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8301U - 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8301U
CN213208301U CN202021347972.5U CN202021347972U CN213208301U CN 213208301 U CN213208301 U CN 213208301U CN 202021347972 U CN202021347972 U CN 202021347972U CN 213208301 U CN213208301 U CN 213208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cold
pip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79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娅
谢锋
谢必华
周艳
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ke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ke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ke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ke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79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8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8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8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包括底座和第三导流管,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第三导流管穿过防护箱固定连接在蓄冷筒的一侧,所述输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法兰盘,所述储水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该相变蓄冷新型设备.设置有防护箱,且防护箱,包括外箱体、连杆、内箱体、填充棉,在蓄冷完成后,相变填充板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由于外箱体和内箱体的材料均为泡沫塑料,能够有效隔绝外部热量,且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为真空环境,能够将蓄冷筒散发的冷气隔绝在防护箱内,而且通过填充棉将冷气保存在防护箱内,继而使蓄冷筒周围保持一种恒温环境,降低蓄冷筒与外部环境发生热交换,导致蓄冷筒内的冷量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变蓄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背景技术
相变即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称为相。与固、液、气三态对应,物质有固相、液相、气相,在工业上经常通过是那种形态的转换来达到蓄冷或蓄热的目的。
而目前所使用的相变水蓄冷设备,蓄冷效果较差,冷量容易散逸,且在蓄冷的过程中,冷量利用率较低,而且管道与管道之间,不便于对接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所使用的相变水蓄冷设备,蓄冷效果较差,冷量容易散逸,且在蓄冷的过程中,冷量利用率较低,而且管道与管道之间,不便于对接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包括底座和第三导流管,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固定连接有蓄冷筒,所述蓄冷筒内固定连接有相变填充板,所述相变填充板内嵌设有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上固定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其中,
所述第三导流管穿过防护箱固定连接在蓄冷筒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第二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固定连接在抽水泵的输出端,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三法兰盘通过第二连接螺栓与第四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四法兰盘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阀管,所述阀管固定连接在储水桶的一侧,所述储水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包括外箱体、连杆、内箱体、填充棉,所述外箱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填充棉。
优选的,所述外箱体和内箱体的材料均为泡沫塑料,且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为真空环境。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状嵌设在相变填充板内,且换热管的材料为玻璃,而且换热管的长度小于蓄冷筒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的尺寸相等,所述第三法兰盘和第四法兰盘的尺寸相等,且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的直径大于第三导流管和输出管的直径,而且第三法兰盘和第四法兰盘的直径大于输入管和阀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一锁紧螺母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至少设置有两组,且第一连接螺栓的长度大于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的长度之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1.设置有防护箱,且防护箱,包括外箱体、连杆、内箱体、填充棉,在蓄冷完成后,相变填充板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由于外箱体和内箱体的材料均为泡沫塑料,能够有效隔绝外部热量,且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为真空环境,能够将蓄冷筒散发的冷气隔绝在防护箱内,而且通过填充棉将冷气保存在防护箱内,继而使蓄冷筒周围保持一种恒温环境,降低蓄冷筒与外部环境发生热交换,导致蓄冷筒内的冷量流失;
