靠前的加热指令。
此处的执行时间点的确定即在每一个加热指令完成之后,通过显示模块、响铃模块进行提示,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的触控和确认操作来确定的,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个预设加料确认时长,即在该预设加料确认时长之后,在用户没有做出进一步的确认操作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进入保温模式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视工作模式以及食材种类的不同,加热指令至少包括全功率加热指令或半功率加热指令这两种。
具体的,加热模块中包括发热管驱动电路和发热管,其中,参考图8所示,发热管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S1和第二驱动电路S2。图8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管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发热管驱动电路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发热管驱动电路一端另一端与所述发热管H1连接。发热管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序列中的加热指令驱动所述发热管H1发热。
如图8所示,第一驱动电路S1的一端和第二驱动电路S2的一端串联后与熔断丝F1、发热管H1、工作电源连接。
第一驱动电路S1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110的第一输出端a1连接,用于接收微处理器输出的半功率加热指令,并根据所述半功率加热指令驱动所述发热管H1发热。
第二驱动电路S2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110的第二输出端a2连接,用于接收微处理器输出的全功率加热指令,并根据所述全功率加热指令驱动所述发热管H1发热。
更进一步的,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出的第一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驱动电路S1还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继电器K1、整流二极管D1,其中,所述整流二极管D1与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K1并联,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K1的一端与所述熔断丝F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K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S2、所述发热管H1、所述工作电源依次串联。
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K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半功率加热指令时断开,以使得电流通过所述整流二极管D1进行半波整流输出给所述发热管H1。
更进一步的,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的第二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第二驱动电路S2还包括:第一分驱动电路S21、第二分驱动电路S22、驱动信号输出电路S23,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a2还包括第三输出端a3和第四输出端a4。
第一分驱动电路S21的输入端与第二分驱动电路S22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三输出端a3、第四输出端a4连接,第二分驱动电路S22的输出端经过第一分驱动电路S21的输出端与驱动信号输出电路S23的输入端连接,驱动信号输出电路S23的输出端与发热管H1连接。
其中,第一分驱动电路S21在接收到所述第三输出端a3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时导通;
第二分驱动电路S22在接收到所述第四输出端a4输出的方波信号时导通;
驱动信号输出电路S23在所述第一分驱动电路S21或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S22导通时截止,以断开所述发热管H1与工作电源之间的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分驱动电路S21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Q1、第一抗干扰电阻R1,其中,第一抗干扰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三输出口a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关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驱动信号输出电路S23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Q1的基极接地。
第一开关三极管Q1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开启,以断开发热管H1与工作电源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分驱动电路S22包括:第二抗干扰电阻R2、偏置电阻R3、第一阻隔电容C1、第二阻隔电容C2、第二开关三极管Q2、第三开关三极管Q3,
其中,第二抗干扰电阻R2的一端与第四输出口a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阻隔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阻隔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以及经过偏置电阻R3与第二开关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开关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阻隔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阻隔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开关二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第三开关二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开关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具体的这样设置和连接的好处在于,第一阻隔电容C2用于在输入方波信号时充电,输出电能给第二开关三极管Q2;
第二开关三极管Q2用于在通电时开启,为第二阻隔电容C2充电;
第二阻隔电容C2用于在充电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信号给第三开关三极管Q3;
第三开关三极管Q3用于在输入高电平信号时导通,断开发热管H1与工作电源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信号输出电路S23包括:第二开关继电器K2、续流二极管D1,续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续流二极管D1的负极接工作电源后与第二开关继电器K2连接。
按照上述过程设置两组加热盘驱动电路的好处在于:采用两组继电器进行控制:第一开关继电器负责半功率工作,在第一开关继电器上并联一个大功率二极管(即整流二极管D2),这样设置一个半功率工作模式的好处在于:由于某些食材的特质,某些养生汤烹煮一段时间后容易起泡溢出,需要半功率加热,此时通过微处理器发送高电平信号控制断开第一开关继电器,经过大功率的第一开关二极管半波整流,使得发热管功率减半。
第二开关继电器是主继电器,需要两组信号的输入控制,在微处理器输出的是高电平信号时,输出高电平打开第一开关三极管。在微处理器输出的是方波信号给第一阻隔电容打开第二开关三极管从而给第二阻隔电容持续充电,提供高电平从而打开第三开关二极管。这种设计能够避免因单片机死机造成持续输出高电平不能关断发热管而引起危险。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养生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微处理器、加热模块、通信模块、操作面板,其中,
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操作面板连接;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预设的服务器发送的食谱信息,并将所述食谱信息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其中,所述食谱信息包括加热指令序列和食谱展示信息;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食谱信息,并将所述食谱展示信息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食谱展示信息;
所述操作面板用于接收对所述食谱展示信息的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并将所述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触控操作指令,并在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指令与所述加热指令序列的执行条件匹配的情况下,发送所述加热指令序列给所述加热模块;
