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6465U - 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6465U
CN213206465U CN202022245900.6U CN202022245900U CN213206465U CN 213206465 U CN213206465 U CN 213206465U CN 202022245900 U CN202022245900 U CN 202022245900U CN 213206465 U CN213206465 U CN 213206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utch
assembly
driven gear
dif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59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福军
李福文
李通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459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6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6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64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域,所述双离合变速箱包括输入轴总成、输出轴总成和差速器总成,所述输出轴总成包括输出轴和空套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在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和所述二挡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上固定设置有差速器主动齿轮,所述差速器总成与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离合变速箱的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上固定设置有差速器主动齿轮,减少了零件数量,且双离合器设置在输出轴上的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之间,减小轴向安装距离,从而使变速箱的轴向距离变小,降低了整个变速箱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汽车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纯电动汽车是解决汽车污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市场上以单挡减速箱为主,其无法满足汽车动力性及经济性的要求,两挡变速箱能使电机更多的运行在电机的高效率区间,离合器式换挡又能解决换挡时动力中断的问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提供更佳的驾驶舒适性。
由于差速器主动齿轮位于输出轴的右侧,使变速箱的轴向距离变大,从而变速箱增大,增加了在汽车内的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以变速箱的轴向距离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离合变速箱,包括输入轴总成、输出轴总成和差速器总成,所述输入轴总成、所述输出轴总成和所述差速器总成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输入轴和固定在所述输入轴上并随所述输入轴旋转的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
所述输出轴总成包括输出轴和空套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二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啮合,且在所述一挡从动齿轮和所述二挡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双离合器;
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上固定设置有差速器主动齿轮,所述差速器总成与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总成上固接有主减速齿轮,所述主减速齿轮与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总成,所述输入轴总成、所述输出轴总成和所述差速器总成均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内。
进一步地,所述双离合器为湿式离合器;所述湿式离合器包括与一挡从动齿轮配合的一挡离合器和与二挡从动齿轮配合的二挡离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向一挡离合器供入液压油的第一输油管路和用于向二挡离合器供入液压油的第二输油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总成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总成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均为铸造件。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总成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总成、所述输出轴总成和所述差速器总成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所述双离合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离合变速箱的输入轴能够带动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旋转,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分别与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旋转,从而输入轴能够带动而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能够同步旋转,且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空套在输出轴上,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的旋转不能使输出轴旋转;当双离合器与一挡从动齿轮同步旋转的时候,该双离合器的差速器主动齿轮将一挡从动齿轮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当双离合器与二挡从动齿轮同步旋转的时候,该双离合器的差速器主动齿轮将二挡从动齿轮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上固定设置有差速器主动齿轮,减少了零件数量,且双离合器设置在输出轴上的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之间,减小轴向安装距离,从而使变速箱的轴向距离变小,降低了整个变速箱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采用上述双离合变速箱,变速箱的占用空间更小,使电动汽车的两个半轴能够对称式设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离合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双离合变速箱的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离合变速箱的二挡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离合变速箱的一挡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标:100-输入轴;200-一挡主动齿轮;300-二挡主动齿轮;400-二挡从动齿轮;500-一挡从动齿轮;600-输出轴;700-双离合器;800-主减速齿轮;900-电机;110-差速器总成;120-第二输油管路;130-第一输油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离合变速箱,包括输入轴总成、输出轴总成和差速器总成110,所述输入轴总成、所述输出轴总成和所述差速器总成110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输入轴100和固定在所述输入轴100上并随所述输入轴100旋转的一挡主动齿轮200和二挡主动齿轮300;