2.设置有第一法兰盘、第一连接螺栓、第二法兰盘、第一锁紧螺母、第三法兰盘、第二连接螺栓、第四法兰盘、第二锁紧螺母,且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一锁紧螺母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至少设置有两组,首先,在蓄冷之前,将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对接,第三法兰盘与第四法兰盘对接,由于,第一连接螺栓的长度大于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的长度之和,所以第一连接螺栓能够穿过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与第一锁紧螺母连接,从而使第三导流管与输出管对接固定,且第二连接螺栓的长度大于第三法兰盘和第四法兰盘的长度之和,所以第二连接螺栓能够穿过第三法兰盘和第四法兰盘与第二锁紧螺母连接,从而将输入管与阀管对接安装,从而便于管道之间对接安装,且密封效果较好;
3.设置有换热管,而且换热管的长度小于蓄冷筒的长度,在冷水经过换热管时,由于换热管呈螺旋状嵌设在相变填充板内,且换热管的材料为玻璃,能够使冷水在换热管停留较长的时间,且增加了换热管与相变填充板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冷量的目的,从而降低冷量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脚;3、防护箱;301、外箱体;302、连杆;303、内箱体;304、填充棉;4、蓄冷筒;5、相变填充板;6、板式换热器;7、第一导流管;8、换热管;9、第二导流管;10、第三导流管;11、第一法兰盘;12、第一连接螺栓;13、第二法兰盘;14、第一锁紧螺母;15、输出管;16、抽水泵;17、输入管;18、第三法兰盘;19、第二连接螺栓;20、第四法兰盘;21、第二锁紧螺母;22、阀管;23、储水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包括底座1、支撑脚2、防护箱3、蓄冷筒4、相变填充板5、板式换热器6、第一导流管7、换热管8、第二导流管9、第三导流管10、第一法兰盘11、第一连接螺栓12、第二法兰盘13、第一锁紧螺母14、输出管15、抽水泵16、输入管17、第三法兰盘18、第二连接螺栓19、第四法兰盘20、第二锁紧螺母21、阀管22和储水桶23,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支撑脚2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箱3,所述防护箱3,包括外箱体301、连杆302、内箱体303、填充棉304,所述外箱体30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连杆302,所述连杆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箱体303,所述内箱体303内固定连接有填充棉304,所述外箱体301和内箱体303的材料均为泡沫塑料,且外箱体301和内箱体303之间为真空环境,所述外箱体301和内箱体303的材料均为泡沫塑料,且外箱体301和内箱体303之间为真空环境,所述防护箱3内固定连接有蓄冷筒4,所述蓄冷筒4内固定连接有相变填充板5,所述相变填充板5内嵌设有板式换热器6,所述板式换热器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7,所述第一导流管7上固定连接有换热管8,所述换热管8呈螺旋状嵌设在相变填充板5内,且换热管8的材料为玻璃,而且换热管8的长度小于蓄冷筒4的长度,能够使冷水在换热管8停留较长的时间,且增加了换热管8与相变填充板5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冷量的目的,从而降低冷量的损失,所述换热管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9,其中,
所述第三导流管10穿过防护箱3固定连接在蓄冷筒4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11,所述第一法兰盘11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2与第二法兰盘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2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14,所述第二法兰盘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15,所述输出管15固定连接在抽水泵16的输出端,所述抽水泵1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17,所述输入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法兰盘18,所述第三法兰盘18通过第二连接螺栓19与第四法兰盘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2和第一锁紧螺母14在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上至少设置有两组,且第一连接螺栓12的长度大于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的长度之和,使两组第一连接螺栓12能够穿过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与第一锁紧螺母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栓19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21,所述第四法兰盘2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阀管22,所述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的尺寸相等,所述第三法兰盘18和第四法兰盘20的尺寸相等,且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的直径大于第三导流管10和输出管15的直径,而且第三法兰盘18和第四法兰盘20的直径大于输入管17和阀管22的直径,提高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第三法兰盘18和第四法兰盘20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泄露,所述阀管22固定连接在储水桶23的一侧,所述储水桶23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相变蓄冷新型设备时,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一个了解,首先,在蓄冷之前,将第一法兰盘11与第二法兰盘13对接,第三法兰盘18与第四法兰盘20对接,由于,第一连接螺栓12的长度大于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的长度之和,所以第一连接螺栓12能够穿过第一法兰盘11与第二法兰盘13与第一锁紧螺母14连接,从而使第三导流管10与输出管15对接固定,且第二连接螺栓19的长度大于第三法兰盘18和第四法兰盘20的长度之和,所以第二连接螺栓19能够穿过第三法兰盘18和第四法兰盘20与第二锁紧螺母21连接,从而将输入管17与阀管22对接安装,从而便于管道之间对接安装,且密封效果较好,其次,在冷水经过换热管8时,由于换热管8呈螺旋状嵌设在相变填充板5内,且换热管8的材料为玻璃,能够使冷水在换热管8停留较长的时间,且增加了换热管8与相变填充板5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冷量的目的,从而降低冷量的损失,然后,在蓄冷完成后,相变填充板5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由于外