所述加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序列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感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加热模块的工作温度,将所述工作温度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响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响铃指令进行振动响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发热管驱动电路和发热管;所述发热管驱动电路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发热管驱动电路一端另一端与所述发热管连接;
所述发热管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指令序列中的加热指令驱动所述发热管发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指令包括全功率加热指令或半功率加热指令;
所述发热管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一端串联后与熔断丝、发热管、工作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半功率加热指令,并根据所述半功率加热指令驱动所述发热管发热;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全功率加热指令,并根据所述全功率加热指令驱动所述发热管发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继电器、整流二极管,其中,所述整流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并联,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熔断丝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所述发热管、所述工作电源依次串联;
所述第一开关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半功率加热指令时断开,以使得电流通过所述整流二极管进行半波整流输出给所述发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分驱动电路、第二分驱动电路、驱动信号输出电路,所述第二输出端包括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
所述第一分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一分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热管连接;
所述第一分驱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时导通;
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四输出端输出的方波信号时导通;
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分驱动电路或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导通时截止,以断开所述发热管与工作电源之间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分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一抗干扰电阻;
所述第一抗干扰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高电平信号时导通,以断开所述发热管与工作电源之间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抗干扰电阻、偏置电阻、第一阻隔电容器、第二阻隔电容器、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三开关三极管;
其中,所述第二抗干扰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阻隔电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阻隔电容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以及经过所述偏置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阻隔电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阻隔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三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一阻隔电容器用于在输入方波信号时充电,以输出电能给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
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用于在通电时开启,为所述第二阻隔电容器充电;
所述第二阻隔电容器用于在充电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信号给所述第三开关三极管;
所述第三开关三极管用于在输入高电平信号时导通,以断开所述发热管与工作电源之间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继电器、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的负极接工作电源后与所述第二开关继电器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继电器用于断开或闭合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工作电源间的连接;
所述续流二极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继电器管断开或闭合时,存储或释放所述第二开关继电器中线圈中储存的能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24292.0U CN213210757U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养生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24292.0U CN213210757U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养生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10757U true CN213210757U (zh) | 2021-05-14 |
Family
ID=7582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24292.0U Active CN213210757U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养生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10757U (zh) |
-
2020
- 2020-09-30 CN CN202022224292.0U patent/CN2132107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90280B (zh) | 一种电水壶的智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07734020U (zh) | 一种手机控制数字化烹饪的智能炒菜机 | |
CN105768845B (zh) | 一种智能煮饭净水一体机 | |
CN203969676U (zh) | 智能餐饮系统 | |
CN106444448A (zh) | 分步烹饪控制方法、终端及烹饪器具 | |
CN201072170Y (zh) | 一种自动控制烹饪食品的电磁炉 | |
CN101342054A (zh) | 一种食品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1213003U (zh) | 一种超声波茶具清洗机 | |
CN105652735A (zh) | 网络智能炒菜机 | |
CN111007897B (zh) |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烹饪器具 | |
CN107951396B (zh) | 一种烹饪器具的物料匹配方法 | |
CN213210757U (zh) | 养生壶装置 | |
CN206006888U (zh) | 一种物联网远程控制电饭锅 | |
CN205649331U (zh) | 一种智能煮饭净水一体机 | |
CN203207773U (zh) | 电饭煲 | |
CN205053817U (zh) | 一种红外定时节能饮水机 | |
CN202044102U (zh) | 一种隔水电炖盅 | |
CN201274981Y (zh) | 一种可预约煮食的电饭煲 | |
CN208355192U (zh) | 带巴氏消毒功能的电饭煲及装置 | |
CN203354297U (zh) | 烹饪装置 | |
CN104083104B (zh) | 一种智能茶水多用煲及其控制系统 | |
CN108209527A (zh) | 液体加热容器 | |
CN107660979A (zh) | 破壁料理机 | |
CN206960886U (zh) | 电烹饪器和用于降低其的待机功耗的控制电路 | |
CN109480601A (zh) | 一种手机控制数字化烹饪的智能炒菜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