所述输出轴总成包括输出轴600和空套在所述输出轴600上的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所述一挡从动齿轮500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200啮合,所述二挡从动齿轮400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300啮合,且在所述一挡从动齿轮500和所述二挡从动齿轮400之间设置有双离合器700;
所述双离合器700的离合器壳体上固定设置有差速器主动齿轮,所述差速器总成110与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轴总成的输入轴100能够带动一挡主动齿轮200和二挡主动齿轮300旋转,由于一挡主动齿轮200和二挡主动齿轮300均固接在输入轴100上,当输入轴100旋转,一挡主动齿轮200和二挡主动齿轮300均旋转。
一挡主动齿轮200和二挡主动齿轮300分别与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啮合;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均空套在输出轴600上,即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能够在输出轴600上旋转,而输出轴600不跟随旋转;输出轴600旋转的时候,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也不跟随其旋转。
输入轴100将动力输入,然后输入轴100将动力通过一挡主动齿轮200和二挡主动齿轮300传递给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双离合器700能够旋转与一挡从动齿轮500或者二挡从动齿轮400同步旋转,在双离合器700的离合器壳体上有差速器主动齿轮,通过差速器主动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110。
双离合器700的离合器壳体固定有差速器主动齿轮,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双离合器700设置在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之间,能够减小变速箱轴向安装距离,从而使变速箱体积变小,减少变速箱的占用的空间。
输出轴600仅对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起到支撑作用并无传动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总成110上固接有主减速齿轮800,所述主减速齿轮800与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
差速器总成110上固接有主减速齿轮800,双离合器700的离合器壳体上的差速器主动齿轮与主减速齿轮800啮合,从而双离合器700将一挡主动齿轮200或者二挡主动齿轮300传递的动力输送给差速器总成110。
由于双离合器700位于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之间,且差速器总成110的主减速齿轮800与双离合器700的离合器壳体上的差速器主动齿轮啮合,从而在差速器总成110设计的时候,差速器总成110更对中,使半轴设计更容易实现对称布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总成,输入轴总成、输出轴总成和差速器总成11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内。
输入轴总成、输出轴总成和差速器总成110均设置在壳体总成内,双离合器700设置在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之间,能够减小变速箱轴向安装距离,从而使变速箱体积变小,减少壳体总成的体积。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双离合器700为湿式离合器;所述湿式离合器包括与一挡从动齿轮500配合的一挡离合器和与二挡从动齿轮400配合的二挡离合器。
如图3和图4所示,湿式离合器包括一挡离合器和二挡离合器,通过液压油路使湿式离合器的一挡离合器与一挡从动齿轮500同步旋转或者是二挡离合器与二挡从动齿轮400同步旋转。
湿式离合器固接在输出轴600上,一挡从动齿轮500通过花键与一挡离合器的离合器摩擦片连接,离合器钢片与一挡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通过花键连接,当离合器摩擦片与离合器钢片摩擦,一挡从动齿轮500使一挡离合器同步旋转。
由于一挡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和二挡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固接,从而当一挡离合器旋转的时候,二挡离合器同步旋转;这样双离合器700的离合器壳体带动差速器主动齿轮转动。
二挡离合器和二挡从动齿轮400的连接结构与一挡离合器和一挡从动齿轮500的连接结构相同,且双离合器700的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湿式离合器增加了差速器主动齿轮。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600上设置有用于向一挡离合器供入液压油的第一输油管路130和用于向二挡离合器供入液压油的第二输油管路120。
输出轴600上设置有第一输油管路130和第二输油管路120;当需要双离合器700与一挡从动齿轮500同步旋转的时候,液压油通过第一输油管路130进入到一挡离合器内,使一挡离合器内的活塞将离合器钢片和离合器摩擦片压紧,从而实现一挡离合器的接合,此时二挡离合器的离合器钢片和离合器摩擦片分离,二挡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与二挡从动齿轮400处于分别旋转的状态。
电控液压系统控制液压油进入到第一输油管路130或者第二输油管路120,当实现两个前进挡的切换,在一个离合器即将释放时,后一个离合器进入滑摩状态,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总成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壳体总成的前壳体和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在前壳体和后壳体上均设置有轴承孔,输入轴总成的输入轴100上设置有轴承。通过轴承与前壳体和后壳体的轴承孔配合。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总成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均为铸造件。
前壳体和后壳体一般为铝合金材料的铸造件。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总成与电机900连接。