箱体301和内箱体303的材料均为泡沫塑料,能够有效隔绝外部热量,且外箱体301和内箱体303之间为真空环境,能够将蓄冷筒4散发的冷气隔绝在防护箱3内,而且通过填充棉304将冷气保存在防护箱3内,继而使蓄冷筒4周围保持一种恒温环境,降低蓄冷筒4与外部环境发生热交换,导致蓄冷筒4内的冷量流失,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包括底座(1)和第三导流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支撑脚(2)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箱(3),所述防护箱(3)内固定连接有蓄冷筒(4),所述蓄冷筒(4)内固定连接有相变填充板(5),所述相变填充板(5)内嵌设有板式换热器(6),所述板式换热器(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管(7),所述第一导流管(7)上固定连接有换热管(8),所述换热管(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9),其中,
所述第三导流管(10)穿过防护箱(3)固定连接在蓄冷筒(4)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11),所述第一法兰盘(11)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2)与第二法兰盘(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2)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14),所述第二法兰盘(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15),所述输出管(15)固定连接在抽水泵(16)的输出端,所述抽水泵(1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17),所述输入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法兰盘(18),所述第三法兰盘(18)通过第二连接螺栓(19)与第四法兰盘(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栓(19)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21),所述第四法兰盘(2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阀管(22),所述阀管(22)固定连接在储水桶(23)的一侧,所述储水桶(23)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3),包括外箱体(301)、连杆(302)、内箱体(303)、填充棉(304),所述外箱体(30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连杆(302),所述连杆(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箱体(303),所述内箱体(303)内固定连接有填充棉(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301)和内箱体(303)的材料均为泡沫塑料,且外箱体(301)和内箱体(303)之间为真空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8)呈螺旋状嵌设在相变填充板(5)内,且换热管(8)的材料为玻璃,而且换热管(8)的长度小于蓄冷筒(4)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的尺寸相等,所述第三法兰盘(18)和第四法兰盘(20)的尺寸相等,且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的直径大于第三导流管(10)和输出管(15)的直径,而且第三法兰盘(18)和第四法兰盘(20)的直径大于输入管(17)和阀管(2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螺栓(12)和第一锁紧螺母(14)在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上至少设置有两组,且第一连接螺栓(12)的长度大于第一法兰盘(11)和第二法兰盘(13)的长度之和。
CN202021347972.5U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Active CN213208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7972.5U CN213208301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7972.5U CN213208301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8301U true CN213208301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2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7972.5U Active CN213208301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8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08301U (zh) 一种相变蓄冷新型设备
CN100412463C (zh) 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安装装置
CN107131780A (zh) 套管换热器
CN208204256U (zh) 低温真空管道的绝热对接机构
CN102338256A (zh) 管道用新型非金属补偿器
CN21506013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式具有防潮功能的钢套钢保温管
CN212616817U (zh) 一种抗压强度高的hdpe增强双壁波纹管
CN214331903U (zh) 一种ppr复合保温管
CN213541642U (zh) 一种复合式管道补偿器
CN108506609A (zh) 低温真空管道的绝热对接机构
CN206891233U (zh) 套管换热器
CN213839905U (zh) 一种耐高温的波纹管
CN216618830U (zh) 一种防冻抗爆的pe给水管
CN202188259U (zh) 管道用新型非金属补偿器
CN209705540U (zh) 一种新型的橡塑保温管
CN22077037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防腐保温管
CN218153057U (zh) 一种防腐保温钢管
CN215722561U (zh) 一种工业蒸汽节能传输管道
CN216479488U (zh) 一种暖通给排水管道防渗结构
CN220706736U (zh) 一种防渗漏伸缩节
CN219432693U (zh) 一种金属管道衔接装置
CN219159759U (zh) 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稀释管道结构
CN213393924U (zh) 一种方便拆解安装的聚乙烯管
CN215371515U (zh) 一种对称结构的双高筋hdpe波纹管
CN219242991U (zh) 一种复合型聚氨酯的保温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