电机900与输入轴总成的输入轴100连接,电机900能够是输入轴100旋转,从而将动力传入到变速箱。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总成、所述输出轴总成和所述差速器总成110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离合变速箱的输入轴100能够带动一挡主动齿轮200和二挡主动齿轮300旋转,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分别与一挡主动齿轮200和二挡主动齿轮300旋转,从而输入轴100能够带动而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能够同步旋转,且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空套在输出轴600上,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的旋转不能使输出轴600旋转;当双离合器700与一挡从动齿轮500同步旋转的时候,该双离合器700的差速器主动齿轮将一挡从动齿轮500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110,当双离合器700与二挡从动齿轮400同步旋转的时候,该双离合器700的差速器主动齿轮将二挡从动齿轮400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110;所述双离合器700的离合器壳体上固定设置有差速器主动齿轮,减少了零件数量,且双离合器700设置在输出轴600上的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之间,减小轴向安装距离,从而使变速箱的轴向距离变小,降低了整个变速箱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所述双离合变速箱。
采用上述双离合变速箱的电动汽车,变速箱的占用空间更小,使两个半轴能够对称式设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离合变速箱,包括输入轴总成、输出轴总成和差速器总成(1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输入轴(100)和固定在所述输入轴(100)上并随所述输入轴(100)旋转的一挡主动齿轮(200)和二挡主动齿轮(300);
所述输出轴总成包括输出轴(600)和空套在所述输出轴(600)上的一挡从动齿轮(500)和二挡从动齿轮(400),所述一挡从动齿轮(500)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200)啮合,所述二挡从动齿轮(400)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300)啮合,且在所述一挡从动齿轮(500)和所述二挡从动齿轮(400)之间设置有双离合器(700);
所述双离合器(700)的离合器壳体上固定设置有差速器主动齿轮,所述差速器总成(110)与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总成(110)上固接有主减速齿轮(800),所述主减速齿轮(800)与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总成,所述输入轴总成、所述输出轴总成和所述差速器总成(11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器(700)为湿式离合器;所述湿式离合器包括与一挡从动齿轮(500)配合的一挡离合器和与二挡从动齿轮(400)配合的二挡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600)上设置有用于向一挡离合器供入液压油的第一输油管路(130)和用于向二挡离合器供入液压油的第二输油管路(1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均为铸造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总成与电机(90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总成、所述输出轴总成和所述差速器总成(110)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双离合变速箱。
CN202022245900.6U 2020-10-10 2020-10-10 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06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5900.6U CN213206465U (zh) 2020-10-10 2020-10-10 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5900.6U CN213206465U (zh) 2020-10-10 2020-10-10 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6465U true CN213206465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4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590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06465U (zh) 2020-10-10 2020-10-10 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64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2589A1 (zh) * 2021-11-29 2023-06-0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一种传动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2589A1 (zh) * 2021-11-29 2023-06-0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一种传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7694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変速装置
CN110657203B (zh)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9278529B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驱动系统
CN102490585A (zh) 一种汽车混合动力总成
CN213206465U (zh) 双离合变速箱及电动汽车
CN109278528B (zh) 混合动力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
CN112477570B (zh) 一种驱动合成装置以及电动车辆
CN110657204A (zh)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0657206B (zh)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0758083A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09116U (zh) 一种三挡混合动力变速器
CN110758082B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耦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20019U (zh) 一种12挡汽车变速器
CN11437935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机构及驱动系统
CN202828078U (zh) 一种大功率渔船用齿轮箱
CN213799264U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机构及驱动系统
CN113492667B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3682126B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4482134A (zh) 一种12挡汽车变速器
CN213361017U (zh) 一种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
CN213017525U (zh) 适用于串联式混动带取力器的矿车用两档行星齿轮减速器
CN113669418B (zh) 八速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214404603U (zh) 传动系统轴齿结构
CN115217917B (zh) 一种纯电动重卡集成化动力系统总成
CN211918367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